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4页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13分)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柑橘榨汁B.五粮酿酒C.桂花飘香D.滴水成冰

2.13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3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措施或行为不合理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餐馆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更环保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农田秸秆应综合利用制止直接燃烧

4.13分)某微粒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微粒是阴离子B.该微粒有3个电子层

C.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3D.该微粒符号为A1

5.13分)以下化学用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两个氢原子:2HB.三个氢氧根离子:3OH-

C.四个甲烷分子:4cH4D.小苏打:NaNO2

6.(3分)瓶装葡萄酒密封前常用适量二氧化硫杀菌。饮用瓶装葡萄

第1页(共30页)

酒的安康方式是:先将葡萄酒倒入敞口容器放置一段时间或摇摆

后再饮用(: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响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易

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二氧化硫是有害物应制止在生产生活中使用

B.工业生产中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

C.燃烧硫磺法熏制的银耳二氧化硫超标,食用后影响人体安康

D.瓶装葡萄酒倒人敞口容器一段时间或摇摆,有利于二氧化硫从

葡萄酒中逸出

7.(3分)如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响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

体积变化的曲线。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响

B.滴加方式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

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为14

D.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Cl

8.(3分)印刷电路板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响

为ZFeCk+Cu-ZFeCU+CuQz,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

第2页(共30页)

参加铁粉和铜粉,反响完毕后,剩余固体的成分不行能是()

A.有铁无铜B.有铜无铁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9.(3分)常德市每年常消灭因各种缘由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大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1)

A.一氧化碳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冬天用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肯定要留意室内通风

C.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D.驾驶员在密闭车库内发动汽车长时间运行车载空调,可能导致

一氧化碳中毒

10.(3分)在一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且Y、N的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5,在肯定条件下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

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MNXY

反响前质量/g12024640

反响后质量/g56104624

以下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可能正确的选项是0

A.Y+M=2NB.N=M+YC.N=X+2YD.2Y+2M=N

11.(3分)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塑料制成的保鲜膜掩盖在食物上能防止水分散失起到保鲜作用

第3页(共30页)

B以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的过程中肯定不会发生置

换反响

C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水沿容器内壁缓慢参加浓硫酸中

并不断搅拌

D俗称“邮票”的型毒品“LSD致幻剂"无色无味毒性极强,全

社会都应防范毒品危害

12.(3分)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酶的定向进化”,可用于制

造从生物燃料到药物的全部物质(绝大局部酶是由多种氨基酸构

成的蛋白质)。丙氨酸丙氨酸(CHNO)是一种常见氨基酸,下

372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

A.从类别上看:丙氨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从宏观上看: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丙氨酸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

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从质量上看:丙氨酸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13.(3分)2022年5月23日,《XX日报》刊发闻:“水氢发动机下

线,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引发公众广泛质疑。该技术实质是:

水和铝反响制取氢气组成燃料电池驱动汽车行驶,但其使用本钱

是燃油的30〜40倍。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氢气是一种抱负的、清洁的、高能燃料

B.该技术制取氢气本钱低廉、节能环保、无副产品

C.燃油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等都是石油炼制产品

第4页(共30页)

D.该大事中“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的宣传是违反能量守恒定

律的伪科学

14.(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进展亲热相关。以下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等地应严禁烟火,预防可燃性粉尘和气

体爆炸

B向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洗涤剂会消灭乳化现象,油水

不再分层

C纯金属中熔合其他元素转变组成后,可使金属材料性能发生改

D局部内地援藏教师在西藏消灭高原反响,是由于空气中的氧

分子比内地小

15.(3分)“热重分析法(TG)”是利用程序把握温度测量物质质量

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用法争辩一水合草酸钙

TG(CaC2O•

的热分解产物时,随温度上升依次发生如下反响:

H2o)CaC2O4

400C

.HOCaCO+HOf;CaC9OACaCO+COt;

8oor现取用法力口

CaCO3CaO+CO2t29.2gCaC2O;H20,TG

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钙的质量分数为33.7%,以

下关于剩余固体成分的推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CaCQaB.CaC,0JH7O和CaCOq

C.CaCC)3CaOD.CaC2O4^[lCaCO3

二、填空题(此题共6小题,共30分)

第5页(共30页)

16.(10分)化学使生活更奇特。请答复以下问题:

(1)如下图的简易净水器涉及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

淀、^二氧化氯(C1OJ是一种重要的饮用水消毒剂,其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小明郊游带着水果和牛奶,它们可供给的主要养分素

