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早期癌包括()

A.癌前病变和不典型增生B.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C.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D.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

2.下列哪项不属于湿性坏疽的病变特点()

A.可发生在四肢B.多发生在内脏和肌肉C.肿胀,呈蓝绿色D.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3.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B.微动脉C.微静脉D.静脉

4.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

5.最常见的变性是()

A.脂肪变性B.细胞水肿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变性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A.双向性B.相对不疲劳性C.绝缘性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7.下列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为坏死性心肌炎

B.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最常见

C.心肌细胞坏死与免疫反应无关

D.晚期可伴代偿性心肌肥大

8.胃黏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却并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着自我保护机制,称为()

A.黏液屏障B.碳酸氢盐屏障C.黏液凝胶层保护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9.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A.渗透和滤过B.原发性主动转运C.继发性主动转运D.单纯扩散

10.应用下列何物质能够准确测出肾小球滤过率()

A.果糖B.对氨基马尿酸C.菊粉D.尿素

11.快波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贮存能量B.促进食欲和消化C.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D.促进脑电图同步化

12.主要使血钙升高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

13.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细胞浆内的Ca2+逆浓度差进入横管中

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

D.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14.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弹性下降

15.生理状态下主要通过调节下列哪个部位调整眼的折光能力()

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房水

16.病理学对人体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常用的是()

A.尸体剖检、细胞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学检查

C.细胞学检查、尸体剖检、电子显微镜检查

D.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尸体剖检

17.下列选项中,提示骨肿瘤为恶性的X线表现是()

A.界限清楚B.三角形骨膜反应C.骨皮质膨胀变薄D.病灶周围硬化反应骨

18.甲状腺素对哪些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A.脑和内脏B.骨骼和神经系统C.肌肉和皮肤D.躯体神经

19.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

A.皮肤血管B.冠状动脉C.骨骼肌血管D.脑动脉

20.下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B.血内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高C.结缔组织增生、肝静脉受压D.门静脉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21.机体细胞活动的内环境是指()

A.血浆B.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

22.右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部位是()

A.肺、肝、脾B.肝、脾、肾C.肺、脑、肝D.脑、脾、肺

23.炎症最有防御意义的改变是()

A.白细胞渗出B.分解代谢亢进C.血浆渗出D.纤维素渗出

24.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

A.脑脊髓膜化脓性炎B.脑实质细胞变性坏死C.脑实质内血管袖套样改变D.脑内筛网状病灶形成,胶质细胞结节形成

25.交界性肿瘤是指()

A.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

C.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D.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

26.氧离曲线是指()

A.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

B.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

C.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D.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

27.维持甲状腺激素分泌相对稳定的机制是()

A.交感神经的作用B.甲状腺的自身调节作用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D.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

28.脓毒败血症是指()

A.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各器官多发性脓肿

B.细菌入血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明显全身症状

C.少量细菌入血,很快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D.大量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引起明显全身症状

29.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短B.定位不准确C.必有牵涉痛D.对切割、烧灼刺激敏感

30.有关肿瘤间质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B.起支持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C.具有特异性D.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

二、填空题(20题)31.汗液中的NaCl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____,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____渗性脱水

32.风湿性心内膜炎形成的瓣膜赘生物为____血栓

33.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____细胞

34.牵张反射反射弧的显著特点,是____和____都在同一肌肉中

3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____,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____

36.机体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

37.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部位是____和____

38.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三种。

39.再生分为____和____。

40.大叶性肺炎的典型病变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

4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有____和____两方面的调节

42.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其次通过____反射性地引起呼吸中枢____

43.胃溃疡底部在镜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44.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____毫升,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____毫克。

4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胃肠运动____,括约肌____,大多数消化腺分泌____

46.____相对稳定,对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极为重要,而____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47.在月经周期中,____水平出现两次高峰,____水平出现一次高峰

48.阿米巴痢疾的基本病变是____的____炎,形成____溃疡。

49.大叶性肺炎时,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渗出物不能被及时溶解吸收,可发生____,导致____

50.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____

三、名词解释(5题)51.趋化作用

52.假小叶

53.小叶性肺炎

54.静息电位

55.肾小球滤过率

四、论述题(2题)56.试述缓进型高血压肾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7.试述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及其概念及意义

五、问答题(2题)58.血型

59.何谓中心静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压有何临床意义?

