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事物形象【省一等奖】_第1页
诗词鉴赏事物形象【省一等奖】_第2页
诗词鉴赏事物形象【省一等奖】_第3页
诗词鉴赏事物形象【省一等奖】_第4页
诗词鉴赏事物形象【省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诗歌的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咏物诗中的物)。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等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3分)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表达情感:借咏子规抒发了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委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葡萄韩愈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4)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或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2)结合表现手法写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示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早

梅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1)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步骤2)

练习巩固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对柳树有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分析:这首诗首句写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官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疏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