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_第1页
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_第2页
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_第3页
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_第4页
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曲式及音乐性格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论证了这首作品是具有交响乐性质的钢琴奏鸣曲。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第一乐章

“这是巨人的宏伟奏鸣曲,是钢琴上的《第九交响曲》。”安·鲁宾斯坦这样评价贝多芬钢琴作品106号。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这首106号奏鸣曲创作于1818年,是他的晚期作品,这首奏鸣曲也称“槌子奏鸣曲”。创作这首奏鸣曲时,贝多芬各方面陷于困境。“奏鸣曲是在手头拮据的情况下写成的,不得不为一块面包而创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这是贝多芬针对本奏鸣曲说的。凄苦的生活,多病的身体,种种烦恼与担忧的情绪充满了整首奏鸣曲,这不仅是一首庞大、雄伟的钢琴奏鸣曲,更是一首悲壮的具有革命史诗性的、交响乐性质的奏鸣曲。在写作手法上,贝多芬深入地运用了18世纪歌剧和交响乐的成果,把交响乐题材加以戏剧化,把器乐曲加以交响化。谈到这首奏鸣曲,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与贝多芬有着深厚友谊的人——鲁道尔夫大公爵,他们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有着深厚情谊的朋友。鲁道尔夫大公爵曾在经济上给予贝多芬以援助,瑞士钢琴家埃德温·费舍尔曾着文说:我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看到一张纸,贝多芬在上面手书《“以鲁道尔夫万岁,万岁”的颂词写的乐队与合唱的康塔塔曲》,音乐与奏鸣曲的开头完全吻合,这一点说明贝多芬献给大公爵的合唱曲是他的创作源泉之一。因此,我们看到了贝多芬又一次写下了这首奏鸣曲献给鲁道尔夫大公爵。由此可见,贝多芬也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他既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寂者,但又乐意与一些亲密朋友交往。

钢琴作品106号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具有光辉和宏伟坚定的性质、激动人心的情绪、巨人伟岸般的音乐性格、如交响诗般的音乐效果,这些在这一乐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乐章错综复杂,运用几次转调的织体把简练的同度进行类型的段落打断,这种手法贝多芬还用在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里,开始前四小节的引子,就是几个强劲有力的和弦进行。

乐队齐奏的音响效果,激昂饱满,节奏鲜明,显示出交响乐中铜管乐特有的金属厚重感。在展开这首惨痛绝望的悲歌时,在钢琴的触键上,这几个“粗野”的和弦,运用大臂的力量一泻到底输送给早已准备“战斗”的指尖上,掌关节坚固,做好有力支撑,每个指尖牢牢地钩住键底,和弦上方旋律音的手指触键时稍往下深入一点,形成干净明亮的突出。同时借助腰部的力量,发出贝多芬在音量中所需要的具有德国式的穿透力的音响效果。这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在第4小节一个延长休止后,突然出现的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

高音部分由小提琴优雅地奏出,贝多芬在一些旋律性的片断中,常采取一些只有运用小提琴弓法才能奏出的优美音色。他的另一晚期作品——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在这部作品第一乐章的主题片断部分,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在钢琴上,运用指尖贴键的方式,并运用手臂的重量,指尖借助手腕的重心配合,把这些旋律连贯地发出来,并把这些小连线有结构地组合成大句子,使之具有逻辑性地绵绵不断地奏出。在这一段中,我们似乎听到了另一古典大师莫扎特大师作品中所特有的、充满诗意般的优雅而美好的音乐。不过在贝多芬的这一旋律中,感受更多的是贝多芬式的典雅,在钢琴上更要控制好这一音色区别,在17小节后的连接部,

贝多芬又用了强劲的和弦来作音响层次上的对比,并在二分和弦上写有加强音记号。值得一提的是,贝多芬十分重视这些有强音记号的和弦。贝多芬尤其注重这些特有的加强音记号,用管弦乐的色彩来丰富这一效果,使之发出饱满厚实的音色来。二分音符和弦在钢琴上可借助手臂的直接力量触键,八分音符的跳音和弦,则借助手腕的弹性。当然,指尖的独立性和掌关节的坚固,仍是演奏技术上的重要保障。这一乐章的展开部分,贝多芬插进了一个短的卡农式赋格,把两个声部按照不完全的不协和音重叠起来的手法,从二声部发展到四声部,给“未来”的赋格投下一个阴影,并利用了几次转调bB—bG—b—bB,这种大胆的和声转换,配有鲜明的节奏律动,使这一展开部具有戏剧性的“冲突”。晚年的贝多芬饱受人间沧桑,对社会和人生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此时的他在内心里也渴望安宁,从中期的张扬的个人英雄主义开始追求更为个人化的哲理沉思。缘于此,贝多芬能够非常自由地运用各种技法处置传统的曲式与结构,自如地表达内在的感情和思绪,在写作技法上沉浸于复调织体中。在这一段的卡农式赋格中,体现出了贝多芬晚年的技法和心境,同时体现出音乐的抽象美,又承载着艺术表现的深意,开始的三个音,

仍是由乐队发出的轰鸣;三个加强音记号更推进了管弦乐的厚重色彩,创设了雄厚的交响性的音乐氛围。这时,充满趣味的卡农式赋格出现了,以弦乐为主,来完成声部的递增。对贝多芬而言,赋格意味着坚定的意志,有组织的行动和振奋的力量。这一段中,贝多芬仿佛在用其寻找某种解脱的办法。钢琴演奏中则弥漫着巴赫作品中的“赋格”味,设想一下各种乐器从不同的声部进来,并十分连贯的歌唱,每个声部之间进行交流与呼应,这需要双手控制自如,让每个声部都有层次地明亮起来,达到交响乐所需要的音色的统一性。接下来的再现部,这一段既是呈示部的“交响再现”,同时又极大地丰富扩展了管弦色彩,如在第258小节至262小节,

贝多芬运用大量的八度音型来作这一扩展,弦乐的氛围似乎更浓厚一些。在尾声时,

我们仿佛听到了“战鼓”慢慢击退的声音,逐渐远去,退到极限后,管弦乐融合起来,没有主配角之分,管与弦相互融合进来,来完成尾声所需要的交响色彩,并逐渐恢复平静。突然一声惊雷,一切都结束了。这一极具戏剧性效果的尾声,使我们联想起作品的宗旨,好像祝贺的人群逐渐散去,他们欢呼“万岁、万岁”的声音在远方渐渐消失。

这一乐章无疑是庞大的、雄伟的、光辉的、灿烂的,贝多芬曾用这句话来表明他的宏伟:“这就是给钢琴家们添很多麻烦和五十年以后才上演的奏鸣曲。”不是五十年而是更多的年头过去了,上世纪末着名钢琴家彪罗夫才为本奏鸣曲争得了其在音乐厅中应有的地位,他通常连弹两遍,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它。在贝多芬的全部奏鸣曲中,悲哀的抒情成分,痛苦反抗的吼声,交响史诗般的音乐效果,从没有像在这首奏鸣曲中表现得如此惊心动魄。听到这首奏鸣曲,我们仿佛看到了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所描绘的巨人形象:古铜色的脸庞,泛着阳光风雨之色,坚硬黝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颚强劲有力,出气发声犹如雄狮,神态凝重,气宇轩昂……

参考文献:

[1]唯民编.贝多芬论.(译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郑兴三编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前苏联)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