六、单选题(1题)60.神经-骨骼肌接头后膜受体所接受的化学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参考答案

1.CC癌前病变不是癌;不典型增生不足以诊断为癌;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属于早期癌

2.BB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四肢;局部组织肿胀明显,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坏死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气性坏疽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

3.DD容量血管指的是静脉容纳了60%—70%的循环血量。大动脉是弹性血管。小动脉、微动脉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交换血管

4.DD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前半段,以继发性主动转运方式与Na+协同重吸收

5.BB细胞内水和钠的过多积聚,称为细胞水肿,又称水变性,是一种最常见的、较轻的变性,好发于代谢旺盛、线粒体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6.DD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7.CC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但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

8.DD胃腺的黏液细胞和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与胃黏膜非泌酸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共同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有效防止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黏膜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9.CC小肠黏膜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机制是继发性主动转运,是由钠泵提供能量,和肠腔中钠离子共用一个转运体进行的

10.CC因为菊粉进入体内不被分解,完全从尿中排出。而且能从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所以它的血浆清除率就是肾小球滤过率

11.CC快波睡眠又称为异相睡眠。快波睡眠特点及意义:①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②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加强学习和记忆活动,有利于精力恢复

12.DD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血钙水平最重要的激素,通过对骨和肾的作用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13.DD肌浆网的末端膨大称为终池,终池释放Ca2+也就是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14.BB远视眼主要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所致

15.B

16.DD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17.B解析:X线片是诊断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①良性骨肿瘤具有界限清楚、密度均匀的特点。肿瘤多呈外生性生长,速度缓慢,可以有皮质膨胀变薄,形成膨胀性骨病损。病灶周围可有硬化反应骨,骨质破坏呈单房性或多房性,内有点状、环状、片状骨化影,通常无骨膜反应。②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病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界限不清,骨破坏区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若骨膜被肿瘤顶起,可在骨膜下产生新骨,这种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Codman三角(B对),多见于骨肉瘤。

18.BB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之一,特别是对脑和骨的发育尤为重要

19.AA不同器官和管径血管平滑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皮肤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次之,脑血管和冠状动脉分布最少

20.CC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主要有门静脉高压,胃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小叶中央静脉及小叶下静脉受压,低蛋白血症,肝脏对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

21.DD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2.BB右心衰会引起体循环淤血,如胃肠道、肝脏、下肢浮肿等等

23.AA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

24.AA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

25.AA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我们将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某些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26.CC反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液氧分压关系的曲线,称氧解离曲线(氧离曲线)

27.C血液中游离T3、T4浓度改变,对腺垂体TSH合成与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

28.AA脓毒败血症是指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各器官多发性脓肿

29.B内脏痛的特点:①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②定位不准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③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特别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④常伴有牵涉痛。

30.CC肿瘤间质不具有特异性,主要是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有淋巴管,对肿瘤实质有支持和营养作用

31.低

32.白色

33.肝

34.感受器

35.二棕榈酰卵磷脂

36.辐射

37.内脏或肝

38.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9.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

40.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41.抑制、易化

42.中枢,化学,感受器

43.渗出层

44.少于400超过150

45.减慢、收缩、增强

46.血浆晶体渗透压

47.雌激素

48.盲肠及升结肠变质性口小底大的烧瓶状

49.肺肉质变、肺组织的功能永久性丧失

50.子宫平滑肌瘤

51.趋化作用:渗出的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向炎症灶定向游走集中的现象,称趋化作用

52.假小叶: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是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肝小叶或肝细胞再生结节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53.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及其所属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54.静息电位: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55.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超滤液)量

56.缓进型高血压的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高血压时肾脏的细动脉、小动脉硬化,镜检: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内膜增厚,肾入球动脉发生玻璃样变,肾小球缺血可引起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健存的肾小球发生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形成肉眼可见的无数红色细颗粒,双侧肾脏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称之为颗粒性固缩肾。随着病变的肾单位越来越多,肾血流量逐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逐渐降低,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少数可进展为尿毒症

57.价心脏功能的指标主要有以下2方面:(1)心输出的血量:①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为60~80ml。②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健康成年静息状态下为5~6L/min。③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为55%~65%。射血分数反映心室射血的效率,是评价病理状态下心功能的较好指标。④心指数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静息心指数为3.0~3.5L/(min·m2)。是评价正常人体心功能时较好的指标。(2)心脏做功量:心脏向动脉内射血要克服动脉血压所形成的阻力才能完成。在不同动脉血压的条件下,心脏射出相同血量所消耗的能量或做功量是不同的

