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1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2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3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4页
《黄河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颂》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核心素养,彰显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诵读诗歌,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黄河颂》是人教版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也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还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我有意识地在其中突出了朗读指导,各个环节中又分别有所侧重。因为这节课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我将所有教学环节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朗读指导、朗读训练、提升朗读能力。从初读课文、感知歌词,到赏读课文、品味歌词,从美读诗歌、升华主题,到课堂延伸、知识反馈,都将朗读置于关键位置,予以高度关注。而且朗读指导方式多样,针对性强,切实将阅读课朗读指导落到了实处,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对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把握不够熟练,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诗歌的方法还在探索阶段。但现在的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有一定的表现欲望,还会在课堂畅所欲言,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愿意去接受学习诗歌的方法。这批学生都属于零零后,他们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之中,其中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生活优裕,没有遭遇过战争与离乱的痛苦。国破家亡的伤痛,保家卫国的激情要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有一定难度。对学生来说理解黄河的主题是有难度的,特别抗日战争的背景离我们毕竟久远了些。所以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一步步加深对本课主题的挖掘,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拓展延伸环节中,我展示了最近戍边战士英勇牺牲的新闻视频,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真切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既与教材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又使教材知识得以延伸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拓展阅读空间。【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黄河的形象。2、揣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3、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诗歌,感受黄河的形象。【教学难点】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诗意,欣赏语言。

2、合作探究法:引导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以生生、师生合作方式探讨、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3、跨学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地理、历史等其它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4、多媒体教学法:综合使用多种媒介,如幻灯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课程资源】简介黄河的视频。《黄河颂》配乐朗读的视频和音频。有关黄河地理历史方面的图片。戍边战士英勇牺牲的新闻视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播放介绍黄河的视频和配乐视频用剪映合并,黄河惊涛澎湃和气势磅礴的气势,又配以雄浑的钢琴曲,给学生创设身临其境、激情欣赏的感受。目的是以图象来显示情境,以音乐来渲染意境,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2、插入朗读配乐时用软件删除原唱并截取部分,恰当地烘托了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3、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网络优势,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历史相关知识,将各种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4、播放下载的戍边战士英勇牺牲的新闻视频,用剪映合并,真切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预习任务】1、学生利用参考书或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学生预习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3、熟读诗歌,圈点勾画出优美的和不理解的语句。【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激情导入学生观看黄河的视频,教师激情导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同学们,这就是黄河,我们的民族魂,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二、检查预习提问同学们对作者、作品的预习情况。教师补充,出示幻灯片:(教师评价:大部分学生预习充分,都能正确作答,教师给予语言上的充分肯定,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补充)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时代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后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评价:全体学生集体回答问题,能整体上感知诗歌情歌,教师给予表情上的充分肯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加深对诗歌感情的深入理解认识。)——对黄河的赞颂之情。仅仅是对黄河吗?朗诵词里点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赞颂黄河也是在赞颂中华民族。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该是热情悲壮的,既要读出黄河波涛滚滚的气势,又要读出对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英勇不屈精神的赞扬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小组展示,自评与互评。要求:读出感情和气势,把握节奏、重音等。(学生自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学生互评:引导学生之间针对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互相评价,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小组展示朗读,师生点评。(学生互评:引导学生之间针对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互相评价,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评价:给予学生具体、丰富、褒贬兼顾的评价,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朗读的优缺点。同时根据学生的点评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本诗的朗读技巧有明确的认识。)四、颂读黄河诗篇1、赏读黄河形象歌词的主题部分是“颂黄河”,但没有直接歌颂,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从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黄河的诗句进行圈点批注,说说表现了黄河的什么形象?(教师评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见解正确,教师给予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和赞扬的评价。)——同学们,这就是黄河。他一泻万丈,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势不可当,历经曲折,一往无前。至此,诗人面对黄河一幅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的赞颂之情也油然而生,喷薄欲出。2、悟读黄河气概同学们看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诗人的赞颂之情呢?“颂黄河”阶段有一个明显的语言标志,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个标志把这节内容分为了几个层次?请同学们找出关键词,结合课外知识,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对每层主要内容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后发言,教师提问同学并总结)(教师评价: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见解正确,教师给予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和赞扬的评价,并进行总结,补充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请同学们看这张黄河文化流域区域图(大屏幕出示黄河文化流域区域图):中国文字、中国政权、华夏文明也都发源于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一层歌颂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2)歌颂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黄河地图):由于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它都是战略要地。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是我们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3)歌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从精神上激励着中华民族。请同学们借助这张黄河示意图来理解。(大屏幕出示黄河示意图)黄河流经九省,流域宽广,泽被众生。上句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把黄河的主流比作巨人的躯干。那么什么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呢?对,就是无数条支流。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出不可阻挡的力量,恢弘磅礴的气势,更足以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这一节歌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从精神上激励着中华民族。3、学习黄河精神望黄河波涛滚滚诗人心潮澎湃,颂黄河气壮山河诗人有唱不尽的赞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向黄河发出铮铮誓言,学习黄河什么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联系背景,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干什么呢?对!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之中。五、明确主旨《黄河颂》运用象征手法,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他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和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华!六、拓展延伸悠悠黄河,巍巍中华,黄河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久远的。它以磅礴的气势,母亲般的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上古时期的大禹,到秦末的陈胜吴广,再到抗日战争涌现出的无数仁人志士,他们都有同黄河一样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现在就请同学们观看这则戍边英雄为国牺牲的视频,用一百字左右的文字写一写你的感想。(教师评价: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教师给予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和赞扬的评价。)教师提问同学并总结:同学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英雄们用坚强的意志和宝贵的生命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今日之少年,让我们铭记并发扬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