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期出血-中医妇科学_第1页
经间期出血-中医妇科学_第2页
经间期出血-中医妇科学_第3页
经间期出血-中医妇科学_第4页
经间期出血-中医妇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经间期出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经间期出血的分型和代表方剂熟悉鉴别诊断了解经间期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和诊断。一、经间期出血的定义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其特点是阴道流血发生在经间期,即絪緼之时,且量甚少,一般1-2天即自止。本病属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是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种特殊类型。

中医古籍中对本病并无记载。前人指出月经周期中有一日是“絪緼之时”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胎前门》引“袁了凡先生云:天地生物,必有絪緼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此天然之节候,生化之真机也……丹溪云:一月止有一日,一日止有一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緼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在明代以前,已认识此期是女子受孕“的候”,应相当于“排卵期”。因此,西医之排卵期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二、病因病机

阴虚湿热引动阳气--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血溢脉外血瘀

月经周期中气血阴阳的消长转化具有月节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圆缺和海潮涨落相似,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月经的来潮标志着一个新的周期开始,经血下泄后,阴血偏虚,故经后期精血渐充,阴血渐复,是阴长之期。

经间期则由阴转阳,精化为气,阴转为阳,絪緼之状萌发,“的候”到来,是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之重要时期。

此时,若阴阳顺利转化,则达到新的平衡。若转化不利,阴阳失衡,热扰血海,则有动血之虞。三、诊断

1、病史:多见于青年女子,可有月经不调史,或堕胎、小产史。

2、症状:在两次月经中间(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2-3日或数日则自止,反复发生。可伴腰酸,一侧少腹胀痛,乳房胀痛,或带下增多,质黏透明如蛋清样,或赤白带下。3.检查:(1)妇科检查:宫颈黏液透明,呈拉丝状,夹有血丝。(2)其他检查:测量基础体温,在高、低温相交替时出血,一般在基础体温升高后则出血停止,亦有高相时继续出血;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通常偏低。四、鉴别诊断鉴别疾病月经周期经间期BBT经间期出血周期正常

出血BBT高低温交替时出血月经先期

周期缩短

无出血BBT高温下降时出血

赤带无周期性

无规律无规律五、辨证论治出血量、色、质

1、辨证要点:全身症状辨虚实舌脉

出血量少,色鲜红,质黏者-----肾阴虚证;出血量稍多,赤白相兼,质稠者-----湿热证;出血量时多时少,色黯如酱-----血瘀证。

2、治疗原则:以平衡阴阳为主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1)根据阴阳互根的关系,注意阳中求阴,补阴不忘阳(2)治疗时机重在经后期,滋肾养血为主,热者清之,湿者除之,瘀者化之。(3)出血时适当配伍一些固冲止血药。六、分证论治1、肾阴虚妇科特点全身表现舌脉象经间期出血量少,色鲜红质黏头晕耳鸣,夜寐不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两地汤合二至丸

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阿胶、麦冬女贞子、旱莲草2、湿热证妇科特点全身表现舌脉象经间期出血,量少色深红,质黏腻带下量多,色黄小腹作痛,神疲乏力,胸胁满闷,口苦纳呆,溺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方药举例: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白芍生地丹皮制香附黄柏红枣阿胶黑豆牛膝3、血瘀型妇科特点全身表现舌脉象经间期出血,量稍多或甚少,色黯或紫黑如酱,少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舌暗或有瘀斑脉细弦。治法:化瘀止血。方药举例: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生地大黄赤芍丹皮归尾枳壳桃仁龟板

加减:

若出血偏多时,宜去赤芍、当归尾,合失笑散以祛瘀止血;

若少腹痛甚,则加延胡索、香附以行气止痛;若兼湿热,带下黄者,加薏苡仁、红藤、败酱草以清利湿热;若兼脾虚,纳呆便溏者,去生地、桃仁、大黄,加白术、陈皮、砂仁以健脾和胃;

若兼肾虚,腰膝酸软者,加续断、桑寄生、莵丝子以补益肾气。【临证思路】

1、经间期出血仅见点滴,偶尔发生,无其他症状者,对生育尚无影响。反复发生,或出血稍多,时间稍长,并伴有其他症状,应进行积极调治。

2、经间期出血的治疗,治疗意义不在于止血,而是经间期之前预防调理,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促进顺利排卵)。

3、本病在临床上以肾阴虚证最为常见。病例分析与小结

李某某,女,24岁。1974年12月25日。主诉:阴道少量出血3天。现病史:近3月来月经周期先后不定时,值月经中期阴道有少量出血。经某医院诊断为排卵期出血。经前半个月即感外阴明显搔痒,黄带量多,口干渴,行经第一天少腹痛较为剧烈,会阴及肛门部发胀。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滑。

西医论断:排卵期出血。中医辨证:湿热下注,热伤血络。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