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列五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阶段性考试(三)高2022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简答题时,请分点作答,否则记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交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中,以他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当代艺术与生活间距离越来越小,艺术就是生活,不同艺术门类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多种艺术呈现融合趋势。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如同照相机的发明产生了摄影艺术一样,虽然数码相机的发明把胶卷相机送进了博物馆,却也使摄影变得更简单,摄影的普及程度前所未有。今年剧场运营因新冠肺炎疫情几乎停滞,“非常态”环境又给舞台艺术革新提供了创生契机。行业主动探索,重新思考传统舞台艺术内涵与形态的新空间。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于今年4月闪亮登场,该剧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共同打造,全过程依托网络载体,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吸引了29万观众线上观剧,人数达到了广州大剧院一年的观众量。艺术传播上,网络让艺术能被更多人欣赏。网络平台让艺术传播范围和受众数量获得了指数级增长,传播媒介迭代使得传播范围扩大。传播主体也从发行方宣传延伸到互联网时代自发传播。社交媒体成为传播主导者,从而倒逼艺术创作提高质量,更加关注公众的消费行为习惯与心理趋向。在这个数字化影响越发深入的时代,文化生态、艺术形态或许只有深度网络化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摘编自《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材料二:近段时间以来,“热搜式追剧”成为不少观众看剧的“新姿势”。这背后,实际上是社交媒体、片方和播出方利用智能算法与观众口味达成的一种“共谋”。如今智能算法已然大行其道,不仅为创作者提供市场决策依据,还可以根据观众行为推荐与其兴趣相匹配的内容。智能算法对影视行业的“入侵”也远不止于营销和传播层面,而是以一种“理性工具”的面孔深度渗透到内容策划、拍摄乃至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这在具有天然技术优势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尤盛。大数据运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喜恶和市场的走势,能有效地帮助影视创作者掌握话题热点,实现经济效益。因此,智能算法规则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明显的“吸金体质”。算法显示,影视作品要想引发舆论讨论,设置具有话题度的“热搜工具人”角色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于是,家庭剧里都有重男轻女的父亲母亲,依赖他人的兄弟姐妹;情感剧里遍布处处留情的大渣男,工于心计的第三者。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却都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收割极为短暂的市场热度之后只留下一地鸡毛。影视剧应当是思想的产物。而正是这种宝贵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作品与众不同,让创作百花齐放。而“热搜定制爽剧”却千人一面,套路雷同。在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一味地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不仅将会使影视创作走入机械重复甚至倒退的“死循环”,而且将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让其产生“异化”的是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这必须引起业界的警惕。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算法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裨益。它提升了作品的生产效率,拉近了创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影视作品实现“为人民而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对于创作者而言,应当辩证地看待应用智能算法,在充分发挥创作主动性的基础上,真正让智能算法为影视创作锦上添花。(摘编自《“算法”定能“胜算”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艺术随技术发展而发展变化,因工具变迁而更加精彩,新科技文明决定了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和艺术的变革方向。B.被新工具“点化”后,传统艺术能创造新艺术体验,增强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形式,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C.如今智能算法已经在影视行业大行其道,“入侵”至影视拍摄、制作、传播的各个环节,在一些网络视听平台中更是如此。D.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就可以持续收割市场热度。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与科技紧密相连,如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离不开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电影的诞生必须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支持。B.科技变革使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不断调整更新,使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断得到丰富,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C.只要避免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以及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就能够创造出极具思想性的影视作品。D.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让作为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产生“异化”,我们应当警惕。