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知识整理_第1页
中华礼仪知识整理_第2页
中华礼仪知识整理_第3页
中华礼仪知识整理_第4页
中华礼仪知识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中华礼仪,源远流长任务一了解中华礼仪知识点:1、“礼”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约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约束。2、“仪”就是仪态、仪式。3、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表、仪式等。4、礼仪的起源:从理论上讲,礼仪起源于维护“人伦秩序”,从具体形式上讲,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原始宗教活动和祭祀活动。5、礼仪的发展○1.萌芽与草创时期○2形成时期○3发展与变革时期○4强化与衰落时期○5.现代礼仪时期6、中华礼仪文化的特点(一)敬(是一切礼仪行为的核心和基础)(二)雅(三)静(是中华礼仪最具表象的特点之一)(四)诚(五)乐任务二了解礼仪的作用和原则知识点:1、 礼仪的作用:(一)塑造形象(二)调节人际关系(三)提高自身修养(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 礼仪的原则:(一)自律原则(二)遵守原则(三)尊重原则(四)平等原则(五)真诚原则(六)宽容原则(七)适度原则(八)从俗原则项目二形象礼仪,温文尔雅任务一 掌握仪容礼仪知识点:1、 头发修饰:(一)保持头发整洁(二)发型得体2、 面部修饰(1)洁肤(2)护肤(3)打粉底(4)修饰眼部(5)画眉毛(6)涂腮红(7)涂唇膏任务二掌握服饰礼仪知识点:1、 服装穿着应遵循的原则:着装应整洁、TPO原则、着装要与自己的年龄、肤色和形体等协调、着装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协调2、 选择西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面料、颜色、尺寸3、 穿正装衬衫与西装搭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大小合适、衣领稍高、袖长适度、衣扣扣好、下摆放好。4、 领带称为“西装的灵魂”5、 穿西装的注意事项:(1)拆除商标(2)熨烫平整(3)扣好纽扣(4)不挽不卷(5)慎穿毛衫(6)少装东西(7)遵循三色原则6、 套裙的搭配:衬衫:下摆放好:衬衫下摆必须掖入下装之内,而不能悬垂在外或在腰间打结。纽扣扣好:除最上端的一粒纽扣以外,其他纽扣必须一一系好,不得随意解开。切勿外穿:衬衫不宜直接外穿,身穿贴身而稍显透明的衬衫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内衣:不能外露:不能将内衣的一部分(如胸罩带、内裤边等)露出。不能外透:内衣的颜色不可与衬衫、套装的颜色反差太大,以免外透出内衣的颜色。任务三掌握仪态礼仪知识点1、 站姿的注意事项:不可将双手插入衣袋或裤袋中,也不可双手或单手叉腰。不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或将双手交叉抱于脑后。双脚不可呈内八字站立,不可双腿交叉站立,不可弯腿顶胯站立。不可抖腿和晃动身体;不可倚靠在墙上或椅子上。2、 男士的坐姿主要有正位式和重叠式两种3、 坐姿的注意事项:不可将头倚靠在座位背上或者低头注视地面。不可双臂交叉抱胸或者双手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可叉得过开,也不可大腿并拢而小腿分开。不可把小腿搁在大腿上,甚至不停地抖动。不可一腿弯曲、另一腿伸直或者双腿伸直。4、 女士的坐姿女士的坐姿主要有正位式、侧点式、交叉式和重叠式四种。5、 坐姿的注意事项:不可将头倚靠在座位背上或者低头注视地面。不可双臂交叉抱胸或者双手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可叉得过开,也不可大腿并拢而小腿分开。不可把小腿搁在大腿上,甚至不停地抖动。不可一腿弯曲、另一腿伸直或者双腿伸直。6、 蹲姿的基本要领上身挺直,腿部弯曲,臀部下移,双膝一高一低,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重心落于后面的腿上7、 常用的蹲姿有高低式和交叉式两种,男士和女士的具体蹲姿也不相同。蹲姿的注意事项不可突然下蹲、面对他人下蹲或者蹲得离人过近。下蹲时,不要弯腰撅臀,也不要两脚平行、两腿分开、弯腰半蹲(此姿势又称“洗手间姿势”,极其不雅)。