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库(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B)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2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矛盾是(D)的矛盾。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A)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6英国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的条约是:(A)A1842年《南京条约》B1860年《北京条约》C1858年《爱珲条约》D1895年《马关条约》7中国无产阶级诞生于(A)A19世纪40、5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B)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1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D)A龚自珍B林则徐C洪仁玕D魏源1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B)。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四洲志》D《瀛环志略》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A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B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C文官贪财、武将惜命D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C)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地区的进攻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C侵略者的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D外国侵略者都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抵抗1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B)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投资修铁路时,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以下各项不属于附有条件的是:(D)A控制铁路B控制铁路沿线地区C运输军队D征收赋税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虎门销烟最本质意义是(B)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意义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C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鸦片战争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控制的是(C)A中国外交B中国内政C中国海关D中国税收下列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中最早开放的是(C)A重庆B南京C厦门D天津从适应当时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D)A《海国图志》B《原道醒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编》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是(C)A道光帝B同治帝C咸丰帝D光绪帝2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C)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24近代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是(A)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C)A杨秀清、石达开B萧朝贵、冯云山C陈玉成、李秀成D石达开、韦昌辉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战略失误导致北伐失利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27以下内容不属于《资政新编》的有:(D)A各省设新闻官B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C)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是(D)A《四洲志》是诏》C《应诏统筹全局折》田亩制度》B《定国D《天朝B《定国D《天朝A金田起义B永安整顿建制C洪秀全东乡称天王D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新情况”是指(D)。A尖锐的阶级矛盾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B)。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王干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33《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B)。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C)A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是否翻译外国书报曾担任中国使臣,出访欧美的蒲安臣是:(B)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A)A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赚取利润,增强经济实力D培养人材,发展资本主义由李鸿章管辖的清政府海军主力是:(B)A广东水师B北洋水师C南洋水师D福建水师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C)A湖北织布局B继昌隆缫丝厂C福州船政局D发昌机器厂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的旗号是(D)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C“扶清灭洋”D“求富”洋务派的主张是(A)。A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抗西方侵略C利用西方先进思想改造中国社会D引进西方先进制度改造中国社会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B)。A安庆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制造局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C)。A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外国经济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C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9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的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C)。A张之洞、丁汝昌B邓世昌、王韬C王韬、郑观应D郑观应、谭嗣同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D)A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B加快了长江流域民族工业的发展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有一定抵制作用45《马关条约》签定后,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的主要原因是(D)A实力不如俄、德、法B贪图中国3000万两白银C李鸿章请求英国调解成功D清政府利用西方列强与日本的矛盾46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D)A《北京条约》的签订B《中法新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德国强占胶州湾47“・・・・・・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C)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48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C)A光绪帝和部分清朝官员B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C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D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问题不包括(D)A要不要提倡西学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变法D要不要社会革命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A农工商总局B京师大学堂C译书局D铁路矿务局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世纪(D)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直接意义是:(C)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A)A山东B直隶C天津D北京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A)。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条约是:(C)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以下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成立最早的是:(C)A强学会B保国会C兴中会D南学会58孙中山组织兴中会是在哪年?(C)A1892年B1893年C1894年D1895年59“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先生在组织(D)时提出的。A华兴会B光复会C同盟会D兴中会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后来称为“三民主义”,即(A)主义。A民族、民权、民生B民主、民权、民族C民权、民生、民主D民生、民族、民主近代中国首先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D)A康有为B洪秀全C林则徐D孙中山62《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谁的著作?(D)A邹容B陈独秀C陈天华D章炳麟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D文学社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D)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形成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约法》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态度由准备武装干涉变为“严守中立”,后又变为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A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得失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C袁世凯卖国求荣D清政府土崩瓦解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B)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A)A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B美、日对中国的矛盾C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的主要目的是(B)A支持袁世凯复辟B企图独占中国C抵制美国的扩张D夺取德国的“势力范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B)A概不承认B全部承认C重订新约D部分承认71有人说:“20世纪初期的立宪派实际上成了封建主义的同盟军”。持此观点的依据是(B)A立宪派已成为封建势力的代理人B立宪派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立宪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D立宪派维护君主专制制度72《新青年》是谁在上海创办的?(A)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D)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A)A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B否定中国全部传统文化C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D否定孔子其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C)A反对尊孔复古B主张实业救国C反对封建主义D主张民主共和76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B)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未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④中国收回了一战时日本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7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它(C)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8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D)A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B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D促成中国人民的新觉醒79五四运动的性质是(D)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B学生爱国运动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C)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D国民革命运动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41^2X亠亠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D中共二大下面哪一口号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A)A“打倒列强,除军阀”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今天我们仍然应当继承五四运动的传统和精神,而最值得弘扬的是(C)A走向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精神B民主与科学的精神C不惧怕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精神D坚定不移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C)A严格军事训练B健全管理制度C重视政治教育D培养军事骨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A)A斗争目标不同B斗争方式不同C阶级立场不同D世界观不同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同时,湖北黄冈也组织了革命团体“波社”,主要领导人是(D)A吴玉章B林育南C林育英D恽代英1928年12月29日,(C)通电“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A冯玉祥B阎锡山C张学良D冯国璋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D)①打倒军阀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③实现共产主义④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⑤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生的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的性质是(A)A封建军阀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B封建军阀与革命力量的斗争C封建军阀为驱逐帝国主义的战争D直系军阀与奉系和皖系联盟的战争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是从哪个运动开始的?(B)A五四运动B香港海员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国共两党第—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B旧三民主义C新三民主义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B)A共产党一大B国民党一大C共产党三大D国民党二大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与之相隔12年的历史大事是(D)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五四运动爆发C五卅运动爆发D国民大革命失败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B)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整理党务案”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C)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D)A遵义会议B瓦窟堡会议C中共六大D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B)A开展游击战争的尝试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是(C)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三湾改编D广州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C)A秋收起义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五四指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B)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共的措施中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最有效的一项是(B)A根据地的经济建设B开展土地革命C开展游击战争D建立苏维埃政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最光辉的典范之作是(A)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B主持召开遵义会议C率领红军四渡赤水D“三大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土地革命战争开始,(C)起义部队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A南昌B广州C湘赣边D鄂豫边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C)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A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盲动C左倾教条主义D左倾冒险主义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会师地点是(B)A四川懋功B甘肃会宁C陕北吴起镇D陕北直罗镇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阐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的会议(B)A党的二大B八七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09没有参加井冈山会师的是(D)A南昌起义的部分部队B湘南的工农武装C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D安源路矿罢工工人110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C)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11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下列言论最能表明他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的是(D)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与日本人打仗呢?”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