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1IC概述1966年发表详尽的报道1947年,Guttmannt提出了无菌性间歇性导尿术(SIC)1971年,Lapides等提出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CISC),用于SCI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1844年,由Stromeyer提出并应用了性间歇性导尿术(IC)IC概述1966年发表详尽的报道1947年,Guttmann2IC概述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应用SIC/CISC能免除留置导尿的不便并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使患者生存得更长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IC现已成为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IC概述许多研究表明,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者长期3IC概述正常情况下,膀胱本身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其机制是膀胱的排空和抗菌作用。脊髓损伤后导致膀胱排空障碍,过渡充盈膨胀,使黏膜防御机制受损,造成尿路易患感染,主要原因是膀胱过渡膨胀使膀胱壁血流减少。IC概述正常情况下,膀胱本身具有防御感染的能4IC概述应用SIC/CISC治疗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理论依据是:
主要原因——膀胱血流量的减少:
膀胱内压增加及过渡充盈膨胀可引起膀胱的血流减少:
周期性充盈—排空可保证黏膜充足的血流量,减少感染,有利于膀胱排排尿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定时导尿可控制细菌的繁殖数量,使其达不到侵害膀胱的程度。IC概述应用SIC/CISC治疗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
主要原5IC尿管的材料材料——可由橡胶、乳胶、塑料、硅胶等制成特性——有亲水特性自身润滑抗菌特性规格——一般成年男性可用F10-14号尿管
成年女性可用F14-16号尿管IC尿管的材料材料——可由橡胶、乳胶、塑料、硅胶等制成6应用IC的时机
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须用尿液引流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过渡膨胀、膀胱损害及尿路感染(UTI)。
在CSI最初的1-2周内由于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外伤后多尿、每小时算尿量等原因,需要留置尿管。病情稳定后,应即时进行IC治疗,以减少留置尿管所致的各种泌尿生殖系并发症应用IC的时机脊髓损伤后发生神经性膀胱尿道功7适应症
IC的目的是膀胱功能恢复,使膀胱有规律地贮存和排除尿液。应用IC的指征:
1各种神经性病变造成的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有良好的顺应性的正常膀胱容量(400ml)、低膀胱储尿期内压(20cmH2O)、无输尿管返流发生,且在两次导尿之间具有有效控尿的括约肌功能(尿道阻力);
2
运动瘫痪性膀胱功能障碍适应症IC的目的是膀胱功能恢复,使膀胱有规律8适应症3骶髓、马尾神经和盆神经损伤造成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膀胱;
4骶上神经病变,虽有逼尿肌反射亢进,但逼尿肌的无抑制性收缩能用药物抑制或通过某种外科手术,可使膀胱容量增加、膀胱贮尿期内压降低;
5
某些脱髓鞘病变、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休克逼尿肌活动丧失或明显低下者。
适应症3骶髓、马尾神经和盆神经损伤造成逼尿肌无反9禁忌症患者双手功能丧失不足患者不配合尿道畸形或有憩室严重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尿道周围脓肿尿道狭窄、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容量不足200ml禁忌症患者双手功能丧失不足患者不配合尿道畸形或有憩室严重的尿10患者教育在对患者采取IC治疗之前,由护师或护士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IC的目的,了解会阴、尿道和膀胱的解剖知识。患者如果接受IC计划,应该接受IC的液体摄入量限制,对于施行CISC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学习导尿的技术及要求。患者教育在对患者采取IC治疗之前,由护师或护士对患者及陪同人11SIC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完成整个导尿过程:操作者用肥皂将手洗净,打开消毒的导尿包;戴上无菌手套,消毒外阴,铺无菌孔巾,将充分润滑的尿管轻柔的插入尿道直至尿液导出。SIC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完成整个导尿过程:12CISC操作操作过程与SIC类似,由患者自己操作。