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 课件 第14、15章 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_第1页
《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 课件 第14、15章 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_第2页
《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 课件 第14、15章 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_第3页
《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 课件 第14、15章 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_第4页
《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 课件 第14、15章 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1第14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重点问题32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原则、目标与内容14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联系与区别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宏观土地利用策略5中国城市规划与空间增长的难点与对策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20世纪80年代,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思想在美国兴起。这一时期,美国城市正遭受空心化、能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城市病”的严重困扰,与城市理想的宜居性、经济发展、社会结构、邻里关系、社区治理等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相去甚远。新城市主义思想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伴随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摊大饼”“大城市病”现象在全球屡见不鲜,且日益严重;二是根据“空间决定论”原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交通连接性、路网规划以及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且空间组织形式对居民之间的互动与社区意识也产生显著影响。14.1.1新城市主义的内涵与原则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运动的发起人、联合国城市规划专家顾问小组首席专家、交通引导发展理论全球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在《翡翠城市》中,提出了“翡翠城市”十项原则14.1.1新城市主义的内涵与原则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14.1.2精明增长的目标与内容精明增长(smartgrowth)的思想源于欧洲率倡导的“紧凑发展”原则,主张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实现高效、集约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规划协会指出精明增长的内涵是:旨在促进地方归属感、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以及开发成本和利益公平分布的社区规划、设计、开发和复兴。空间增长发生在空间密集性很高的地区,且具有动态、多元化和无序的特征,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不可或缺,这对遏制城市蔓延、保护郊区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创造多样化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极其重要。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14.1.2精明增长的目标与内容精明增长有三个核心要素保护城市周边的乡村土地鼓励嵌入式开发和城市更新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以及强调限制城市外围,注重发展现有城区123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14.1.2精明增长的目标与内容问题超越地方范畴时,应由区域性协调来解决协调(coordination)精明增长的目标限制服务区范围,提高能源、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效率限制(containment)保护大城市边缘区及其附近的开敞空间与其他资源保护(conservation)重视社区的经济、再开发、形态与生活质量重视社区(community)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14.1.3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关系新城市主义常以微观视角解决宏观问题,通过市场运作落实管理理念;精明增长则从宏观视角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主要以政府引导性和限制性的政策法规为工具。现实中两者又有相辅相成:新城市主义向精明增长注入市场元素,而精明增长则为新城市主义提供政策保障。14.1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14.1.3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关系在应对城市蔓延问题上,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解决方案基本达成三大目标:实现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优化中心城市结构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伴随大城市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和问题日益严重,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已经从纯粹的理念更新,上升为融合了理念、原则、方法、工具和政策的一个理论体系。例如,为了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人口、经济和社会的有机融合,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的整体目标,精明增长理论先后实践了UGB管理、TOD模式、城市内部废弃地再利用等新发展模式。其中,TOD模式是两者的关键点和重要共识。14.2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14.2.1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深度结合14.2.2科学应用政府工具成大势所趋14.2.3一体化动态模型推动科学决策14.2.4微观数据构建精细化研究范式14.2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14.2.1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深度结合经验表明,空间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的交互影响是空间管理的关键点,由此规定了城市空间管理工具与方法的三大基本要素:客观现实、主观体验和社会经济空间。城市空间增长的指标与变量众多且参差不齐。有学者通过对数理模型进行整合,在社会、环境与经济三大板块下综合出衡量精明增长成效的指标与标准,便于数学建模和定量分析14.2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1975年,美国城市土地协会(UrbanLandInstitute,ULI)将城市成长管理界定为:政府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城市郊区土地拓展的方式、区位、速度、数量等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引导。