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戴维和阿代姆,以表彰其在“发现温度和触

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KEh"®":

A.1944年诺奖获得者约瑟夫和赫伯特发现机体存在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其

末梢相当于图中①

B.2021年戴维团队发现的机体感受辣椒素的基因在①一⑤中均有,其编码的辣椒

素受体TRPV1仅在①上

C.不同类型的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上

D.⑤是效应器,指肌肉或腺体,刺激②引起⑤反应不能称为反射

3.下列与大脑皮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的大脑通过脊髓控制排尿属于分级调节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大脑皮层H区发生功能障碍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D.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

4.为探究神经元动作电位与海水中钠离子浓度的关系,有研究人员测定了正常海水和

低钠海水中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49

>

E20

)0

出-20

蝶-40

-60

-80

A.降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会延缓动作电位峰电位的产生

B.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C.用高钠海水重复该实验,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上升

D.低钠海水除了钠离子浓度外,其他与正常海水一致

5.甲、乙、丙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注射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的浓度。测定结果如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患者甲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原因是下丘脑无法分泌TRH

B.患者乙体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是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原因之一

C.患者丙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促进了TSH的分泌

D.注射TRH的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

6.罗格列酮和格列奇特是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机制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

素敏感性等,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有研究表明荔枝核皂昔也

具有降糖作用,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正常大鼠和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为

对象,分别灌喂适量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药物混合液2h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

量,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研究对象处理方式血糖(mmol・L")胰岛(mmoPL1)

1正常大鼠葡萄糖4.3121

2模型大鼠葡萄糖6.6264

3模型大鼠葡萄糖+罗格列酮4.2133

4模型大鼠葡萄糖+格列奇特4.1245

5模型大鼠葡萄糖+荔枝核皂甘5.2156

第2页,共30页

A.该实验设计中1、2组为对照组,3、4、5组为实验组

B.胰岛素只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

C.模型大鼠血糖较高的可能原因是胰岛素受体受损

D.荔枝核皂普降糖的作用机制与格列奇特类似

7.研究人员检测尿液渗透压与人体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I(

W

E・

S

O

E

)

V、

*?

M

血浆抗利尿激索/(ng・L」)

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释放

B.图中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尿液渗透压增加

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有信息分子的参与

B.参与神经调节的器官不能参与体液调节

C.内分泌腺只参与体液调节不参与神经调节

D.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研究方法完全不同

9.在冬季长跑过程中,人体会进行复杂的稳态调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过程

B.皮肤血管舒张,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C.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

D.下丘脑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

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⑥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⑥D.②③@

1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科学家在康复患者体内检测到了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和病毒

特异性的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异性T细胞主要针对病毒的S蛋白,且T细胞

相对数量和特异性抗体浓度相关性如图所示,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MHIi

1<P!0*Id*I。

npnTicn**异性1・的

S1E2

注R>08时a度相关

A.康复患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

B.康复患者一定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C.S蛋白可作为新冠疫苗开发的候选目标

D.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特异性抗体浓度高度正相关

12.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

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页,共30页

过敏原浆细胞

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

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

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1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生长素不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14.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一反应的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f*a*c*dc-b-e-d-f

B.tc.f

15.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豌豆幼苗茎切段,其长度变化如图,该实验是探究豌

豆幼苗茎切段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制n

*门11II11口nn-

02004006008001000

生长素浓度/mg•LT

A.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200〜600mg/L

B.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C.预实验也可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D.生长素在600〜1000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茎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7.0分)

16.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P-淀粉样蛋白(A0)级联

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发病机制之一。

(1)研究表明,Ap生成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密切相关,具体机制如图1所

示:由图可知:病理条件下,APP主要经切割生成B-APP和C99,后者

(2)A04O易进入脑血管,诱发脑淀粉样血管病,加重AD病理,而Ap42具有很

强的疏水性,易聚集成寡聚体,对神经元连接靶细胞并向其传递信号的关键部位

______产生毒性作用,神经冲动传导时,富含的突触小泡移动到前膜并释

放,作用于后膜,使其后膜,完成一次信号传导。

(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树突棘通常受到损伤,树突棘的丢失与突触功能的缺

失密切相关,研究者进一步研究Ap42对树突棘结构的毒性作用。

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均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实验组,用

浓度为500nmol/L的A|342处理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树突棘上大脑发育