取半卧位或坐位用肥皂清洗阴部和双手将清洁或消毒并润滑尿管插入膀胱内注意:男性患者的操作比较简单,女性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方可掌握。CISC操作操作过程与SIC类似,由患者自己操作。13IC注意事项液体量和导尿量:每天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1500~1800ml之间,并要求做到均匀性摄入(150ml/h,12h包括三餐中的摄水量)每次尿量控制在400~500ml之间避免短时间内的大量饮水严格掌握导尿间歇时间每4~6h导尿一次每日导尿不宜超过6次IC注意事项液体量和导尿量:14IC注意事项导尿时尿管应充分润滑,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尿管位置与拔除导尿成功后,应保持尿管位置,直到尿液完全排出尿液排出后,不应立即拔除尿管,应在缓慢拔除尿管的同时,屏气增加腹压,或轻压膀胱区,以使膀胱彻底排空,减少残余尿的存在。膀胱冲洗不作为常规治疗手段IC注意事项导尿时尿管应充分润滑,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15IC注意事项IC期间,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并做尿培养在CISC时,尿管可重复多次使用,可用抗菌溶液或沸水进行清洁两次导尿期间尿失禁的药物治疗由于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产生反射性尿失禁,可采用胆碱能药物或膀胱松弛剂由于低顺应性膀胱、上尿道扩张或严重尿失禁的患者,可考虑膀胱扩大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之后应应继续IC治疗。IC注意事项IC期间,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并做尿培养16IC的频率决定因素:膀胱容量、饮水量、残余尿量、尿动力学检查SCI急性期:每天应间歇导尿4~6次;恢复期:由于出现发射性排尿和残余尿量减少,每天导尿1~3次,以检测残余尿量或作为膀胱训练治疗效果的评价。IC的频率决定因素:SCI急性期:恢复期:17IC的频率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便携式B超)来测量膀胱容量指导间歇导尿有些患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IC治疗后,可以摆脱尿管IC终止的指标:残余尿量小于80~100ml或只有膀胱容量的10%~20%且始终保持无UTI发生,说明膀胱功能达到了平衡状态,可以终止ICIC的频率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便携式B超)来测量膀胱容量指导18IC的并发症尿路感染UTIUTI是SCI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IC降低SCI患者的UTI发病率,但长期随访发现2/3的患者发生过1次或多次UTI如果以尿培养菌落记数≥100000/ml,为真菌性菌尿,则多例患者每年复发真菌性菌尿18.4次,伴有发热、寒战等症状的真菌性UTI——1.82次IC的并发症尿路感染UTI19IC的并发症尿路感染UTI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假单胞菌属等是常见的UTI致病菌。IC的频率在预防UTI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每天导尿3次,UTI的发生率是每天导尿6次的5倍,说明避免膀胱过渡充盈膨胀是预防UTI的重要手段。IC的并发症尿路感染UTI20IC的并发症无菌性菌尿ASB
ASB在SCI患者非常常见,一般不主张常规抗生素治疗几项应用抗生素冲洗膀胱预防UTI的研究显示,用抗生素冲洗膀胱不能降低样本总数的UTI发生率,因此没有被广泛应用。IC的并发症无菌性菌尿ASB21IC的并发症泌尿生殖道并发症进行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教育机构与科技班合作合同
- 2025合同调整申请书
- 一年级:成长之旅
- 2025按摩院劳务合同模板
- 2025买卖茶叶合同模板
- 2025短期劳动合同模板示例
- 《循环水系统》课件
- 厳格な教育の日本語表現と教育応用
- 《数据保护与恢复策略》课件
- 防雷防汛安全教育
- 健合集团在线测评原题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个人理财-形考作业4(第8-9章)-国开(ZJ)-参考资料
- DL∕T 1654-2016 磷酸酯抗燃油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试验方法
- AQ/T 2059-2016 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程(正式版)
- 青岛超银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调研地理试题【带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会考生物+地理试卷真题
- 4000m3d制药废水计算书
- 越剧古装衣介绍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总结
- 英国皇室文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