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一讲《力》知识点总结一、力——F(单位:N)1、概念:。2、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一个是:,另一个是。②物体间必须有(可以接触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4、测量工具——测力计(1)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2)弹簧测力计原理:。使用方法:“看”:;“调”:;“读”:读数。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量程,弹簧拉伸时要沿着弹簧轴线。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5、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和是否改变。6、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效果)7、力的表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用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二、常见的几种力1、弹力(1)弹性:叫弹性。塑性:叫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的大小有关还可能与有关。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3)产生条件:①物体接触②挤压形变(4)常见的弹力:两物体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弹簧的拉力和压力。2、重力⑴概念:叫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施力物体:⑵重力的大小:计算公式推导公式:其中g=(粗略计算时取)表示。测量:弹簧测力计握力计⑶重力的方向:应用铅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和平面是否。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厚薄均匀球的重心在。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例2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例3.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因素有()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例4.一根弹簧的伸长(Δl)和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弹簧原长l0为50cm,试就图象回答:(1)若要使弹簧伸长到60cm,需要多大的拉力?(2)如果用900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变为多少?例5.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例6.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静止在桌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转让简单版的协议书范本3篇
- 共同生活协议书范本3篇
- 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书模板3篇
- 合作经营茶叶店合同协议书3篇
- 厂房买卖合同法律效力3篇
- 北京离婚协议书签署注意事项3篇
- 牛的饲养疫病监测技术发展考核试卷
- 网络犯罪防范考核试卷
- 电机在放射性检测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种苗培育技术与实践考核试卷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眼科门诊病历
- 彝文《指路经》课件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