调节蛋白(drebrin)的表达,分析其对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此实验的自变

量是o

结果显示:随着AB42处理时间的增加,drebrin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形态

第6页,共30页

(树突棘长度)发生显著变化,树突棘降低。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进一步探讨Ap42诱导树突棘退行性变的机制提供了

直接的细胞生物学依据。

B

R

COO

SO

树6O

突4O

棘2O

C

f/r

o

H

n

l

免夜荧光强度

(树突棘数目和形状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突触可塑性的改变)

(4)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得对AD症的

病因能更清晰,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o

17.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于心肌收缩障碍而引起的,HF患者减压反射敏

感性减弱。研究发现HF与体内醛固酮(Aid)水平密切相关。

(1)当运动过量汗液大量排出时,细胞外液减少,机体内合成激

素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同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促进对的重

新收,维持血液中该种离子含量的平衡。

(2)检测发现HF患者血液中醛固酮含量升高,该激素可影响ERK(细胞外调节

蛋白激酶,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关键)信号。据此科研人员将大鼠

随机分成4组,通过结扎制备模型HF鼠,利用相关技术干扰ERK的表达,制成

ERK抑制组,对四组大鼠进行减压反射敏感性(BRS)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假手术组心力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衰温组无效干扰组ERK抑制组

图1各组大鼠血压BRS变化

①图1中为假手术组大鼠除了不结扎外其他手术操作与心力衰竭组相同,这样做的

目的是o结果显示ERK抑制组的BRSo

②给正常大鼠注射某种物质后,追踪体内上皮细胞Na+通道蛋白(ENaC)和ERK

蛋白表达情况(图2),据此结果推测醛固酮能ERK表达,从而ENaC

蛋白含量。

加RW

无d+

效Aid-Ald+

干RK

ER制

对M无效ERK

对照Aid干扰抑制

42kDa

444iDaENaC953

・*—95*D1p-Tubuhnww55KDa

图2大鼠神经节中ERK蛋白和ENaC蛋白含量变化

注BTubulin是在所有细胞中均稳定表达的蛋白

(3)综合上述研究,请完善醛固酮含量升高使个体患心力衰竭的机制。

酸同用含展升高^——i里延-ENaC蛋白含JR——-

破坏

个体患HF+使"一^包-前液中Na•平衡

(4)依据以上信息,提出1种缓解心力衰竭的可能方法。

18.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2019-nCoV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

是免疫系统的第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免疫系统的细胞能识别被寄生

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疫情期间,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妇生下的婴儿,IgG

抗体水平都可检测到,其中五名婴儿还检测到IgM抗体。已知IgM是个体发育过

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正常IgG出生于

三个月后开始合成,3-5个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下图是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8页,共30页

①由图可知,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是(填抗体种类)。

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生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

数量浓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

③研究表明,免疫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病毒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时间太长,

免疫反应弱。据报道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再次复发,其可能原因是。

④2020年3月,新加坡一名孕妇确诊新冠肺炎,11月初她诞下一名婴儿,结果该

婴儿不仅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还自带IgG抗体。请尝试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

能是,该新生儿对抗新冠病毒免疫能力的获取是(填“被动免疫”

或“主动免疫”)。

19.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科研人员尝试研制免疫调节剂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

(1)H细胞是一种肝癌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机体主要通过免疫发挥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作用。但由于各种原

因,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量,无法被免疫细胞识别,从而实现免疫

逃逸。

(2)将H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D溶剂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

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数据可知药物A对H细胞无明显的细

胞毒性,原因是o

浓度015101520

细胞存活率/%100.098.2197.8597.1296.8796.24

(3)研究人员对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将H细胞与T淋巴细胞按一定

比例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A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调

亡率。对照组的设置应为。

①单独培养的H细胞

②单独培养的T淋巴细胞

③混合培养的H细胞与T淋巴细胞

④加入等量的D溶剂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凋亡率统计结果如图L据此提出药物A的免疫调节作用是。

不同浓度的药物A对H细胞泗亡率的最响

15

0102030405060

图1淌亡率,%

(4)T细胞活化后到达癌组织区域,会借助细胞表面分子识别肿瘤细胞的

MHC分子,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分子一旦被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

