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_第1页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_第2页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_第3页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_第4页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类型化

与民法中一些人的民事责任划分制度主要是按责任、责任和责任划分。与责任划分制度的不同,我国的侵权法不仅确立了不明确的责任,而且确认了独立性。一、任和补充责任学者一般认为数人侵权责任形态包括连带责任、按份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四种。鉴于“二审稿”在一般规则部分和特殊侵权行为部分均对补充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做出了规定,下文将以“二审稿”相关条文为例,说明两种特殊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制度应有的立法特例与规则。二、特殊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的具体规定建议“二审稿”第14条关于“第三人责任”的规定,从比较法上看属于立法体例和规则的创新,需要仔细分析。绝大部分国家的民法典对于第三人过错都不做规定,极少数立法例作为一般性抗辩事由进行列举,例如《阿尔及利亚民法典》第127条。其他进行列举的民法典一般是在严格责任中,特别是仅限于动物致害和物件致害领域,在我国现行立法体系中,也仅限于特别列举。第14条前段规定:“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笔者认为该段毫无意义,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删除。理由有两点:第一,侵权责任的构成必须满足构成要件的要求,即损害由第三人造成,仅满足了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要件,还必须对违法性和过错要件进行考察;第二,如果立法者是希望表达一般性的第三人介入情况,那么这和数人侵权行为并无差别,也无需对其承担侵权责任做出任何规定。该条后段规定“法律规定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补充责任或者相应责任的,依照其规定”值得仔细斟酌。第14条在立法上明确了补充责任这种比较法上较为新颖、同时又具有极强理论和实用价值的侵权责任形态,为侵权法上推广适用这种侵权责任分担形态创造了条件。但遗憾的是,除了第14条外,整个“二审稿”再没有规定任何“补充责任”的条文,而在主流学说和司法实践中认为应该适用补充责任的第35条第2款第2句后段规定的公共场所管理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情形和第38条第2句规定的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情形,却只使用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用语,显示出立法者对采纳补充责任制度的迟疑;而且“二审稿”中也无任何严格的“相应责任”用语。实际上,相近的“相应的”责任除了上文提到的应该适用补充责任的情形之外,还应该适用于另外两种情况:第一类是一般数人侵权责任分担的最终责任份额确定,如第10条第2款第3句规定:“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承担相应的责任”;第13条前段:“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16条第1款前段:“连带责任人承担连带责任后,根据各自过错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第二类是法定的减轻责任,第14条用“法律规定……依照其规定”的立法技术表明,特殊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仅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法官不得另行创设,是正确的。但考虑到“二审稿”在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中规定了大量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所以笔者建议,将第14条改为对这两种特殊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的具体规定,并包括对追偿请求权和受害人过错的规定,进而在后文列举中简化条文,直接规定适用该条即可。值得指出的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尽管在我国侵权法上是一项独立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制度,但《产品质量法》第43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54条和“二审稿”第41、61条、62、71条均采用了“向……请求(/要求)赔偿”的规定句式,这一方面是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形态的研究不如连带责任深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过于学理化,较难以理解和进行立法表达。鉴于这种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在《侵权责任法》中可继续延用这种规定方式,在一般条款中使用“法律规定受害人有权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责任人请求赔偿的”句式,以便与《侵权责任法》和其他特别法中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条文协调。三、特殊侵权责任中的补充责任的适用补充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的可责难性基础在于其主观过错,由于其适用仅限于法律列举的情形,因此,《侵权责任法》不但需要在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特殊侵权行为领域对其予以列举,还需要在相当于“二审稿”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章节对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侵权行为类型中补充责任的适用予以列举。根据适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同,可以将“二审稿”规定的和应该予以补充规定的补充责任形态情形分为如下两类:(一)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责任形式“二审稿”涉及了如下四种适用过错责任的补充责任形态:1.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6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补充赔偿责任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建议“二审稿”第35条第2款直接使用“补充责任”的用语。2.教育机构违反了特殊安全保障义务的额外责任与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形类似,建议“二审稿”第38条直接使用“补充责任”的用语。3.第三人导致酒精、滥用麻醉品致害的补充责任“二审稿”第32条第2款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品等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做出了规定,建议增加第三人导致醉酒、滥用麻醉品致害的补充责任规定:“因第三人导致侵权人醉酒、滥用麻醉品等而暂时丧失辨别能力致人损害的。由含酒饮品、麻醉品提供人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4.补充责任的规定我国侵权法通说上对于机动车致害适用保有人责任,保有人的判断标准采“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综合说”,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理论上认为应该适用补充责任而没有规定的情形,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中也存在将补充责任错误规定为连带责任或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情形,笔者建议,应该在《侵权责任法》中予以特别列举和明确,具体包括:1.未规定的雇主违反职场性骚扰预防义务的补充责任。雇员在职场范围内遭受第三人性骚扰造成损害,雇主未尽保护注意义务的应该承担补充责任。2.发包人、分包人违反资质审查义务的补充责任。《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的“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发包人或者分包人应当承担补充责任。3.《广告法》第38条第3款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食品安全法》第55条对食品广告有类似规则的具体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由于致害商品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是最终责任人,这两项规则应该修改为补充责任。4.