在城市成长管理中,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政府工具,有助于保证城市发展的规模适度、空间紧凑拓展和文脉有序传承,以推进城市与乡村、整体与区域的协同发展。14.2.2科学应用政府工具成大势所趋14.2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土地利用、交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动态互动关系是城市规划和空间增长管理的核心。城市空间动态模型是由若干子模型相互连接所构成的模型体系,包含行为模型和物理模型两种类型。通过子模型之间的互动,可以准确把握城市内部系统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特征,深入揭示城市空间增长与变动的机制与机理,提高城市空间决策的科学性。14.2.3一体化动态模型推动科学决策14.2城市空间管理方法与工具演进大规模的数据驱动促成了城市领域的精细化研究范式:可以开展更精确且有针对性的城市空间量化研究;在城市发展的空间规划与经济政策模拟上,大数据支持对外部冲击和具体政策的传导和影响进行定量化表达;通过改变参数,可以观察或识别主体行为的模式变化;四是聚焦特定政策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加强因果关系识别14.2.4微观数据构建精细化研究范式14.3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宏观土地利用策略14.3.1分类城市型TOD是指公共交通网络主干线上的站点地区,采用高密度混合使用形式,一般位于两条或两条以上地铁线的换乘站点或大型交通枢纽的600米内。邻里型TOD则是指具有较高密度的住房区域,具有零售、市政和开阔地服务设施,较少出现商业区。卡尔索普将TOD划分为城市型TOD和邻里型TOD两种基本类型14.3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宏观土地利用策略14.3.1分类14.3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宏观土地利用策略14.3.2分圈层从区位理论的视角出发,划分圈层是城市土地有效集约发展、集聚功能和强化中心的前提。彼得·卡尔索普提出的TOD设计理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强调“在区域层次整合交通体系”及“在社区层次营建宜人的步行环境”。目前成型的TOD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城市;二是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5~10分钟步行路程(约400~800米)为半径建设TOD片区。14.3公共交通导向下城市宏观土地利用策略14.3.3分要素形成控制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TOD的核心理念,根据交通站点进行具体规划,确保土地的高效综合利用,1999年贝托里尼提出了节点场所模型,为规划者提供一定的量化依据。节点场所模型将TOD站点分为节点(交通能力)和场所(功能强度和丰富度)两个方面。14.4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运行机制1.政府自上而下的维持机制2.多元合作竞争的推动机制3.彰显公民权利的监督机制14.4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运行机制1.政府自上而下的维持机制多中心治理的运作机制是美国精明增长策略的支撑保障。地方政府负责编制与实施城市规划,联邦和州政府与专家团体制定规划原则,提供技术实施指导,并通过提供补助金、项目补助或委托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平台与资金信息等途径,对地方政府开展基金引导为主、法律法规管制为辅的“软控制”14.4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运行机制2.多元合作竞争的推动机制利益集团与政府通过资金、技术的竞争与合作来强化多元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其竞合机制依据不同项目类型而有所不同。在合作中,政府具有行政权威而利益集团拥有专业化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搭建精明增长联盟的资金技术框架,完成公共性质或非商业性的项目。当公共项目遭遇资金短缺时,逐利性利益集团依靠资金优势与政府争夺项目的控制与开发权,这将不利于精明增长稳定发展。14.4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运行机制3.彰显公民权利的监督机制社会公众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及宪法赋予的选举投票等基本公民权,是精明增长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政治环境中,公众参与、选举投票、参与利益集团等方式会增强公众的社会地位,使公众意见、公众参与成为社会公众介入规划实施的决定要素。中国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集中表现为以保障地方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运作模式,这与美国的多中心治理及多层次合作博弈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明确中西方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背景差异是研究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必要之举。14.5中国城市规划与空间增长的难点1.土地利益格局固化,增长主义激发政企联盟,抑制土地市场化机制2.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政府主导性过强,公众参与及利益多元分享被弱化3.社会文化与社区背景不同,多元合作治理网络模式不易形成14.6中国城市规划与空间增长的对策第一,引导空间紧凑增长,合理形成城镇结构体系第二,加快发展中小型城市第三,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第四,加快与土地制度改革配套的户籍制度改革第五,尽快突破中国城市规划实施与空间增长管理的难点关键术语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城市蔓延规制空间结构规划空间增长管理城市增长边界复习思考题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含义、异同之处,并简述二者之间的互补性。简述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目的与必要性。简述城市空间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简述美国城市空间管理面临的挑战。什么是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简述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成长政策保障。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中国与西方城市增长管理模式的差异有哪些?中国如何达成精明增长模式?思考城市管理学:公共视角第15章城市社区的治理转型重点问题32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特征、作用与对策14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特征、作用与对策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特征、作用与对策城市社区治理手段转型的特征、作用与对策随着城市社区事务和居民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政府一元管理模式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首先,政府主导社区问题处理和供给社区服务,将难以承受巨额的财政负担。其次,政府面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不具备专业优势,限制了城市社区治理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困境政府在传统城市社区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地垄断城市社区治理决策权,并亲自负责处理社区问题和提供社区服务,导致城市社区自治空间十分狭窄,政府外的其他主体无法发挥能动作用。