死亡配体PD-L1分子激活,将启动自身的凋亡程序,这一识别作用将使肿瘤细胞

•请结合图2及上述信息,利用免疫学知识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思路

2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

竞技训练的本质是通过训练刺激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平衡不断打破,不断提升的过

程,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将训练效果反馈给

教练、调整训练计划、科学控制训练进程。

选取男子体操运动员5名,冬训前开始进行跟踪测试,连续监测11周,测试的生

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等。

表1男子体操运动员冬训不同时期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

游试拈标HMg/UBUN:mmol/UCK(W/U

冬调解159.4含9.135.373(>5.4±94.K9

冬训1科>43.2^6.4.7^±).OO232.293

冬训3期144.6±3.SP4.61/0.62416.S/N6.】•

分训5期161.K*7.193.24^0.32**2X1.2«135.S

冬VI7同157f5.25^0.72494.6±173.0**

冬训9同161.67±X.55.79±L562X2.672134.5

冬训】。我170.6±3.U**3.29^0.74*★29X.2±152.27

注:与冬训前比较,*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V0.05;**表示显著性差异p<0.01

血红蛋白维持内环境红细胞内的酸碱稳定,参与血液环境的缓冲。在运动过程中血

第10页,共30页

红蛋白负责携氧气转运,对运动负荷、环境、营养等诸多因素敏感,血红蛋白是多

年实践监控中反映运动员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

正常状态下,血清内肌酸激酶含量较低,运动刺激对骨骼肌的反应会令血清肌酸激

酶脱离肌细胞进入血液,因此该指标被认为与相关组织和系统的损伤有关.研究表

明训练后血清CK会显著升高,恢复快则说明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体操运动员经过多年专业训练,机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强,经过冬训的系统化训练,

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显著升高,血尿素氮显著降低,运动员细胞内环境水平较冬训前

提高。

(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构成,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不断发生变化,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

(2)血红蛋白位于,其主要功能是负责携氧气转运,因其,所以

将之作为反映运动员营养状态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指标之一。

(3)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通过_____产生一定量的,

释放到内环境中,机体会通过(物质)维持内环境中pH的稳态。

(4)结合表中数据说明冬训期的训练对血红蛋白平衡的提高是有效的。o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21.光不仅是植物的能量来源,而且还是重要的环境信号之一,而向光性应答反应则是

植物一种很有效的获取光能的重要方式。生长期的向日葵也具有向光性,向日葵花

盘能“追随”阳光从东转向西;成熟后花盘却不再随太阳转动,一直朝向东方,科

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通过(运输方式)到尖端下部,当胚芽鞘尖

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时,导致生长素的分布不均,使细胞生长慢于

细胞,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弯曲,体现了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起作用。

(2)20世纪20年代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是由于生长素在向

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而非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如

需证明上述观点,需选取下列实验中的来说明单侧光不会破坏向光侧的

IAA,以及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均匀光理

40次

琼•埃I8।|l$2]

D

注:A,Bit・坎不RI开C、DJ«■埃♦开

(3)研究人员把处于生长期的向日葵放在模拟阳光运动方向(有昼夜交替光照)

的移动光源环境中连续培养48h(深色部分表示黑暗,空白处表示光照),接着又

在顶部持续光照的环境中培养48h,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当白天和黑

夜交替出现时,向日葵花盘朝向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当顶部持续光照时,向

日葵花盘朝向情况是。

(4)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生长期向日葵存在调节昼夜节律的“时钟基因”,他们测

定了两种相关基因(IAA19、SAUR50)在向日葵茎顶端东、西两侧体细胞中的表

达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请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向日葵花盘向日运动的机制

说明:I、图中所行曲线t方的“T均&乐友汇曲猴图•1XI.甘恢中/LW9,4增修酬电对1;13、的收喝住

'"二_、SA1:850M促进割I8H仲K

2.姒*八大J90度盘味朝向西方:小)90度则朝向东方

图2

(5)研究人员又在日出3小时内,检测了成年向日葵花盘正常朝东、花盘被人为

转向朝西和花盘被人为转向朝西的同时人工加热这三种情况下花盘的温度以及被

昆虫传粉次数,结果如图3。请综合实验结果,推测成年向日葵花盘“执着东方”

的意义o

第12页,共30页

温度

(t)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属于

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细胞代谢的场所是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血浆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念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Bo

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稳态

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的理

解与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是感受器,1944年诺奖获得者约瑟夫和赫伯特发现机体存在不