有」____

(3)近年我国研发的用含硝化钮(Bi2Te3)材料制成的可穿戴设

备能利用人体体表散热为手机充电,其能量转化方式是。

(4)常德市桃源县、西湖治理区等地盛产“富硒大米、富硒桃”

等农产品。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填“金

属”或“非金属”)元素,合理摄入可防癌、抗癌。

I

长装小卵石

「石英砂

17.(3分)标准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前提。请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0”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试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有:

转移________

0"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试验的根本步骤包括:

计算^-------装瓶保存。

9利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应是-------

18.(3分)如下图为NSR汽车尾气处理流程示意图。利用该技术,

第6页(共30页)

先后经“储存、再复原”后可将发动机产生的NOx(氮氧化物)、

CO等进展无害化处理。请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I“储存”阶段,吸取NOx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复原”阶段,Ba(NqI2与尾气中的CO反响的化学方

程式为O

(3)NSR汽车尾气处理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

该反响的催化剂是

NOX+O2+CO^SN2+CO2,

储存还原

NSR汽车尾气处理流程图

19.(4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

/gKC127.631.034.034.740.042.645.548.351.1

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KNO314.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请答复以下问题:

(1)20℃时,上述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下同)。

(2)将温度为80℃、质量一样的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第7页(共30页)

温到20℃,析出晶题体最多的是o

(3)在某温度范围内NaCl和KCI的溶解度可能相等,该温度范

围是(填字母序号)。

A.10℃~20℃

B.20C〜30℃

C.30C〜40C

D.40℃~50℃

(4)20C时将20gNaCl参加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准确至0.1%)。

20.(4分)化学学问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请依据要求答复列问

题:

I“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表征方式。如图是

装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参加氯化钢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数

目关系变化的示意图:

说明:图中“・°。”表示不同的离子

①试管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图中“°”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用所学学问解释或说明以下问题:

①co与co?性质不同的本质缘由是-------;

②学习和争辩几千万种化学物质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21.(6分)在化学复习课上小明与同学们一起争辩沟通,构建了无

第8页(共30页)

机物性质及转化关系图(如下图)。图中“盐1”“盐2”表示两种

不同的盐,X、Y、Z是除酸、碱、盐之外的物质类别,物质类别

间有“-”相连表示可能发生化学反响。请依据所学初中化学

学问,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1)Z的物质类别是

(2)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学式:X、Yo

(3)假设“盐1”为Ag'O,则图中符合要求的“Z”与“盐1”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4)谶“盐2”为Na2co3,则图中“碱”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

Na2cO3与“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一个)。

三、试验与探究题(此题共3小题,共20分)

22.(6分)试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以下装置(如下图)。请依据要求

答复以下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第9页(共30页)

(2)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制取气体前应进展的操作是O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

号),化学方程式为o

④你认为试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O

23.(5分)设计简洁试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写出

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24.(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响制取CO2,当观

看不到气泡产生时觉察固体仍有剩余,同学们对此进展了探究(杂

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响)。请你参与探究并答复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缘由是什么?

【猜测假设】

猜测一:;

猜测二: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外表阻碍反响连续进展;

猜测三: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试验探究一:验证猜测一】

(1)甲同学取上述反响后的溶液,测得溶液pH=2;甲同学的结

论:猜测一不成立;反响前稀盐酸的pH(填

或“=")2o

(2)乙同学认为甲的试验设计和结论不严谨并补充了如下两个实

第10页(共30页)

验:

试验①配制(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溶液,测得该溶液pH

=7;试验②在试管中参加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后持续通入

CO2,溶液变为色;乙同学的结论:猜测一成立,他的依

据是。

(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试验结论均不严谨或有错误并再次改进

和补充了试验:试验③向试管中参加适量水后持续通入CO2至饱

和,测得溶液pH=5.6;丙同学的结论:猜测一不成立,他的依据

是:____

【试验探究二:验证猜测二】

(4)丁同学不断振荡反响容器观看到仍无任何气泡产生;丁同学

的结论:猜测二〔填“成立”或“不成立

【试验探究三:验证猜测三】

(5))戊同学试验后得出结论:猜测三不成立,他设计的试验

是o探究活动完毕后,教师进展了点评,同时启发同学们

针对此探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

【反思拓展】

(6)该试验探究活动说明:反响物相互接触后能否反响的影响因

素有:_____

(7))依据所学化学学问,任写一例该因素影响化学反响的

实例2-

四、计算题(此题共1小题,共5分)