表现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15.1.1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特征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政府应改变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参与策略,真正做到“多元主体共治”例如,英国社区的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主体都可以申请政府设立的“竞争性资金”项目,获得开展社区治理活动的资金。社区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能够承接社区问题处理和社区服务供给例如,2017年,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道的凤凰熙岸社区尝试将社区养老、社区青少年教育等事务外包给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应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例如,美国社区居民可以加入社区董事会或住宅社区协会,参与社区发展规划制定、社区集体事项决策以及社区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等。15.1.1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特征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15.1.2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作用依靠作为社区“局内人”的企业、社会组织、居民提供需求信息,通过各主体间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改善社区服务质量,回应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求。第一,利用不同主体的比较优势提升社区治理效率多元共治模式为各方主体提供了沟通与协商渠道,这有利于多方主体就利益矛盾充分交换意见,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合意,达成和谐稳定的利益均衡格局。第二,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协商沟通减少社区利益纠纷通过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形成利益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促进城市社区的关系网络由松散转向紧密。第三,通过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增强社区凝聚力多元共治模式凭借以下三个方面的优越性,推动了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第一,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在向多元共治转型的过渡阶段,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往往滞后于社区治理的转型需要:首先,相关法律和制度尚未授予政府外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法定地位,多方主体进入多元共治序列时会受到固有的行政权威结构的排斥和质疑。其次,相关法律和制度尚未对各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等进行明确规定,造成主体间在多元共治过程中产生分歧和摩擦。未来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授予城市社区多元主体法定权利、明确共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为社区多元共治提供保障。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15.1.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对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需针对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思路:第二,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在多元共治的转型过程中,居民参与不足:首先,照顾弱势群体生存是社区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就此容易造成其他群体的参与缺位,削弱了社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其次,居民缺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认为社区的发展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而参与渠道的逼仄和不畅进一步限制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未来应设计对全体居民具有吸引力的社区活动,提供丰富有效的参与途径,为全民参与营造氛围和培育社区自治创造条件。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15.1.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对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需针对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思路:第三,完善社会组织和多元协作体系建设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发育滞后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是经费来源不足或者社区规模有限为社会组织平添压力。社会组织发展迟缓使其难以承接政府和企业转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政府应通过资金援助、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例如,2012年4月,英国政府推出“大社会资本计划(BigSocietyCapital)”,为第三部门投入6亿英镑以支持英国社区中的社会企业、慈善部门和社团组织的发展。这些社会组织为英国城市社区自治做出了突出贡献。15.1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15.1.3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转型的对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转型需针对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思路:首先,在科层制的治理结构中,信息传递严格遵循自上而下层层传达的原则,这种方式制约了信息流通效率。其次,在科层制的治理结构中,社区基层工作主要是完成上级指派的工作任务,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少有机动空间,这种方式会束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抑制社区治理的活力。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弊端一、组织内部在纵向上进行分层,每一层级受组织规则和上一层级的约束和规范,层级间具有明显的权限范围;二、信息和指令以单线条的方式自上而下层层传递,高层对下级管理对象进行领导和控制。组织模式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呈现纵向的科层制特点15.2.1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特征项目制的特征:一,项目制是一种事本主义的动员或组织方式,相关部门及人员为完成某一明确的预期目标,在限定时间和限定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根据工作流程结成临时性的工作小组。二,项目制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区治理中的唯一领导权威,项目制通常邀请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项目小组的工作。三,项目制突破了科层治理结构中的纵向层级约束,社区治理工作转变为政府部门指导下的横向协作形式,以此简化社区治理层级。项目制的形式:一、在自上而下的发包形式中,治理项目由政府发起,政府通过“发包”“打包”“抓包”等方式将亟待解决的社区问题或亟须提供的社区服务委托给具有资质和能力的项目小组,属于“政府订单、社区供给、居民接受”的形式。