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有答案)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1.(2022秋高碑店市期中)句子训练场。

(1)各式各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快地迅速行驶。(修改病句)

___

(2)老师的话语,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田。(照例仿写)

老师的话语,像,。

(3)妈妈说:“晓亮,别再和军军交往,他成绩还不如你;要和成绩好的人交往,

那样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晓亮怎样说,妈妈才会同意他和军军继续交往?

晓亮说:“___”

2.(2022秋山亭区期中)句子乐园。

(1)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转述句)

___

(2)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改为“被”字句)

___

(3)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仿写比喻句)

___

3.(2022秋夏津县期中)改写句子

(1)桑娜补破帆。(扩句)

___

(2)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月球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

(3)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为陈述句)

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

(5)老汉很凶。(改为比喻句)

4.(2022秋揭阳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为了这次表演,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修改病句)

___

(2)难道我们不应该以祖国为荣吗?(改为陈述句)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缩句)

(4)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改为反问句)

___

(5)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仿写句子)

___

5.(2022秋阳泉期中)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

(2)每天早上,小组长都会记录并检查作业上交的情况。(修改病句)

___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仿写句子)。

___

6.(2022秋渑池县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浪花跳跃(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扩写句子)

___。

(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们班陈红做的。(修改病句)

___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仿写句子)

___

7.(2022秋简阳市期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2)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反问句:___

双重否定句:___

(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转述句:___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写一句:

8.(2022秋龙岗区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改成反问句)

___

9.(2022秋博白县期中)读句子,再作答。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一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怎样的气氛?)

___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

(3)“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这里不用“说",但表达了“说”的意思,你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

(4)后面的同学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用一两句话也写一个情景,像例句这样写出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___

10.(2022秋汉寿县期中)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我能把句子改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式。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___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仿写一个比喻句)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写一个排比句)

___

期中句型转换真题汇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1)修改病句,“飞快"与“迅速”属于用词重复,故去掉其中一个词语即可。

(2)仿写,本句中把“老师的话语"比喻成“春风”,这是仿写比喻句。照此句子形式仿写即可。

(3)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和妈妈解释为什么和亮亮交往,多从亮亮的优点谈起。

故答案为:

(1)各式各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快地行驶。

(2)和煦的春风;吹散我们心头的乌云。

(3)我和军军是最好的朋友,他虽然成绩不如我,但是很多方面值得我学时我会多请教老师和别的同学,努力提高成绩。

2.【解答】(1)改转述句,注意标点符号和人称的改变。陈述句后面谁说的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第一人称变成第三人称。即“我"变成“他”。

(2)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本句接受动作对象是“紫禁城",动作发生者是“它”,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被",再调整句子使其通顺即可。

(3)改比喻句,关键是找到与写作对象(本体)相似的事物(喻体),在选择比喻词“像”“似"“好像”,调整成合理通顺的句子即可。

故答案为:

(1)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2)紫禁城被它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3)枯黄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

3.【解答】(1)扩写句子,添加修饰语“渔夫的妻子"“坐在火炉旁”“一张"。

(2)改为陈述句,把“又有……呢”改为“没有",结尾用句号。

(3)改为陈述句,把“怎么行”改为“不行",结尾用句号。

(4)改为肯定句,把“不得不”改为“总得"。

(5)改为比喻句,把“老汉”比作“豹子"。

故答案为: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再说,没有多少人能够去月球居住。

(3)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

(4)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5)老汉像豹子一样凶。

4.【解答】(1)修改病句,缺少主语,添加“他”。

(2)改为陈述句,把“难道不……吗"去掉,结尾用句号。

(3)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三十万人的”“一齐"。

(4)改为反问句,添加“难道没有……吗”,结尾用问号。

(5)仿写句子,例句形式为“书是什么,能怎样",仿写时主语。

故答案为:

(1)为了这次表演,他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

(2)我们应该以祖国为荣。

(3)目光投向主席台。

(4)这样精彩的表演难道没有使我赞不绝口吗?

(5)书是道路,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殿堂。

5.【解答】(1)改为转述句,冒号变为逗号,删去前后引号,引号内的人称“我”变为“他"。

(2)此句语序颠倒,应该是“检查并记录”。

(3)此句“洪水跳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据此仿写拟人句即可。

故答案为: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这儿报名。

(2)每天早上,小组长都会检查并记录作业上交的情况。

(3)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6.【解答】(1)考查了扩句。用上一种修饰手法扩写句子,如:洁白的浪花犹如俏皮的小精灵跳跃着,奔上沙滩。

(2)考查了修改病句。把“可能”去掉,属于用词前后矛盾的语病。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是用“我在……使……;我在……使……"引导的排比句,可仿写:我在夜空中闪耀,使夜空更加灿烂夺目;我在大地上绽放,使大地灿如云锦。

故答案为:

(1)洁白的浪花犹如俏皮的小精灵跳跃着,奔上沙滩;

(2)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是咱们班陈红做的。

(3)我在夜空中闪耀,使夜空更加灿烂夺目;我在大地上绽放,使大地灿如云锦。

7.【解答】(1)考查了缩句。把修饰语“广场上千万盏”“静静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去掉即可。

(2)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反问句:在“令人"前面加上“难道不”,句尾加上“吗"和问号。双重否定句:在“令人”前面加上“不能不"。

(3)考查了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你”改为“我",“我”改为“他"。

(4)提示语中不用“说”的表现人物说话的句子:“滚!"他厉声呵斥。

故答案为:

(1)灯照耀着建筑。

(2)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我一块钱本钱,他那一本,是送我的。

(4)“滚!”他厉声呵斥。

8.【解答】(1)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

(2)考查了改写反问句,添加“谁能说",“实在”改为“不",“一首”前添加“不是",结尾添加“呢”,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

(1)毛主席宣读了公告。

(2)谁能说白鹭不是一首诗,不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

9.【解答】(1)从“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可知,这个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热烈、隆重的气氛。

(2)这个句子由三个结构相似的分句组成,形成排比的句式,充分展现了漓江水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和喜爱。

(3)例句不用“说”,但表达了“说"的意思,据此仿写。

(4)用一两句话也写一个情景,像例句这样写出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故答案为:

(1)这个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热烈、隆重的气氛。

(2)排比句,充分展现了漓江水的特点,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多喝牛奶,多吃蔬菜,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每天的早晨我都在妈妈的叨唠中度过。

(4)我的同桌静静的看着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