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Ⅱ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察势在于审时度势,①_____。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任何新事物从发端、兴起到发展、壮大,②_____,而是需要持续积累,进而积厚成势,最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回望③_____,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在上海启航后推而广之,改革渐进式,不仅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5G时代,我们要合乎规律取势,占得先机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将更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磷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20.下列句子中的“好”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中的“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把这件事做好是稳定大局的前提B.篮球场地只有清理干净才好打球C.出版社新近购买了好几台计算机D.这片天地有时好宁静有时好热闹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蜘蛛的织网行为非常复杂,它们通常会先找到立足点,引出许多根长度足以到达对面的长丝,这些丝顺风飘时,蜘蛛会不停地用脚去踩触丝的固着点。如果其中一根丝被风吹到远处而粘住,拉不动了,就说明已经固定在对面,“天索”架成了。蜘蛛会将其视为房子的栋梁,在这条蛛网支撑线上来回穿梭,再粘几条丝,①,接着又在它的下方平行地架设第二条“粗缆索"。它们精巧地爬来爬去,盘旋着将丝从外圈织到内圈,圈与圈之间相等的距离。通常不到半小时,一张网便被织成了。在有风的日子里,受风的影响,可能就要多花一两倍的时间。即使人类现在用计算机建模,也得写下好多条程序才能粗糙地复现一个蜘蛛织网的过程。蜘蛛的腿犹如灵巧的手指,不断地从纺绩器里将丝拉出来,再梳理,揉搓成线,动作非常熟练。最细的蛛丝只有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一根能环绕地球一周的蛛丝只有168克重。不过, ②,它绝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一根细细的蛛丝可以承受同样直径钢丝5倍的拉力,而且伸长2倍以上才会断裂。如果用蛛丝制成厚度相当于铅笔粗细的甲板,可以承载喷气式飞机的起飞。③,绝非夸大其词。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2.请用三个短语概括文段的三个关键信息。(3分)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几年,不少影视剧重视对传统文化价值内容的挖掘,例如《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京剧文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宋叉手礼……《梦华录》也不例外。作为一部以宋代市民生活为背景展开创作的剧作,《梦华录》中对于宋代盛行的饮茶、斗茶都做了细致的还原。剧中,赵盼儿以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秀出一手宋朝流行的茶百戏,引来众人围观。茶百戏始于唐朝,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墨客的推崇,茶百戏被做到了极致。导演杨阳介绍,在筹备剧集期间,曾邀请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为全剧组讲解茶道。剧中借赵盼儿之手展示中国传统非遗“茶百戏”的韵味,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工序,面面俱到,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仿佛置身其中。不仅如此,《梦华录》在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剧集以清新自然的艺术手法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别样宋朝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不是烟雨江南就是繁华东京,都氛围感十足。《梦华录》中赵盼儿在江南经营的茶坊临水而建,周围杨柳成排,茶坊中二三客人喝茶聊天,远处碧波荡漾,在诗情画意的画面中描绘了富有烟火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为了更好地打造江南的风景,主创们走遍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嘉兴、南浔、拈花镇、西塘、同里古镇等地考察和采风,剧集开播后观众瞬间被烟雨水乡的美景迷倒。20.文中有三处使用了双引号,请说明这三处双引号的用法。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贵州省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烧烤的历史,远远早于其他烹饪方式。炖煮需要防水耐火的容器,蒸需要在容器里放隔水装置,煎炸需要较多食用油,但①_____:几根树枝,一堆火,就能让腥膻的生肉,变成油花四溢,香气扑鼻的烤肉。但严格说来,“烧”和“烤”两个汉字,②_____。《说文解字》对“烧”的释义是一个更复杂的字“爇”。爇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理解,就是捂在草堆下加热。今天,在云南滇西地区还存在着一种古老的美食“火烧肉”——把整猪肉埋入柴草堆里,点燃,慢慢等待火焰燃烧熄灭。然后洗掉猪皮表面烧焦的地方,剩下半生不熟的猪肉切薄片后凉拌吃。无疑,这是古老的“烧”保存至今的饮食活化石,也是汉语、汉字很早就对云南边陲产生影响的例证。③_____,北京知名老字号“烤肉宛”藏着一块匾,那是1946年由齐白石题写的,上书“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自我作古”,绝不是齐白石自大,事实上,解放之前的几乎所有汉字字典里,都没有“烤”字,它最早的源起可能来自熇、洘等古汉字,可能是自北方或西北的外来民族语言,也可能是民间俚语的逐渐演化。