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20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成功上映,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电影认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鲜的艺术体验。B.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一起打造了动态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代入感极强,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C.在bilibili网站“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上,虚拟偶像洛天依与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合作了一曲《茉莉花》,完全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D.微软人工智能少女“小冰”既可写诗唱歌,又会设计绘画,还是拥有亿万粉丝的节目主持人,人们担忧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4.材料一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列举两种并简要分析。5.身处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当代艺术工作者如何才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并向大众推广?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北上[注]·1900年—1934年,沉默者说徐则臣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我从城里回来,半道上遇到蕙嫂的孙子二蛋。十五岁的二蛋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哑巴爷爷哑巴爷爷,每一个字都噎得伸长脖子,出——出事了!我问什么事。二蛋说,如——如——如玉奶奶被日本人的狗咬——咬——咬死了!我头脑嗡地响起来,右腿被坏掉的左腿绊了一跤,摔到地上。二蛋把我扶起来,终于理顺了舌头,哑巴爷爷,咱们先回家再说。我把毛驴和褡裢扔给二蛋,撒开腿就往家里跑。院子里站满了街坊邻居。如玉的尸体停在院子里的一领草席上,盖着我们家最白的一块白布。儿子、儿媳妇、两个孙子跪在尸体旁边,小孙女被儿媳妇揽在怀里,她不知道哥哥和大人们在干什么,只是惊恐地看着白布呈现出的奶奶的身形。血渗透白布,变成紫黑色,触目惊心。邻居们给我闪开一条路,我两腿一软,跌倒在地上。如玉。我沙哑的嗓子里这辈子都没喊出过如此结实粗壮的声音,我把嗓子都喊破了。如玉。白布,我只掀开了一个角,惨不忍睹。如玉脸上和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皮肉,全被那条狼狗撕烂了。狼狗被放开来去抓小孙女的,如玉拦在中间,狼狗一个跃起扑上来,如玉抓住狼狗两只前腿,同时被撞倒在地上,无论狗怎么咬怎么抓,她始终都没松手。如玉的两手像两把钳子死死地固定在狗腿上,直到她被狗撕烂并抓破内脏,直到死。因为如玉拖住了狼狗,小孙女才得以逃脱,被八岁的小孙子背着跑回了家。三个日本兵从东岳庙回来,还要渡河到对岸。翻译问村民河工家住哪儿,直接找到我家门上。如玉正带小孙女玩沙包。隔壁儿子家的门开着半扇,儿媳妇当时在堂屋做刺绣。防止节外生枝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把日本人打发走,如玉决定去给他们摆渡。水不凶猛的时候,如玉经常帮我摆渡,她的两只手因此骨节粗大,东西抓得牢靠。她把小孙女抱进儿子家的院门,然后关上门,跟着日本人和翻译去了渡口。快到码头,小孙女追过来了,身后跟着小孙子,他被他娘派出来看着妹妹。儿媳妇根本不知道日本人找上门要摆渡。日本人走得快,已经上了船。仁丹小胡子拍起了手,说我小孙女长得像西洋娃娃。后边的日本兵就开始叫唤,翻译官把他们的要求翻译给如玉听,他们想看看生娃娃的女人,肯定是个漂亮的西洋女人。如玉让小孙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她要往船上走;船动了,事就没了。小孙子背上妹妹往回走,这时候牵狗的日本兵松开了狗绳,狼狗迅速跳上岸要去追小孙女。如玉一闪身堵住狼狗的路,狼狗受了刺激,一跃而起向如玉扑来。蛮子营最靠边的住家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邻居们听见有人叫了几声又没了声息,就没当回事。等两个孩子回到家词不达意地叫来我儿子,如玉已经仰面朝天死在荒草里,衣不蔽体,整个人被狼狗撕得稀烂。为了从狗腿上掰下她的手,如玉的十指的骨节被日本人生生折断。日本人自己把船渡到对岸,缆绳都没系,跳上岸就跑。船顺水漂流,搁浅在一个弧形的拐弯处。我守了如玉两天,白天黑夜地坐在她身边。天热了,不能再不入土。我让儿子、孙子和二蛋把河滩上所有的野花都采回来,放进如玉的墓穴里。她的身底下铺满了花,她的身上盖满了花。我要让她像我第一次闻见她时那样香,让她带着一身的香味离开这个世界。我和儿子在她的墓穴旁边又挖了一个坑。儿子问,挖这个干吗?我说,死了埋我。坟墓在河滩上,儿子和蕙嫂他们都不赞同,发大水了容易被冲掉。我说冲掉了正好顺水漂流,回到风起淀。葬完如玉,我这一生也可以结束了。马可·波罗说,中国是世界的尽头。我去日本兵小分队驻扎的营地附近仔细转了一圈,回来把如玉埋的坛子从院子里的银杏树下挖出来。左轮手枪还在,三十三年不用还跟新的一样;子弹也一颗颗精神饱满,一点锈迹都没生。吃过晚饭,我把小孙女抱在怀里,跟儿子、儿媳妇和两个孙子说,我去看看你们的娘和你们奶奶。我让儿子、儿媳看好三个孩子,让两个孙子看好妹妹。天太黑,他们以为我去如玉的坟边坐坐。我的确去了如玉的坟边。我坐在她身旁抽了一袋烟,跟她说了几句话。到头来我竟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了。站起身时我说,如玉,等等我,到那边我还要对你好。我摸摸腰后和裤兜,枪硬邦邦的,子弹哗哗地响。(有删改)文本二:北上·2014年,在门外等你徐则臣马思艺三岁那年,日本鬼子越过山海关进犯通州,放狼狗咬死了马思艺的奶奶,她爷爷不干了。马福德对老婆之好,成了传奇和佳话,现在还在蛮子营流传。他要为老婆报仇。孤身一人夜闯日本鬼子小分队的驻地,一口气灭了十几个小日本,那条狼狗更是被他活活撕成两半。那天夜里,如果不是有个小日本好东西吃得太多,消化不了拉肚子,一个活口都不会留下。那小日本在背后给了马福德两枪。蛮子营的老少爷们儿去收尸时,马福德的两只眼还大睁着。那真是个纯爷们儿。蛮子营的男丁从那时候起,就被家人教育,做男人要向马福德学,一定要对老婆好,不惜拿出命来对她好。二蛋就牢记了这个教导,后来二蛋娶了马福德的孙女。(有删改)[注]2019年,徐则臣的《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叙写了1901年—2014年这个时间段关于京杭大运河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现代中国史。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开头写二蛋前来给“我”报信,文本二中写二蛋娶了马福德的孙女,前后呼应,可以看出小说结构上的巧妙布局B.文本一用较大篇幅描绘如玉被狗撕烂并抓破内脏的惨状,突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性,也反衬出如玉铁一般的意志。C.文本一中“我”“又挖了一个坑”、“葬完如玉,我这一生也可以结束了”以及挖出手枪等情节,都表明了“我”要去报仇。D.