二、在自下而上的发包形式中,多元主体在对社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社区治理项目草案,再提交给由政府主导并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的评议机构进行评选,最终由政府根据评议结果向各个项目拨付不等的资源,以支持各项社区治理项目的自主实施。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城市社区可借鉴企业管理的项目制来实施治理工作15.2.1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特征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城市社区可借鉴企业管理的项目制来实施治理工作15.2.1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特征图15-3城市社区治理中项目制自上而下的发包形式资料来源:笔者自行绘制图15-4城市社区治理中项目制自下而上的发包形式资料来源:笔者自行绘制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15.2.2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作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向横向项目制转型,可以克服科层制结构的固有弊端:横向项目制通过邀请内部主体参与治理,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这种需求导向的社区治理决策方式有利于使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问题得到切实关注。第一,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问题识别的精准性项目制有利于治理结构的扁平化,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尤其能加快治理主体间的横向互动与沟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及时回应和处置社区居民需求。第二,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项目制结构通过邀请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能够调动和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促成正式或非正式的资源互利、合作及共享关系,扩大资源的来源渠道。第三,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在项目制结构中,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主体专注于实现项目目标,不必承担其他行政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专业化水平,提升社区治理效率。第四,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工作开展的专业性第一,城市社区中纵向行政体系与横向社会网络的互嵌与衔接亟待优化在传统的威权治理结构模式中,纵向行政体系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占据天然的强势地位,这使得不少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呈现一种“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入”形态,导致横向社会网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嵌入不足,纵向行政体系与横向社会网络的治理地位不对等。此外,在横向社会网络嵌入传统城市社区科层治理结构时,其与社区纵向治理体系的衔接不够顺畅,二者间的互动不够协调,两种治理体系在互嵌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割裂。为此,亟待出台法律法规、制定指导政策来理顺两种治理体系的关系,帮助两种力量在良性沟通的基础上顺利衔接并相互建构。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15.2.3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对策在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手段予以改进:第二,社区规则意识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发展亟待加强项目制实际上是一种暂时性的合作关系,项目的终结往往意味着多元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终止。这种方式可能造成两大后果:一是城市社区无法建立长期性的规则及监督制约关系,不利于城市社区形成稳定的治理秩序;二是除政府外的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利于横向社会网络深度融入城市社区。未来应在社区建立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相兼容的社区规则体系,引导形成严格按规矩办事的行事逻辑,降低社区治理的行为成本。同时通过在社区鼓励居民结成社区自组织、广泛参与公共议事等方式,加强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在社区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互助风尚。15.2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15.2.3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对策在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手段予以改进:情感治理情感治理是指城市社区治理相关主体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运用人情、关系、面子等非正式规则来完成治理任务,包括协调多方主体间的关系、推动社区治理事务的开展、维系社区的安定秩序等。情感治理是城市社区治理初期阶段的核心策略。城市社区情感治理包括两种类型:原生型情感治理是指城市社区治理相关主体通过日常的人际互动与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社区情感氛围,为工具型情感治理积攒情感资源。工具型情感治理则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社区场景,例如在稳定社区中的危险分子、化解社区纠纷、完成上级指派的强制性任务中,社区工作人员有意识地运用情感资源来解决问题。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随着社区性质的变化,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表现出从情感治理向规则约束转型的趋势15.3.1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特征与城市社区治理相关的正式规则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社区标准两类。法律法规主要对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社区具体事务的管理与开展等进行明确规定,享有强制的法律效力。标准是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它能够对法律法规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表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物权购置逐步取代人际纽带成为城市社区形成的重要因素。城市社区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使得传统的情感治理策略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制定正式的规则体系成为城市社区相关主体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新策略。背景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随着社区性质的变化,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表现出从情感治理向规则约束转型的趋势15.3.1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特征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15.1.3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作用明确的权责关系能有效消除重复工作带来的低效治理问题,也能促进城市社区治理各主体间的分工协作,鼓励各主体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改善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第一,有利于明确权责,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率通过出台正式的规则体系,对城市社区各项事务的处置流程做出详细规定,统一标准,能够避免因处置原则混乱而出现处置失误,有利于提高城市社区的治理效率。