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高三物理摸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a、b、c三盏灯均能发光,电源电动势E恒定且内阻r不可忽略。现将变阻器R的滑片稍向上滑动一些,三盏灯亮度变化的情况是(

)A.a灯变亮,b灯和c灯变暗

B.a灯和b灯变暗,c灯变亮C.a灯和c灯变暗,b灯变亮D.a灯和c灯变亮,b灯变暗参考答案:D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B、保持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遏止电压将增大。C、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E、氡的半衰期是3.8天,现有20g氡,经过7.6天还剩5g氡没发生衰变。参考答案:3.(单选)在t=0时,甲乙两质点从相距70m的两地开始相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第1s末,乙质点改变运动方向B.第2s木,甲乙两质点相遇C.前4s内,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比甲质点的小后比甲质点的大D.第4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20m参考答案:D解析:A、在第1s末,乙质点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在第2s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30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m=-30m,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10(m).故B错误.C、在前4s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质点大.故C错误.D、在第4s末,甲质点的位移x甲=×60×4m=120m,乙质点的位移x乙=-×30×2km+×60×2m=30m,所以△x=x甲-x乙-70=120-30-70=20m.故D正确.故选:D.4.(单选)如图OO`点放置两个等量正电荷,在00`直线上有A、B、C三个点,且OA=0`B=0`C,一点电荷q(q>0)沿路径Ⅰ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1,沿路径Ⅱ从B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2,同一点电荷在从A沿直线运动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1大于W2

B.W1为负值C.W1大于W3

D.W1等于W3参考答案:D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W1等于W2.故选项A错误.B到O′电场力做负功,O′到C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场强的叠加,知O′C段的电场强度大于BO′段的电场强度,B到C过程中,电场力做的负功小于电场力做的正功,所以B到C电场力做正功.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W1和W2均为正值,故选项B错误.由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分布规律可知,AB是对称点,AB两点是等电势点,从A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故从A到C电场力做的功等于从B到C做的功,所以W1和W3相等.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所以答案为:D.5.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都可通过实验直接得到的B.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类比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参考答案:D【考点】物理学史.【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理想实验,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规律时,常常采用微元法.【解答】解: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由实验直接得出,是一个理想实验,故A错误;B、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C错误;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4分)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伽利略的工作:“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将相应的选项序号填写入空格完成伽利略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数学推理→

①提出假设、②结论推广、③发现问题、④实验验证参考答案:

答案:③、①、④、②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n为量子数。在氢原子核外电子由量子数为2的轨道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轨道的过程中,将

(填“吸收”或“放出”)光子。若该光子恰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一群处于量子数为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基态跃迁过程中,有

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参考答案: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

58.(4分)如图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此单摆的固有周期T是

S,若将此单摆的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最大值将

(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参考答案:2.5(2分);左(2分)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

①这群氢原子能发出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②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eV。参考答案:①3

2

②9.60eV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下图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得E=_________v,r=_______参考答案:(2)2.9

0.911.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参考答案:12.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1m,B、C间的距离为2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物体通过A点和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O、A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参考答案:1∶3,

1/8解析:设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相等时间为T,O、A之间的距离为x,A、B间的距离x1=1m,B、C间的距离为x2=2m,则有x2-x1=a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B2-vA2=2ax1,vB=vA+aT,vA2=2ax,联立解得vA∶vB=1∶3,x=1/8m.13.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型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其质量、半径、角速度等的具体关系。如图所示,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和砂轮间的摩擦力恒为(转动过程动能定理也成立。不计转轴的质量及其与支架间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角速度旋转的进行实验,最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半径/cm质量/m0角速度/rad·s-1圈数转动动能/J4128

41432

42216

44232

81216

161232

(1)根据题给数据计算砂轮的转动动能Ek,并填在上面的表格里。(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填空半径/cm质量/m0角速度/rad·s-1圈数转动动能/J41286.44143225.64221612.84423225.68121625.6161232102.4(2)

EK=kmω2r2

或者EK=mω2r2。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m=3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阻力大小恒定不变,g=10m/s2,求(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的大小f.(2)小球在4s末的速度v及此时离抛出点的高度h.参考答案:(1)小球上升过程中阻力f为5N;(2)小球在4秒末的速度为16m/s以及此时离抛出点h为8m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球上升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的平均阻力.(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下落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的速度和位移.解答: 解:由图可知,在0~2s内,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1代入数据,解得:f=6N.(2)2s~4s内,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所受阻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2,有:mg﹣f=ma2即4s末小球的速度v=a2t=16m/s依据图象可知,小球在4s末离抛出点的高度:.答:(1)小球上升过程中阻力f为5N;(2)小球在4秒末的速度为16m/s以及此时离抛出点h为8m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注意加速度是中间桥梁15.(8分)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2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参考答案:(1)A;(2);遵循动量守恒解析:(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项正确。(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带入数据得=J。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一端悬挂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木块。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的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初速度射出枪口,当子弹到达最高点时恰好射入木块并立即陷入其中。此后木块摆动到最高点时,细线恰好沿水平方向,忽略空气阻力。求:(1)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2)子弹射出枪口的初速度。参考答案:17.如图所示,BC为半径等于m竖直放置的光滑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端C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v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从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从进入圆管开始受到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5N的作用,当小球运动到圆管的末端C时作用力F立即消失,小球能平滑地冲上粗糙斜面.(g=10m/s2)求:(1)小球从O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为多少?(2)小球在圆管中运动时对圆管的压力是多少?(3)小球在CD斜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