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欣赏《游园惊梦》示范教案_第1页
【教学方案】欣赏《游园惊梦》示范教案_第2页
【教学方案】欣赏《游园惊梦》示范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欣赏《游园惊梦》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了解汤显祖及其《牡丹亭》;了解昆曲,激发学生对昆曲艺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了解昆曲,提高欣赏戏曲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哪些爱情故事?学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昆曲《游园惊梦》,了解【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二、新课1.初听乐曲。思考:这首昆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柔美细腻、委婉缠绵。2.介绍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3.介绍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4.《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牡丹亭》是南昆剧目,描写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一个太守的女儿,名为杜丽娘,才貌双全、独居深闺。有一日与使女春香进花园游玩,回房后感觉困倦,不觉悠悠入梦。梦中见到一位翩翩书生柳梦梅。二人在牡丹亭互诉衷肠,情意绵绵。她醒后不见书生,调怅不已,日日思念,终于卧病不起,一病身亡,死后葬在花园的梅树旁。她病中作的一幅自己的画像放在了假山石下。柳梦梅是岭南书生,进京应试,在杜丽娘坟旁拾得画像觉得似曾相识,便挂在书房中每日诉说爱慕之情。由于花神的帮助,杜丽娘的芳魂与柳梦梅得以相见。柳梦梅开棺使杜丽娘复活,二人结成夫妇。后来柳梦梅携杜丽娘到临安赴试,在兵乱中遇到了杜母和使女春香,又到淮安去见杜丽娘父亲太守杜宝。杜家不相信女儿复活,拷打柳梦梅,待柳梦梅得中新科状元后一家人才团圆。这一系列离奇的情节寓意深刻,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也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不满。5.再听乐曲,感受音乐情感。6.分析乐曲,尝试学唱乐曲。第一乐句散板起唱,格外妩媚动听。第二乐句高起又回环下行的旋律表现杜丽娘为伤春所扰。第三、四乐句旋律线由低而高、再由高而低,突出“奈何天”“谁家院”的颓然之情。在四个写景的短乐句后接“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一句结束。这个乐句突出了“看的这”三字,在音域上形成全段的最高点,充满了对辜负大好春光的“锦屏人”的鄙视。7.讨论。思考:昆曲与京剧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昆曲抒情细腻、京剧韵味醇厚。【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理解乐曲背景,了解昆曲特点。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戏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