文本一对“我”报仇之前的心理和准备的叙写较简略;文本二对报仇进行了详写,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最终结局。7.关于文中如玉遇害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兵的狼狗跳上岸要去追小孙女,如玉为了保护小孙女而堵住狼狗的路,日本兵使唤着狼狗向如玉扑来。B.无论狗怎么咬怎么抓,如玉抓住狼狗两只前腿的手始终都没松。因为如玉拖住了狼狗,小孙女才得以逃脱。C.二蛋告知如玉的死讯,“我”不相信;但“我”回家时,如玉的尸体停在院子里,她脸上和身上已没有一块好皮肉。D.“我”让儿子、孙子和二蛋把河滩上的野花都采回来,放进如玉的墓穴里,“我”去了如玉的坟边和她畅叙往事。8.有评论认为徐则臣的《北上》突出表现了一个“情”字,小说《北上》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9.同样是叙述马福德报仇之事,文本一和文本二叙述人称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运用不同人称来叙述呢?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②,起累绁③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霸小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④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注】:①料:计算。量:量具。平:公平,精确。②五羖:指五羖大夫百里奚。③累绁:用绳索捆绑,引申为拘禁。④粥:通“鬻”,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是“往,到……去”的意思,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含义不同。B.“军”为“驻扎”,“军”与《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含义相同。C.“涂”是道路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行旅之人皆欲出于王之涂”的“涂”含义相同。D.“归”为“返回”的意思,与《大道之行也》中“男有分,女有归”的“归”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他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即使遭到打击、排斥,甚至受到围困,仍执着追求。B.孔子有着很强治国能力。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C.孔子知识渊博,勤奋刻苦。他整理和编纂了《诗》《礼》《乐》《春秋》等古代儒家文化典籍,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4.孔子认为秦穆公称霸天下的原因有哪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①(林黛玉)半卷湘帘②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③,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注]①《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这首七律诗《咏白海棠》是开社首场集体诗作之一。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名为“海棠社”。此次诗赛,由探春限韵,在探春、宝钗、宝玉创作诗作后,唯有黛玉没完成,她在诗社社长李纨的催促下一挥而就。②湘帘:湘竹制成的门帘。③月窟:月中仙境,这里指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巧妙别致,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侧面描写白海棠洁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B.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像月中仙人缝制的白衣,下句喻白海棠又像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这令人仿佛可以感知黛玉本人的形象与心境。C.这首诗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寄兴寓情,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D.全诗含蓄委婉,白海棠在黛玉笔下,完全赋予了人的生命,亦幻亦真,如泣如诉,表明了黛玉敏锐的感觉和超凡的诗才。16.林黛玉的这首诗《咏白海棠》不仅咏物,还以花写人,在物我相融的境界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此诗表现了黛玉哪些个性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古人对此也有非议,如苏洵就在《六国论》里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岳阳楼》一诗中,写诗人杜甫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时局,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934年,曹禺发表其成名剧作《雷雨》,此后他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剧作,这些①的戏剧名作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曹禺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他在南开新剧团、阅读《易卜生全集》的经历分不开,更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②。他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谈到写作,曹禺称“那可是心血”!正因心血的滋养,让他的戏剧具有了生命的能量。曹禺关注现实,也注重艺术的旨趣。他描写现实,却不拘泥于写实,表现出对发展趋向充满理想主义的憧憬。《日出》中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曹禺的一些戏剧素材对今天的观众而言,不仅没有接受障碍,反而形成了一种恰如其分的审美距离、一份可以品评的人生况味、一方渴望进入的意象丛林。这是因为,剧中人与今天的观众依然能产生某种精神共鸣。他的戏剧的叙事方式是中国观众③的,深受观众欢迎。曹禺的戏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导演,他们在各自艺术追求的向度里,展示出不同的艺术造诣;一代又一代演员受曹禺戏剧的培养,他们艺术水准的提高是在对剧中掷地有声的艺术语言的体味中实现的;在剧场中,一代又一代观众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修养,他们在与伟大剧作家进行着灵魂的对话。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参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形式,改写此句后面两个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