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010年株洲中考历史考点中国古代史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1.
远古人类: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年至约20万年2.
远古人类的农耕生活①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南方);主要农作物:水稻②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主要农作物:粟和蔬菜3.
传说人物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其中,炎帝号神农氏,是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株洲的炎帝陵)。黄帝号轩辕氏继炎帝、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王位世袭制开始于启2.商朝:建立者:商汤3.西周:建立者:周武王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6.商鞅变法内容: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重要)B奖励耕战C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一.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1.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秦始皇)2.如何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同时他又是一位暴君。功: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在军事上:派蒙恬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了万里长城。过:实行暴政(赋税繁重刑法苛严焚书坑儒)引起人们反抗,导致政权垮台。4.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
西汉
1.
汉武帝大一统A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B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儒家教育C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D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2.开辟丝绸之路A.原因: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B.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罗马帝国)C.历史意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D.想象丝绸之路的苦与乐苦:气候恶劣;语言不通;强盗出没;山河险远乐:欣赏异国风光;享受异国情调;挣钱发财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基:赤壁之战具体情况: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孙权在建业(今天的南京)称帝,国号吴2.江南开发的原因:A人口南迁B民族交往C南方社会相对稳定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A迁都洛阳B颁布均田令C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汉姓,学汉语)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1.科举制度A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常设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P93.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是唐朝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5.民族关系:与吐蕃(藏族)交往的三件史实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成亲C821年,唐蕃会盟6.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日益频繁A日本:遣唐使最多,推动了日本的社会变革和进步(大化改新)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C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1.政权并立:辽: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西夏:建立者—元昊北宋:建立者—赵匡胤;金:建立者—完颜阿骨打南宋:建立者—赵构蒙古:建立者—成吉思汗2.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3.经济重心南移:时间:两宋时期4.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A农业上:出现了新农具“秧马”;推广原产越南的占城稻;普重小麦,棉花种植推广B手工业上: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C商业繁荣: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泉州、广州、明州是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5.元朝民族关系新发展:新的民族—回族形成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1)明朝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A废丞相,设六部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实行八股取士,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2.明朝的对外关系A郑和下西洋过程:为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影响: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2)清朝1.加强专制统治A设立军机处(雍正帝)B实行文字狱,防范、压制反清思想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康熙帝:设置台湾府;平定三藩叛乱;亲征葛尔丹乾隆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3.加强对西藏的管辖A建立册封制度(册封达赖、班禅)B设置驻藏大臣(雍正帝),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4.对外关系A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B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P9-10)
八.中国古代科学技术1.司母戌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2.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3.祖冲之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4.华佗:东汉名医,创制麻醉药剂“麻沸散”,编成“五禽戏”体操5.张仲景:东汉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6.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写成巨著《本草纲目》7.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修8.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9.隋朝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现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10.隋朝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11.《水经注》—地理学著作,作者:郦道元12.《齐民要术》—农科丛书,作者:贾思勰13.《天工开物》—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1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发明过程: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时蔡伦加以改进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唐朝时发明,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军事指南针:宋朝时发明四大发明的影响: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火药的发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九.古代思想和文化1.甲骨文,今天的汉子与它一脉相承2.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4.佛家传入时间:西汉时期道教兴起时间:东汉时期5.《史记》:作者—司马迁,体例:纪传体6.《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体例:编年体7.文学: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宋词: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的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明清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艺术成就最高8.书法成就: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草圣—张旭9.绘画:画圣—吴道子代表作《天王送子图》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首都繁华的景象10.雕塑成就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
中国近代史考点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②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第一场禁毒运动)③结果:1842年,英国强迫清朝签订了《南京条约》A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赔款2100万元C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④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乘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3.左宗棠收复新疆4.甲午中日战争英雄事迹: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率领致远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A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开支白银2亿两C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的危害: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同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5.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时间:.1900年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内容如下:A中国赔偿白银亿两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D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器物变革①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②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是求富③主要内容: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C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培养人才④评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制度变革①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②指导思想:变法图强③主要内容:(略)P30 ④影响: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制度变革①领导人:孙中山,其主要的革命活动有:A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C领导辛亥革命②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高潮事件)④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4.