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贵州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贵州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贵州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贵州省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S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上3题。

2015年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斩获世界性科幻大奖——雨果奖。借助刘慈欣和

《三体》的东风,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非科幻迷。书迷

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三体》的具体故事情节和书中人物的魅力。他们对刘慈欣在书中提到

的未来社会的科技幻想无限向往,对故事设定上是否存在漏洞争论不休。事实上,《三体》

正反映出科幻小说“故事新编”的新趋向,这点无论是人物形象、整体视野还是故事表达上

都能得以管虢。另外,《三体》构架上除了科幻小说三要素的“科学元素”和“逻辑自洽”

外,还巧妙地运用情节和人物填满了科技的骨架,以哲思为点睛之笔,使得《三体》在此之

外还具备了充分的“人文思考”,甚至其中的一些探讨上升到了哲学高度这些独到之处。

自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以来,

关于人物形象的争论可谓是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扁平人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平衡

故事主线和支线以及与“圆形人物”相互辉映衬托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其价值。虽然有人认

为刘慈欣塑造的“人物形象单薄”,甚至因《三体》中不为多的三个女性角色都“要么是,天

使'要么是‘魔鬼'”而被斥责为用他的男权思维给《三体》留下了疤痕。不过在刘慈欣看

来,《三体》中构建的人物虽然没有严格依照这个准则,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之间的区别是

明显的。比如,《三体》中称之为“博爱”的女性角色在原稿中本来是男性,但考虑小说后

期发展之需,最终改为女性。作者坦言自己“只是考虑她作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应该承担的

功能可见,《三体》中人物的性别设定上是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的,因而在人物形象上实际

上更多的是“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区分,而非男女之别。

事实上,《三体》三部曲当中,《三体I:地球往事》和《三体II:黑暗森林》中的“扁

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共同撑起了全本的故事情节。具体表现为:通过

一众扁平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酝酿情节发展的条件,一个“圆形人物”的主人公紧扣一个概

念核心,这类似于多根伞骨和一根令柄的结构。以第一部《地球往事》的人物塑造为例,主

人公叶文洁前半生历经坎坷,在这苦难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才发生转变,认为“人类真正的道

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于

人类之外的力量:”可见在叶文洁的人物形象上,能够看到其性格,上的发展,随后的转折

点——叶文洁思想信念的改变成为后续情节发展中叶文洁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作出判断选择

的依据。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叶文洁有了性格乃至信念上的第一次转变,在期望破灭后,

情节又推动着她再一次改变立场,并作为“叛离者”再度归队,这些行为的选择都是与她发

展中的观念和性格有相当大联系的。这点,从“我们没办法轻易记住她,因为她不断盈缺,

而且像个真人一样有不同的侧面。”皆可以得知。有趣的是,《三体III:死神永生》中的托马

斯•维德则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作为一个极端的目标至上主义者,维德为了推进“阶梯

计划”不惜使下属患上癌症,为了当选执剑人不惜射杀程心(虽然未成功),为了加速对光

速飞船的研究,他不惜在各大太空城安插自杀式袭击人员以威胁政府。虽然维德的形象高度

二元,但是作为一个书中人物,他也因这种极端的性格吸引了大批读者的拥定,因为他个性

鲜明,又容易被读者牢记。

可以说,《三体》中“扁平人物”围绕核心的“圆形人物”展开的人物形象设定与科幻

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特点是相当适应的。“扁平人物”不仅有其推动情节发展的功用,还具

备文本篇幅限制下存在的必要性。边缘人物的“扁平化”能够为核心人物的复杂化“贡献”

出足够的篇幅,确保小说不会结构失衡,因背景的科技设定弱化从本来的硬科幻沦为软科幻,

抑或让介绍性文字挤垮故事框架,变成略带故事性的类科普文。

科幻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小说具备很多其他类型小说所不具备的特质,科学的内核

是其一,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科幻世界构建也是其一。能否构建起一个宏大的世界,为

科幻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提供足够的“空间”是检验科幻小说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这其中