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8条规定的“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影响到了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54条第2款规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以及2009年《食品安全法》第52条第2款规定的“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其实,立法者保护消费者的意图值得肯定,但由于市场开办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而非严格责任,所以,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应该规定为补充责任。(二)增加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网络侵权预防义务的补充责任“二审稿”第34条对两种特殊的网络服务者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做出了规定,建议增加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网络侵权预防义务的补充责任,即“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权利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的注册资料以追究他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无法提供的,应当承担补充责任。”1.专家承担补充责任负有信赖义务的专家提供不实信息或不当咨询意见,使得第三人有机可乘,使受害人遭受损害的,专家承担补充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的除外。2.盗用人个人信息对交易安全负有保护义务的交易平台,对第三人盗用姓名、账号、密码、执照等进行交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对受害人承担补充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四、责任是一种不连续的形式和范围不真正连带责任形态主要适用于法定的严格责任类型,(一)补充和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97条第1款的规定和实施办法数个严格责任人之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无需查明最终责任人,由数个严格责任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承担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责任人,如果不是最终责任人,则可以向最终责任人追偿,最典型的是产品缺陷责任和建筑物缺陷责任。产品缺陷责任在“二审稿”中有三项规定,即第五章“产品责任”第41条第1款关于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第61条第1句关于“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缺陷责任”的规定以及第62条第1句关于“输入不合格的血液”的规定。笔者认为,后两项规定属于第41条第1款的特殊规则,建议合并为一条,直接准用第41条的规定,并且补充规定“生产者或血液机构赔偿后,属于医疗机构责任的,有权向医疗机构追偿”。《侵权责任法》中的产品责任不真正责任形态条款,将明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14条、《种子法》第41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54条第1款和《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1款的适用方式,并对《农业法》第76条和《畜牧法》第32条遗漏的生产者责任及其追偿请求权予以补充,意义重大。“二审稿”未对建筑物缺陷责任进行规定,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6条第2款规定的人工构筑物“因设计、施工缺陷造成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与设计、施工者承担连带责任”,应该在“二审稿”中明确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其责任基础是《建筑法》第80条“在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因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受到损害的,有权向责任者要求赔偿。”其最终责任由实际造成建筑物缺陷的责任人承担,非最终责任人享有向最终责任人追偿的权利。(二)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规定适用严格责任的物件致害所有人与管理人之间,应该根据法律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如果存在根据合同承担管理义务的人,则最终责任人一般应该是管理人;所有人与管理人之间对于追偿有约定的,根据约定处理。这种类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主要适用于高度危险物致害责任和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二审稿”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第75条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该条文中所有人与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分担规则不明确,建议明确为不真正连带责任。第十章“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第78条规定的是“动物饲养人”,更为准确的应该是“所有人或管理人”。第81条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均应予修改,并明确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应该指出的是,所有人与管理人的不真正连带责任规则,仅适用于严格责任,而不适用于过错推定责任。第十一章“物件致人损害责任”第82条第1款规定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所有人不是管理人,就不承担侵权责任,而由管理人承担;第86条规定的“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责任”,也适用同样的规则。(三)严格责任人与第三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救济因过错第三人导致适用严格责任的侵权行为类型致害,严格责任人与其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最终责任应由该第三人承担,严格责任人在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该第三人追偿。“二审稿”规定了如下三种情况:1.《水污染刑事诉讼法》与《环境法》的“不真正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124条没有对第三人引起污染的责任分担做出规定,同样的情况存在于《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之中。《水污染防治法》第85条第4款规定:“水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排污方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采纳了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模式。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后段规定:“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相当于免除了排污方的责任。相比之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做法更为合理,“二审稿”第71条采纳了该做法。如果能够得到通过,将完善和统一我国侵权领域的“第三人导致环境污染责任”规则,意义重大。2.未明确第76条第77条第4款是为第三人追偿的,“一审稿”第49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过错导致高度危险作业对他人造成损害的,高度危险的作业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这实际上是不真正连带责任。“二审稿”未对该问题做出一般性规定,仅在第76条后段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的所有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高度危险物非法占有人造成他人损害之间应该是不真正连带责任关系,即使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向非法所有人追偿。3.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承担比较法上对第三人引起动物致害领域,有两种不同的做法:第一是不免除动物所有人和管理人的责任,实际形成不真正连带之债的责任格局。这种做法以《瑞士债法典》第56条第2款为代表:“动物管理人可以向挑逗动物的人或者动物的所有人进行追偿”。第二是免除动物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责任,由第三人负责。如《阿根廷民法典》第1125条规定:“如果造成损害的动物系由第三人刺激,则由第三人承担责任,主人不负其责”。我国《民法通则》第127条由于采纳了2个分号而变得十分模糊,第1段“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2段规定:“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