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1)过程2020/11/31-2-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2)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3)对有氧呼吸过程中有关问题的理解(连一连)2020/11/32-3-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2.无氧呼吸(1)场所:
细胞质基质
。
(2)条件:
无氧和多种酶
。
(3)生成物:
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
(4)反应式。2020/11/33-4-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错混辨析(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并且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二者的实质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
(2)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因为还有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3)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2020/11/34-5-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判一判(1)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2)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3)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4)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提示: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约60%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提示:无氧时细胞内也可发生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
提示:能产生大量ATP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020/11/35-6-考点一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二考点三(5)乳酸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6)无氧呼吸不需要氧参与,因而其底物的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7)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8)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
提示:无氧呼吸底物的分解仍属于氧化反应。2020/11/36-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
2020/11/37-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1)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去路。①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水。②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2)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3)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O2。2020/11/38-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2020/11/39-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020/11/310-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3.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的全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完成。(2)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的生物有酵母菌、水稻等大多数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有乳酸菌、人和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等。(3)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合成ATP,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合成。2020/11/311-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错混辨析(1)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乙醇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4)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有些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2020/11/312-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例题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H]都来自葡萄糖D.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图示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在无光时也能进行,A项错误;图中(一)、(二)阶段产生[H]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项错误;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C项错误;图中(二)阶段为丙酮酸+水→CO2+[H],(三)阶段为[H]+O2→H2O,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2020/11/313-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A.蓝藻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过程①和过程②B.①②过程可在同一场所进行,也可在不同场所进行C.①过程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可在线粒体中进行D.②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蓝藻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可以同时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原核生物中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同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真核生物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只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发生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解析关闭C2020/11/314-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对应训练2
下图是生物体内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只能发生①过程B.某些生物体既能进行②过程,也能进行③过程C.产生相同能量时,③过程消耗的葡萄糖的量高于①或②过程D.④只能发生在某些植物体内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图中③表示有氧呼吸,①表示无氧呼吸);②过程是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有些微生物(如酵母菌)既能进行产生乙醇和CO2的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同质量的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因此,产生相同能量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少于无氧呼吸;④过程可以表示光合作用,也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绿色植物、蓝藻、某些细菌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答案解析关闭B2020/11/315-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1.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1)温度通过影响
呼吸酶的活性
来影响呼吸强度。
(2)O2浓度①对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围内,随着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强度也
增强
。
②对无氧呼吸: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的
抑制
作用加强。
2020/11/316-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3)CO2浓度CO2是有氧呼吸和产生乙醇的无氧呼吸的产物,当CO2浓度过高时会
抑制
细胞呼吸。
(4)水分水为细胞呼吸提供反应环境,一定范围内随水含量的增加细胞呼吸
增强
。
2020/11/317-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包扎伤口应选用
透气
的敷料。
(2)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
有氧呼吸
,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
乳酸
。
(3)及时松土有利于
根系生长
。
(4)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
有氧呼吸
,防止幼根因缺氧变黑、腐烂。
(5)利用粮食通过
酵母菌
的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6)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
食醋
或味精。
(7)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
无氧呼吸
进行大量繁殖,较深的伤口需及时清理、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2020/11/318-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判一判(1)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2)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含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3)马铃薯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4)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中产生,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5)细胞呼吸的产物中如果没有H2O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提示:光合作用合成干物质,呼吸速率下降只能减少干物质的消耗。
提示: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提示:人体剧烈运动时,CO2只可在线粒体中产生。
2020/11/319-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020/11/320-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2.外部因素
2020/11/321-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2020/11/322-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2020/11/323-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错混辨析(1)O2浓度为零时,细胞呼吸强度并不为零,因为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
(2)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也因氧气浓度较低而较弱,细胞呼吸的总强度较低;但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逐渐增强,细胞呼吸总强度增大。(3)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的CO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细胞呼吸。2020/11/324-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例题(2015山东聊城二模)图甲为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变化曲线;图乙为密闭容器中种子萌发初期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甲乙2020/11/325-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1)图甲中曲线A→C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曲线C→D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2)图乙中,表示O2吸收量变化的曲线是
。E点之前,曲线①对应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
2020/11/326-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答案:(1)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使干重增加光照、适宜的温度、一定浓度的CO2
(2)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1)图甲中曲线A→C段,由于种子呼吸消耗有机物,使干重减少;曲线C→D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干物质量增加。影响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适宜的温度、一定浓度的CO2等。(2)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二氧化碳,①②表示密闭容器中O2和CO2的变化曲线,其中①的变化大于或等于②,因此①是二氧化碳的释放量,②是氧气的吸收量。E点之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曲线①对应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020/11/327-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对应训练1
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D.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Ⅰ阶段开始浸水,溶氧逐渐减少,所以有氧呼吸速率下降;Ⅱ阶段随着氧浓度的降低,无氧呼吸速率上升;Ⅲ阶段由于细胞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供能不足,且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呼吸速率下降;A点既有较弱有氧呼吸,也有较弱无氧呼吸,B点进行较强的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答案解析关闭D2020/11/328-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对应训练2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自然光下),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温度相同(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的情况下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11/329-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A.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夜温度相同要比保持昼夜具有一定的温差更有利于番茄生长B.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从图中可以看出,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D.若在红色罩膜大棚中提供如图所示的温度条件,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相对增强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曲线可知,昼夜温度相同并不比保持昼夜具有一定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如昼夜温度均为5℃时茎的生长速度为0;曲线a中,20℃时茎的生长速度快于10℃时,说明适当地提高温度,呼吸作用增强,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满足生长需要,可见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曲线a中夜温为5℃时,昼夜温差最大,而此时茎的生长速度并不快;无色罩棚比红色罩棚更有利于番茄的光合作用。答案解析关闭B2020/11/330-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典题试做核心突破对应训练3
