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_第1页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_第2页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_第3页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_第4页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社交礼仪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页(一)办公室接待概述迎来送往、会议、接待是办公室工作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表达办公室工作能力和水平主要方面。办公、接待中礼仪,最能反应办公室工作人员文明素质、办事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一个企业形象。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页(一)内部人员办公行为礼仪要求一、举止行为规范:1)每日上班须按要求着工作服;2)在办公区域要精神饱满,不打瞌睡。坐立要端正,不准坐在桌面上、脚放在桌面上等不雅观行为;3)办公场所要保持环境清洁,不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办公用具摆放整齐;4)在企业碰到同事应主动向同事打招呼问好;5)离创办公室应主动向同事打招呼说明事由,并填写《员工外出记录表》;6)当客人进入办公室区域后,起立、点头示意表示欢迎。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3页(一)内部人员办公行为礼仪要求二、语言行为规范:1)提倡员工使用普通话;2)重视语言文明规范,不得讲粗话、脏话。办公区域内不得大声喧哗。语言尽可能做到准确、亲切、生动、语速适中,尽可能适度,吐词清楚,用词恰当,态度温和;3)应注意语言习惯,不论对上级、对同事、对下级、对客户都应养成“请、您好、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习惯;4)应注意语言技巧,尽可能使用请求式语言,有要有伤他人自尊心和人格话,尽可能防止命令式语言,少用否定式语言,说话要注意察言观色,拒绝时要尽可能委婉;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4页(一)内部人员办公行为礼仪要求三、会议礼仪:员工参加各种会议时,都应恪守以下要求:1)员工参加会议,应提早五分钟到场,不得迟到、不得早退;2)会议期间,手机应关闭或调为震动、静音;3)开会应端正坐姿或站姿,认真聆听,不得交头接耳或无故打断会议进程;4)只有当主持人宣告散会时,参会人员方可退场。中途有事应向上级领导请假,不得私自离开;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5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四、邮件发送时礼仪:1)邮件标题、称呼、落款:A:在邮件中主题一栏注明标题,让人一看即知,方便收件人快速了解邮件内容,也便于以后对于邮件查找。B:称呼:假如对于有明确职务,应在姓后面加职务,并在称呼后另起一行写您好话语;C:在邮件结尾时尽可能加上“祝福语”或者“谢谢”之类词语,表示此封邮件结束或者让收件人有个好心情,也显得发件人很有礼貌;2)邮件发送对象及跟踪A:收件人:当邮件发送人很多时,收件人只能写一人,而这个人是详细此邮件执行者;其它相关人员邮箱放在抄送人一栏中,防止出现责任人混乱、无人管现象;B:抄送:抄送必须按照收件人职位高低,以对方为尊次序填写;C:寻求其它部门支持邮件,发送给寻求支持人,同时抄送给他直接上级及自己直接上级;D:牵涉到企业机密及人事相关邮件时,不可同级发送,需报送自己上级,依据邮件不一样性质,可分部门、级别发送;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6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四、邮件发送时礼仪:E:不可将企业内部往返邮件直接转发给外企业人员,最好是另写新邮件;F:对一件事沟通邮件,尽可能在原邮件基础上回复,方便查看事件连续性,

