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_第1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_第2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_第3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_第4页
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与大肠病辨证课件汇报人:小无名2023-12-02目录CONTENTS肺与大肠概述肺病辨证大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兼证辨证肺与大肠病辨病思路与要点01CHAPTER肺与大肠概述呼吸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大肠的生理功能吸收和分泌功能:大肠可以吸收水分和盐分,并分泌黏液以保护肠黏膜。肺的生理功能宣发与肃降功能:肺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可以调节呼吸和保持气机通畅。传导功能:大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负责传导和排泄食物残渣。010203040506肺与大肠的生理功能肺的病理变化肺热:肺热是指肺部感染或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燥:肺燥是指肺部干燥,常见于秋季,表现为咳嗽、咽干、口干等症状。大肠的病理变化大肠湿热:大肠湿热是指肠道感染或炎症,表现为腹泻、腹痛、肛门灼热等症状。大肠津亏:大肠津亏是指肠道干燥,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便秘者,表现为便秘、腹胀等症状。肺与大肠的病理变化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影响,如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而大肠传导通畅则有助于肺的宣发。生理上的相互影响肺与大肠在病理上也可能相互影响,如肺热可导致大肠湿热,而大肠湿热也可引起肺热。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肺与大肠的相互关系02CHAPTER肺病辨证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症状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治法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方剂风寒袭肺证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止咳方剂银翘散或桑菊饮症状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咽喉肿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风热犯肺证03方剂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01症状咳嗽,痰少粘稠难咯,或干咳无痰,或呛咳咽干,喉痛,鼻燥咽干,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02治法润燥止咳燥邪犯肺证症状咳嗽,咳痰黄稠,或发热胸痛,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止咳方剂麻杏石甘汤或苇茎汤加减痰热壅肺证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黏稠,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症状燥湿化痰止咳治法二陈汤或平胃散加减方剂痰浊阻肺证治法补益肺气止咳方剂补肺汤或玉屏风散加减症状咳嗽,咳声低弱无力,痰多色白清稀,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苍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弱。肺气虚证123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症状滋阴润肺止咳治法百合固金汤或养阴清肺汤加减方剂肺阴虚证症状01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清稀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而润脉弱。治法02温阳散寒止咳方剂03甘草干姜汤或真武汤加减肺阳虚证03CHAPTER大肠病辨证总结词口渴、尿多、恶心、大便溏而不爽详细描述肠道湿热证患者通常口渴、尿多、恶心,同时伴有大便溏而不爽的症状。肠道湿热证总结词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口干舌燥详细描述肠燥便秘证患者的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并伴有口干舌燥的症状。肠燥便秘证大便稀溏、排便急迫、排便不尽感总结词腹泻便溏证患者的大便稀溏,排便急迫,并有排便不尽感。详细描述腹泻便溏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臭、舌苔黄厚肠热腑实证患者通常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口臭,舌苔黄厚。肠热腑实证详细描述总结词总结词久泄久痢、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详细描述大肠虚寒证患者通常久泄久痢,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肠虚寒证04CHAPTER肺与大肠病兼证辨证总结词:肺热肠燥详细描述:咳嗽痰多、口干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肺润肠、化痰通便。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瓜蒌皮、贝母、桑白皮、黄芩等)。01020304咳嗽痰多与大便秘结兼证总结词:肺脾气虚治则:补肺健脾、祛痰止泻。详细描述:咳嗽气喘、纳呆腹胀、大便泄泻、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方剂: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防风等)。咳嗽气喘与大便泄泻兼证01详细描述:胸闷喘息、喉中痰鸣、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化痰、通腑泄浊。方剂:小陷胸汤合大承气汤加减(黄连、半夏、瓜蒌、大黄、枳实、厚朴等)。总结词:痰热互结020304胸闷喘息与便秘腹胀兼证05CHAPTER肺与大肠病辨病思路与要点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起病时间、主要症状、病情进展等。发病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的病因,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病因分析探讨患者病变的病机,如邪气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等。病机探讨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进行病症诊断,如感冒、咳嗽、哮喘、便秘等。病症诊断辨病思路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胸闷、胸痛、发热、恶寒等。症状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原则,如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等。治疗原则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以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