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项目二_第1页
《工匠精神》项目二_第2页
《工匠精神》项目二_第3页
《工匠精神》项目二_第4页
《工匠精神》项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二

用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

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02项目导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其中,劳动精神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坐标。项目导航任务一以劳模精神激励万众前行任务二以劳动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知识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和丰富意蕴。√了解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理解劳动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理念。√了解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素质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巨晓林、贺斌、方美芳等劳动模范的故事,主动学习劳动模范所具备的优良劳动品质,弘扬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将劳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进行劳动实践。

以劳模精神激励万众前行任务一课堂引例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奋斗成就梦想他,是一位农民工——个头不高,却被工友尊称为“小巨人”!他,是一位拉杆架线的铁路工人——高中学历,竟然写出了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他,就是来自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农民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触网高级技师巨晓林。参加工作30多年来,巨晓林参建了北同蒲线、鹰厦线、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等10多项国家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并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课堂引例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奋斗成就梦想1987年,巨晓林成为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工地的一位农民工,主要负责安装接触网。刚到工地时,面对集电力、电机、钣金等多方面专业知识于一体的接触网安装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巨晓林心中有些害怕。“既然干上这一行,就得勤学苦练,闯出名堂!”巨晓林暗下决心。他上班跟着师傅学,下班追着师傅问,记下了130多万字的笔记。在学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他又将目标转向了技术创新。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巨晓林累计创新了143种施工方法,为公司创造了超过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课堂引例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奋斗成就梦想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来到铁路电气化工地。看到新工友学习接触网安装技术有些吃力,有的人还沿用旧的安装方法,巨晓林萌生了编写一部工具书的想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巨晓林写出了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接触网安装工人的学习宝典。巨晓林用勤奋和友善赢得了工友的一致赞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知识型工人的精彩华章。

想一想(1)你认为巨晓林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劳动模范?你心目中的劳动模范是怎样的形象?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是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劳模精神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助力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劳模精神是指人们在劳动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和展现出来的劳动风貌。劳模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劳模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一、劳模精神的内涵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热爱本职工作,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是对爱岗敬业的完美诠释。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源头活水,是劳模精神的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处何种岗位,人们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培养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人们要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努力攻坚克难。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争创一流是指追求一流的技术水平,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一流的工作效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时,就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动英雄。例如,陕甘宁边区工人赵占魁穿着湿棉袄在温度高达2000

℃的熔炉前工作,终日汗流浃背,却从不叫苦叫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家做主的中国工人阶级为国解难,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洪流中。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一)爱岗敬业、争做一流例如,“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克服重重困难,打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众多劳动模范勇立时代潮头,开拓进取。例如,售票员李素丽以强烈的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为乘客着想,赢得了广大乘客的尊敬和爱戴。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一)爱岗敬业、争做一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劳动模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例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肖明清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勇攀高峰的坚韧品格,带领团队研究和设计了“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见图2-2)、世界首座高铁水下盾构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等60多条大型水底隧道,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乃至世界纪录。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一)爱岗敬业、争做一流图2-2武汉长江隧道一、劳模精神的内涵1950—2022年,我国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人数超过3万人次。时代在变,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始终未变。(一)爱岗敬业、争做一流艰苦奋斗是劳模精神的本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劳动模范,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始终坚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物资极度匮乏,正是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无数劳动者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才让我国摆脱了贫穷与落后。在艰苦奋斗中磨炼出来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生动地诠释了劳模精神。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新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其本质是求新、求变、求突破。顾名思义,就是试图改变现状,以创造新事物、新方法等的实践活动,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他们使一些技术在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游洪建就是这样一位高技能人才。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游洪建是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洲集团”)的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普通钳工,到班组长,到首席技师,再到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游洪建一路走来,始终苦练基本功,并不断革新技术,不敢有一刻懈怠。从业多年来,他主持了数十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参与了多次重要技术改进活动,自行设计并制作了数百种夹具,累计为公司节约了数千万元资金。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匠心故事江西省劳动模范贺斌:玩转智慧农业,点燃兴农梦想贺斌,1984

年出生,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升坊镇太岭村人。2000

年,贺斌考上了江西财经大学。2004

年大学毕业后,贺斌先后在北京市、上海市的科研机构、通信企业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都市白领。

匠心故事江西省劳动模范贺斌:玩转智慧农业,点燃兴农梦想农民并不好当。莲花县梦莲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的第一项业务——草鱼养殖,就让贺斌一筹莫展:一是山里鸟儿多,很多鱼苗被鸟儿吃了;二是贺斌不太懂农业技术,给鱼苗杀灭寄生虫时用药过多,造成鱼苗大量死亡。不气馁、不退缩,贺斌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书学习、聘请专家、外出交流、钻研技术,贺斌把精力放在了技术创新上。

