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粘胶共生亚麻混纺织物高效练漂工艺研究
1粘土胶和亚麻混合纺织物的前处理1.1氯漂浸轧槽次氯酸钠浓度采用传统的湿式处理、碱煮、氯氧混合工艺。一般前处理工艺流程为:翻缝→烧毛→碱煮→氯漂→氯漂→氧漂。若加工特艳丽色和个别色相的浅色时,还需进行两次烧毛及再增加一次氯、氧漂工序才能达到品质要求。碱煮浸轧槽烧碱的浓度在35~45g/L;氯漂浸轧槽次氯酸钠的浓度分别为:第一次14~16g/L,第二次10~12g/L。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双J型箱堆置的氯漂机,两次氯漂连续加工,这也是湿-湿加工较多采用的工艺。由于亚麻纤维与粘胶纤维在化学及物理性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煮练时既要考虑麻皮的充分疏松膨胀,浆料及其它物质的去除,以利于漂白,又要防止粘胶纤维被严重剥蚀。氯漂时若次氯酸钠浓度太高,则工作环境恶劣,腐蚀设备,控制不当还会造成织物脆损;浓度太低麻皮又不能去净。此外,煮练液中使用大量的烧碱及氯漂液中使用大量的次氯酸钠,增大了印染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难以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且其残留物在织物上会形成有机卤化物(AOX),使纺织品不符合欧盟生态纺织品要求。此工艺还存在加工道数繁多,周期长,水、电、汽和油能源消耗量大等缺点。1.2烧毛、一个酶退工艺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开发出麻用前处理高效练漂TY-288系列助剂,利用常规生物酶处理技术叠加化学处理方法进行高效练漂,并优选出实用工艺。该工艺流程简洁,设备通用性强,不需要氯漂机。前处理新工艺流程为:翻缝→酶退→烧毛→麻煮→高效练漂。除染特殊的浅颜色及漂白需多增加一道轻氧漂外,一般都能达到要求。酶退就是在长车上用传统的BF-7658淀粉酶,将麻织物上的浆料去除,去除率达80%以上,使麻织物布身骨质松软,毛羽蓬松。一次烧毛即可达到要求(若使用两只气体火口+两只喷射、接触式复合火口的烧毛机,烧毛效果更佳),而且为麻煮的化学处理提供了条件。麻煮采用TY-288系列助剂A料、C料加纯碱组合,使麻织物充分溶胀,原生麻皮膨化,粘胶纤维损伤最少。高效练漂就是用TY-288系列助剂A料、B料、D料加双氧水达到漂白效果。工艺条件及技术操作要求基本和棉织物前处理退、煮、漂三步法工艺相同,实施比较简单,便于工艺管理、规范操作及质量控制。2测试2.1前处理设备LMH752-180型四火口气体烧毛机;MH902-180型双层网床汽蒸箱练漂机;MH752-180型单层履带汽蒸箱氧漂机。2.2粘胶/亚麻混纺织物160cm59/59(10S×10S)、13.4/15.5(44S×38S)粘胶/亚麻(45/55)混纺织物,成品幅宽132/155cm,中试数量为每次3000~10000m。2.3工艺翻缝→酶退→烧毛→麻煮→高效练漂2.4工艺条件2.4.1缝合布箱坯布需堆放整齐。缝头时一定要做到平、直、齐、牢。2.4.2酶反应酶退浆处方/g·L-1因为是后烧毛落布,一定要烘干。热水洗要充分,尽量去除布上浆料。2.4.3洗过了烧毛车速80m/min,二正二反,强烧,蒸汽灭火,干落布。其烧毛光洁度要求达到3级以上。2.4.4麻煮麻煮处方/g·L-1煮练效果布面达到麻皮明显膨化。碘液测试布面,30s后观察阴圈外围,呈淡黄色为好,呈轻微淡青色为较好。2.4.5高效研磨高效练漂处方/g·L-1练漂效果白度、干湿强度、毛效和麻皮去除程度均达到传统二氯一氧工艺要求。3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3.1比较技术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性能指标对比(原坯布属同一品种、规格、产地)见表1。3.2成品采用新工艺进行加工后的成品,在染色饱和度、鲜艳度、光洁度和强力等方面优于传统工艺,其手感与传统工艺基本相同。3.3成本新工艺前处理生产成本与传统工艺二氯一氧基本相当,但半制品质量等同于传统的三氯二氧工艺,且成本下降30%。4混纺织物的性能采用无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