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矩形波+三角波仿真电路截屏(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学生实训工作页班级姓名组别时间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设计实训1》课时工位号实训名称项目4独立可调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1)频率范围:10Hz~100Hz;100Hz~1kHz;(2)输出电压范围:方波最大Upp=12V;三角波最大Upp=6V。(3)频率、占空比、三角波幅度、方波幅度、均独立可调,调整范围不限。教学环境多媒体仿真室、实训室实训资源要求(1)±12直流电源;(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频率计;(5)数字万用表;(6)主要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2、稳压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若干;(7)其他工具:电烙铁等电路装配工具;电脑;投影仪等。实训知识准备(1)认真复习教材中关于运算放大器的有关知识;(2)深刻理解运放线性和非线性应用的原理与联接方式;(3)掌握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基本环节:滞回比较电路和积分电路的原理与工作特性;(4)掌握方波—三角波常用性能指标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测试方法。实训目标学习运放放大电路的识别与测试与偏置技术;研究滞回比较电路、积分电路的原理、特性和设计方法;掌握非正弦波形产生电路的结构、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PCB板的制作、元器件测试和安装技术;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训设备的使用。树立科学发展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观察、理解、判断、推理辩证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与协调和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锻炼勇于创新和抗挫折的能力。树立节约能源、节省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职业意识。实训考核标准(1)能够正确画出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结构框图和总电路图;(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集成电路型号、稳压二极管型号、计算可调电阻参数和其他阻容元件的参数。(3)用万能板设计PCB板,画出元器件位置及走线图;(4)正确测试运算放大器、稳压二极管、可调电阻及其他元件;(5)掌握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测量输出频率范围、输出幅度范围和波形特征参数等;(6)能够对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能够排除一些基本的故障。任务分解任务一总体设计操作步骤(1)课题分析根据任务,独立可调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的方框如下图1-1所示。(2)设计思路根据模拟电路理论,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主要参数为:方波的幅度:①三角波的幅度:②方波、三角波的频率:③从式②和③可以看出,调节电位器Rw1可改变三角波的幅度,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调节电位器Rw2可改变方波、三角波的频率,但不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幅度。本设计在实现上述基本电路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下列4个量:三角波和方波共有的频率、共有的占空比、三角波的幅度、方波的幅度,其中每个量都由一个独立的电位器控制,当调节某个量时,其它3个量不能发生变化。这就是独立可调的要求。任务分解任务二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操作步骤(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结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工作原理如下:运算放大器A1与R1、R2及R3组成电压比较器。由图2-1分析可知比较器有两个门限电压,运放A2与R4、RW1(置中点时)、C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uo1时,则输出积分器的电压为当uo1=+Vz时当uo1=-Vz时可见积分器输入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率与下降速率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如图2-2所示。三角波的幅度为:方波—三角波的频率为由上分析可知:a)电位器Rw1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b)Rw2变化时,只改变方波占空比和三角波上升或下降低斜率。Rw2无论在什么位置,积分器的正向时间常数和反向时间常数的和是一个常数,就造成单纯调节RW2,只改变占空比而不会改变频率。(2)元件参数计算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的元件参数计算如下:由于因此取R2=10kΩ,则R3=20kΩ。取平衡电阻R1=R2//R3≈10kΩ。因为当10Hz≤f≤100Hz时,取C=1μF,则R4+Rw1+Rw2=(50~500)kΩ,取R4=1kΩ,Rw2为100kΩ电位器,Rw1为470kΩ电位器。当100Hz≤f≤1KHz,取C=0.1μF以实现频率波段的转换,R4、Rw2和Rw1的值不变。取平衡电阻R5=50kΩ。任务分解任务三幅度单独可调电路设计操作步骤(1)方波—三角波独立可调电路的结构:理论上说,在方波—三角波的输出端各接一个可调电阻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做法会改变化原有参数,因此一般是在方波—三角波的输出端各接一个电压跟随器,在电压跟随器的后面再接一个可调电阻就行了,具体电路形式参考模拟电路。(2)参数计算任务分解任务四PCB板设计操作步骤参考有关书籍制作好PCB板,如:参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21世纪全国高校电子电工类规划教材)/作者:殷志坚

任务分解任务五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安装操作步骤1)工具的准备与检查:参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殷志坚。(2)元件测试:参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殷志坚。(3)刮腿、上锡处理:参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殷志坚。(4)元件焊接:参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殷志坚。任务分解任务六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调试操作步骤(1)测试仪器的准备、检查与调试方案:①准备以下仪器:±12V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频率计、万用电表等。②仪器检查:检查和校正交注毫伏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和万用表等。③调试方案:调试过程是,先调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再调幅度可调电路。(2)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调试由于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与三角波,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调试。需要注意的是,电位器Rw1与Rw2要先将其调整到设计值,如设计举例题中,应先使Rw1=10KΩ,Rw2取(10~40)KΩ内的任一阻值,否则电路可能会不起振。