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二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维生素P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4.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提供信息:合金就是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融冷却后形成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混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Al+H2OAl2O3+H2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B.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C.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6.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碳酸钠NaCO3 B.氧化铝AlOC.氧化铁FeO D.氢氧化钾KOH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B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C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观察颜色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A.A B.B C.C D.D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气味C.受热易升华D.受热易分解10.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需适量补充的元素是()A.铁 B.碘 C.钙 D.硒11.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B.地球的大气成分从形成之初一直是固定不变的C.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如果增加排放会导致酸雨12.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2 D.+413.“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露天焚烧垃圾 C.废气随意排放 D.工地洒水除尘14.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混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氮气和二氧化碳 B.食盐和蔗糖C.明矾和沙子 D.二氧化锰和铁粉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C.用液氮产生低温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属_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3)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列式计算)。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物质都是由有微粒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的基本微粒。(1)找一个大小合适的瓶子,将燃着的纸条扔进瓶中,待燃烧结束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处,发现鸡蛋慢慢挤入瓶口。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2)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它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浓氨水,再往滤纸条上从右往左依次滴上A、B、C三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3)氮化镓(GaN)是“蓝色发光二极管”中的重要材料。已知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镓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填“阴”或“阳”)离子。18.(8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为;(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请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早在十七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由于实验设计“失误”,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试验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我的改进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得到了金属灰称量密闭的容器(连同里面的金属),进行燃烧实验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燃烧结束后,称量________________发现比原金属质量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发现总质量和燃烧前一样。若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是镁带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发:用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应该在___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拓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石墨的元素组成。实验步骤:称量a克石墨,放在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引燃;反应结束后,用足量的b克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称量石灰水的质量变为c克。分析: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石墨中含有碳元素;根据a=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b、c的关系式表示),可知石墨中只含有碳元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A、维生素P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B、维生素P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不是“g”是“1”,常省略不写,错误;D、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0):(16×16)=162:15:128,可见维生素P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故选D。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2、C【解题分析】

A、一氧化碳、氧气和甲烷在水中都难溶解,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氢气和氧气,故A错误;

B、一氧化碳、氧气、和甲烷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现象相同,故B错误;

C、一氧化碳能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燃着的火柴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燃着的火柴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甲烷都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都有水,干冷的烧杯内壁都会出现水雾,现象不相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都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相同,不可以鉴别。故D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在做物质的鉴别题时,首先要知道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的试剂要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进行鉴别。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高锰酸钾法制氧气时的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熄灭酒精灯考点:高锰酸钾法制氧气时的操作步骤4、C【解题分析】

A、观察流程图发现开始的反应物是铝镓合金,最终的生成物是铝镓合金,所以铝镓合金能循环使用,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不符合题意;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而氧气属于单质,符合题意;D、铝镓合金与水的反应中生成物是氧化铝、氢气和镓,相当于镓未参加反应,所以实际上发生的反应是:Al+H2OAl2O3+H2,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5、D【解题分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食物变质是化学变化,旧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C.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D.水结成冰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是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选D6、B【解题分析】

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该做法正确.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该做法错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该做法正确.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该做法正确.故选B。7、D【解题分析】

A、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错误;B、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错误;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价,可以求出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故选项正确。故选D。8、D【解题分析】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向呼出气体样品和等体积的空气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盛呼出气体的瓶内石灰水变浑浊,盛空气的瓶内无明显现象,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9、D【解题分析】

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受热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受热易分解,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缺钙会是幼儿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因此需要补充钙元素。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1、C【解题分析】

A、空气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故A错误;B、地球的大气成分从形成之初一直是固定不变的说法错误,故B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正确,故C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如果增加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D错误。故选C。12、D【解题分析】

在ClO2中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x+(-2)×2=0,则x=+4。故选D。13、D【解题分析】

A、燃放烟花爆竹,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垃圾不可行,因为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C、废气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故选项错误;D、工地洒水除尘,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14、C【解题分析】

A、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B、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C、明矾能溶于水,而沙子不溶于水,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锰和铁粉均不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15、A【解题分析】

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

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C、用液氮产生低温环境,利用的是液氮汽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呈现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A。【题目点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9.6g混合物75.4%【解题分析】(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固体减少的质量,。(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分解为固体氯化钾和气体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3)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则: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答: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属于混合物;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75.4%。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纸条在瓶内的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的氧分子的数目减少,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压强滤纸条从A到C依次变红不断运动313失去阳【解题分析】

(1)纸条在瓶内的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的氧分子的数目减少,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压强,待燃烧结束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处,发现鸡蛋慢慢挤入瓶口;(2)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它具有挥发性。往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浓氨水,再往滤纸条上从右往左依次滴上A、B、C三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从A到C依次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3)根据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则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最外层电子数为3,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18、(1)455(2)6:11:1(3)1【解题分析】

(1)根据标签所示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C12H22O14Zn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锌的相对原子质量×锌原子个数);(2)根据葡萄糖酸锌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3)由标签可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mg,据此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2+1×22+16×14+65=455;故填:455;(2)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则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22:14=6:11:1.故填:6:11:1。(3)由标签可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