匠心故事江西省劳动模范贺斌:玩转智慧农业,点燃兴农梦想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大棚自动灌溉,将报废的洗衣机改装成定时喂料机……一系列高科技种养方式的推出,使贺斌成为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截至2020年10月,莲花县梦莲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累计带动96户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累计帮助31户农户平均每年增收万元以上。贺斌先后被评为“萍乡市劳动模范”“江西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西省劳动模范”等。

探索与交流有人认为,创新对于社会、企业、个人的发展举足轻重,青年学生应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也有人认为,创新是专家的事情,与青年学生没有太大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集中体现,是劳模精神的价值引领。追求名利富贵是人之常情,但是要以遵守道德规范为前提。学生要学习劳动模范淡泊名利的精神,坚持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为实现中国梦埋头苦干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点击此处播放微课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甘于奉献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弘扬。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的利益是多数人的利益。劳动模范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自己的价值理念,默默无闻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小利所惑,在奉献中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一、劳模精神的内涵(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例如,著名敦煌学者樊锦诗扎根大漠50多年,倾其一生守护莫高窟(见图2-3),既让莫高窟“延年益寿”,又应用数字化技术让莫高窟中的千年壁画和彩塑得以“永生”。支撑她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莫高窟的就是她所具有的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图2-3莫高窟在劳模精神中,爱岗敬业是本分,争创一流是追求,艰苦奋斗是作风,勇于创新是使命,淡泊名利是境界,甘于奉献是修为。守本分、有追求、讲作风、担使命、有境界、有修为,是每一位劳动模范的精神风范,更是所有人应该追求的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要深刻领会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马克思认为,在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演化为自然人再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真正体现了人的自主性,劳动不再是异化的、外在的、脱离了人的本性的东西。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中感受幸福,这为劳模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土壤。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一)劳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体现此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决定性作用,为人们传承与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一)劳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体现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在劳动中推动社会发展和建设精神文明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劳模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焕发出强大的力量。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一)劳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生动体现①生命力②创造力③战斗力④感染力⑤凝聚力⑥影响力回顾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劳动精神的形成与劳动人民的劳动实践,以及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推崇: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二)劳模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结晶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二)劳模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结晶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经验,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远古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大禹治水等劳动故事就广为流传。

《天工开物》宋应星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对古代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编写了《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分三编,上编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黄,榨油,制烛,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造和珠玉采琢等。《天工开物》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视野拓展中华儿女通过辛勤劳动养成了朴实、勤奋的优秀品质,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些优秀品质始终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推动生产力提高,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也在历史文化中熠熠生辉。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为劳模精神注入了民族文化基因,让劳模精神成为创造民族辉煌的根本力量和推动民族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劳模精神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崇劳厚生精神因子的继承与阐发。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二)劳模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结晶劳模精神是: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三)劳模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源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批批劳动模范在革命根据地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为最后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模范以无私奉献、团结苦干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中,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观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三)劳模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践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三)劳模精神植根于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在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中创造了中国奇迹,业务熟练、技术精湛、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劳动模范形象也更加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以实干兴邦的精神面貌,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使得劳模精神成为社会热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时代强音。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四)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具象化人格化现实化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劳模精神之所以能够形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模范自觉地践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文化传承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四)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下等方面高度契合:爱国教育道德培养二、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四)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进入新时代,劳模精神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准则,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匠心故事全国劳动模范方美芳:数十年坚守岗位一线,用心用情守护“光明”方美芳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丹阳市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的工作人员。她虽然身材娇小,但是义无反顾地干起了电缆工。

全国劳动模范方美芳点击此处播放微课匠心故事全国劳动模范方美芳:数十年坚守岗位一线,用心用情守护“光明”1988年,方美芳被分配到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压电气试验班工作。上班第一天,一群老师傅笑道:“怎么来了个女孩?这活儿女孩干不了!”方美芳笑而不语。她从最基础的拧螺丝、接电线开始学起,每天带着笔记本和笔。师傅做一样,她就画一样、记一样,回去后再认真钻研,并向前辈请教。苦练操作本领,强化专业技能。她足足做了三大本工作笔记,成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人”,并成了班组里的技术骨干。