第二,有利于统一流程从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率城市社区通过出台正式的规则体系,能够帮助多元主体排除个人偏好和情感,对他们采取的城市社区治理行为进行约束,达到改善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目标。第三,有利于去人格化从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率第一,亟须通过宏观层面的统筹协调解决治理规则碎片化问题在制定正式规则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独立于城市社区治理相关主体之外的高层统筹机构进行协调,城市社区治理各方主体常根据自身的利益偏好形成竞争博弈,可能出现“政出多门”或“九龙治水”的现象。这不仅使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清楚应以哪项规则为准,且规则的重复制定也造成城市社区治理效率的下降。未来,出台城市社区正式规则应首先在城市社区治理相关主体之间进行统筹和协调,明确每一城市社区事务的职责归属,再由负责该事务处置的主体制定和发布相应规则的方式来进行,其余主体主要发挥配合、支持和协作的作用。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15.3.3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对策当前,城市社区正式规则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清醒面对,及时加以解决:第二,亟须通过流程拆解和量化设计解决治理规则粗放化问题首先,受前期调研不充分、中期考虑不周全以及后期跟进不及时等因素影响,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制定的不少正式规则往往未能覆盖相关工作的全流程,且可操作性较差。未来,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在制定正式规则时应采用流程化的思路。在周全考虑该项社区事务从始至终包括哪些环节的基础上,确保无遗漏地对这些需规范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标准。其次,社区规则的制定者应尽可能地使各项标准以一种量化的方式被表述,这样既能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清晰地获知应采取何种手段来开展该项工作,也可以及时了解应使该工作结果达到何种具体标准。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15.3.3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对策当前,城市社区正式规则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清醒面对,及时加以解决:第三,亟须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以解决治理规则僵硬化问题城市社区现有的正式规则体系在出台后通常没有建立配套的动态更新与灵活调整机制,使得随着社区事务的日益复杂化,僵化的规则体系滞后于城市社区的治理需求,导致过时的城市社区治理流程继续被误用,从而拖累城市社区的治理效率。未来,城市社区应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社区内各项治理工作开展的信息,将信息反映的实际工作情况与该项工作的现有标准进行对比,观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偏差。若长期存在偏差,则应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不合理的标准及时进行修正与调整。15.3城市社区治理的策略转型15.3.3城市社区治理策略转型的对策当前,城市社区正式规则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清醒面对,及时加以解决:第一,在城市社区事务的决策方面:过去,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之间主要依靠一些制度性渠道的建设,如社区听证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自治组织会议等的召开来进行沟通和协商。由于这些制度性会议的召开通常需要提前拟定时间、地点和议题,并事先确保通知到城市社区治理的各方主体,一旦确定后便很难进行调整和变动,因此在城市社区事务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这种高度僵化的制度性决策渠道愈发难以回应城市社区居民多变的需求。而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开始寻求通过开发社区数字应用或借助社交媒体等方式为社区多元主体提供能够实时进行沟通和协商决策的平台。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社区事务的决策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渠道,这有利于改善城市社区治理决策的效能,并减少多元主体间的摩擦。15.4城市社区治理的手段转型15.4.1城市社区治理手段转型的特征治理手段是城市社区治理相关主体为完成社区治理任务而采用的具体工具。传统治理主要依赖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手段正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方向转型。第二,城市社区问题的处理方面: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城市社区问题的发现依赖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巡视制度和面向社会公众的上访制度。在新模式下,社区环境信息能够通过城市社区基础信息设施而被实时感知和采集。在此基础上,这些信息一方面将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在城市社区治理的不同主体之间实现共享,另一方面也将被进一步上传到云端的社区指挥中枢。社区指挥中枢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汇总而来的社区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监控和提前预警。15.4城市社区治理的手段转型15.4.1城市社区治理手段转型的特征图15-5城市社区问题的智能化处理流程图资料来源:笔者自行绘制第三,城市社区服务的提供方面:传统的城市社区服务项目的确定是自上而下的协商决策或自下而上的反向发包的结果。无论何种方式,其过程都受到相应制度的规范。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供给受制于供给导向的思路,即主要依靠供给方决定应该为社区居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忽视作为社区服务的直接享受者——社区居民的意愿和个性化需求。而在新兴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主体可以在收集社区日常运行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的基础上,感知社区居民的需求细节,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例如,社区治理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将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数据与实时的交通路况数据相对接,为社区居民提供出行路线规划服务,帮助社区居民选择最便捷、最环保、最舒适的出行路线;社区治理相关机构还可以通过分析社区中不同群体属性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数据,归纳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从而通过预先调整社区相关资源的开放时间与空间,在满足不同群体属性的社区居民的需求的同时,实现社区资源配置的优化。15.4城市社区治理的手段转型15.4.1城市社区治理手段转型的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