第11页(共30页)

25.15分)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炼铁,计算含氧化铁240t

的赤铁矿理论上最多可炼铁的质量。

第12页(共30页)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化学试卷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推断一个

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

物理变化。

【解答】解:A、柑橘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故A错;

B、五粮酿酒有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

桂花飘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

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应选:

Bo

2【分析】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答复此题.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o

应选:Bo

3【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

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进展而实行的各种行

动的总称。此题主要依据防止水体的污染的措施分析推断即可。

第13页(共30页)

【解答】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

利于“绿水青山”,A措施合理;

B、餐馆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更环保,增加了树木的砍伐,铺张能

源,不利于“绿水青山”,B措施不合理;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利于“绿

水青山”,C措施合理;

D、农田秸秆应综合利用制止直接燃烧,防止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

害气体等,利于“绿水青山”,D措施合理。应选:Bo

4【分析】原子构造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

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假设粒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构造;假设最外

层电子数2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响中易得电子,假

设最外层电子数V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

子。

【解答】解:A、该粒子的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应选项说法错误。

B、该粒子是原子失去了最外层3个电子得到的,该微粒有2个电

子层,应选项说法错误。

C、该粒子的质子数=13,应选项说法正确。

D、该粒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得到的带3个单位正电荷

的铝离子,符号为:A13+,应选项说法错误。

应选:Co

5【分析】化学符号四周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

第14页(共30页)

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

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

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A、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

2H表示两个氢原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B、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三个氢氧根

离子:3OH-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C、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四个甲烷分

子:4cH4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选项错误;

D、小苏打:NaHCO,NaNO错误,错误符合题意,应选项正确;

32

应选:D。

6【分析】A.依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依据酸雨的成因来分析;C.依据物质

的性质来分析;D.依据气体的

溶解性来分析。

【解答】解:A.瓶装葡萄酒密封前常用适量二氧化硫杀菌,说法

错误;

B.工业生产中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有毒,所以燃烧硫磺法熏制的银耳二氧化硫超标,食

用后影响人体安康,说法正确;

D.瓶装葡萄酒倒人敞口容器一段时间或摇摆,有利于二氧化硫从

葡萄酒中逸出,说法正确。

第15页(共30页)

应选:Ao

7【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

7,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响时溶液

显中性,pH等于70

【解答】解:A、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pH大于7,氢氧

化钠过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过程中溶液pH由小于7变成大于7,滴加方式是将氢氧化钠

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为7,该选项说法

不正确;

D、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溶液pH小于7,所得溶液的溶质

为反响生成的NaQ和过量的HC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应选:Bo

8【分析】Fe的复原性大于Cu,所以向氯化铁溶液中参加Cu、Fe

可能发生的反响有2FeC13+Cu=2FeCl2+CuCl2、2FeCl3+Fe=

3FeCl、CuCl+Fe=FeCl+Cu,且Fe先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据

222

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Fe的复原性大于Cu,所以参加Fe、Cu时Fe先

参与反响,假设溶液中有Fe而无铜,则Fe会和铜离子发生置换

反响,所以不行能消灭有Fe而无Cu现象,故A可选;

B.Fe的复原性大于Cu,所以参加Fe、Cu时Fe先参与反响,当

Fe完全反响后、Cu局部反响,则烧杯中有Cu无Fe,故B不选;

第16页(共30页)

C.假设铁完全将铁离子复原还剩余,则Cu就不参与反响,所以

烧杯中还剩Fe、Cu,故C不选;

D.假设铁离子的量足够大,Fe、Cu完全反响后铁离子还剩余,

则烧杯中Cu、Fe都不存在,故D不选;

应选:Ao

9【分析】A.依据一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B.依据防范煤气中毒的方法来分析;

C.依据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来分析;

D.依据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说法错误;

B.冬天用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肯定要留意室内通风,

以防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毒一氧化碳,说法正确;

C.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说法正确;

D.驾驶员在密闭车库内发动汽车长时间运行车载空调,燃料应缺

氧而产生一氧化碳,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说法正确。

应选:Ao

,【分析】依据题意,由反响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响后质

量削减的属于反响物,反响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结合利

用化学方程式的降低计算进展分析推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响前后,M的质量削减了

120g-56g=64g,故是反响物,参与反响的质量为64g;同理可以

第17页(共30页)

确定N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4g-24g=80g;X的质量反响

前后不变,可能作该反响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响;Y是反

响物,参与反响的质量为40g-24g=16go

Y、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5,设化学方程式为

xM+yY=zN

2y5z

16g80g

2y=16gy_=_l_

5z80gz2

应选:Ao

1【分析】A.依据塑料的性质与应用来分析;