下图表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内酵母菌相关指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有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氧气浓度较低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主要来自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加,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有氧呼吸仍然较弱,此时产生的CO2较少;当氧气浓度较高时,酵母菌全部进行有氧呼吸,CO2释放量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数值。没有氧气,酵母菌的繁殖速度较慢,当氧气浓度较高时,酵母菌的繁殖速度逐渐加快直至达到平衡数值。氧气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乙醇的产生量逐渐降低。酵母菌在无氧时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ATP,因此在O2浓度为0时,仍有ATP产生。答案解析关闭D2020/11/331-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考点三(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
大量的CO2
,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
乙醇和CO2
。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
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
,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灰绿色
。
2020/11/332-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探究过程
2020/11/333-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020/11/334-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知识拓展(1)该实验是对比实验。此类实验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2)实验中严格控制O2的有无和检测的CO2只来源于细胞呼吸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020/11/335-3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判一判(1)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变成橙色。(×)(2)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检测酵母菌产生CO2的多少。(√)
提示: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020/11/336-3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1.本实验的鉴定试剂及现象
2020/11/337-3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步骤
①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2020/11/338-3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②组装实验装置,检测CO2的产生。③检查乙醇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020/11/339-4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020/11/340-4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4)注意事项①通入B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②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D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2020/11/341-4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例题(2015吉林市三模)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2020/11/342-4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2020/11/343-4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1)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2020/11/344-4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分析90℃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
,酵母菌无法呼吸,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
。
2020/11/345-4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答案:(1)C
(2)CO2
(3)35℃酶失活(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酶空间结构被破坏)
(4)消耗装置中的O2,保证无氧环境(5)生产乙醇(制作果酒、白酒等)解析:(1)锥形瓶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由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此该实验合理的假设是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3)由表中数据可知,35
℃是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该实验可以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90
℃时,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所以不会产生气体,液面不会升高。2020/11/346-4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O2,确保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乙醇,所以其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生产乙醇(制作果酒)。2020/11/347-4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对应训练1
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由于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可能有杂菌,所以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由于乙装置中用石蜡进行密封,形成无氧环境,所以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乙和甲都是实验组,相互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氧气。答案解析关闭D2020/11/348-4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题试做对应训练2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应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D.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气球内气体含量增加,气球会膨胀,液面应该上升。答案解析关闭C2020/11/349-50-一、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气体变化特点判断在以C6H12O6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重要依据,方法如下:2020/11/350-51-2020/11/351-52-对应训练1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C.氧浓度为c时,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题图可以看出,当氧浓度为a时,只有CO2释放量,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CO2释放量=8,O2吸收量=3,所以无氧呼吸释放CO2量=8-3=5,消耗葡萄糖量=2.5,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3,消耗葡萄糖量=0.5;氧浓度为c时,呼吸作用最弱,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当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答案解析关闭D2020/11/352-53-2.通过实验装置中红色液滴移动方向判断实验结果结论判断:2020/11/353-54-对应训练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2020/11/354-55-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在20~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装置中X若为NaOH溶液,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因氧的消耗而减小,液滴向左移动。小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可表示动物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增加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动物呼吸作用以外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自变量应是动物的有无,即只需去除果蝇幼虫即可,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会导致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答案解析关闭B2020/11/355-56-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相关曲线拓展1.曲线各点的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A点:凌晨3~4时,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O2释放较之前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2020/11/356-57-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CE段: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EF段: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2020/11/357-58-2.曲线中有机物情况分析(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G段;(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2-S1-S3。2020/11/358-59-3.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密闭玻璃罩内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AB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BC段: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D段:4时后,微弱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2020/11/359-60-D点: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DH段:光照继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其中F~G段表示“光合午休”现象;H点:随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直至光合作用完全停止。2020/11/360-61-对应训练3
下图是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段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和F点时,二氧化碳净同化量为0,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C点以前光合作用持续增强,E点以后光合作用持续减弱,是受光照强度影响的结果C.CD段和E点以后的光合作用减弱,是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下降使暗反应减弱所致D.DE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此时体内C3的积累开始增多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植物在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时,二氧化碳净同化量大于0。B点、F点是植物的光补偿点,二氧化碳的净同化量为0,表明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尽管CD段和E点后光合作用都在减弱,但限制因素不同,前者是植物气孔逐渐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C3含量下降所致,后者则是由光照不足限制光反应的进行所致,此时C3的含量增多(积累);C点和E点之间,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尽管DE段,随气孔的逐渐打开,光合作用开始增强,但体内仍无C3的积累。答案解析关闭B2020/11/361-62-三、利用液滴移动法测定细胞呼吸类型和光合作用强度1.呼吸类型的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管理部门面试
- 江油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棕色茶产品介绍宣传模板
- 生产间安全培训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 永久性起搏器的健康教育
- 档案管理中级职称答辩指南
- 体育设施租赁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肝硬化超声表现
- 仿古纹理人造石材地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合作账号合伙协议书
-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必考应用题母题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三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湿纸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篆刻艺术》(教案)中职美术《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同步教案(高教版(2023)(修订版))
- 精神科一科一品一特色护理
- 【9物二模】深圳市2025年4月份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溶剂型3C涂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身指导赛项)考试题(附答案)
- 大学生创业之星路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