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教学目标一、了解高考修辞鉴赏考查形式。二、熟悉常见修辞方法及特点。三、能够鉴赏诗歌中修辞技巧。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通感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答案:“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夸张: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所作)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答案:“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例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前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把柳枝比作绿色的丝带,突出它的轻柔美。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首诗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答案:比喻。“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比拟(拟人、拟物)山园小梅(北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

答案:比拟,“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通感

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融起来.

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秀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提供的意象世界的美。

客思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本诗首句写法独特,请就你的理解,进行鉴赏。答案:首句用通感修辞写所闻。将属于听觉的“促织声”用视觉形象的“针”来描述,突出声声鸣叫给自己内心带来的刺痛之觉,从而突出了客思之痛,可谓婉曲而深刻。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牛刀小试【答案】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案:运用了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写自己和友人别离后的孤寂飘零,从而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答案: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阅读下面诗句,然后回答问题。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答案: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将花比作美人,深夜怕花睡去,点上红烛去欣赏芳容,表达对海棠花的无限喜爱之情。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⑴朱门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