(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从加点字中挑选出一例会意字,参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就所选汉字的字形与字意做出解释。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有了更直接、更强烈的诉求。贵州“村超”火出圈,本质上就是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村超”作为体育赛事,倡导的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①,还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村超”带动了当地的土特产、非遗产品的销售,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村超”犹如一根社会联结的纽带,不仅增加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村民不分你我,互相加油,只为精彩喝彩。可以说,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村超”,②。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钱袋子”更鼓,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更有尊严、更有活力、更有希望。从“村晚”到“村BA”再到“村超”,更多乡村的故事被倾听,更多村民被看见。“村超”的火爆犹如一面镜子,③: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火种,只有真正点燃和激发体育之美和精神之美,一项体育活动才会充满魅力和生命力,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20.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段中“村民不分你我”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利发: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B.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C.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不是我”,有的私下小声议论。D.潭中那只白鸭却慢慢地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过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语言文字运用Ⅱ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察势在于审时度势,①_____。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任何新事物从发端、兴起到发展、壮大,②_____,而是需要持续积累,进而积厚成势,最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回望③_____,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在上海启航后推而广之,改革渐进式,不仅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5G时代,我们要合乎规律取势,占得先机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将更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磷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20.下列句子中的“好”和“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中的“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把这件事做好是稳定大局的前提B.篮球场地只有清理干净才好打球C.出版社新近购买了好几台计算机D.这片天地有时好宁静有时好热闹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要结合语境读懂文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句子内容分析选项词语含义,最后进行对比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要依据文体确定中心,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在进行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最后再读文段查漏补缺。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解答】(1)A.本项中的“好”与例句中的“好”都是完成、完善的意思,在句中作补语。
B.是适于、宜于的意思,作状语;
C.用在数量词前表示多,起强调作用;
D.“好”是副词,放在形容词前,相当于“很”“非常”,作状语。
故选:A。
(2)①处,根据前文“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察势在于审时度势”可知,后文在分别解释“察势”和“驭势”,此处应对应“驭势”来填写,有根据后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势而动”可知此处可填写“驭势在于因势而动”;
②处,根据前文“任何新事物从发端、兴起到发展、壮大”和后文“而是需要持续积累,进而积厚成势,最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可知,此处应对应关联词“而是……”,可填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③处,根据后文“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在上海启航后推而广之”可知,前文“回望”的是中国的整个改革过程,故此处可填写“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一类的句子。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改革渐进式”修饰语和中心词语序不当,同时“渐进式”与“过程”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渐进式改革”;