58.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一般所说的血型常指红细胞血型

59.右心房内或胸腔大静脉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人的中心静脉压为4~12cmH2O。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的速度。①中心静脉压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一个指标,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②作为临床上输血和输液时常用观察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偏低,常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超过16cmH2O,或有进行性升高趋势时,提示血容量过多或伴有心功能的减弱,则应停止输液进行观察

60.CC接头后膜是与接头前膜相对应的凹陷的肌细胞膜,又称终板膜。接头后膜上有:①与ACh特异结合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2受体),它的本质是一种化学门控通道;②胆碱酯酶,可将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灭活乙酰胆碱安徽省池州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测试题及答案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早期癌包括()

A.癌前病变和不典型增生B.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C.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D.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

2.下列哪项不属于湿性坏疽的病变特点()

A.可发生在四肢B.多发生在内脏和肌肉C.肿胀,呈蓝绿色D.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3.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B.微动脉C.微静脉D.静脉

4.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

5.最常见的变性是()

A.脂肪变性B.细胞水肿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变性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A.双向性B.相对不疲劳性C.绝缘性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7.下列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为坏死性心肌炎

B.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最常见

C.心肌细胞坏死与免疫反应无关

D.晚期可伴代偿性心肌肥大

8.胃黏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却并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着自我保护机制,称为()

A.黏液屏障B.碳酸氢盐屏障C.黏液凝胶层保护D.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9.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A.渗透和滤过B.原发性主动转运C.继发性主动转运D.单纯扩散

10.应用下列何物质能够准确测出肾小球滤过率()

A.果糖B.对氨基马尿酸C.菊粉D.尿素

11.快波睡眠的生物学意义是()

A.贮存能量B.促进食欲和消化C.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D.促进脑电图同步化

12.主要使血钙升高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

13.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细胞浆内的Ca2+逆浓度差进入横管中

C.终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细胞浆内

D.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14.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弹性下降

15.生理状态下主要通过调节下列哪个部位调整眼的折光能力()

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房水

16.病理学对人体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常用的是()

A.尸体剖检、细胞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学检查

C.细胞学检查、尸体剖检、电子显微镜检查

D.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尸体剖检

17.下列选项中,提示骨肿瘤为恶性的X线表现是()

A.界限清楚B.三角形骨膜反应C.骨皮质膨胀变薄D.病灶周围硬化反应骨

18.甲状腺素对哪些器官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A.脑和内脏B.骨骼和神经系统C.肌肉和皮肤D.躯体神经

19.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

A.皮肤血管B.冠状动脉C.骨骼肌血管D.脑动脉

20.下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B.血内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增高C.结缔组织增生、肝静脉受压D.门静脉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21.机体细胞活动的内环境是指()

A.血浆B.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

22.右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部位是()

A.肺、肝、脾B.肝、脾、肾C.肺、脑、肝D.脑、脾、肺

23.炎症最有防御意义的改变是()

A.白细胞渗出B.分解代谢亢进C.血浆渗出D.纤维素渗出

24.流行性乙型脑炎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

A.脑脊髓膜化脓性炎B.脑实质细胞变性坏死C.脑实质内血管袖套样改变D.脑内筛网状病灶形成,胶质细胞结节形成

25.交界性肿瘤是指()

A.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

C.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D.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

26.氧离曲线是指()

A.PO2与血氧容量间关系的曲线

B.PO2与血氧含量间关系的曲线

C.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D.PO2与血液pH间关系的曲线

27.维持甲状腺激素分泌相对稳定的机制是()

A.交感神经的作用B.甲状腺的自身调节作用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D.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

28.脓毒败血症是指()

A.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各器官多发性脓肿

B.细菌入血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明显全身症状

C.少量细菌入血,很快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D.大量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引起明显全身症状

29.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短B.定位不准确C.必有牵涉痛D.对切割、烧灼刺激敏感

30.有关肿瘤间质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与肿瘤的生长速度有关B.起支持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C.具有特异性D.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

二、填空题(20题)31.汗液中的NaCl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____,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____渗性脱水

32.风湿性心内膜炎形成的瓣膜赘生物为____血栓

33.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____细胞

34.牵张反射反射弧的显著特点,是____和____都在同一肌肉中

3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____,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____

