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2024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是1:4,则电阻R1与R2之比是A.1:4 B.3:1 C.1:3 D.2:3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4.用丝线悬挂着的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将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判断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A.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B.其中一个小球带电,另两个不带电C.若甲带正电,则乙、丙带负电D.若甲带负电,则乙、丙带正电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7.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铝块B.塑料棒C.大地D.食盐水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只控制灯L2的电路是A. B.C. D.9.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A.7:4 B.4:7C.7:6 D.6:710.在如图的装置及器材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A.钢笔吸墨水 B.千斤顶C.锅炉水位计 D.离心式抽水机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测量L1灯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A. B.C. 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传递中,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物体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二、填空题13.小明用500N的力将重力为2000N的小车推着沿水平面向前进,刚走出5米远,小明脚下打滑,摔倒在地,此后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了2米后停下.整个过程中小明施加的力做功_____J,小车的重力做功_____J.14.完全燃烧70g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是6×107J/kg)放出的热量,若这些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能使30kg20℃的水温升高到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15.如图所示,碗底有一枚硬币,人眼在图中位置处一开始看不到硬币A,后逐渐向碗中加水,人眼在原来的位置处就看到硬币A了,这是光的_____现象,此时人眼观察到的硬币A的位置比其实际位置_____(选填“高或“低”);“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你说出井里有水时在井底某一位置的青蛙看到天空的范围比井里没有水时在该位置的青蛙看到天空的范围_____(选填“大“或“小”)。

16.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之比为5:3,比热容C甲:C乙之比为三、实验题17.(8分)如图甲是小融“探究冰的熔化”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时应该选择的_____冰块(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2)实验时要用搅拌器不停的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4)由丙图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征是_____;(5)小融在冰熔化完之后继续加热,得到了丙图CDE段图像,其中CD段物体是_____态(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试管内的水在DE段有没有沸腾?_____(选填“有”或“没有”).18.(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相同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____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_____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_____,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____较小.19.(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温度/℃20304050加热时间/s甲04082126乙0184064(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液体升温更高。(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_____液体冷却效果更好。四、作图题20.(8分)请在方框内画出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21.(8分)在虚线框内画出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学校教学楼的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A,每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00mA,则学校里最多可安装多少盏这样的日光灯?23.(12分)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4m,此过程中拉力的大小为200N,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测得拉力大小为300N,则工人提升货物的重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题分析】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说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该物体做功,A错误;B.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热,内能会增大,但是温度不会升高,B错误;C.燃料的热值大,但是这种燃料的质量较小,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可能就较少,C错误;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在高温、高压的燃气作用下向下运动,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2、C【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2的电流;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支路的电流之和,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题目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2的电流;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2的电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两支路的电流之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两电阻的阻值之比:.故选C.3、C【解题分析】

AB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这些都是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闻到香味,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C符合题意。4、A【解题分析】

由于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所以它们之间不可能有带同种电荷的,也不可能有两个或三个不带电的,一定是两个带异种电荷,第三个是不带电,才能符合题意。故选A。5、D【解题分析】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发现甲被排斥,乙被吸引,说明甲与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乙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6、D【解题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在电源的两端,电流表A测量的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由得,U不变,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I2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选D。7、B【解题分析】铝块、大地、食盐水都容易导电,所以它们在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而塑料棒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所以它是绝缘体.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蒸馏水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8、C【解题分析】

A.开关与L1并联与L2串联,开关断开时,L1和L2都发光;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不能发光,L2仍然发光,不符合题意;B.L1和L2并联,开关只控制L1,不能控制L2,不符合题意;C.L1和L2并联,开关只控制L2,不能控制L1,符合题意;D.L1和L2串联,开关既能控制L1又能控制L2,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题分析】

知道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升高的温度之比,吸收的热量之比,利用吸热公式求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关系。【题目详解】由题可知,两物体的质量之比,升高的温度之比,吸收的热量之比,由公式可知,,解得,故选A。10、C【解题分析】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题目详解】A.钢笔吸墨水时,是利用外界大气压大于其内部的压强,与连通器无关,不符合题意;B.千斤顶是利用液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强的特性来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不符合题意;C.锅炉水位计是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D.离心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解题分析】

A.两灯串联,电压表与L2并联,测L2两端的电压,不符合题意;B.开关断开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压表被短路,不能测量L1灯两端电压,不符合题意;C.开关闭合,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不符合题意;D.开关闭合,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符合题意.12、D【解题分析】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的物体,故C错误、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有些物体的温度并不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熔点和沸点不变;(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3)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上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二、填空题13、25000【解题分析】(1)小明用500N的力将小车推着沿水平面向前进5米,在这个过程中做功:.(2)小车的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重力做功为0.点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14、30℃【解题分析】

(1)知道天然气的质量和的热值,利用公式Q放=mq可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根据公式Q吸=30%×Q放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又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根据Q吸=cm(t-t0)可计算水的末温.(1)完全燃烧70g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mq=70×10−3kg×6.0×107J/kg=4.2×106J,(2)水吸收的热量:Q吸=30%×Q放=30%×4.2×106J=1.26×106J,∵Q吸=cm(t−t0),∴水升高到的温度:t=+t0=+20℃=30℃15、折射高大【解题分析】

[1][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3]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16、3:10【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m甲:m乙=5根据Q=cm△t得,它们降低温度之比为:△t【题目点拨】重点是吸热公式的应用,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三、实验题17、小颗粒为了使冰均匀受热-2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没有【解题分析】

(1)[1]实验过程中宜选用体积比较小的小颗粒冰块,冰块受热比较均匀,减小误差;(2)[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冰均匀受热;(3)[3]液柱在零刻度下方,是零下,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2℃;(4)[4]由丙图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征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5)[5][6]小融在冰熔化完之后继续加热,得到了丙图CDE段图象,BC端是冰熔化阶段,其中CD段物体是液态;DE段处于液态,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试管内的水在DE段没有沸腾;18、秒表加热时间升高的温度2.2×l424.2大比热容【解题分析】

(4)研究物体吸热本领的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时,要保证两者的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时间,故还需要秒表;(2)由于是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即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故可以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已知m=544g=4.5kg,△t=24℃,根据Q=cm△t=2.2×443J/(kg•℃)×4.5kg×24℃=2.2×442J;由Q=qm得:m=Q/q=2.2×442J/(3.4×447J/kg)=4.2×44﹣3kg=4.2g;(2)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干泥土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19、加热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