便于追踪;3)邮件内容A:假如带有附件,尽可能将附件内容截屏放在邮件正文当中并进行总结,防止收件人一一打开附件才能知道附件内容;B:邮件正文应层次清楚、内容明确;将所要表示内容陈说清楚。写完邮件时间只要不是尤其紧急情况下,写完后应从头到尾看一下:是否有错别字?是不用词恰当?是否将想要说问题说明清楚?C:写邮件是不能将个人恶劣情绪表示出来,注意自己言辞;不能够将自己主观推测作为必定事实写入邮件,写邮件时要将事实了解清楚;4)沟通、确认和反馈对主要沟通事项,邮件发出后要与收件人电话确认提醒对方引发关注。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7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办公室接待标准:1)热情相待2)耐心细致3)规范有序4)合理节俭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8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1、接待规格基本内容1)接待规模大小;2)接待方主要人员身份高低;3)接待费用支出多少;2、接待规格确实定1)高格接待:制作专门接待计划2)低格接待:不需要接待计划3)对待接待:依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制订接待计划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9页(三)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1、充分做好准备工作1)环境准备:2)物品准备:3)全方面掌握来访信息:4)制订接待方案:5)安排落实任务: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0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2、热情周到做好接待服务:1)热情迎接:(主要来客)A:准确了解客人身份、人数、性别、车次、航班,提前准备好交通工具、预订住宿。B: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或对应人员前往迎接;C:主人应提前抵达车站、机场恭候;D:帮客人办理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信息服务、设施。将活动计划、日程安排、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交给客人,不要马上离去。可视情况稍作停留,热情交谈,可价绍客人参加活动、当地风土人情、天气等;不宜久留。考虑到旅途劳累,让客人早些休息;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1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1)热情迎接:(普通来客)A:问明客人身份,欲访何人,所为何事,是否预约;B:请客人稍侯,为客人联络要找责任人,征得责任人同意,可引导客人前往。客人要找责任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责任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企业。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C:我方责任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候理由与等候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候,应该向客人提供茶水、杂志。备注:普通性来访客人标准上不允许进入办公区域,需要接待处等候;在无人陪同情况下,不得私自在办公区域闲逛。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2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2)正确引导:

A:陪同客人行路,主陪通常应请客人位于自己右侧,以示尊敬,自己并排走在客人左侧;随同人员,应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员后面或两侧偏后一点。

B:当走到拐弯处,应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位置,用手示意方向,同时礼貌地说:“请这边走”。

C:在走廊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D:上下楼梯引导方法。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下楼时,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安全,普通客人走内侧、靠墙一侧,接待人员走外侧、靠扶手一侧。

E:假如环境比较复杂,接待人员应该一直在前引路。左右、内外同上。乘坐电梯引导方法。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按住"开"按钮,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按目标楼层按钮。抵达时,接待人员按住"开"按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3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3)考究礼仪次序介绍A: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恪守“尊者优先知情”标准,详细为: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职位低人介绍给职位高人,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主人介绍给客人,把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B:介绍者应手心朝上,手背向下,拇指微微张开,四指并拢,以肘关节为轴,指向被介绍者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介绍时通常要用敬语和祈使句,如:王小姐,请允许我为您介绍;请允许我来介绍,这位是;C:自我介绍时,要先面带微笑问好,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简明介绍自己单位、部门、职务、姓名;D:当自己被介绍给他人时,要面带微笑、点头致意;E:介绍完成后,握手并问候,如能够说“您好,XXX先生/小姐!”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4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3)考究礼仪次序握手A:在公务场所握手时,伸手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B:在社交、休闲场所握手时,伸手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C:在接待来访过程中,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要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就表示“再见”;D:与人握手时,应上身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距离对方一步左右,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与之相握。握手力度不宜过大,但也不宜毫无力度。时间不宜过长,普通3秒钟左右即可。切不可带着手套与人握手。上级在先、主人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5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3)考究礼仪次序问候A:普通问候,用于彼此不大熟悉或首次见面人之间,能够说“你好”、“一路辛劳了”之类;特殊性问候,用于彼此已相识、关系比较亲密人之间问候;B:普通问询一下对方工作、身体情况,假如关系比较亲密,也能够问询一下对方家庭情况;C:问候时攒称呼:是领导则直接称呼姓加职务;普通人员就称呼姓或名,较熟悉人员叫名更亲切;D:在外事活动中,对国外女性称呼分夫人、太太、小姐、女士四种,没搞清楚对方是否已婚时,称女士或小姐为好;日常要求:1)早晨上班见面时,相互问候“早上好”(早晨十点以前),当领导或来客到现场参观时点头致意、问好;2)因公外出应向部门其它人员打招呼;3)下班时也应打招呼后再离开,如“再见”、“明天见”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6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3)考究礼仪次序乘车A:乘车时,接待人员要代客开车门,请领导或宾客先上车,而后自己再上车,待领导和宾客坐稳后再关门。

