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红楼春趣 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1页
8红楼春趣 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2页
8红楼春趣 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3页
8红楼春趣 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4页
8红楼春趣 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红楼春趣一等奖创新教案8*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恰、屉”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2.借助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大致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风筝之“趣”。运用品读言行的方法初步认识宝玉的形象。

3.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借助各种阅读方法,大致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风筝之“趣”。运用品读言行的方法初步认识宝玉的形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观看“宝黛初见”视频:说一说人物关系。

2.分享课前搜集的《红楼梦》相关资料。

板块一猜读,明大意

(一)导入课题

1.导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红楼梦》。

2.齐读课题《红楼春趣》,介绍: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题目为编者所加。

3.提问:通过课题你能知道什么信息?

预设:时间、地点、事件

4.小结:阅读古典名著时,关注课题能让我们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二)明确要求

1.出示“阅读提示”:

《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导语:《红楼春趣》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请一位同学大声来读,其他同学思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大致读懂课文,交流宝玉形象。

(三)回顾方法

1.提问:怎样读懂古典名著呢?在前三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好方法,一起来回忆一下。

2.梳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根据上下文猜读语句意思、适当跳读、借助背景资料、联系影视剧……

3.小结: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走进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四)自主学习

1.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会认字。

(2)运用猜读大致读懂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放风筝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导语:请一位同学来读“自读提示”,其他同学听清要求。

3.学生自读课文。

(五)阅读反馈

1.导语: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开启大观园的探索之旅。

2.闯关游戏:

(1)第一关:前往“怡红院”,贾宝玉最是贪玩。

开火车读词语:

搬高墩窗屉子忌讳放晦气

嫣红宝钗晴雯袭姑娘

豁喇喇

(2)第二关:走进“潇湘馆”,林妹妹的心思最难猜。

运用猜读明大意:

①出示: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②说一说:这个难句子你是怎么读明白的?

阅读这样较难理解的词句时,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是与风筝有关的物品就行了。

③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还遇到了哪些难懂的句子,你是怎么读的?

预设一: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预设二: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④链接《忆读书》中冰心奶奶读书方法: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3)第三关:来到“蘅芜院”,宝姐姐为人最是周全。

品文中趣味: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预设:人物之趣、情节之趣、场面之趣、风筝之趣……

3.小结:在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猜读词句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故事。

板块二细读,品人物

(一)导语:

放风筝有趣,放风筝的人更有趣。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宝玉的人物形象。

(二)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圈画描写宝玉语言、动作的关键词句,进行简单批注。

2.组内交流:说说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名读,明确合作要求。

(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五)汇报分享:

(1)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老大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预设:善良、热心……

(2)唯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预设:任性、孩子气……

补充一:“宝玉摔玉”视频

预设:喜爱美人,怜香惜玉……

补充二:“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一见了就觉得清爽。”

(3)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预设:没有架子、宽容……

补充:《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晴雯撕扇”片断

(六)小结:

通过品读人物的言行,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而又温暖的宝玉。据统计,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了四百八十多个人物,有机关算尽,只手遮天的王熙凤,推荐关注《红楼梦》第十五回、第二十回;有三进贾府,有情有义的刘姥姥,推荐关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有贪婪冷酷,忘恩负义的贾雨村,推荐关注《红楼梦》第一回、第三回、第四回。这些人物有些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去读《红楼梦》吧!

板块三延读,增趣味

(一)关联“链接”,体会心情。

1.导语:不光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喜欢放风筝,从古至今,从南到北,人们都喜欢放风筝。林庚先生就曾经回忆过他小时候在北京放风筝的经历。请大家快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中的《风筝》一文,找一找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人物、心情、环境、场面、民俗……

2.提问: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什么是放晦气?这种民俗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3.小结:民俗是传承的,什么都无法阻挡人们对幸福美好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猜读词句知大意,关注人物品言行的方法走进了《红楼春趣》这个故事,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那么故事中这些人物的命运会如何?这些风筝又有什么寓意呢?建议大家课后一起去读《红楼梦》,寻找答案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