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其末梢相当于图中①,A正确;

B、机体感受辣椒素的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B错误;

C、人的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正确;

D、图中⑤是效应器,指肌肉或腺体,刺激②引起⑤反应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

反射,D正确。

故选:B„

据图分析:甲是传出神经元,乙是中间神经元,丙是传入神经元,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

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本题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背景,主要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3.【答案】B

第14页,共30页

【解析】解:A、成年人的大脑通过脊控制排尿属于分级调节,A正确;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

C、大脑皮层H区发生功能障碍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C正确;

D、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D正

确。

故选:Bo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

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

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

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3、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

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

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神经中枢的组成及各级神经中枢的功能;识记大

脑的高级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示可知,降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会延缓动作电位峰电位的产生,

A正确;

B、图示表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有关,B正确;

C、用高钠海水重复该实验,动作电位的幅度会上升,c错误;

D、实验设计原则要求,低钠海水除了钠离子浓度外,其他与正常海水一致,D正确。

故选:Co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

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为动作电位。

图示可以看出,动作电位的幅度与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据分析可知,患者甲可能是下丘脑功能缺陷,下丘脑功能缺陷导致不

能分泌TRH,不能促进垂体分泌TSH,不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状腺

激素水平低下,A正确;

B、据分析可知,患者乙可能垂体功能缺陷,垂体功能缺陷,分泌TSH较少,导致甲状

腺激素分泌不足,B正确;

C、患者丙注射TRH前,TSH高于正常人说明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对垂体的抑制作

用减弱,致使垂体产生大量TSH,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不是促进垂体分泌TSH,C

错误;

D、据题意可知,通过注射TRH的方法,可为判断病变部位提供参考,D正确。

故选:C»

1、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是当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

2、据图中数据可知,患者甲注射TRH30min后,体内TSH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说明患者甲体内缺乏TRH,故患者可能是下丘脑功能缺陷;患者乙注射TRH30min后,

TSH浓度无显著变化,说明患者乙垂体功能缺陷,故日常体内的TRH浓度较高,而TSH

浓度较低;患者丙注射TRH前,TSH高于正常人的说明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故患者

丙最可能是甲状腺受损。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考查

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16页,共30页

6.【答案】A

【解析】解:A、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药物处理,因此该实验设计中3、4、5组不同药

物处理为实验组,1、2组为对照组,A正确;

B、胰岛素的功能是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骨骼

肌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B错误;

C、据题意可知,该模型大鼠为胰岛素抵抗型,胰岛素敏感指数较低,细胞吸收和利用

葡萄糖的能力较低,血糖升高,C错误;

D、据分析可知,罗格列酮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荔枝核

皂甘主要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荔枝核皂甘降糖机制类似于罗格列酮,D错误。

故选:Ao

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荔枝核皂昔降糖作用机制,实验自变量为不同药物处理,因变

量为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据题干可知,罗格列酮和格列奇特降糖机制有促进胰岛素的分

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罗格列酮和荔枝核皂昔处理后,血糖浓

度和胰岛素都比模型大鼠组低,因此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

而低浓度胰岛素就能降低血

糖浓度:而格列奇特处理后,血糖浓度虽然降到正常值,但胰岛素比正常大鼠高,可能

是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导

致血糖浓度降低。

本题表格中数据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

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B

【解析】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A正确;

B、图中尿液渗透压增加的原因是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B错误;

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

D、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

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

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分,减少尿

量的排出,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本题的知识点是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

8.【答案】A

【解析】解:A、神经调节中有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参与,体液调节中有激素等信号分

子的参与,A正确;

B、参与神经调节的器官也能参与体液调节,比如下丘脑既可以是参与神经调节的中枢,

也可以是参与体液调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B错误:

C、内分泌腺既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也能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参与神经调节,

C错误;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研究都用到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因此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的研究方法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A。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

联系

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

作用途径、速度、范围等知识,能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第18页,共30页

选项。

9.【答案】B

【解析】解: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参与体温调节过程,A正确;

B、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错误;

C、由于运动消耗,血糖下降,可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C正

确;

D、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既接受神经信号也接受激素信号,D正

确。

故选:B。

1、体温恒定调节:

