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全管理_第1页
设备安全管理_第2页
设备安全管理_第3页
设备安全管理_第4页
设备安全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安全管理

12目录一、安全管理概述二、实现设备安全的基本途径三、设备的安全技术

一、安全管理概述1.安全的概念安全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假如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水平,即不安全。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它主要体目前如下三个方面。(1)经济损失大。事故是安全问题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不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3(一)、安全与安全管理的概念(2)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国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悲剧数不胜数;因为事故的发生也曾使某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失,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是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所以,事故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4(3)影响周期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久的抹不去的烙印,使有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尤其是重大、特大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是更久久难平的。52.安全管理的概念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到损失,增进企业改善管理,提升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安全管理的目的)一、安全预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控制事故,而控制事故最佳的方式就是实施事故预防,既经过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保障劳动的安全。这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二、安全控制:但根据事故的特征可知,因为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有些事故是不可能不发生的。所以,控制事故的第二种手段就是应急措施,既经过急救、疏散、控制等手段,在事故发生后控制事故的蔓延,把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6在安全管理中,要根据详细的生产情况制定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伤亡事故和职员危害,维护职员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健康,确保生产建设稳定、连续和顺利发展的指导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中国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基本指导原则。这一方针是根据宪法和政府的有关法令,并在总结建国几十年来安全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一方针不但强调了安全工作的主要性,明确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7“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是最主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干增进生产。“预防为主”是指主动主动预防是实现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在每一项生产中都应首先考虑安全原因,经常查隐患、找问题、堵漏洞,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制度。8(二)安全要素与安全系统

1.安全要素从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的角度了解,安全是人、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友好并存的关系。这里的人、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安全的三个要素。在理想的情况下,人、物或人与物的关系三者之中任一要素本身都能独立地成为实现安全的充分条件。假如人能够对危险原因具有绝正确抵抗能力(例如操作设备的人员具有充分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并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或物绝对无危害(例如设备对人和环境都不会产生危害)或人与物的关系(例如生产环境)能够在时空和能量、信息上与人绝对不发生危险联络。三者假如有一者能够满足,那么成果就是安全的。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三者之中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要素。所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种要素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102.安全系统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系统构造和系统优化的科学。