B:下车时,要主动为领导或宾客打开车门。

C:乘车时轿车司机后座为领导席或主宾席,后座右侧为陪同席或主人席,司机旁边座位为警卫席或秘书席。

假如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

D:吉普车不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

E: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1号座位在临窗位置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7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会见会议需要注意礼仪:迎候陪见人员(或接待人员)引导客人按时抵达会见场所。主人应在会客厅门口或大楼正门迎候,假如主人不到大楼正门迎接,应由工作人员在大门处迎接客人,将客人引入会客厅。就座应请客人坐上座(普通靠近门一方为下座,远离门一边为上座)。应请客人坐于主人右首,统计员(译员)安排在主人和主宾后边,其它客人依次序在主客一侧就座,主方陪见在主人一侧依次就座。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8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会见会议需要注意礼仪:座次1)会议普通用长方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入门方向为准,主人位于左侧,客人位于右侧。2)主谈人居中,其它参加会谈人员按次序依次向右排列。3)如有译员,应安排于主谈人右侧。4)统计员可安排在后面,也可安排在会谈桌一侧就座。5)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客人面向正门。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19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签字仪式安排:1)主方安排一位仪式主持人。2)签字人员入座,主左客右。3)其它人员分主客方按身份次序排列于签字人员座位后4)双方助签人员分别站在各自签字人外侧,帮助翻揭文本,指明签字处。5)双方签字人员在本方保留文本上签毕后,由助签人员相互传递文本,再在对方文本上签字,然后由签字人交换文本,相互握手。6)之后由礼仪小姐送上香槟酒或红酒,主客双方干杯相互祝贺。7)双方简短致词(主先客后)后合影留念

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0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会议主席台座次安排:1)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名签,方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防止上台之后相互谦让。2)对上主席台领导同志能否到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3)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4)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如有暂时改变,应及时调整座次、名签,预防主席台上出现名签差错或领导空缺。5)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名签,谨防错别字出现。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1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l号领导右手位置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2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l号领导右手位置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3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宴会时座次安排:(桌次排列)1)举行正式中餐宴会时,通常采取圆桌,各桌人数不宜超出10人,主桌可采取较大圆桌,其它餐桌须大小一致。2)桌次安排应遵照以下三项规则:A:“以右为上”。当餐桌有左右之分时,应以面向门右侧之餐桌为上桌。B:“内侧为上”。当餐桌距离餐厅正门有远近之分时,普通以距门较远餐桌,即靠内侧餐桌为上桌。亦称“以远为上”。C:“居中为上”。当多张餐桌排列时,普通居中央者为上。以上三种桌次排列常规做法往往是交叉使用。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4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宴会时座次安排:(座位排列)中餐宴会上席位详细规则有:1)面门为主。正式宴会时,主桌主人通常坐在面向餐厅主门、能纵观全局位置;有两位主人时,第二主人与主人相对而坐。同桌上其它组员席位安排依据礼宾次序,以离主人座位远近而定,主宾双方交叉排列。2)主宾居右。按照“右为上”标准,主人右侧为第一宾客,左侧为第二宾客;第二主人左右两侧亦同,分别安排第三、四宾客。其它随从人员则坐于其它席位上。3)好事成双。依据中国传统习俗,每桌就座人数最好为双数,以示吉祥。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5页办公室接待礼仪培训课件第26页(二)外部人员来访接待礼仪电话接待礼仪:(接电话)1)电话铃响二声须尽快接听。2)接电话时请保持微笑,先自报家门:“您好!青岛世纪瑞丰集团企业XX部XXX,请讲”;3)确认对方身份,问询来电事项;4)确定不属于本部门管理之事,应礼貌通知其应该联络人员或电话。5)通话结束后,请说“再见”。6)若接到打错电话,应温和友好地告诉对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