下蹲时,不可露出内衣。不要在公共场合蹲着休息。8、 目光:从注视角度来说,宜平视或仰视对方,以表示平等或尊重。9、 部位恰当:从注视部位来说,在普通社交场合(如茶话会、酒会、联欢会等),目光注视的部位一般为对方的眼睛和下颚之间的区域。这种注视最容易形成平等感。在商务活动中,特别是在洽谈、磋商和谈判等场合,目光注视的部位一般为对方的额头和眼睛之间的区域。这种注视能使商务人员显得严肃、认真。项目三交往礼仪,大方得体任务一 掌握见面礼仪知识点1、 称呼礼仪:生活中的称呼对陌生人或初次交往者的称呼对朋友、熟人的称呼2、 公务活动中的称呼:1.职务性称呼2.职称性称呼3、 称呼时要注意的问题:注意使用正确的称呼。例如:不要念错对方的姓名;不要将未婚女士称为“夫人”。注意称呼顺序。在多人场合,称呼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女后男、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原则。注意根据称呼的对象采用合适的称呼。称呼他人时,必须对称呼对象的语言习惯、文化层次、身份地位等因素加以考虑。例如,称呼农民伯伯为“先生”会让他们感到很别扭。不正确的称呼方式。注意地域和国家的差异。例如:山东人喜欢称呼别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伙计”是“打工仔”的意思;中国人常把自己的配偶称为“爱人”,而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禁止使用不尊重他人的称呼。如称呼年老的男性为“老头”,称呼军人为“当兵的”等。禁止在公众场合称呼别人的外号,如“四眼”“瘦猴”等。4、 介绍礼仪: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1)注意顺序:主人与客人相互介绍时,主人应先作自我介绍。男士与女士相互介绍时,男士应先作自我介绍。长辈与晚辈相互介绍时,晚辈应先作自我介绍。职位高者与职位低者相互介绍时,职位低者应先作自我介绍(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时,一般应保持站立姿势,面带微笑,目光坦然,语气平和,举止庄重、大方,表现出亲切、自然、友善的态度。5、介绍他人的顺序:介绍他人必须遵守“尊者居后”的原则。在较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介绍他人的顺序大致有如下几种:①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②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③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④先将学生介绍给老师;⑤先将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⑥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⑦先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⑧先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5、 强调式介绍可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推荐式介绍常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任务二掌握交谈礼仪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话题:既定的话题、擅长的话题、高雅的话题、轻松的话题禁忌的话题:与他人交谈时,应回避对方忌讳的话题,具体包括政治倾向、宗教问题、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如年龄、婚姻状况、收入、身高、体重等),以及庸俗低级、悲伤压抑的话题(如淫秽传闻、疾病、死亡、灾祸、惨案等)等。若不经意提到以上话题,则应立即表示歉意并转移话题。交谈时仪态得体:(一)表情自然(二)举止得体(三)善于倾听(四)适当交流交谈的技巧:(一)赞美的技巧(二)幽默的技巧(三)拒绝的技巧任务三 掌握电话礼仪知识点:1、电话礼仪的基本要求:面带微笑、举止得体、吐词清晰、语气柔和、过程专一。2、接听电话礼仪:及时接听、文明应答、做好记录、特殊电话。3、代接电话礼仪:在日常工作中代接电话时,应做到礼貌相待,尊重隐私,准确记录,及时转达。。4、手机使用礼仪:(一)不要炫耀(二)保持畅通(三)铃声恰当(四)注意私密(五)遵守公德。