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并默写《泊秦淮》。2.理解诗歌表面意思,感受其中的情感。3.品味诗歌中的名句。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先朗读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然后问学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接着,提到唐代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最著名的两位是谁。同时,介绍了“小李杜”这个词的由来,以及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泊秦淮的地理位置。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三、学生示范朗读并全班齐读。四、赏析诗歌。1.赏析第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可以表达出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2.赏析第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是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这两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道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后庭花》。“犹唱”指的是“仍在唱”。这些无知的歌女甚至不理解国家的悲痛,却唱着这种反国家的歌曲!作者并不是在谴责这些歌女,因为她们是为了生计而唱歌,需要有听众和顾客。如果没有听众,歌女也不会唱这首曲子。那么,这些听众是谁呢?在国内外都有危机的情况下,那些有钱、有时间和心情听歌的人可能是豪门贵族。这些豪门贵族明知这是反国家的歌曲,却坚持听,尤其是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候。这表明他们是一群沉迷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放纵生活的人。作者面对这样的景象,应该是感慨、鄙视、忧伤和愤怒。因此,“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说卖唱的女子不理解国家的悲痛,实际上是在批评那些豪门贵族,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这种放纵生活的鄙视。陈后主就是过着这种生活而亡国的,这些豪门贵族却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仍然会走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和鄙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也表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板书:借题发挥商女和豪门贵族主题:对放纵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六、积累:1、《题临安邸》。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翻译]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简析]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的墙上。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从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中吸取教训,而是沉迷于声色之中,不思收复失地,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广大人民心中的愤怒,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的头两句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些诗句描绘了临安城的景象,包括青山、楼台和歌舞。这些景象反映出当时的虚假繁荣和太平景象。诗人感慨不已,问道:“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些歌舞消磨了人们的抗金斗志,何时才能停止呢?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则表达了诗人的感叹。这里的“暖风”既指春风,也指社会上的腐败之风。这些风吹得人们如醉如迷,特别是南宋统治阶级,他们忘记了国难,沉迷于享乐。诗中的“熏”和“醉”非常巧妙地刻画了这些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则直接批评了南宋当局,他们忘记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这是一种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诗人的愤怒和隐忧。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表现了贫穷和社会不公,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和无奈。在教学中,我们将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和政治诗的艺术特点。通过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深的感伤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我们也要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意境,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出生于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他曾经担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位,但是由于受到牛李党争的影响,他被排挤,一生都很不得意,最终穷困潦倒。他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其骈文工整有序,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他的诗作揭露和批判了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都是著名作品。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如《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为突出。他的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各家所解释不一。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但是他的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同时也善于写四六文。他的诗集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经散失,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学习课文《贾生》时,首先需要整体感知,这篇诗歌写的是贾谊与汉文帝君臣遇合的片段史实,并托古讽今,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贾谊被贬到长沙,成了历代文人抒写怀才不遇的常用题材。但是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别有新意。贾谊征见汉文帝时,文帝坐在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里,感鬼神事,询问贾谊。贾谊因具道而解释了这一现象。直到夜半,文帝前席,结束了这次会面。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是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了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在诗歌中,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正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通过一“求”一“访”,诗人表现了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特别是对一位被贬的臣子,这样的举动真可谓贤明的君主了。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则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议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则是全诗承、转的关键。通过一“可怜”字,诗人叹息和微讽了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将文帝前面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诗中前半部分是议论,后半部分是描摹,两者相互联系,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诗中描述了行人在山区旅行的艰辛,但诗人认为这些困难并不足以让人放弃前进。他用“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这句话表达了这种信念。诗人认为,人生就是不断与“难”作斗争的过程,没有“难”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在描摹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区的景色来表达这种哲理。他说:“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形象地表现了山区的险峻和曲折。通过这种描绘,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前进的信念。总的来说,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通过议论和描摹的手法,诗人表达了人生就是不断与“难”作斗争的观点,并向读者传递了勇往直前的信念。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其中,“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在被“赚”后的失落神态。同时,“放”、“拦”等词语的运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得万山活了起来。通过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冲昏头脑。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当堂背诵。2.理解诗句含义,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3.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难点分析: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激情导入:由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杨万里的诗歌《小池》导入《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2.了解作者:介绍杨万里的生平和诗歌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诗歌。3.朗诵感知,理解诗境:教师有情感范读诗歌,要求学生体会朗读节奏。然后学生诵读,练习背诵。学生诵读后,相互交流自己对本诗的看法。进行背诵比赛。4.质疑探究鉴赏: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到,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体验。(1)第一句话看似平常,却富含深意,表达了上山过程的艰辛,因此把下岭看得容易、轻松。同时,“下岭便无难”的判断是错误的,“莫言”二字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2)“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3)三四两句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在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