不仅仅需要具备优秀科幻小说三要素中的“逻辑自洽”,还要求科幻小说拥有足够的空间感。

这种空间感在于故事情节的发生更像是这个宏大世界中的部分截面,在故事情节之外的并不

是一片二维的空白,而是具备与故事舞台一致的空间感。如果不能够让空间在情节推进和人

物反应中扩展开来,那么情节发展中暗含的时间性就会占据上风压倒空间性,让整体故事趋

于二维,即这个故事很“薄”,很“扁平”,缺乏现实感而显得很“故事

应该看到,《三体》事实上仍然是一篇关于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新编”,仍然如

好莱坞科幻片一般,展示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技术细节,设置了较为有效的悬念,并给出了

一个充满光明的结局。它在塑造形象、整体视野和故事表达方面仍然可圈可点。

(摘自何霭茜《科幻小说如何让“故事新编”》,有删改)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平人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平衡故事主线和支线以及与“圆形人物”相互辉映

衬托、表达作品主题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其一定的价值。

B.要想确保小说不会结构失衡,只需保证边缘人物的“扁平化”为核心人物的复杂化“贡

献”出足够的篇幅。

C.《三体》无论是在情节、人物还是整体视野上都能反映出科幻小说“故事新编”的新

趋向,且具备了充分的“人文思考”,使得文本充满了哲思之妙。

D.《三体》作为文学作品非常优秀,但也并不是全无缺点,虽然作者坦言自己设定角色”只

是考虑她作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应该承担的功能”,但是《三体》中不为多的三个女性

角色仍然可以看到刘慈欣的男权思维给作品带来的疤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逻辑严明,层次清晰。从《三体》将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中国科幻圈外说起,论证

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相映生辉,对作品在形象塑造方面的优点给予肯定。

B.文章在分析托马斯•维德作为扁平人物上的特点时采用了对比论证,展现了扁平人物的

二元化特征。

C.文章分析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不同特点,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去理解《三体》的科学

元素和逻辑自治。

D.文章采用了例证法,举出主人公叶文洁的例子,以及托马斯•维德的例子,目的是为了

论证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关系正如伞柄和伞骨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四形人物”,这个角色的设定围绕一定的

概念核心,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性格的不同切面,可谓是生动传神。

B.在《鸿门宴》一文中,樊哙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扁平人物”,他出场不多,勇猛忠心,

性格率直,也因此收获了不少读者粉丝。

C.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就是较为典型的“扁平人物”,作者在有限篇幅里

完成了对他的性格塑造,确保了整篇小说的结构平衡。

D.虽然维德在文中也是一个“扁平人物”,但是他也因极端的性格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

吸引了大批读者的拥豆,可见,不论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平人物”,都是具有自己

独特魅力的设定。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科普中国智库是中国科协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库,聚焦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强化科普理

论研究,促进跨界交流,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舆论引导,集智汇力,建言献策,服务新时代

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

秀华的采访,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

义。

新华网:《科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秀华:科普法在20年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使我国科普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初步建立起大众参与、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同时,《科普法》的实施也极大促

进了我国社会化的科普工作,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无论是基础设施、活动的丰富性还是科

普主体对科普活动的重视程度都有很大进步。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01年

的1.4%提升为2020年10.56%,从这个涨幅也能看出《科普法》切实助力提升了我国公众科

学文化素质。

新华网:当今提出《科普法》修订对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张秀华:在《科普法》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科普法治体系与科普

社会化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科普主体“谁来干、干什么、如何干好”等问题以及主体责任需

要进一步明晰,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升,产业化科普结构较为单一,新媒体传播内

容和形式需要拓展等。同时,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各个主体协同,协同组

织管理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科普法》的文本本身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

问题,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并对《科普法》的保障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修订《科普法》意义重大,既必要又紧迫。

新华网:《科普法》修订过程中应当基于怎样的思想和宗旨?

张秀华: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调整科学普及

的定位问题,从法律的定位上,应体现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两

翼理论”。第二,要强化科学普及的功能,在大科学观下重新理解科学与科普,实施大科普

战略。第三,在《科普法》修订的原则上,必须明确依托科学普及的主渠道和主战场,紧紧

依托现代科学教育和产业化的工业、农业、商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及其场域,从而避免科普流

于形式,没有针对性。第四,鉴于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具有互动互释的内在关系,客观要求

“两种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实践相融合,进而提升实践主体的“双重素质”一

一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第五,需要突出弘扬科学精神在科学普及中的引领作用,改变以往

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科普结构。第六,应注意拓宽科学普及的路径,通过加大监管力度

和法律规范,对互联网、自媒体这些科普新渠道进行更好地组织管理。第七,我们在《科普

法》的修订过程中要区分不同科普主体的责任,在表述上区分出强弱规范,使科普组织更好

地发挥协调组织的职能作用,切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来共同推进科学普及这项事业。第八,

通过《科普法》的修订处理好我们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法法衔接问题。

新华网:《科普法》中对科学普及的定义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科普观念?