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用系统论来指导认识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的和措施对于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要建立一种安全的系统,首先要明确的界定系统、系统的外部环境及系统的现状。系统要想安全,首先应该使得系统内部的各项目的达成安全。经过目的分解,建立系统安全目的集,使得构成系统目的的人、物、环境等要素达成最佳匹配和协调。11因为造成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能够归纳为人的原因、物的原因以及环境的原因,所以系统安全管理就应该从消除事故发生的这三个方面入手。由人引起的事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和生理、心理缺陷及不安全行为等;二是因为管理、决策的失误,或组织的缺陷造成的;由物引起的事故原因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如构造不稳定、无安全装置、安全关键件失效或不可靠、人机功能设计不合理等;二是指有毒有害物质及易燃易爆、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等;13环境的原因主要涉及了生产作业场合的色彩、照明、温度湿度、振动、噪声及有害物质的泄漏,以及安全空间、安全距离、工艺布置、逃难和避难条件等。总结:1、一句话: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2、构建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立意识、行为、现场和物态预控体系,发明良好安全环境。(展开讲解)(三)系统的安全本质化1.安全本质化的概念安全的本质化分为绝对安全本质化和相对安全本质化。绝对安全本质化是一种主要强调系统中物及人、物关系原因(涉及物质环境要素)及整体的安全本质,既经过对系统(除人以外的部分)治理,彻底消除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原因及其转化条件,实现对人来说的“绝对”安全化。14相对安全本质化是指在一定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综合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安全科学技术,对系统进行科学可靠的系统化安全设计,使系统各要素和各部分之间达成最佳匹配和协调;使系统具有可靠且稳定的安全品质特征、安全管理质量和完善的安全防护、救济功能;使系统发生事故或灾害的风险率降低到最低程度或公认的安全指标如下;同步,使系统的安全状态一直处于动态的良性循环之中。我们一般所说的安全本质化就是指系统达成当初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安全本质化,即相对安全本质化。152.系统安全本质化的标志和主要内容系统安全本质化的基本标志有五点:(1)系统应具有可靠、稳定的安全品质特征。(2)系统应具有完善的自我保护功能。(3)系统应具有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4)系统应具有最佳的安全管理质量。(5)系统的损失率(涉及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职业病和财产损失)应该低于当代公认的接受水平。系统安全本质化的内容也主要涉及五点,即设备安全本质化,工艺安全本质化,作业环境安全本质化,人员安全本质化以及系统管理安全本质化。二、实现设备安全的基本途径1.消除潜在的危险经过利用新技术成果来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原因,从而最大可能地达成安全的目的,这是一种主动、进步的措施。例如进行设备改良(技术改造),将较大的间歇式反应器改为较小的连续式反应器。17(一)、实施事故预防该图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三峡电力大动脉——±500千伏龙泉至政平超高压输电线路技术改造,确保华东电网冬季供电安全该图为安徽省淮北供电企业施工人员正在对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确保设备操作安全和安全供电2.控制潜在危险数值经过安全阀、泄压法等装置使用,来控制潜在的危险源数值不超出安全控制指示的要求,从而达成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使用这种措施能够提升安全水平,但是不能最大程度地达成预防有害或危险原因的目的。(如锅炉压力容器三大安全附件之一的安全阀等,解释?)19锅炉高压容器安全阀3.提升结实程度经过提升安全设计原则、增长安全余量等提升设备的结实程度。(增长安全系数N)20航空企业经过提升飞机安全设计原则、增长安全余量等提升飞机的安全可靠程度4.利用互锁经过利用机械联锁或电气互锁,实现自动预防故障、确保安全的目的。(如供电系统的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关系)1500V直流断路器1500V直流上网隔离开关22压力释放通道三工位隔离开关三工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主母线35kV母联开关柜5.实施替代使用替代的措施,能够经过如下不可燃材料替代可燃材料或改良设备等方式,将设备潜在的危险消除。假如不能消除这种潜在的危险,那么也能够经过改用机器、器械手、自动控制器、机器人等替代人的某些操作,以达成摆脱对人体有害危险的目的。23排爆机器人拆除机器人机器人自动喷涂生产线(二)控制受害程度

