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面积的变化贺兰县第二小学张宇慧教材内容:沪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几何小实践——表面积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通过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2.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3.在探索表面积规律的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2.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3个长方体模型,塑料泡沫板3块学生:导学案,多米诺骨牌(每组12块),小刀(每组1把),塑料泡沫板(每组2块)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变化,导入新课1.孩子们,在刚刚鼓掌中老师有个疑惑,我们一只手几个面,(两个面,分别是手心和手背),那两只手就4个面,老师觉得有时就不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刚刚的鼓掌时当两只手合起来时,我们只看到几个面,什么消失了呢?2.设疑并揭示课题: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发生在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上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表面积的变化活动一:确定包装1盒糖果用多少包装纸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淘气和笑笑为幼儿园的弟弟妹妹准备1盒糖果,包装这样一盒糖果,接口处不计的话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求长方体的什么有关知识?如何列式计算?【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意图主要是:1.确定包装1盒糖果用多少包装纸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2.复习有关表面积计算的知识。(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活动二:解决包装两盒糖果用多少包装纸的问题。(一)提出问题“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自己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要求:
1.利用数学中的有序思想,不重不漏的摆出所有包装方案。
2.每摆出一种方案都要集体观察长、宽、高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做好记录。思考这种方案比分开包装节省了哪些面?3.在所有包装方案中哪种方案最省包装纸?(二)汇报交流:如果包两盒糖果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形式?1.小组汇报三种包装方式如下,并分别描述三种包装方案中长、宽、高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及比分开包装节省了哪些面。(渗透有序思想)2.猜一猜三种包装方案中哪种更省包装纸?为什么?提出猜想:重合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3.在猜想的基础上,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证,完成学习任务单。(渗透猜想-验证-结论探究方法)4.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计算,哪种包装更节约包装纸呢?(1)利用长宽高计算表面积。表面积: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2(5×4+4×3×2+5×3×2)×2=(20+24+30)×2=148(平方分米)表面积:长:5厘米×2宽:4厘米高:3厘米(5×2×4+4×3+5×2×3)×2=(40+12+30)×2=164(平方分米)表面积:长:5厘米宽:4厘米×2高:3厘米(3×3+5×4×2+4×2×3)×2=(9+50+24)×2=158(平方分米)(2)利用重合面的面积计算。(3)利用其他方法。5.得出结论:重合面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其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摆一摆,充分经历叠放的过程,直观感受拼摆方式的多样化。二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方案,培养优化意识。三是经过观察、猜测、验证、思考,感知一般规律。四是经过观察、猜测、验证、思考,体会棱、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新的长方体模型,发展空间观念。(三)汇报交流,拓展提升活动三:解决包装3盒糖果用多少包装纸的问题(一)提出问题:如果把3盒糖果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更省包装纸?1.小组合作,摆一摆,想一想。2.小组汇报交流。成果预设: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可能找到4种或者更多种的包装方式。(二)讨论计算包装纸的大小。
1、通过比较排除法2、完成学习任务单,比较哪种方案更省包装纸。(1)小组汇报交流计算方法。(2)利用重合面的面积计算。(3)利用其他方法。【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预设学生会顺着先前的经验,接着再在充分放手,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中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我发现要使包装纸最省,只有将面积最大的面重叠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尽量“减少”面积最大的面。(三)观看微课,课堂拓展1.其实包装中的学问,以及学习数学的学问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积极验证,一定会获取更多的知识。2.你知道吗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多个相同长方体叠加包装在一起的情况,当包装越接近正方体时,越节约包装纸,这是为什么呢?留给聪明的同学们下课思考!【设计意图】给学生留有疑问,让学生对下节数学课有所期待。也正是体现着课标所倡导的“数学课不要上光,要给学生留有余地”的留白思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近而意无穷”。(四)拓展变化,延伸规律活动四:体验1个长方体切割成2个小长方体提出问题“1个长方体,怎样切割,成为两个长方体?”自己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要求:
1.利用数学中的有序思想,不重不漏的切出所有可能得到的长方体。
2.每切出一种方案都要集体观察长宽高各发生什么变化,并做好记录。并思考切割之后,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3.在所有切开的方案中,哪种得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哪种表面积之和最小?4.小组汇报(1)平行于大面切割增加的表面积:2(长×宽),即2ab切割后的表面积:S=2(ab+ah+bh)+2ab表面积:2×(10×8+10×6+8×6)+2×10×8=376+160增加了160cm2=536平方厘米(2)平行于中面切割增加的表面积:2(长×高),即2ah切割后的表面积:S=2(ab+ah+bh)+2ah表面积:2×(10×8+10×6+8×6)+2×10×6=376+120增加了120cm2=496平方厘米(3)平行于小面切割增加的表面积:2(宽×高),即2bh切割后的表面积:S=2(ab+ah+bh)+2bh表面积:2×(10×8+10×6+8×6)+2×8×6=376+96增加了960cm2=472平方厘米观看微课,深化知识点切面越大,增加的面积就越多;切面越小,增加的面积就越少教师展示泡沫板切块问题谈话:切割泡沫板的过程中,要把一个整块的泡沫板切成两个小长方体。先标注大、中、小三个面,沿平行于大面切割,沿平行于小面切割,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表面积变化的例子,说一说。(五)课内练习1.把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切为两部分,表面积有可能增加多少平方厘米?2.将两个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六)课堂总结,多元评价谈话: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应用“表面积的变化”知识的地方很多,有时是需要表面积越小越好,比如节省包装,但有时也要考虑其它因素,要让表面积越大越好,比如晾晒衣物、饰品的锻造。所以,我们要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地理第九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 康师傅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口语情景考试试题及答案
- 炼油厂地磅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腐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学病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招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建(焦化、重整、加氢)低温热回收站(土建)招标文件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电子教案-09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模拟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无答案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 节日主题班会 《感恩母亲节》教学课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经44绯的同学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跳圆舞曲的小猫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UKF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