5、礼仪的发展○1.萌芽与草创时期○2形成时期○3发展与变革时期○4强化与衰落时期○5.现代礼仪时期任务四 掌握拜访礼仪知识点1、拜访前的准备:(一)事先预约1.拜访时间2.拜访地点3.拜访人员(二)准备谈话内容和礼品(三)整理仪表2、(一)准时赴约(二)礼貌登门(三)问候致意(四)应邀入座(五)举止稳重(六)言谈得体3、拜访的结束:(一)适时告辞(二)不忘辞谢任务五掌握接待礼仪1、 认真准备(一)了解客人信息(二)确定接待规格(三)拟定接待日程(四)布置接待场所(五)安排宴席和住宿(六)预备交通工具(七)安排接待人员2、 迎候礼仪(一)迎接(二)问候3、 引导礼仪(一)并行时的礼仪(二)上下楼梯的礼仪(三)乘坐电梯的礼仪(四)出入房门的礼仪4、 待客座次礼仪(一)面门为尊(二)以右为尊(三)以远为尊(四)居中为尊5、 奉茶礼仪(一)奉茶人员奉茶人员的身份高低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重视程度。在家中待客时,一般可由家中的晚辈或服务人员奉茶;接待重要客人时,则应由女主人亲自奉茶。在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专职人员奉茶;接待重要客人时,则应由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奉茶。(二)奉茶次序当客人较多时,奉茶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①先客人、后主人;②先主宾、后次宾;③先长辈、后晚辈;④先女士、后男士;⑤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若客人之间的身份差别不大,则可按以下顺序奉茶:①以奉茶者为起点,由近及远地依次奉茶;②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奉茶;③按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奉茶。(三)奉茶方法:奉茶时,应当注意茶勿斟满、左下右上、右侧递上和适时续茶的要领。6、送客礼仪(一)热情挽留(二)礼貌相送项目四校园礼仪,尊师重道任务一 掌握校园人际交往礼仪知识点:1、 师生交往礼仪在校园中与老师交往时,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学生应能理解老师、信任老师,服从老师的正确管理和教育,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2)学生要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对老师在作业本上的批改要认真领会。自己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3)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4)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5)与老师谈话时,要做到“五到”: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6)在校园里遇到老师应热情问候,举止有礼。2、 同学交往礼仪1.相互尊重2.礼貌相待3.诚实守信4.谦虚随和5.宽容理解6.团结进取任务二 了解校园不同场合的礼仪知识点:1、课堂礼仪:(1)遵守纪律,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如吃零食、听音乐、看课外书等。(2)课上着装应以简单、大方、得体为准则,不应穿过于前卫或暴露的衣服,更不应穿拖鞋。(3)讲究卫生,听从指挥,爱护教学设备2、图书馆礼仪:(一)注重个人仪容,自觉遵守秩序(二)保持室内安静,维护室内卫生(三)爱惜公物,文明阅览3、宿舍礼仪(一)互敬互让,尊重隐私(二)维护集体生活秩序(三)注意公共卫生(四)注意公共安全(五)宿舍交往礼仪4、食堂礼仪(一)遵守食堂秩序,举止文明(二)维护食堂卫生,勤俭节约5、集会礼仪(一)升国旗仪式(二)讲座礼仪(三)运动会礼仪项目五家庭礼仪,幸福和谐任务一 了解亲情礼仪知识点1、 孝敬长辈(一)听从教导(二)学会沟通(三)体贴爱护(四)回报关爱2、 关爱同辈(一)相互尊重(二)彼此爱护3、 善于沟通(一)真诚沟通(二)及时汇报(三)委婉规劝(四)勇于道歉任务二 掌握家庭做客和待客礼仪1、 做客基本礼仪○1拜访任何人都要事先约定,以便主人提早安排。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吃饭时间拜访,最好按对方的意思确定拜访时间和地点。