1.设置单薄环节在设备中设置单薄环节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整个设备的安全。人们所熟知的电路中的保险丝,以及煤气发生炉里面的防爆膜就是这种设备的单薄环节。这些单薄在有害和危险原因还未达成危险值之前就被破坏。这么,整个设备就不会遭到更大的损失了。(如:变压器的防爆筒、卸压伐等事故案例)2425油浸式变压器压力释放阀26压力释放通道三工位隔离开关三工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主母线35kV母联开关柜2.设置防护屏障在有害或危险原因作用的范围内,能够设置屏障,以达成人体防护的目的。这种措施将人与危险的环境或设备相隔离,从而切断了危险源到人体的途径,从而实现了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在某些危险场合或设备旁,我们能够看到这些防护的屏障。(如:车场股道间防护栅、供电系统的电气间隔。举例:李迈进重伤事故进行阐明)27整流变压器外的防护栅3.利用警告或警示信息能够利用声、光、色、标志等手段,在设备中设置技术信息目的,以达成人体和设备安全的目的。例如红色表达禁止、停止,可用于机器、车辆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任命接触的部位;黄色表达指令必须遵守的要求,如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以及道路上指导车辆和行人方向的指令都用黄色。另外,黄色也作为警戒标志,如厂内危险机器、齿轮箱上都有黄色的标志。(安全门上的灯光、电扶梯警示等曾家岩扶梯小孩受伤事故案例)2829DC1500V开关分合闸指示灯DC1500V开关报警及故障指示灯DC1500V开关紧急分压按钮DC1500V开关柜警戒黄线4.距离防护当有害或危险原因的伤害作用伴随距离而减时,能够采用人体远离有害或危险原因的措施,以提升安全程度的目的。(电气安全距离。举例:刘朝永避雷器受伤事故和罗永贵受重伤事故)例如:在《重庆轻跨座式单轨交通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第12条要求:变电所发生高压(对地电压为250伏以上)接地故障时,在切断电源之前,任何人与接地点的距离:室内不得不不小于4米,室外不不不小于8米。当人员必须进入上述范围内作业时,作业人员要穿绝缘靴,接触设备外壳和构架时必须戴绝缘手套。30315.时间防护这种措施主要是经过缩短人体处于有害或危险原因之中的时间来实现的。假如能将这种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内,那么就能够大大降低危险原因对人体的伤害。(例如高温防暑等)6.个人防护采用个人防护的措施是指,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和使用条件,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具。这些防护用具能够涉及脚部和头部的保护、眼睛和面部的保护、听力以及呼吸的保护等等。(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33安全帽绝缘鞋安全带工作服7.避难、生存和救护这是控制受害程度的一种主要措施,然而却经常被忽视。要恰当的使用这种措施,首先就要对设备的操作者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增强有关人员的避难、生存和救护知识与意识。只有这么,当危险发生时,人员才干做出正确恰当的行为来降低危害。(车辆避难、煤矿经典死亡事故案例等)342023年4月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115名矿工获救城区应急避难场合三、设备的安全技术从安全技术角度考虑,在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多种安全装置。在制造时应确保这些装置的功能和质量,使用时应注意精心维护。这些安全装置涉及:防护装置、保险装置、联锁装置、制动装置、信号装置以及危险牌示、色标和阐明标识等。35(一)、设备的安全装置1.防护装置在生产活动中,对于设备中轻易发生事故的部分均应设置有防护装置,以免操作者不慎而触及到危险部分。(如:拖动机械的联轴器安全护罩,李开成重伤事故案例)36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2.保险装置保险装置是指,当设备在运营中出现危险情况时,应能够自动消除危险情况的装置。如熔断器、安全阀、安全销、限位器、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脱落装置等。迅速熔断器跌落式熔断器3.联锁装置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将设备的构造设计成能按要求的顺序进行操作,这种构造即为联锁装置。例如高频电炉的电气柜门装有联锁装置,能够确保在开门时会自动切断电源。必要时,还应该配置预防误操作的装置。38ATS自动转换开关DC1500V断路器小车的机械电气联锁装置4.制动(刹车)装置设备上应该装有制动装置,以使在应急时制动,防止发生事故。这种装置对于起重运送设备及车辆来说尤为主要。392023年6月29日湖南郴州因一列车制动力丧失而造成两列车侧面冲撞事故汽车制动及油门踏板5.信号装置利用声、光等方式发出的信号,使操作者及时了解设备在运营中发生的多种情况。这一类装置主要有:各类的指示灯、声响(如电铃、汽笛等)以及多种仪表(如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表、报警器等)。40公路信号灯铁路信号灯6.危险牌示、色标和阐明标识多种醒目的标识能帮助人们辨认情况,遵守安全要求。如“高压危险”、“禁止烟火”、“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等。41(二)、设备的合理布置设备的布置和工作地的安排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和安全生产。所以,在进行工艺布置和设备安顿时,一般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更需要考虑生产技术上的安全性。我们在进行设备的布置时,一般要考虑如下原因:(1)应该符号防火、防爆和工业卫生要求;(2)应考虑设置过道和运送、消防通道;(3)设备在排列时,应该安排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务必使工人在操作、维修时以便、安全,而且不受外界危险原因影响。(矸石砖厂死亡事故案例阐明)42(三)、设备的安全检验和试验对设备进行安全检验和试验设备工程安全技术中一项非常主要的工作。起目的是为了及早发觉事故的隐患,防止发生工伤事故,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原因,处理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安全检验试验主要是对某些要害设备,如输电、易燃、起重运送、冲剪、锻压、锅炉以及其他多种受压容器等设备作定时的检验和试验。要定时的对电器系统做绝缘电阻测量绝缘耐压试验;对受压容器做耐压试验,对起重设备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