《人体解剖学》课后参考答案 李卫东_第1页
《人体解剖学》课后参考答案 李卫东_第2页
《人体解剖学》课后参考答案 李卫东_第3页
《人体解剖学》课后参考答案 李卫东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E2.E3.B4.B5.D6.D7.D8.C9.A二、简答题1.答:上皮组织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根据其分布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2.答:纤维包括①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②弹性纤维:具有弹性③网状纤维:起支架作用。细胞包括①成纤维细胞:合成基质和纤维②脂肪细胞:贮存脂肪③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④肥大细胞:产生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产生组织胺、慢反应物质,与过敏反应有关⑤巨噬细胞:吞噬异物和衰老死亡的细胞,具有免疫作用。3.答: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肌细胞或腺细胞)之间的特化的细胞连接。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两类。化学性突触由三部分组成:①突触前成分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成分。第二章运动系统一、选择题1.B2.E3.D4.E5.C6.D7.D8.D9.E 二、简答题1.答:⑴基本结构包括①关节面:至少两个,一般凸者为关节头,凹者为关节凹,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②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可产生滑液。③关节腔: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滑液。⑵辅助结构包括①韧带:有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②关节盘③关节唇等。2.答:吸气: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前锯肌、膈肌。呼气:肋间内肌、膈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3.答:⑴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位于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⑵食管裂孔: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⑶腔静脉孔: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约在第8胸椎水平,内通过下腔静脉第三章消化系统选择题1.D2.C3.B4.D5.D6.B7.D8.D9.D10.A11.B12.C二、简答题1.答:有三对,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导管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体的深面,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舌下襞的深面,有一大管开口于舌下阜,若干小管开口于舌下襞。2.答:有三处狭窄,第1处狭窄在食管的起始部,距切牙15cm;第2处狭窄在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25cm;第3处狭窄在食管穿膈处,距切牙40cm。↑3.答:胆汁产生于肝细胞。排出途经如下:肝细胞→胆小管→肝内胆管→肝左、右管↓胆囊←→胆囊管←肝总管↘↓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胆总管第四章呼吸系统一、选择题1.C2.D3.E4.D5.B6.E7.A8.C9.D二、简答题1.答:是鼻中隔前下份的易出血区,此区血管丰富而位置浅表,受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而出血,90%左右的鼻衄均发生在此区。2.答: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因为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粗而短,且走向较左主支气管陡直。第五章泌尿系统一、选择题1.B2.E3.A4.C5.B6.E7.B8.A9.D二、简答题1.答:肾位于腹后壁上部脊柱的两侧。两肾左高右低,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锥体下缘;而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下端平第3腰锥体。第12肋过左肾后面的中部,过右肾后面的上部。一般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可有压痛。2.答:分腹部、盆部和壁内部。有三处狭窄,第1处狭窄在输尿管起始处,第2处狭窄在跨越髂血管处,第3处狭窄在穿膀胱壁处。3.答: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就叫膀胱三角,粘膜光滑无皱襞,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第六章生殖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B5.C6.D7.C8.A9.B二、简答题1.答:男性尿道分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有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三外狭窄。有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两个弯曲。2.答:子宫阔韧带可防止子宫侧方移位;子宫圆韧带是保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韧带;子宫主韧带是防止子宫不致脱垂的主要韧带;骶子宫韧带拉子宫颈向后上,与子宫圆韧带一起维持子宫前倾前屈位。3.答:输卵管位于子宫底的两侧,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分四部,即子宫部、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多在壶腹部受精,常在峡部结扎输卵管。第七章循环系统一、填空题1.D2.E3.E4.B5.B6.E7.D8.B9.C二、简答题1.答:心内注射常在心的心包裸区处进行,因为,在心的前方大部分被胸膜和肺遮盖,只有小部分隔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4~6肋软骨邻近,为了避免损伤胸膜和肺,常在左侧第4肋间隙靠近胸骨左缘处进针。2.答:自上而下主要有:颞浅动脉―外耳门前方;面动脉―下颌骨下缘和咬肌止端前缘的相交处;颈总动脉―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处;肱动脉―肘窝的内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桡动脉―桡腕关节上方,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足背动脉-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线的中点处。3.答:药物可同时经过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注入腋静脉和肱静脉—锁骨下静脉-经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至肝。第八章感觉器一、选择题1.D2.D3.C4.C5.A6.D7.D8.C9.E二、简答题1.答:产生于睫状体,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然后经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2.答:角膜、前房房水、瞳孔、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3.答:鼓室为颞骨岩部内不规则含气腔室,由6个壁。上壁为盖壁,与颅中窝相隔;下壁为颈静脉壁;前壁为颈动脉壁,有咽鼓管开口;后壁为乳突壁,向后通乳突小房;外侧壁主要为鼓膜;内侧壁为迷路壁,可见岬、前庭窗、蜗窗和面神经管凸。第九章神经系统一、选择题1.E2.B3.C4.B5.E6.B7.C8.C9.A10.C11.D12.B13.B二、简答题1.答:灰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中的地方,色灰暗。白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多数轴突具有髓鞘包裹颜色苍白。神经核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是功能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神经节是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聚的地方,外形略膨大,如脊神经节等。纤维束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可分上行和下行纤维束。神经是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合成粗细不等的神经束,由不同数目的神经束再集合成一条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的条索状结构。2.答:内囊是指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在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呈“><”形,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内囊受损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三偏综合症”,是因为损伤了内囊后肢走行的纤维束,具体表现为对侧偏身瘫痪(皮质脊髓束受损),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皮质束受损),两眼对侧半视野同向偏盲(视辐射受损)。3.答:脑神经按所含主要纤维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⑴感觉神经,包括嗅、视和位听神经;⑵运动神经,包括动眼、滑车、展、副和舌下神经;⑶混合神经,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经。4.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位于蛛网膜下隙内,95%来自侧脑室脉络丛。其循环途径为: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左、右室间孔→第3脑室(加上第3脑室脉络丛产生的)→中脑水管→第4脑室(加上第4脑室脉络丛产生的)→第4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其功能为:保护脑、脊髓免受振荡,维持颅内压,营养脑、脊髓,运送代谢产物。一旦脑脊液回流受阻,则会出现颅内压升高、脑积水。5.大脑动脉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形成一个动脉环路。位置:在颅底中央。功能:当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塞时,血液可经此环重新分配,得到一定的代偿。第十章内分泌系统一、选择题1.B2.B3.D4.C5.D6.C7.A二、简答题1.甲状腺位于颈前部,侧叶贴于喉和气管上段的侧面,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可达第五或第六气管软骨高度;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面。由于甲状腺直接与喉及气管等结构相连接,因而甲状腺过度肿大时可压迫喉和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2.垂体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上端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前上方与视交叉相邻。垂体可分为前方的腺垂体和后方的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包括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可分泌多种激素,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等)的功能活动;神经垂体由下丘脑延伸发育而来,与中间部相贴,由神经部、漏斗部和正中隆起组成,神经垂体无分泌功能,可贮存和释放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其功能是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和子宫平滑肌收缩。第十一章人体胚胎学概要一、选择题1.D2.B3.A4.A5.C6.B7.D二、简答题1.答: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