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_第1页
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_第2页
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_第3页
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_第4页
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简答题复习1第一页,共51页。简答题是通常围绕某个物理现象或通过一段阅读材料背景材料,借助问题的形式,要求同学们书面简述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初中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同学们分析问题、合理选择信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简答题应用性强、开放程度高,近年来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常会出现1-2道简答题,一般在2-4分左右,虽然这类考题分值不是很大,但也是失分率较高的考题之一。一、简答题的题型特点第一页第二页,共51页。

要在简答题上得高分必须突出两个字,即“简明”。光“简”不“明”不行,光“明”而不“简”也不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紧扣主题,不要转弯抹角。

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设问的本意,即题目问的是什么,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答案不离题。否则,即使你的答案无比精妙,但因误解题意,答所非问而全军覆没。

二、简答题的答题要领第二页第三页,共51页。

2、要简明扼要,不要婆婆妈妈。

简答题,顾名思义就是要答案简明扼要,直接回答要点,不要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既要注意表达的有序性、层次性、科学性;又要注意使用物理语言作针对性回答,力求语言简洁明了、物理用语书写准确规范。

3、要全面完整,不要丢三落四。

在简明扼要的同时,且不可丢掉任何重要观点,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全分。二、简答题的答题要领第三页第四页,共51页。、抓住关键,找出关系

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抓住问题主要的、实质性的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与要求得出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确定解答这个问题所用到的物理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有关的物理知识,剖析题意、找根寻据。

第四页第五页,共51页。梳理思路,明确作答。

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用准确、简明的文字把问题解答清楚,解答时不仅要回答出结论,而且要回答出原因,说出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答题时要做到,结论明了、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层次清楚、合乎逻辑、言简意赅、答案完整。第五页第六页,共51页。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将一道简答题分为“前提条件”,“所用的物理原理”,“联系实际得结论”三个部分,找出其中解释的关键语句,用答题模式反复训练几次,使其形成记忆和习惯。第六页第七页,共51页。

简答题的主要有:

1、社会热点类;

2、知识应用类;

3、实验操作、设计和实验评价类;

4、看图作答类;

5、信息阅读作答类;

6、开放类;

7、学科渗透类;三、简答题的主要题型第七页第八页,共51页。例题1、社会热点类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们常常成为中考命题的材料。热点的内容多涉及到科技前沿、环境污染、日常生活等相关内容。此类简答题重在考查我们了解实事、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书本上没有的、但是同学们知识范围内的知识。第八页第九页,共51页。2、知识应用类

这类考题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生产、科技中,并要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重在考查我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第九页第十页,共51页。

3、实验操作、设计和实验评价类

这类简答题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点,重在考查同学们的动手实验、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比较和论证能力。要求同学们能设计一定的实验方案,解决题目中的实际问题;或对实验作出一定的评价,如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所用材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实验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等。例题第十页第十一页,共51页。4、看图作答类

此类考题主要以图形、图像等形式来暗示一些隐含的物理知识,着重考查我们的视图、联想等能力。例题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51页。5、信息阅读作答类

此类题是在题设情景中给出一些信息,要求根据题给的信息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新知识、新方法,结合已有的知识,经过分析思考,得出正确结论.信息阅读题内容丰富,可以考查所学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是新领域的背景知识;试题构思新颖,信息的载体可能是图片、文字或表格,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从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后方可作答。例题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51页。6、开放类

此类题目情景多源于生活、科技、实验、社会等大家熟知的问题,生活气息浓,大家对它们“似曾相识”但又不好用合适的语言或物理方法将它们清楚地表述出来。要求我们能活学活用,思维开放,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例题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51页。7、学科渗透类

学科间相互渗透命题,也是中考命题的一大亮点。它要求同学们将学习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技中,经常联系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应用性强、时代性强、开放性强的特点。解题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例题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51页。

例题1、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工程又迈出更重要的一步。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运载火箭的燃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2)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温度可达到七八千摄氏度;为了防止返回舱被烧毁,将一特殊材料涂在飞船表面,这样作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用物理学的观点给予解释。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51页。

答:(1)运载火箭的燃料要求具有较高的热值;便于储存和携带;

(2)此材料的熔化、汽化或升华过程,即可吸收所产生的热量,以起到保护火箭返回舱被烧毁的作用。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51页。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80km,在其他道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km,…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km.清点乘车学生人数,帮助、指导学生安全落座、系好安全带……请同学们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校车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要减小车速的原因及学生要系好安全带的目的.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51页。解:(1)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路面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因汽车具有惯性,刹车后需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来,速度越大,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越长,所以行驶时车速要减小;