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思想文化变革①代表人物:陈独秀和胡适②口号:民主和科学③评价: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后期的新文化运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2.中共“一大”①时间和地点:1921年,在上海召开②主要内容:A通过了第一个党纲B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③历史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①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担任过政治部主任②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③重要战役:武昌战役贺胜桥战役丁泗桥战役④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4.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①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②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③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5.红军长征(1934—1936)①概况: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转战贵州,攻占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②长征精神: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理想、坚定信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②西安事变:由于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共的争取,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目的: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全民族抗战①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②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人③国民党的抗战: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④共产党的抗战: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的战役⑤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七大”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有:A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B修改党章,把毛泽东思想定为党的指导思想C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⑥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①1945年,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最后签订了《双十协定》②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①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A基本情况:最先进行的是辽沈战役,采取“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平津战役: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方针,北平实现和平解放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割歼灭”的方针,60万解放军打败80万国民党军,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与人们积极支援前线分不开)B三大战役的影响: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②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宣告国民党政权的垮台③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从共产党方面看:中共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英勇善战从国民党方面看:国民党拒绝和平,发动内战,失去民心;政治腐败;国民党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六.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艺1.近代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3.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4.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它又称为“侯氏制碱法”5.魏源编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6.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年,废除了科举制度8.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9.聂耳的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国歌)10.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中国现代史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新中国成立()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开国领袖:毛泽东历史意义:A国内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国际意义: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①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②抗美援朝英雄事迹:黄继光:他用自己的身体堵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他为了不暴露目标,被大火焚烧致死。③土地改革历史意义: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化三改”。其中“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其中“大跃进”运动是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在农业生产上盛行“浮夸风”。5.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王进喜(铁人)、邓稼先(两弹元勋)焦裕禄(党的好干部)6.“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的发表开始标志: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结束标志:“四人帮”集团被粉碎危害:民主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②内容: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③意义: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对内改革①农村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责任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对外开放①创建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特区发展最迅速)②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A为中国的对外开放积累经验B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利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4.法制建设成就1982年颁布了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5.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3.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4.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A人文交流频繁B经贸往来日益密切C政治互动活跃: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两岸政党交流活跃
五.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1.国防建设1949年,海军和空军部队先后成立;1966年,导弹部队成立2.外交成就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③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1979年,中美建交六.科技教育文化1.科技成就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教育以“科教兴国”为国策,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体育A2022年,中国获得2022年奥运会主办权B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共获得金牌32枚,位居世界第二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四羊方尊:发现地宁乡县,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2.湘南暴动:领导人是朱德、陈毅3.平江起义:领导人是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4.桑植起义:领导人是贺龙、周逸群5.湖南和平解放:时间:1949年8月5日领导人:程潜、陈明仁6.湘籍元勋: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贺龙、彭德怀、罗荣桓7.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8.曾国藩创办湘军,以“中体西用”思想举办洋务运动9.湖南第一所近代化学校:熊希龄创办的长沙时务学堂10.湖南近代两位著名的教育家:长沙人杨昌济和徐特立11.雷锋籍贯:湖南望城12.醴陵瓷:创始于清朝雍正年间13.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举行银河系列计算机14.湘云鲫:培育单位:湖南师大刘筠教授带领的协作组15.江永女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16.明朝李东阳创立茶陵诗派17.湘潭籍著名画家齐白石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8.湖南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合家团圆元宵节:吃汤圆除夕:辞旧迎新土家族:赶年节侗族:独特的年俗:行年瑶族:盘王节是最隆重的节日19.湖南主要地方剧种:花鼓戏、湘剧、祁剧、辰河戏等20.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怀素,都是唐代书法家,籍贯都是湖南长沙21.浏阳人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为变法献身22.邵阳人蔡锷,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23.中央红军在通道转兵,使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始获得军事主动权24.湘西会战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25.芷江洽降,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作了必要的准备。26.周敦颐籍贯:湖南道县;主要思想:创立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体系—理学27.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8.铜官窑:始创于唐代29.魏源籍贯:湖南邵阳;主要思想: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世界古代史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南方古猿(人类的起源)生活地区:非洲生活时间:300多万年前2.三大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3.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以母系血缘为纽带4.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男子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以父亲血缘为纽带,开始出现私有财产。二.上古人类文明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②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莫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③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出现了种姓制度。