张秀华:科学普及是可以在多个维度上进行的,我们必须站在大科学观的立场上,不但

注重实证主义学派“窄的科学”理解下所强调的科学教育,还要促进人文主义学派倡导人文

精神的“宽的科学”理解之下的科学传播。从而,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有机统

一起来。严格上讲,《科普法》并未以定义的方式给科学普及下一个定义,但是《科普法》

明确了科学普及的目的、性质,指出科学普及是一项工作、一项活动,而这项活动的内容和

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这四大要素。如果一定

要界定科学普及,我更倾向于将科学普及定义为以提升公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面向大众

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文化建设过程,是全员参与的科学技术的大众化、社会化行动。所以,

我们需要从大科学观的角度理解科学,这样我们对科学普及的理解、对科学普及这项工作的

理解才能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修订《科普法》的时候应突出强调弘

扬科学精神。只有发挥科学精神在“四科”中的引领作用,才能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直接

关联起来,用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实现科技向善的目的。也只有在大科学观下来理解科

学普及,我们才能够实施大科普战略,推动科普社会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一个大

科普格局。

新华网:《科普法》在现在的法律体系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与其他关于科普政策文件

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张秀华:在现在的法律体系里面,《科普法》以法律的方式来确保怎样的科普行动是恰

当的,从而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现行的《科普法》是一个具有“强引导”、“弱规范”功

能的法律制度文件。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它具有参考性甚至是指导性的作用。例

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依据《科普法》

制定的,《纲要》之于《科普法》而言,类似于《科普法》的一个实施细则。《科普法》在修

订过程中也要和已出台的《纲要》相协调,不能把二者孤立开来看。这要求修法者一定要认

真研读《纲要》,因为《纲要》已经根据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科普法》

修订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它的调整,并让那些已经得到调整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2022年11月16日“新华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科普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助力作用,这也是《科

普法》自2002年颁布以来取得的成就之一。

B.修订《科普法》意义重大,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因为科普主体责任不明晰,科普法治体

系与科普社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科普人才队伍素质不够。

C.以往我们的科学普及路径不够宽,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科学普及的功能不够

强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科普法》的修订中进行思考。

D.张秀华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制定来说明在相关政策文

件的制定过程中,现行《科普法》参考性甚至是指导性的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普法》实施20年以来,使我国科普事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不过,从法律定位上,

科学普及的地位还是低于科技创新。

B.我们必须站在大科学观的立场上,才能推动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进

一步完善。

C.科学普及中,注重“窄的科学”理解下所强调的科学教育,还要促进“宽的科学”理解

之下的科学传播,与此同时,将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科学传播有机统一起来。

D.要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直接关联起来,用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实现科技向善的

目的,必须发挥科学精神在“四科”中的引领作用。

6.专访具有专题性、针对性、代表性的特点,本文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冻土观测段

董夏青青

那日的军事斗争结束后,他和另一个人把一名倒在地上的小个子兵架到盾牌上。俩人抬

着盾牌,跟随四周到处响着的叫喊声朝后方走。

原本围在医务帐篷门口的人,自动退开一条让他们过身的路。那些背对他的,此时转过

脸。这有一张豁开了的嘴,那边有个额头开花的脑袋。小个子兵被放到医疗床上时睁开眼,

问了句我活着吗?