拜访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服饰,仪表必须要整洁大方。○2到达拜访对象家门口时,不要长时间按着门铃不放;若没有门铃,敲门最多只敲三次即可○3入室前要在门垫上把鞋子蹭干净;在门口换好拖鞋后方可进入室内;脱下的外衣应放在指定的位置。随主人进入待客房间后,要向主人的家人礼貌地打招呼○4对主人的招待要致谢。在交谈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提问,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送礼,应在见面或道别时拿出来奉献给主人。○5告辞时应向对方家人表示谢意,尤其是向长辈打招呼,还要请主人“留步”2、 做客注意事项○1未经同意不得在主人家中乱窜,也不能随意翻阅主人的私人物品;若主人请你参观其住宅或种植的花草等,应表现得十分感兴趣并赞美。○2对迟到的客人,要起立迎接;其他客人走时,也要起立相送。○3勿随意谈论主人的失误、短处及不快之事,如果不小心谈及,应主动请求原谅○4去拜访异性朋友,应以白天为宜○5做客时发现主人脸色倦怠或还有其他客人,应适时告辞。若主人请自己在家中用餐,饭后要停留一会儿再走,不要留下自己是为吃饭而来的印象。○6辞行时态度要坚决,不要说过几次“再见”之后,人却迟迟不动。如果有意请主人回访,可在此时提出邀请。3、 待客准备: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衣着不能过于随便,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客人。其次,要做好卫生清洁工作,以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客人。在整理房间时,可以把不希望来客关注的物品收起来。再次,在客人来访之前,还需要准备好茶水、糖果、点心等。4、 家庭待客礼仪1.迎接问候2.陪客交谈3.热情送别项目六公共礼仪,举止文明任务一 掌握出行礼仪知识点:1、 行路礼仪(一)道路行走(二)骑自行车(三)上下楼梯(四)乘电梯2、 乘公共交通工具礼仪(一)乘坐公共汽车1.遵守上车次序2.主动购票3.互谅互让4.保持车内卫生,注意乘车安全5.有序下车任务二 掌握公共场所礼仪知识点:1、 影剧院礼仪(一)入场(二)观看(三)退场2、 观赛礼仪(一)按序入场(二)遵守秩序(三)讲究卫生3、 宾馆礼仪(一)预约的礼仪(二)登记入住的礼仪(三)客房的礼仪(四)对待服务员的礼仪(五)离店的礼仪4、游览礼仪(一)爱护公物(二)礼让他人(三)讲究卫生(四)文明拍照5、医院礼仪:(一)就诊礼仪1.遵守规定2.自觉回避3.切勿围观4.尊重医生(二)探望礼仪1.时机恰当2.礼品合适3.话题轻松4.适时告辞项目七餐饮礼仪,中西有别任务一掌握宴请礼仪知识点:1、宴请的含义:宴请是为了表示欢迎、答谢、庆贺等而举行的一种正式的餐饮活动,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聚会形式之一,是增进友谊、融洽气氛的重要手段。2、(一)宴会:宴会是指比较正式、隆重的设宴招待,是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按其隆重程度和出席规格,又可分为国宴、正式宴会、便宴和家宴。。(二)招待会是一种灵活简便、经济实惠的宴请形式。(三)茶会茶会是一种简便的招待形式,多为社团举行纪念和庆祝活动所采用。(四)工作进餐是一种非正式宴请形式,宾主双方可利用进餐时间,边吃边谈问题。工作进餐纯属工作性质,一般单独赴宴。3、宴请的组织工作:(一)确定宴请对象、范围及形式(二)确定时间和地点。(三)宴请邀请(四)宴请订菜(五)席位安排(六)现场布置(七)现场工作。4、赴宴者礼仪:(一)应邀宴请(二)出席时间(三)用餐礼仪(四)交谈礼仪(五)告辞礼仪(六)其他礼仪。任务二掌握中餐礼仪知识点1、 中餐基本礼仪:(一)衣着服饰(二)入座方法(三)餐具使用方法(四)点菜和上菜礼仪(五)进餐礼仪(六)停餐方法2、 中餐其他礼仪:(一)餐巾用法(二)酒水礼仪(三)牙签用法任务三掌握西餐礼仪知识点1、西餐基本礼仪:(一)衣着服饰(二)入座方法(三)餐具使用方法(四)点菜和上菜(五)进餐礼仪(六)停餐方法2、西餐其他礼仪:(一)餐巾用法(二)酒水礼仪项目八职场礼仪,外圆内方任务一掌握求职礼仪知识点:1、 求职前的准备(一)形象准备女士女士面试时,着装要简洁、大方、合体。职业套装是最简单、最合适的选择。衣服的质地不要太薄、太透,薄和透易给人以不踏实、不庄重的感觉。皮鞋应该以式样简单、没有过多装饰为主,后跟不宜太高,颜色和套装的颜色一致。如果不知道如何配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穿黑色的皮鞋。丝袜以透明的近似肤色的颜色最好,且要随时检查是否有脱线和破损的情况,最好带一双备用丝袜。