皮肤血管收缩一>减少散热

冷刺激♦冷觉感受器A下丘脑骨骼肌、立毛肌收缩

卜增加产热

肾上腺、甲状腺增多、代谢增强

皮肤血管扩张

热刺激一*温觉感受器*下丘脑f增加散热

匚汗腺分泌一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

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

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

血糖水平升高。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水盐调

节和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D

【解析】解: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或第二道防线,①错误;

②人体内的癌细胞也可以是抗原,②错误;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④正确;

⑤HIV攻击人体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⑤错误;

⑥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⑥正确。

故选:D。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

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能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

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

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

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功能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特点,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旨在考查学

生理解并熟练识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解:A、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故康复患者体内

可能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A正确;

B、由于病毒容易变异,康复患者也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B错误;

C、S蛋白作为新冠病毒的抗原,可作为新冠疫苗开发的候选目标,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特异性抗体浓度高度正相关,D正确。

故选:B。

新冠病毒外有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包膜结构,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独立的

生活和繁殖,其遗传物质是RNA。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以进行RNA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难度适中。

12.【答案】C

第20页,共30页

【解析】解:A、据图分析,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A正确;

B、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正确;

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使得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和

其他化学物质,产生过敏症状,D正确。

故选:Co

据图分析,过敏原刺激B细胞,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

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产生过敏症状。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

系统的功能,识记过敏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机理,难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缺乏氧气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植物

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

B、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B错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C正确;

D、生长素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故选:Co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呵味乙酸;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

运输;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生理作用等知

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14.【答案】A

【解析】解:1、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当有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的尖端时,b胚芽

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

2,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后,导致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运输到胚芽鞘尖端

的下面一段;

3、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得慢,e

背光的一侧细胞(生长得快,结果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

曲,使d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

f*b*c*c*d

故用简图表示为:

故选:A0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单侧光能改变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分布,

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胚芽鞘的尖端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胚芽鞘的尖端背

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运输到胚芽

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因此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胚芽鞘

尖端的下面一段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得快,结果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的一侧弯曲,使胚芽

鞘表现出向光性.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向光性的原z_\

因,用简图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分析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200〜

600mg/L,A正确;

B、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正式实验摸索条件,验证实验的科学性与可行性,B正确;

C、预实验也可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C正确;

D、图中生长素在600〜1000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D。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杆插枝条生根,促进无子果实的形成等。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为敏感,其次是芽,茎对生长素最不敏感。柱

状图能够体现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及相关实验设计的探究,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

变量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

第22页,共30页

16.【答案】供分泌酶、丫-分泌酶可促进Ap蛋白(Ap40、A[J42)的形成,诱导AD病

的发生神经递质兴奋被抑制突触小体随机AP42处理细胞的时间减弱数量随

着Ap42处理时间的增加,A%2对树突棘结构的毒性作用增强开发抑制分泌酶和/

或丫-分泌酶活性的药物;开发促进Ap水解或清除的药物等

【解析】解:(1)分析(1)图可知: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经过快分泌前和y-分泌

酶的催化作用下切割生成供APP和C99,而C99可促进A。(Ap40>Ap42)的形成,

诱导AD病的发生。

(2)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作用为促进兴奋和抑制兴奋;因为AD病

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所以AB40、A042对神经元连接靶细胞并向其传递信号

的关键部位突触小体产生毒性作用,神经冲动传导时,富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移动到

前膜并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其后膜兴奋被抑制,完成一次信号传导。

(3)根据生物学实验要求,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应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

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3)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A[342处理细

胞的时间,因变量为树突棘的长度和数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A042处理时间的

增加,drebrin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树突棘长度发生显著变化,树突棘数量减少;

结合(3)题题干可得出的结论是:随着A042处理时间的增加,A042对树突棘结构的

毒性作用增强。

(4)根据AD症的发病机理并结合题图可知:治疗AD症的思路为开发抑制快分泌酶

和/或上分泌酶活性的药物;开发促进Ap水解或清除的药物等。

故答案为:

(1)P-分泌酶、丫-分泌酶可促进A。蛋白(A04O、Ap42)的形成,诱导AD病的发

(2)突触小体神经递质兴奋被抑制

(3)随机A042处理细胞的时间减弱数量随着Ap42处理时间的增加,A042

对树突棘结构的毒性作用增强

(4)开发抑制快分泌酶和/或丫-分泌酶活性的药物;开发促进A0水解或清除的药物等

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