只要电路接线正确,上电后,u01的输出为方波,u02的输出为三角波,调节Rw1,则输出频率在对应波段内连续可变。调节Rw2,则占空比连续可调。(2)幅度可调电路的调试:实训总结发挥部分(1)画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电路,并计算其参数。元器件清单:放大器ua741两个,电阻:3个10K,一个20K,一个1K,一个47K,可变电阻:0~470K,0~100K,12V稳压管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仿真的学习让我的学到了模拟的电路与现实的相差很大。不能够根据仿真来实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二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函数发生器二、设计目的1、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2、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主要技术指标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1、运算放大电路2、滑线变阻器3、电阻器、电容器等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1、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2、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3、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4、体会与收获。1.正弦波输出电路,方波输出电路,在正弦波的基础上通过LM339AD比较器稳定输出方波,可通过R15小幅调节占空比,但方波幅值不可调。R15调节范围0/100~~2/100,占空比约为0/100~~50/100之间,通过正弦波发生器中的R13可大幅度调节占空比。3.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通过LM741CN运放,且由R18和C3组成积分电路,在方波基础上输出三角波,通过调节方波占空比可以产生锯齿波,当方波占空比为50/100时,输出三波。4.三种波形的综合输出一.正弦波输出波形当每个变阻器的阻值为50/100时输出波形二,方波发生器、使青少年陷于苦恼的境地。他们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认知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诱,上当受骗,稀里糊涂地就加入犯罪团伙,不知不觉地就走上犯罪道路。如2021年我县法院审理的一起抢劫案,其中的一未成年犯罪人胡某,就是经同案犯罪人何某授意,对我县某金行实施了抢劫。(2)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3)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如果,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不能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就有可能放纵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控制,从而强化这对矛盾,导致性方面的违法犯罪。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在色情、淫秽制品的刺激下,为了发泄生理冲动,不惜实施强奸、轮奸等性犯罪;或者为了嫖娼而不惜实施抢劫、盗窃、诈骗等财产性犯罪监狱在美国被称为“犯罪的学校”或者“犯罪的温床”,意思是被关押的犯人在狱中通过相互“取经”,学习到各种犯罪手段。美国弗吉尼亚州临床心理学家、《深入犯罪心理》一书作者斯坦顿〃E〃萨门诺博士对多家监狱的大量囚犯进行访谈后发现,囚犯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打发时间,彼此聊天的话题通常与犯罪、毒品有关,经常吹嘘自己犯过的事,很想当牢房老大,还酝酿出新的阴谋,将会作什么案子,以及对谁下手。有些人迫不及待,在狱中就再次犯罪;有的则计划好一放出去就“做大事”;“大佬级”囚犯影响力超越高墙,在狱中指挥外面的马仔犯案。人们认为,坐牢限制了人身自由,让人感到孤独,会让那些本来心理就有病的囚犯更堕落,更变态,更暴力,甚至产生精神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医心理学家克伦〃富兰克林博士在圣迭戈一所监狱的辅导中心给囚犯做过辅导,发现无论入狱前有没有心理问题,囚犯遭受长时间关押后,精神状态都在迅速恶化。例如,一名年轻人因为偷窃少量财物而被判缓刑,其间又再犯事而被关押入狱,结果被同室囚犯鸡奸,最后他还企图自杀。她亲眼目睹这个快活的年轻人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皓艺女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佟梅梅曾给某省的监狱系统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她认为囚犯之所以犯罪,本来就有心理疾病乃至多种人格障碍,例如贫穷导致的心理失衡。在服刑期间若缺乏心理辅导,这些问题将持续到出狱。他们出狱后遭遇家人厌恶、婚姻破裂、社会歧视,就会导致自卑,甚至放弃,可能把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妇女、儿童等弱者身上。14岁以下未成年犯罪频发”是主观臆想按刑法,未满14不负刑责;满14不满16,只对故意杀人、强奸等重罪负刑责;已满16不满18,对所有犯罪负刑责,但从轻或减轻。每次出现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就有很多媒体呼吁修刑法,判重点,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给出具体方案——从14岁降到12岁。支撑这些观点理由无非如下,并被经常引用: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数据显示,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平均年龄12.2岁;英格兰、威尔士刑事责任起点年龄为10岁,苏格兰仅8岁,日本从16岁降到14岁;中国未成年人初始犯罪年龄越来越低;深圳2021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生理、智力成熟度较1979年至少提前2到3年……然后就是一些主观想象,譬如“以我经验,一个50人班里通常有5个坏孩子”。形势的确不算乐观,但支持“14岁以下犯罪频发”的资料并不多,曾有文章提到,从1991年到1998年,14岁以下违法犯罪率增加0.6%,这显然不是一个值得引起修法的数据。公众之所以有“频发”的感觉,更多是媒体追逐热点效应,一些原不在报道之列的未成年犯罪新闻,因结合热点而被挖了出来。其实,全叔读高中时,校园暴力就不是稀奇事,媒体人阑夕说得很好,“让人感觉校园欺凌日趋严重的唯一原因,是智能的普及。从小到大,我经历的未成年暴力事件并不逊色于如今各种视频所呈现出来的程度,我的成长过程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既不属于欺凌者也幸免于被欺凌,只是装作视而不见的沉默大多数。那些岁月没有引起如此惊诧,只是因为没有拍摄工具。”没严刑峻法,未成年犯罪整体形势也趋于缓和14岁以下犯罪不进入诉讼程序,难有详细统计,不过,14岁以上的数据倒很详细。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林维《晚近未成年人犯罪统计数据研究》一文,未成年罪犯占全部罪犯比例,从1997年5.78%增至2005年11.16%,随后保持在10%左右;从1997年开始,未成年罪犯占青少年罪犯比例为18%,到2007年,增长到27%。不过林维分析认为,92年到97年间,14到16岁罪犯数并没有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实质性增长,大致徘徊在3700到4700,占未成年罪犯比重也在11%到13%之间,这一数据随后经历一个快速上涨过程,但2002年到2007年,14岁到16岁罪犯占未成年罪犯比例又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5.09%降到10.05%。16岁以下少年犯数量,并没我们想象那么严重。以上数据,均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及《中国法律年鉴》等权威渠道。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关颖《未成年人犯罪特征10年比较》一文有类似结论,她发现:未成年犯数量过去几年在上升,但占全部罪犯比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