(2)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因此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51页。近期的“有毒胶囊”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更加关注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些习惯和做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我们服用药物时,往往都是仰脖儿下咽.有人发现:服用胶囊类药物时,仰脖儿服用时水顺利下咽,胶囊药物却经常留在口中,而略低头服用,药物和水反而容易一起下咽.(1)请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2)如果服用的是“片剂”药物,你认为怎样服用更容易整片下咽?说出其中的理由.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51页。(1)胶囊类药物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漂浮,仰脖时服用时,药物离食道入口远,不容易进入食道口,容易留在口中。而低头服用时,药物离食道入口近,所以容易下咽。(2)片剂类药物密度较大,在水中容易下沉,所以仰脖儿时,药物离食道入口近,容易进入食道。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51页。为什么干燥的季节用梳子梳头后会吸引小纸屑,而过一会纸屑又会掉下来?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51页。梳子带静电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纸屑)的作用,在相互接触过程中,由于电荷的中和(即正负电荷等量抵消后剩下的电量平均分配),原本不带电的纸屑获得了与梳子等量的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掉下来.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51页。盛夏的傍晚,关于去何处纳凉的问题两名同学有了不同的看法:甲同学主张将船划到湖中去;乙同学主张将船停在岸边,上岸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看法合理?为什么?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51页。答:乙的看法比较合理.傍晚,水和干泥土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在相同情况下,水的比热比较大,根据Q=cm△t,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温度比较高,陆地温度比较低,所以到岸上散步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51页。小盛五一期间去塔敏查干沙漠旅游,他发现自己家的车在沙漠行走很吃力,而那些越野车却行走自如,它们的轮胎宽大并有很深的花纹.请你从力学角度分别说明越野车的轮胎宽大且花纹较深在沙漠行车时的作用.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51页。答:①越野车轮胎宽大,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与沙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使越野车不会陷入太深;

②轮胎表面较深的花纹,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越野车与沙地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51页。

例题2、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情形: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发现接头处容易烧焦。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51页。

答:电炉丝与连接的铜导线串联,根据,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把电阻线断处接上后,由于接触不良使接触处的电阻增大(或接触处形成大电阻),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该点产生的热量多,使得接点的温度很高,使接头处被烧焦了。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51页。王平晚上在家看书学习时,突然家里的电灯全部熄灭了.请你利用所学过的知识,猜想电灯熄灭的可能原因,并说明你怎样去直接证实你的猜想.(至少答出2点)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51页。答:家里的所有用电器全都停止工作,

原因一:整个小区停电,

验证方法:观察小区其他家庭是否有电;

原因二:家里用电功率过大或某处电路短路,导致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

验证方法:查看保险丝是否完好、或空气开关是否跳闸.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51页。

例题3、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4554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51页。

解答:实验不能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51页。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51页。行驶方向:由西向东原因: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由于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整的痕迹。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51页。图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51页。“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因“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受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白气”向下飘。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51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大多数轿车的外形纵截面类似于飞机机翼的纵截面(俗称“流线型”),如图所示.(1)这样的设计有何优点?(2)这样形状的轿车高速行驶时,轿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快还是下方的空气流速快?(3)这样形状的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出现“发飘”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51页。1)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2)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轿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轿车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轿车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3)在高速行驶中由于车身上下两面的气流压力不同,下面大上面小,这种压力差必然会产生一种上升力,车速越快压力差越大,上升力也就越大.因为当轿车时速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升力就会克服车重而将车子向上托起,减少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车子发飘,造成行驶稳定性变差.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51页。

例题4、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人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达2年之多),问: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试回答:

(1)请解释图1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2)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为什么?图1

图1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51页。

解答:

(1)瓶子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

(2)不能马上打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底,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51页。

例题5、举世瞩目的北京二00八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采用“鸟巢”钢结构,这是目前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场所,被誉为“第四代体育场馆”。小刚的叔叔是“鸟巢”建设工地的负责人之一,他非常好奇这种“鸟巢”结构,于是他利用星期天让叔叔带他参观了建设工地的一角。参观过程中,小刚发现工地上堆放有许多的钢板,于是他想试试一块钢板究竟有多“重”,但他使出了全身力气,钢板纹丝不动。

(1)小刚所说的钢板的“重”是指的什么?

(2)你能帮小刚想出一个较好的办法来粗略的测出一块大钢板有多“重”吗?

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51页。

解答:

(1)我们常说的物体有多重,是指的质量,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而物体的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单位是“牛”。二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理量。

(2)钢板一般情况下都是较规则的长方形,故可以通过“以大化小”的方法来测量:先找一块从钢板上截下来的小块,称其质量为M,然后估测其整块钢板占已测小块钢板表面积的n倍,则M整=nM。

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51页。如图所示是小勇同学跳远的几个阶段,请你据此提出2个物理问题,并尝试解答.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51页。问题一:跳远之前为什么要助跑?解答:助跑可以使人获得较大的速度,会跳的更远.

问题二:起跳后,人为什么还能在空中运动?解答: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会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

问题三:在跳远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是怎样的?解答:从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