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_第1页
插秧歌(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_第2页
插秧歌(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插秧歌—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重难点:一、文体知识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二、写作背景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于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今江西吉安市);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三、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杨万里所作词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杨万里的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为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韩愈、柳宗元)。其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之处,尤与柳宗元相似,友人以此推崇杨万里,他也如此自认。练习题:1.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之”是代词,代指芣苢。B.《茉苢》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中只有动词的变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同。C.《插秧歌》的颔联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写出了劳动的紧张与艰辛。D.《插秧歌》的尾联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写出了农事的繁杂与农家的勤劳。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C.“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D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人称“诚斋先生”。3.下列诗句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采采芣莒,薄言采之B.笠是兜鍪蓑是甲C.雨从头上湿到胛D.照管鹅儿与雏鸭4.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样子B.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C.雨从头上湿到胛胛:肩胛D.唤渠朝餐歇半霎渠:渠水5.下列对《插秧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颔联中“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B.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C.诗歌最后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照管鹅儿与雏鸭”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表现了农家的勤劳、艰辛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辛苦的同情。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之”也是助词,无实义。2.答案:C解析:“六艺”应为“六义”。3.答案:B解析:只有“笠是兜鍪蓑是甲”运用了比喻修辞。4.答案:D解析:“渠”是第三人称代词,他。5.答案:D解析:“对劳动人民生活辛苦的同情”表述不当。这首诗表现的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