B.依据制备烧碱的原理来分析;C.依据浓

硫酸的稀释方法来分析;D.依据毒品

的危害来分析。

【解答】解:A.用保鲜膜盖住食物保鲜防干是由于保鲜膜透气不

透水,就是氧气可以进入,二氧化碳可以出,而水分不出,这样蔬

菜颖而不脱水,说法正确;

B.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响属于分解反

响;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这个反响属于化合反响;氢氧化钙

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烧碱),这个反响属于复分解反

响。因此由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制取烧碱的过程中,共发生的

反响类型是分解反响、化合反响、复分解反响,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参加水中,边加边搅拌,

第18页(共30页)

说法错误;

D.型毒品“LSD致幻剂"无色无味毒性极强,全社会都应防范毒

品危害,说法正确。

应选:Co

2【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通常称这些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

B、依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展分析推断。

C、依据丙氨酸的微观构成,进展分析推断。

D、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养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

数之比,进展分析推断。

【解答】解:A、丙氨酸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小,

属有机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应选项说法错误。

B、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应选项说法错误。

C、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丙氨酸分子是3个碳原子、

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应选项说法错误。

D、丙氨酸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X1):(1X7)=2:

1,应选项说法正确。

应选:D。

1【分析】A.依据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且放热多分析;

B.依据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获得氢气的本钱高分析;

C.依据石油的炼制分析;

第19页(共30页)

D.依据水的性质解答,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且放热多,是一种抱负的、清

洁的、高能燃料,正确;

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节能环保、无副产品,但制取氢气本钱较

高,错误;

C.燃油汽车使用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等都是石油炼制产品,正

确;

D.水不具有可燃性,且水和铝反响制取氢气,还需其他条件,正

确。

应选:Bo

4【分析】A.依据爆炸条件分析;

B.依据乳化原理分析;C.依据

合金的特点分析;D.依据分

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可燃性粉尘和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烟火可能爆炸,

正确;

B.向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洗涤剂会消灭乳化现象,得到的

乳浊液具有相对稳定性,油水不再分层,正确;

C.纯金属中熔合其他元素转变组成后,可使金属材料性能如熔点、

硬度等发生转变,正确;

D.分子的体积不随外界条件的转变而发生变化。

应选:Do

第20页(共30页)

3【分析】依据物质的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

的质量分数,依据以上质量分数可以推断物质组成。

【解答】解:A、CaR()4中钙元素养量分数为:一州一X100%

40+24+64

=31.25%,因此剩余固体不是只有CaC0;

24

B>CaCp;Hp中钙元素养量分数:40X100%=27.4%,

40+24+64+18

CaCO史钙元素养量分数:_竺_X100%=40%>CaCO.«HO

40+12+48,24?2

和CaCO依据肯定比例混合时,钙元素养量分数可能是33.7%,

但是CaC2。JH2。在较高温度下应当是完全分解,因此剩余固体

成分中不含有CaC0・H0;

242

C、氧化钙中钙元素养量分数:」LX100%=71.4%,碳酸钙中

40+16

钙元素养量分数是40%,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养量

分数大于40%,因此剩余固体不是碳酸钙和氧化钙;

D、CaCO中钙元素养量分数是31.25%,碳酸钙中钙元素养量分

数是40%,CaC2。,和CaC()3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养量分数可能是

33.7%,因此剩余固体可能是CaC0和CaCO。

243

应选:Do

二、填空题(此题共6小题,共30分)

6【分析】(1)依据水的净化方法推断;依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

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求化合价;

(2)依据食物中的的养分素分析;

(3)依据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4)依据元素名称确定其类别。

第21页(共30页)

【解答】解:(1)如下图的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起到过滤

作用;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

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二氧化氯0中熟元素的化合价:x+

(-2)X2=0,则x=+4;(2)水果富含维生素,牛奶富含蛋白

质;

(3)依据“利用人体体表散热为手机充电”,该过程中热能转化为

电能;

(4)依据元素名称,硒元素属非金属元素。

答案为:(1)过滤;4;(2)维生素和蛋白质;(3)热能转化为电

能(4)非金属。

I【分析】(1)依据粗盐提纯步骤中玻璃棒作用分析;

(2)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3)依据pH试纸测pH的操作方法分析;

【解答】解:(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试验的步骤是溶解、

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的作用是:加快溶解

速率;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中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