佩戴饰物应注意和服装整体的搭配,最好以简单朴素为主。化淡妆。男士:在春秋和冬季,最好穿正式的西装面试,并查看领口、袖口是否有脱线和污浊的痕迹;夏天要穿长袖衬衫,系领带,不要穿短袖衬衫或休闲衬衫。注意脸部的清洁,胡子一定要刮干净,头发梳理整齐。出发前,最好从头到脚再检查一遍,看看扣子是否扣好、拉链是否拉好,领子、袖口是否有破损,衣服是否有褶皱,鞋子是否干净光亮。2、(二)资料准备:信息资料、个人简历、证件资料3、面试前的礼仪:提前到达、学会等候、举止文明4、注重仪态:坐姿、眼神、笑容5、面试礼仪:谈吐文雅、注意聆听、适时告辞任务二 掌握办公室礼仪知识点:1、办公室环境礼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办公室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空气流通。办公室内禁止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用品(如餐具、玩具和装饰品等)。爱护办公室桌椅、沙发和茶几等办公用具,保持电话机、计算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的整洁,确保其正常运转。公用的笔、墨水、涂改液、便笺纸、报纸和杂志等办公用品应摆放整齐。个人办公区要保持办公桌位清洁,桌上不要堆满文件和杂物。2、 员工个人礼仪:(一)仪表稳重端庄(二)谈吐礼貌文明(三)举止大方庄重3、 办公室人际关系礼仪:(一)与上级相处的礼仪:尊重领导、服从领导、维护领导的尊严、虚心接受批评、出色完成工作任务4、 与同事相处的礼仪:相互尊重、关心同事、相互尊重、关心同事项目九民族礼仪,尊重团结任务一 了解礼仪的民族性知识点:1、 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划分,我国目前有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苗族等56个民族。2、 礼仪的民族性:当我们与不同的民族交往时,应该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中国人很早就提出了“入境问俗”“入乡随俗”的交往原则,与其他民族交往或者去其他民族聚居地之前,要先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不做出伤害对方情感的任何举动。任务二 了解少数民族的礼仪知识点:1、壮族的民族礼仪: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壮族平时也有相互做客的习惯,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壮族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壮族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2、主要禁忌:有些地区的壮族忌食牛肉和狗肉;门口悬挂草帽时,暗示房里有产妇,以示禁忌。壮族人还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族人家门外要放下农具,摘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及灶台。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间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门槛中间。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礼”,所以到壮族地区要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3、 回族的民族礼仪:主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人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您好),答者要说“色俩目”(您也好)。回族男子之间互致“色俩目”时,可以互相握手,以示友好,还可以把左手搭在对方的右臂上,以示非常亲密。也可以把右手抚在前胸,身体微微前倾,表示由衷的敬佩和尊重。回族人把这种礼貌语言称为“祝安词”,他们只对本民族的人致“祝安词”,不对其他民族致“祝安词”。所以,这种礼仪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4、 回族的民族礼仪: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