匠心故事全国劳动模范方美芳:数十年坚守岗位一线,用心用情守护“光明”1993年,丹阳市供电公司组建变电综合班,主要负责高压电缆施工、检修工作任务。申请加入,闯进这片男性的“固有领地”。方美芳坚定地说:“不能因为我是女性就降低要求。”面对苦活、脏活、累活,方美芳丝毫没有退缩。电缆井里一般会淤积很多垃圾,气味刺鼻,常常男同事还没缓过神来,方美芳蹲在里面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由于长期劳作,她的六根手指常年缠着创可贴。她总是笑着说:“都是为了工作嘛,大家都一样。”

匠心故事全国劳动模范方美芳:数十年坚守岗位一线,用心用情守护“光明”30多年来,方美芳参与铺设电缆累计长达1000余千米,安装电缆头多达8000余个,抢修电缆故障近200余次,参建变电站多达40余座。在最艰苦的一线边干边学,最终成长为业内知名专家。方美芳用

30

多年感动了身边无数群众.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她从不骄傲,而是不忘初心,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

三、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工匠精神是成为专业劳动者所需要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榜样劳动者所需要的精神。“成为专业劳动者”与“成为榜样劳动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体而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如下所述。劳模李家琦:让中国腕表“飞进”世界名表殿堂点击此处播放微课三、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是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工匠精神是所有人都应具有的精神,是激励所有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内力。工匠精神从内部唤醒每一个人,激励其成为更好的自己。劳模精神是所有人都应学习的精神,是引领所有人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劳模精神从外部影响每一个人,引导其学习榜样、成为榜样。三、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一)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是内力与外力的关系工匠精神强调的是超越自己,成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点亮自己的生命;而劳模精神强调的是超越他人,成为他人的榜样,点亮他人的生命。什么是创新?一方面,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体现了人们的道德追求。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工匠文化中,德艺双馨是重要的价值取向。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也蕴含着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诚实守信等价值理念。只有重视内心德行修养,人们才能用一身技艺服务国家与人民,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国工匠。同时,劳模精神中也蕴含着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等价值理念,引导着劳动者恪守职业道德,焕发劳动热情。三、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二)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都有助于促进社会生产。在生产活动中,先进劳动者(如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掌握了较高超的工作技能,创造了比普通劳动者更多的价值,并成为普通劳动者的表率。普通劳动者传承这些先进劳动者所具有的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学习他们的工作技能,直到全社会大多数劳动者具备了同先进劳动者一样甚至更高水平的生产能力,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三、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二)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相互联系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表彰劳动模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劳动模范的知名度很高,他们是大庆“铁人”王进喜、淘粪工人时传祥、纺织工人赵梦桃、农民代表申纪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果你是工人、农民,你会发现,那些全国劳动模范大多数与你是同行。任务实施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中改革开放以来,更多行业的能人走上全国劳动模范领奖台。科教文卫体,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劳动者都可以有一个当全国劳动模范的梦想。如果你是搞科研的知识分子,你能看到与你同行的前辈当选了全国劳动模范,如陈景润、蒋筑英……从2005年起,如果你是民营企业家或者农民工,你也有机会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评选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30多名民营企业家和20多名农民工。

任务实施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中从2015年起,如果你是“码农”或者“美妆带货达人”,你也有机会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例如,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在商场销售化妆品的龚定玲……几十年来,全国劳动模范的结构越来越多元化。这些劳动模范中,既有基层劳动者,也有高学历技术人才;既有理科生、工科生,也有文科生。全国劳动模范的结构在变,是因为中国在变。中国靠着劳动发展起来,劳动又在发展中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根据上述资料和本任务所讲知识,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以及你对劳模精神的理解。

任务实施课堂小结以劳模精神激励万众前行劳模精神的内涵劳模精神的丰富意蕴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关系

以劳动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任务二课堂引例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正是因为热爱劳动,一个个名字才可以熠熠生辉。全国劳动模范、青藏铁路护路队员平措扎西每天的工作,就是一遍遍地巡查铁路沿线,一遍遍地驱赶向铁路靠近的牛羊,陪伴他的只有寒风、大雪和空旷的田野。困了,他就趴在铁路边休息一会儿;饿了,他就拿出方便面或饼干吃几口;渴了,他就吃几口冰雪当饮料……平措扎西的巡线里程超过10万千米。记不清自己驱赶了多少次牛羊,清理了多少次杂物。因和家人聚少离多,工作又十分辛苦,身边总是有人劝他换一份轻松的工作。

课堂引例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平措扎西却表示,能用自己的坚守换来铁路的安全畅通,就能从工作中找到人生的价值。为让父老乡亲有吃不完的粮食,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书玉采用“三分法”将自己的时间分解为三个部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试验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验室,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民家和农田里,30多年来从未改变。

