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随堂过关练习十一电与磁(有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随堂过关练习十一电与磁(有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随堂过关练习十一电与磁(有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随堂过关练习十一电与磁(有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随堂过关练习十一电与磁(有答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随堂过关十一电与磁

一、单项选择题(4分/题,共24分)

1.如图所示,两个铁钉的一端被条形磁体的S极吸住,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

A.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S极

B.相互吸引,如图丙,钉帽是S极

C.既不相互排斥也不相互吸引,如图乙

D.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N极

2.下列磁感线方向、磁极名称标注错误的是()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条形磁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条形磁体受到电磁铁对其向左的作用力

B.条形磁体受到桌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若只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4.如图所示,把一个在家庭电路中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蹄形磁体中间,发现灯丝不断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丝晃动是因为灯丝由钨制成,能够被磁体吸引

B.灯丝晃动是因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该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利用该现象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5.如图所示,关于这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将小磁针移走,磁场消失

B.图乙:电流大小一定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C.图丙:改变电流方向并同时对调N、S极,导体棒摆动的方向随之改变

D.图丁:只要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6.如图所示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的电路图,容器中装有盐水,L和L分别是“2.5V0.3A”和“2.5V0.5A”的灯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面上升到与金属块B接触时,电磁铁工作,说明盐水是导体

B.L工作1min电流做功45J

C.液面上升,金属块A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D.若在M点接入电铃,则电铃响时说明水位到达警戒线

二、填空题(3分/空,共21分)

7.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而小华学习了电磁方面的知识后,做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

(1)由图1可知,电磁铁甲的磁性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磁铁乙的磁性,这是通过观察_来判断的。

(2)图1中把电磁铁甲和乙串联起来是为了控制_不变,在此条件下可得出的结论是线圈的匝数_(选填“越多”或“越少”),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小华用图2的甲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让导体AB静止在磁场中;②让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③让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选填序号)。

(4)如果小华在图2的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导体ab向左运动,若要使导体ab向右运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选填字母)。

A.调换电源正、负极

B.调换磁体N、S极

C.同时调换电源正、负极和磁体N、S极

(5)根据图2中的乙装置的原理,人们发明了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

三、作图题(共5分)

8.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逆时针旋转90°,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极。

随堂过关十一电与磁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