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在计算产率中是转移固体的作用。

以“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试验的根本步骤包括:计算、

称量、量取、溶解、装瓶保存。

3(利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应是取一块pH

试纸于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第22页(共30页)

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照读数,pH小于7,呈酸性,pH=7,呈中

性,pH大于7,呈碱性。

故答案为:(1)加快溶解速率;引流;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

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2)称量、量取、溶解;

(3)取一块pH试纸于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

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照读数,pH小于7,呈酸

性,pH=7,呈中性,pH大于7,呈碱性。

S【分析】由工艺流程可知,吸取氮氧化物的是氧化领;Ba(NO)

与尾气%的2co反响生成氧化银、氮气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储存”阶段,吸取NOx的物质是BaOo

故填:BaOo

(2)“复原”阶段,Ba(NOJ2与尾气中的CO反响生成氧化领、

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5CO=

BaO+N2+5CO2o

故填:Ba(NO)+5CO=BaO+N+5COo

3222

(3)NSR汽车尾气处理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

该反响过程中过氧化领和氮氧化物、

NOX+O2+CO^SN2+CO2,

氧气反响生成硝酸钿,硝酸领与co反响生成氧化领、氮气和二氧

化碳,反响前后都有氧化粗,因此催化剂是BaO。

故填:BaOo

)【分析】依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断溶解度大小,温度变化

第23页(共30页)

形成固体质量大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X100%o

溶液质量

【解答】解:(1)20C时,上述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NHflo

故填:NH4C1O

(2)将温度为80℃、质量一样的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温到20℃,析出晶题体最多的是KNO,是由于该温度差时,硝

3

酸钾溶解度差最大。

故填:KN03O

(3)在某温度范围内NaCl和KC1的溶解度可能相等,该温度范

围是30c〜40℃。

应选:Co

(4)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20gNaCl参加50g水中,充

分溶解后能够溶解1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瓷bX

50g-i-18g

100%=26.5%o

故填:26.5%。

0【分析】(1)依据硫酸和硝酸钢反响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硝酸进展

分析;

(2)物质的构造打算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

比较CO和CO的分子构成,据此进展分析推断。

【解答】解:(1)硫酸钠和硝酸钢反响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钠,

化学方程式为:NaSO+Ba(NO)=BaSOI+2NaNO,装有硫

243243

酸钠的试管中参加硝酸领溶液,硫酸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结合铁离

第24页(共30页)

子成为硫酸领沉淀,钠离子前后不变,代表的离子是钠离子;

图中。”代表的离子是硝酸根离子;

故填:NaSO+Ba(NO)=BaSOI+2NaNO;NO_;

2432433

(2)①由物质的性质打算于物质的构造与组成,依据两物质的

co与cq化学式可知,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一样,而构成两物质的

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氧原子,由于两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而致使两

物质的性质不同;

②学习和争辩几千万种化学物质最有效的方法是分类法争辩;

故填:①分子构成不同;②分类法。

2【分析】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能和酸反响生成盐和水,能和较不

活泼的金属的溶于水的盐反响生成盐和金属单质;

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溶于水的碱能和某些非金属氧

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

盐和碱能够发生反响的条件:都溶于水,能够结合生成沉淀。

【解答】解:(1)Z能和酸反响,能和某些盐反响,说明Z的物质

类别是金属单质。

故填:金属单质。

(2)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响时,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溶于水的

碱反响,因此X可以是氧化铜、Y可以是二氧化碳。

故填:CuO;CO2o

(3)假设“盐1”为AgNO,则图中符合要求的“Z”可以是锌,

3

锌和硝酸银反响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25页(共30页)

Zn+2AgNO3=Zn(NO3)2+2Ag0

故填:Zn+2AgNO=Zn(NO)+2Ag。

332

(4)假设“盐2"的>a3CO,则图中“碱”应具有的性质有溶于水,

金属离子能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例如NaqO3与氢氧化钙

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O+Ca(OH)=CaCOI+2NaOHo

2323

故填:溶于水,金属离子能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NaCO+Ca(OH)-CaCOI+2NaOHo

2323

三、试验与探究题(此题共3小题,共20分)

2【分析】(1)要生疏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⑵但凡有气体参与或产生的试验,试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以防装置漏气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反响不

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响生

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③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

气;

④依据反响物状态、反响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

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D,

第26页(共30页)

制取气体前应进展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AD;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12KCi+3O23

故填:B;2KCIO萼12KCI+3O,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