为尽快熟练掌握传统中药制造技艺的精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医药炮制能手陈小兰反复磨炼技艺,双手长起了厚厚的老茧。课堂引例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中药提取、饮片炮制容不得半点马虎,操作过程中稍有差池,结果可能就谬之千里。陈小兰告诫自己,作为一名中药制造工,最重要的就是讲良心、做好药,不管哪一道工序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正因如此,在江西省2020年“天工杯”炮制大赛炮制项目中,陈小兰凭借精湛的技艺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身穿厚实的工作服,一手拿面罩,一手提焊枪,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船舶焊工冯文虎的日常工作情形。课堂引例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十几年如一日,冯文虎摸爬滚打在焊接生产一线,参与建造的重要船舶不计其数。他长期负责船舶关键部位的焊接工作,经他焊接的成品能够达到各项要求。“想学好焊接,不仅需要掌握理工科知识,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选择了这个行业,不仅要能吃苦,还要勤于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冯文虎说。放眼神州大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正立足本职,充分弘扬劳动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想一想(1)什么是劳动精神?劳动精神蕴含着怎样的价值理念?(2)如何理解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指人类改变劳动对象,使之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劳动精神。广大人民群众应弘扬劳动精神,在崇尚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热爱劳动中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在辛勤劳动中锻炼强大的劳动能力,在诚实劳动中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奏响新时代劳动之歌,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一、劳动精神的内涵劳动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是广大劳动者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这16个字是对劳动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生动诠释,为人们在新时代践行与弘扬劳动精神指明了方向。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一)崇尚劳动①②崇尚劳动就是提倡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存在,是光荣而神圣的。劳动既能创造物质世界,又能丰富精神世界。一方面,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劳动者在劳动中不畏艰难、奋勇拼搏、无私奉献,创造出能够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劳动文化。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的民族。因为崇尚劳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既创造了万里长城(见图2-5)、京杭大运河、布达拉宫等世界建筑奇迹,又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一抓准、一口清”的售货员张秉贵、“高炉卫士”孟泰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奏响了一首首属于平凡劳动者的赞歌,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一)崇尚劳动图2-5万里长城进入新时代,无论是炎炎夏日里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见图2-6)、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在万里铁路上保证“国家大动脉”日夜畅通无阻的铁路工人,还是不分昼夜坚守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耘着、创造着,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劳动果实,实现着人生价值。正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辛勤劳动,才使整个社会运转有序。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将幸福带给了他人。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一)崇尚劳动图2-6在田间地头耕作的农民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一)崇尚劳动学生要崇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还要常怀感恩之心,尊重身边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

热爱劳动就是对劳动充满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兢兢业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无不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无数劳动者的辛勤汗水。

伟大成就源于不懈奋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劳动不仅能够为创造幸福生活提供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人们树立远大理想、提高综合能力、形成健全人格。身处新时代,学生要热爱劳动、努力奋斗,让劳动成为人生的支点,同全国劳动人民团结一心,用劳动托起中国梦。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二)热爱劳动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三)辛勤劳动美好生活只能靠劳动创造,因此全社会都应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理念。干出成果干在实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辛勤劳动的传统,出现了许多有关辛勤劳动的典故和名句。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典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顽强毅力;“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名句,表明了辛勤劳动具有重要作用。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三)辛勤劳动(1)(2)一、劳动精神的内涵(三)辛勤劳动辛勤劳动是长久幸福的保障。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只有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创造的幸福生活。匠心故事“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不苦做不成大事业“每条焊缝都关系着高速列车的安全和舒适度,不能有一点儿瑕疵。”这是从事焊接工作30余年的李万君做“工匠”的准则。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凭借世界一流的焊接技术,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点击此处播放微课匠心故事“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不苦做不成大事业1987年,19岁的李万君从职高毕业,成为长春客车厂(今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公司”)焊接车间水箱工段的一名焊工。他的主要工作是焊接列车上供水的水箱、制动的风缸等。在车间里,李万君穿着厚实的工作服,戴着面罩,举着焊枪,一干就是十年。夏天,手中的焊枪喷射着

2

300

℃的烈焰,不一会儿,李万君就汗如雨下。冬天,他站在水池里作业,身上挂着一层冰。一年时间下来,与他同时入职的28人中就有25人申请了转岗。

匠心故事“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不苦做不成大事业为了练就一身好本领,李万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到哪个师傅技术好,就跑去向他学习。等到下班后,李万君就拣一些边角料来练习焊接技术。他每天起早贪黑地练习,平均一天要用近