第二处,逻辑语序不当,应该改为“不仅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更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答案:
(1)A
(2)①驭势在于因势而动;
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③中国改革开放历程。
(3)渐进式的改革,不仅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更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得改变原意。(4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蜘蛛的织网行为非常复杂,它们通常会先找到立足点,引出许多根长度足以到达对面的长丝,这些丝顺风飘时,蜘蛛会不停地用脚去踩触丝的固着点。如果其中一根丝被风吹到远处而粘住,拉不动了,就说明已经固定在对面,“天索”架成了。蜘蛛会将其视为房子的栋梁,在这条蛛网支撑线上来回穿梭,再粘几条丝,①,接着又在它的下方平行地架设第二条“粗缆索"。它们精巧地爬来爬去,盘旋着将丝从外圈织到内圈,圈与圈之间相等的距离。通常不到半小时,一张网便被织成了。在有风的日子里,受风的影响,可能就要多花一两倍的时间。即使人类现在用计算机建模,也得写下好多条程序才能粗糙地复现一个蜘蛛织网的过程。蜘蛛的腿犹如灵巧的手指,不断地从纺绩器里将丝拉出来,再梳理,揉搓成线,动作非常熟练。最细的蛛丝只有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一根能环绕地球一周的蛛丝只有168克重。不过, ②,它绝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一根细细的蛛丝可以承受同样直径钢丝5倍的拉力,而且伸长2倍以上才会断裂。如果用蛛丝制成厚度相当于铅笔粗细的甲板,可以承载喷气式飞机的起飞。③,绝非夸大其词。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2.请用三个短语概括文段的三个关键信息。(3分)20.①把它弄成一条“粗缆索”②千万不要小看了它的强度③若说蛛丝是世界上最坚韧的东西之一(每处2分,符合语境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的能力。第①处,根据下文的“第二条‘粗缆索’”可知,“再粘几条丝”,目的是弄一条粗缆索出来,故此处填写“把它弄成一条‘粗缆索’”。第②处,根据下文“绝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可知,此处应该想表达强度高的意思,故填“千万不要小看了它的强度"。第③处,根据上下文语境,此处想表达的是蛛丝是世界上最坚韧的东西之一,故填写“若说蛛丝是世界上最坚韧的东西之一”。21.修改示例:它们灵巧地爬来爬去,盘旋着将丝从外圈织到内圈,使圈与圈之间保持相等的距离。(每改对一处得2分,不改变原意,无语病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搭配不当,第二处成分残缺。22.①(织网)行为复杂②(织网)动作熟练③蛛丝坚韧(每个短语1分)【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材料的三个关键信息:织网行为复杂、动作熟练、蛛丝坚韧。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几年,不少影视剧重视对传统文化价值内容的挖掘,例如《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京剧文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宋叉手礼……《梦华录》也不例外。作为一部以宋代市民生活为背景展开创作的剧作,《梦华录》中对于宋代盛行的饮茶、斗茶都做了细致的还原。剧中,赵盼儿以清水在茶汤上作画,秀出一手宋朝流行的茶百戏,引来众人围观。茶百戏始于唐朝,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墨客的推崇,茶百戏被做到了极致。导演杨阳介绍,在筹备剧集期间,曾邀请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为全剧组讲解茶道。剧中借赵盼儿之手展示中国传统非遗“茶百戏”的韵味,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工序,面面俱到,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仿佛置身其中。不仅如此,《梦华录》在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剧集以清新自然的艺术手法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别样宋朝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不是烟雨江南就是繁华东京,都氛围感十足。《梦华录》中赵盼儿在江南经营的茶坊临水而建,周围杨柳成排,茶坊中二三客人喝茶聊天,远处碧波荡漾,在诗情画意的画面中描绘了富有烟火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为了更好地打造江南的风景,主创们走遍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嘉兴、南浔、拈花镇、西塘、同里古镇等地考察和采风,剧集开播后观众瞬间被烟雨水乡的美景迷倒。20.文中有三处使用了双引号,请说明这三处双引号的用法。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20.①第一处: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此处引号为直接引用。②第二处、第三处:“茶百戏”,此处引号为特定称谓。21.不仅如此,《梦华录》在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剧集以清新自然的艺术手法和精心设计的镜头调度,力图为观众展现别样宋朝之美,无论是烟雨江南还是繁华东京,都氛围感十足。22.“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是说,水已烧开,鼎内水开之声(本体)如骤雨齐来、松涛狂吼(喻体);用开水在碗中冲茶(本体),顿时蒸腾起如云般的雾气(喻体),茶叶(本体)如花(喻体)在碗中徘徊、漂荡。事虽平易,写来却形神俱备,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可见诗人构思之巧,运笔之妙。【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此处引号所引用的内容为诗句本身,为直接引用。“曾邀请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为全剧组讲解茶道。