其中国王属于刹帝利④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欧洲文明①古希腊是欧洲(西方)文明的发源地②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公元前2世纪末③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3.中古亚欧文明①日本大化改新: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土地国有和中央集权②阿拉伯国家: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查理·马特实行的采邑制基础上形成的.④基督教: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⑤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闭关自守,不善于学习世界的先进文明。4.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希波战争:希腊战胜2.亚历山大帝国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古巴比伦;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罗马帝国征战:2世纪时,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同北欧、印度、中国有交往4.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来华生活了10多年,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5.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加以改进和传播三.世界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2.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3.阿拉伯文学名著:《天方夜谭》,根据民间故事整理而成4.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杠原理和比重原理5.世界三大宗教名称产生时间地点创立者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释迦摩尼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耶稣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
世界近代史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1.文艺复兴(人的发现)①时间:14世纪先驱:但丁的名著《神曲》②作用: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①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②历史作用:为欧洲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它也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新时代4.美国独立战争①领导人:华盛顿(评价:略)②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它也为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5.法国大革命①革命纲领:《人权宣言》核心内容:人权和法治主要内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拿破仑建立③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开始标志:珍妮机等一些列工作机的发明3.动力革新:瓦特改进蒸汽机,影响:它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蒸汽时代4.交通工具:火车的发明(发明者:史蒂芬孙)课文中插图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抗争1.三角贸易①基本内容:欧洲(廉价商品、枪支弹药)—非洲(黑人)—美洲(金银、生产原料)—欧洲②影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3.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4.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在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1.美国南北战争①原因: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②进程:A: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激发了美国人民特别是黑人的参战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局势B一次大捷:葛底斯堡大捷③历史意义: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3.日本明治维新①主要内容:A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B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C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D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发,大力发展教育②历史作用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拜托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五.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工人运动①英国宪章运动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争取普选权2.马克思主义诞生①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②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六.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中后期2.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电器的发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4.电讯业兴起: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5.
交通运输: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6.
特点:①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同时发生③一些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7.
影响:①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②大大促进了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1.起止时间:1914年至1918年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这是一起恐怖主义暗杀事件,它不但未能维护塞尔维亚的主权,反而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为帝国主义挑起战争提供了借口,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德、意、奥)协约国集团(英、法、俄)4.影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破坏和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精神创伤
八.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1.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2.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论3.爱恩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4.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强调天赋人权思想,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5.英国莎士比亚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6.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战争与和平》7.名画《向日葵》的作者:凡·高《最后的晚餐》的作者:达·芬奇8.《英雄交响曲》,作者贝多芬,德国人,被称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世界现代史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俄国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宁意义: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①列宁的探索1921年新经济政策:A内容:农业上: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交税后可自由处理粮食;工业上,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上:取消食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B历史意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国家政权1922年,苏联成立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A经济成就:1937年,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工业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政治: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巴黎和会(1919年)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内容如下A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给法国B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陆军10万人,不得拥有海军和空军,德国在莱茵河西岸50公里内不得设防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战胜国瓜分D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②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其中《九国公约》与中国有关,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地点:美国开始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趋激烈)3.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内容:①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制度②整顿农业③调整工业,通过《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最核心的措施)④兴建公共工程,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关注民生的措施)历史意义:罗斯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单词表
- 2025版婚恋产业市场调研与竞争分析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技术支持服务合同正范本
- 2025版企业个人间消费借款合同
- 2025编剧合同模板:电视剧剧本创作授权协议
- 2025版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与租金调整机制
- 2025保姆专业护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燃料油运输企业环保责任合同
- 2025版新型环保商品混凝土代加工与质量检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场地承包经营协议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四链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路径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2024年(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真题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佳汇公证处招聘公证员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女性原发盆腔腹膜后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力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