300

根焊条。长客公司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李万君总会多焊20个。凭借勤学苦练、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干劲儿,李万君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焊接本领,成为身怀绝技的全能型超级焊工,并逐步成长为能够撑起“中国制造”未来的大国工匠。匠心故事“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不苦做不成大事业2008年,长客公司引进了国外时速350千米高速动车组技术,但公司内掌握相关焊接技术的人员却寥寥无几。为了发展新项目,长客公司从内部抽调高素质人员,还从职业学校招来了400多名学员让李万君培训,并要求短时间内就要形成生产能力。为了向学员讲清楚新技术,让学员充分理解技术难点,李万君从头学起,废寝忘食,一边工作,一边培训。匠心故事“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不苦做不成大事业最终,400

多名学员全部顺利通过培训考核。这些经过李万君培训的学员现已成为时速380千米高速动车组的生产主力,也使长客公司的焊接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如今,已年过半百的李万君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的技术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动车组,为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劳动精神的内涵(四)诚实劳动>>诚实劳动就是在劳动中脚踏实地,恪尽职守,遵守法律法规,不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0201一、劳动精神的内涵(四)诚实劳动对于个人而言,唯有诚实劳动,才能保障人身自由,实现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对于国家而言,诚实劳动是增强国力的基石,人民群众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再创新的佳绩。探索与交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怪象。怪象一:“父母教育我,如果我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扫大街,进工厂,回家种田……”受不良家庭教育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了“劳动分贵贱”的错误价值观,进而逐渐形成嫌贫爱富的心理。他们好逸恶劳,既不尊重劳动,也不尊重普通劳动者。怪象二:有些毕业生找不到轻松的工作,就选择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靠父母生活。你如何看待上述怪象?正确的劳动观应该是怎样的?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劳动精神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为固有本色,以诚实守信、艰苦奋斗为鲜明特色,以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为时代亮色,应体现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一)劳动最光荣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石。人类生活、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都必须通过劳动来创造。没有劳动的支持,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甚至无法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光荣的事业。淘粪工人:时传祥

点击此处播放微课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一)劳动最光荣传承劳动精神就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摒弃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等错误理念。只有让“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让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进而起到凝聚奋发力量、引领前进方向、激发劳动热情的作用。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二)劳动最崇高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事业,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一切劳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崇高的共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劳动,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劳动都是崇高而伟大的。人们应努力使个人劳动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相统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二)劳动最崇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劳动最崇高”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赞美劳动的良好氛围,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奋勇向前。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重要动力。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项辉煌成就是脱离劳动而取得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灿烂文明是脱离劳动而形成的。多年来,中国人民以敢试敢为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开荒南泥湾、耕耘黑土地、攻关超级稻,解决了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和谐号”“复兴号”列车(见图2-7)的研发,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研发,中国空间站的建成与运行,推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这些巨大成就就是“劳动最伟大”的证据,让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图2-7“复兴号”列车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三)劳动最伟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广大人民群众应以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勇气和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锐气,积极投身于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勉工作、锐意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三)劳动最伟大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劳动实践,劳动水平决定了美的衡量标准与表现形式,劳动目的寄托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秦兵马俑(见图2-8)、万里长城、故宫等伟大奇迹,即便历经数千年,人们依然能够从这些伟大奇迹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精巧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体会他们的智慧美和劳动美。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图2-8秦兵马俑(四)劳动最美丽劳动美蕴含在人们的劳动实践(如改进生产工艺)和劳动成果(如精美的产品)中,也体现在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如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中。进入新时代,无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平凡的劳动展现各自独特的劳动美,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二、劳动精神的价值理念(四)劳动最美丽探索与交流(1)你是怎样理解“劳动最美丽”的?(2)结合实际生活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最美丽”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劳动精神是成为合格劳动者所需要的精神,工匠精神则是成为专业劳动者所需要的精神。“成为合格劳动者”与“成为专业劳动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如下所述。三、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从产生主体来看,劳动精神产生于广大劳动者,工匠精神产生于工匠群体。工匠群体是广大劳动者中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佼佼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匠精神属于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础。没有劳动精神,就很难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渊源是劳动精神。三、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一)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大国工匠金其福点击此处播放微课劳动精神强调合格劳动者应具备“想干、爱干、苦干、实干”等基本劳动素养,工匠精神则强调专业劳动者应具备“懂技术、会创新”等专业劳动素养。“懂技术、会创新”是“想干、爱干、苦干、实干”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可以说,工匠精神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劳动精神,是劳动精神向更高层次、更高境界发展的结果。三、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二)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的更高境界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资料一:翻开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我们会发现,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关于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篇,歌颂了劳动之美,展现了劳动之乐。资料二: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范玉恕在建筑行业工作了几十年,他始终坚持“四个一样”:大事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甲方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

根据上述资料和本任务所讲知识,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