剧中借赵盼儿之手展示中国传统非遗‘茶百戏’的韵味,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工序,面面俱到,让大家近距离接触,仿佛置身其中”,“茶百戏”,此处引号为特定称谓,传统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其一“别样宋朝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中途易辙,主语成了“别样宋朝之美”,与前面主语“剧集”不一致,修改为“力图为观众展现别样宋朝之美”。其二关联词搭配有误,“不是……就是”表选择关系,根据语境,应用表条件关系的“无论……还是”,与后文的“都”搭配,修改为“无论是烟雨江南还是繁华东京”。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两句是说,水已烧开,鼎内水开之声如骤雨齐来、松涛狂吼;用开水在碗中冲茶,顿时蒸腾起如云般的雾气,茶叶如花在碗中徘徊、漂荡。诗句中用“雨声、松涛声”比喻“水开之声”;用“雾气”比喻“开水冲泡茶升起的雾气”;用“花”比喻“茶叶”。比喻句既写了开水的声音,也描述了茶汤中形成白云和花等图案的情形,用开水冲茶,事虽平易,但写的却形神俱备,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可见诗人构思之巧,运笔之妙。贵州省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烧烤的历史,远远早于其他烹饪方式。炖煮需要防水耐火的容器,蒸需要在容器里放隔水装置,煎炸需要较多食用油,但①_____:几根树枝,一堆火,就能让腥膻的生肉,变成油花四溢,香气扑鼻的烤肉。但严格说来,“烧”和“烤”两个汉字,②_____。《说文解字》对“烧”的释义是一个更复杂的字“爇”。爇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理解,就是捂在草堆下加热。今天,在云南滇西地区还存在着一种古老的美食“火烧肉”——把整猪肉埋入柴草堆里,点燃,慢慢等待火焰燃烧熄灭。然后洗掉猪皮表面烧焦的地方,剩下半生不熟的猪肉切薄片后凉拌吃。无疑,这是古老的“烧”保存至今的饮食活化石,也是汉语、汉字很早就对云南边陲产生影响的例证。③_____,北京知名老字号“烤肉宛”藏着一块匾,那是1946年由齐白石题写的,上书“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自我作古”,绝不是齐白石自大,事实上,解放之前的几乎所有汉字字典里,都没有“烤”字,它最早的源起可能来自熇、洘等古汉字,可能是自北方或西北的外来民族语言,也可能是民间俚语的逐渐演化。(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请从加点字中挑选出一例会意字,参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就所选汉字的字形与字意做出解释。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理解字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仿照画线句子进行仿写。【解答】(1)第一空,“但”与前文形成转折,前文“炖煮需要防水耐火的容器,蒸需要在容器里放隔水装置,煎炸需要较多食用油”强调其它烹饪需要的东西,而烧烤只需要“几根树枝,一堆火”,此处是说烧烤烹饪方式的不同,应填“烧烤却什么都不用”。第二空,根据下文“《说文解字》对“烧”的释义是……”“都没有‘烤’字,它最早的源起可能来自熇、洘等古汉字……”可知,后文是在对两个字的不同含义进行解释。因此本空应是总述两字的意义不同,据此可写“含义并不相同”;第三空,由后文“烤肉宛”可知,此空开始阐述“烤”,由“事实上,解放之前的几乎所有汉字字典里,都没有‘烤’字”可知,是在描述“烤”字的历史,此字历史很短,相对于《说文解字》中对“烧”的释义来说,‘烤’的历史就短得多;(2)首先分析原文“爇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理解,就是捂在草堆下加热”这句话对会意字是如何解释的。首先明确这是一个会意字,然后从字形角度,拆分这个字,再结合每一部分的字意,描述出这个字的意思。比如选取“美”,可以拆分出“羊”和“大”,羊大为美,取美好的意思。比如选取“语”,可以拆分出“言”和“吾”,从言,吾声,即说或说的话。答案:(1)①烧烤却什么都不用②含义并不相同③“烤”的历史就短得多(2)示例:美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理解就是羊大为美。【点评】补写语句题答题技巧:①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②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还是对照等,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市中医院重症感染诊断能力考核
- 常州市中医院病案质控员资格认证
- 九江市人民医院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考核
- 三明市中医院导管通畅性评估考核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员考试押题卷含解析
- 萍乡市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指挥体系试题
- 徐州市人民医院药品质量标准考核
- 湖州市中医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治疗考核
- 舟山市中医院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取出术考核
- 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资格认证
- 柜子安装服务流程
- patran培训教材(有限元分析)
- 汽车设计-汽车 仪表板横梁设计规范模板
- 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 腾讯云大数据云平台TBDS 产品白皮书
- 《创新思维》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口腔种植学 课件 口腔种植学导论-课件
- 2021年投资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 非谓语动词在写作上的应用 课件 【知识导航+拓展迁移】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 GB/T 1864-2012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料颜色的比较
- GA/T 167-2019法医学中毒尸体检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