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历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第1课

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70万到20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北京人居住在洞穴里,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并且学会了在山洞里保存火种。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抵御野兽的侵袭,推进了人类由生食向熟食的转化。考古学家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旧石器时代”。传说中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分别是:黄帝和炎帝。黄帝:姬姓部落;炎帝:姜姓部落。

第2课

原始农耕的形成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特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这种建筑能够通风防潮,适应了南方潮湿、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他们使用的是经过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他们能用苎麻织成布做衣服,会挖掘水井,还饲养猪、狗、水牛、鸡等畜禽。考古学家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作“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村。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在地上。这种建筑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粟、黍等谷物。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化形成了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黍为主的格局。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是指:黄河。抗洪排涝、兴修水利成为早期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的是开挖沟渠、疏通河道的治理方法。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兴起,标志着农耕文化的进步。第3课

国家的诞生与发展启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夏朝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西周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的领土,实行分封制。西周还实行以血缘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第4课商周文化的瑰宝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因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中国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甲骨文所记载的都是有关占卜的内容,所以也称为卜辞。甲骨卜辞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夏代,人们已经开始把铜、锡、铅熔化在一起铸造青铜器。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其工艺技术在世界上也居于领先水平。商周时期,人们为了纪念祖先、记录赏赐、记述战功或王命等,常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这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拓展第5课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提出“尊王”和“攘夷”的口号,首先称霸。齐桓公之后,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争霸,史称“春秋五霸”。其中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秦、楚、韩、赵、魏、齐、燕。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是由春秋时期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秦孝公起用商鞅,实行变法。主要内容: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努力耕作者可免除徭役;鼓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赏赐爵位和田宅;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一人犯罪,株连邻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还限制宗室特权,贵族子弟若无军功,就没有爵位。第6课

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农具和牛耕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在战国时期广泛使用。铁犁和耕牛的结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昭王时,为了保障灌溉,发展生产。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有平原兴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第7课

文化思想的繁荣中国的学校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将早期的学校统称为“庠”、“序”。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战国的墨子是墨家学派,他著作《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第14课

繁盛的经济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西南),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是隋、唐两朝的都城。第15课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唐太宗李世民被西北各民族奉为“天可汗”。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唐朝中央与吐蕃的政治关系,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派“遣唐使”前往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鉴真东渡日本,推动了日本佛教发展,传播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第16课

唐代的诗与画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杜甫是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被尊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入衰的过程,故被后世称为“诗史”。被后人尊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画家。第五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第17课

两宋新格局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第18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1038年,西北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1115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先后灭辽、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与金达成“绍兴和议”。第19课

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集中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风貌,是宋代城市生活的缩影。商品经济的发达促使了货币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第20课

辽阔帝国的统治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并于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设立“行省”制度。第21课

三大发明的进步与传播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术的重大突破。战国时期,人们制作“司南”用于指示方向;北宋时,人们创造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漂浮式指南针最早应用于航海,后制成“罗盘”。北宋末出现了爆炸性火器“霹雳炮”,南宋时出现了利用火药爆炸力来发射弹丸的管形火器“突火枪”,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第22课

宋词与元曲词是兴于晚唐,盛于两宋的新体诗歌,婉约词和豪放词是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流派。元代最有创造性的文艺作品形式是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由诗、词演变而来的新的诗歌体裁;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通常所说的元曲,主要是指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是元朝著名的杂剧作家。第六单元

拓展与停滞的明清文明第23课

专制皇权的强化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京,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统治。明成祖朱棣称帝后,选拔部分官员任内阁大学士,协助处理全国政务,创立了内阁制度。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为了维护专制统治,明代帝王先后建立了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第24课

文明的交流明朝前期,为了发展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出使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代表人物是利玛窦。第25课

工商业城镇的繁荣宋元时期,景德镇已经以制瓷闻名,明朝以后,逐渐成为全国制瓷的中心,被誉为“瓷都”。苏州城是明清时期江南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是当时丝织业的中心,也因此享有“丝绸之都”的美誉。第26课

边疆的巩固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获台湾。康熙时,清朝进军台湾,设台湾府,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理。清朝初期,清政府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认定与册封制度。乾隆年间,清政府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并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有利于西藏政局的稳定和西藏与内地的联系。第27课

文学与科技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并称“四大古典小说”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约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明代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是长篇神话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描写以宋江为首的水泊梁山群雄传奇故事的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生动地展现了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