36.机体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

37.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部位是____和____

38.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三种。

39.再生分为____和____。

40.大叶性肺炎的典型病变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

4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有____和____两方面的调节

42.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其次通过____反射性地引起呼吸中枢____

43.胃溃疡底部在镜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

44.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____毫升,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____毫克。

4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胃肠运动____,括约肌____,大多数消化腺分泌____

46.____相对稳定,对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极为重要,而____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47.在月经周期中,____水平出现两次高峰,____水平出现一次高峰

48.阿米巴痢疾的基本病变是____的____炎,形成____溃疡。

49.大叶性肺炎时,肺泡内的纤维蛋白渗出物不能被及时溶解吸收,可发生____,导致____

50.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____

三、名词解释(5题)51.趋化作用

52.假小叶

53.小叶性肺炎

54.静息电位

55.肾小球滤过率

四、论述题(2题)56.试述缓进型高血压肾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57.试述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及其概念及意义

五、问答题(2题)58.血型

59.何谓中心静脉压?测定中心静脉压有何临床意义?

六、单选题(1题)60.神经-骨骼肌接头后膜受体所接受的化学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

参考答案

1.CC癌前病变不是癌;不典型增生不足以诊断为癌;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属于早期癌

2.BB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四肢;局部组织肿胀明显,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坏死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气性坏疽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

3.DD容量血管指的是静脉容纳了60%—70%的循环血量。大动脉是弹性血管。小动脉、微动脉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交换血管

4.DD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前半段,以继发性主动转运方式与Na+协同重吸收

5.BB细胞内水和钠的过多积聚,称为细胞水肿,又称水变性,是一种最常见的、较轻的变性,好发于代谢旺盛、线粒体丰富的器官。如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6.DD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7.CC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引起,亲心肌病毒可直接破坏心肌细胞,但也可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地破坏心肌细胞

8.DD胃腺的黏液细胞和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与胃黏膜非泌酸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共同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有效防止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黏膜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9.CC小肠黏膜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吸收机制是继发性主动转运,是由钠泵提供能量,和肠腔中钠离子共用一个转运体进行的

10.CC因为菊粉进入体内不被分解,完全从尿中排出。而且能从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所以它的血浆清除率就是肾小球滤过率

11.CC快波睡眠又称为异相睡眠。快波睡眠特点及意义:①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②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加强学习和记忆活动,有利于精力恢复

12.DD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血钙水平最重要的激素,通过对骨和肾的作用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13.DD肌浆网的末端膨大称为终池,终池释放Ca2+也就是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14.BB远视眼主要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所致

15.B

16.DD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17.B解析:X线片是诊断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①良性骨肿瘤具有界限清楚、密度均匀的特点。肿瘤多呈外生性生长,速度缓慢,可以有皮质膨胀变薄,形成膨胀性骨病损。病灶周围可有硬化反应骨,骨质破坏呈单房性或多房性,内有点状、环状、片状骨化影,通常无骨膜反应。②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病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界限不清,骨破坏区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若骨膜被肿瘤顶起,可在骨膜下产生新骨,这种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Codman三角(B对),多见于骨肉瘤。

18.BB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之一,特别是对脑和骨的发育尤为重要

19.AA不同器官和管径血管平滑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皮肤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次之,脑血管和冠状动脉分布最少

20.CC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主要有门静脉高压,胃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小叶中央静脉及小叶下静脉受压,低蛋白血症,肝脏对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

21.DD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22.BB右心衰会引起体循环淤血,如胃肠道、肝脏、下肢浮肿等等

23.AA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

24.AA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变性质为变质性炎

25.AA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我们将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的某些肿瘤称为交界性肿瘤

26.CC反映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液氧分压关系的曲线,称氧解离曲线(氧离曲线)

27.C血液中游离T3、T4浓度改变,对腺垂体TSH合成与分泌起着经常性反馈调节作用

28.AA脓毒败血症是指化脓菌入血大量繁殖及产生毒素,并引起全身各器官多发性脓肿

29.B内脏痛的特点:①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②定位不准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③中空内脏器官(如胃、肠、胆囊和胆管等)壁上的感受器对扩张性刺激和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特别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④常伴有牵涉痛。

30.CC肿瘤间质不具有特异性,主要是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有淋巴管,对肿瘤实质有支持和营养作用

31.低

32.白色

33.肝

34.感受器

35.二棕榈酰卵磷脂

36.辐射

37.内脏或肝

38.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9.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

40.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41.抑制、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