你活着。军医凑近了告诉小个子兵。

我想睡觉。小个子兵说。

踏实睡一觉吧。军医说。

两名护士。一个剪开小个子兵身上被划烂的衣物,另一个往他皮肤上贴大片的发热贴。

我好冷。小个子兵说。

军医捏了捏小个子兵的大脚拇指。

我在捏你哪个脚指头?军医问。

小拇指。小个子兵回答。

右腿和右胳膊折了。军医小声对一个在流泪的护士说。准备吊水吧。

冻得太狠了,血管根本找不见。护士说。

找矿泉水瓶子灌温水,挨着手脚摆上一圈。军医说。走出帐篷之前,军医请他帮忙把一

旁铁架子上的棉大衣拿过去给小个子兵盖上。小个子兵睁开眼睛看着他。

排长,你也被搞伤了。小个子兵喃喃地说。你的头破了。

走出帐篷,逆着后撤的小股人流,在往前方回返的人当中,他看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兵。

即使隔了一定距离,绷带挡住了他半张脸,还是能判断出这个兵非常非常的年轻。他有些明

白那边的外军为何叫他们学生兵和童子军了。

他慢慢靠.上去,跟在那个士兵后边朝前走。不远,临近河道的滩地上聚集了一些人。

拿绳索,拿绳索去啊!有一个战士背向人群,喊叫着冲他的方向跑过来,与他擦身而过。

将要靠近人群时,走在他前头的兵忽然扭过头来。

排长,是你吧?排长。年轻的声音说。

你是谁啊?他反问。

是我啊。那个声音又说。

你不去帐篷,跑回来干吗?他问。

您是不是来找我班长的?年轻的声音说。

你班长是谁?

许元屹。

对,许元屹,许元屹在哪?他又问。

排长,您是不是不知道我班长在哪?

我不知道。他回答。

那个年轻的兵转过被绷带缠住的半边脸,继续朝河道走去。

河道边围着的人里面,有他还能一眼认出来的。但被认出来的人根本没有回头看他。那

些人紧盯着河道,不动声色的表情如此一致地惊愕和悲恸,以至于他觉得有必要去看一眼他

们在看的东西。他走过去。看到的是汩汩涌动的河水。水流里有一身鼓得溜圆的荒漠迷彩服,

明显被河床里的石头缝卡住了,还卡得很牢。瞬间又能根据它起伏的力度判断它附着于具有

一定重量的物体上。过一会儿,膨胀的迷彩服带动水下某件东西翘起来,跃出水面。

他又看了一眼,打算辨认那个跃出水面的、圆的东西。他的喉咙里不受控制地发出一声

呻吟。

一个人头脸朝下,四分之三的身体陷在水浪里不受控制地摆动和摇曳。融雪后冲下峭岩

的洪水力道很大。这样一具躯体,卡在河道里是不现实的。

没人告诉你吗?排长,那是许元屹班长。年轻的声音从一旁对他说道。

打携从傍晚开始,用了很长时间。

一个排的人分成五个小组。士兵们一面冻得抽噎,一面手挽着手,慢慢地朝这具身体靠

拢。好不容易靠近了,他们轮流上前抓住那个身体或者衣物的一部分,动作谨慎却用力地向

外拖拽。每个人都试过了。每拽一次,那具身体都往河道里卡得更紧一点。明明是被几块石

头卡住了腿,那个软乎乎的身体就是拽不出来。

夜里。河道边的滩地上。他入神的目光顺着河水望去,瞥见那具身体还在水里浮动。离

篝火更近的,还有两个那边的人。其中一个躺着,已经死了,另一个坐着,还活着。

刚才有一个士气十足、身子骨扎实的中士坐在他旁边。战斗结束后,这名中士在清查现

场时,从崖壁下的洞穴里发现了这两个人。当时这俩人都受了伤,蜷缩在洞里,其中一人伤

得更重。中士喊来翻译,让翻译指挥受伤较轻的那个背,上受伤较重的,听他的指令往后方

走。翻译告诉中士,受伤较轻的人不愿意,说同伴明显快死了,而自己也受了伤,背不动。

中士说不背可以,那就谁也别走,耗死为止。受伤较轻的人等翻译说完,让翻译帮他把受伤

较重的人抬放到自己背上。但那人坚持不让同伴趴在自己后背上,不肯与这个人头挨头。翻

译说,受伤较轻的人认定同伴就快死了,而他害怕死人。

翻译走在前面,中士跟在他们后面,看见轻伤者驼着腰,倒背起自己的同伴往前.走。

重伤者的两条腿被使劲拽住,垂下来的脑袋和胳膊都在地上拖着。

中士走上去喊,说你他妈的不能这样对你兄弟。轻伤者似乎没有听见,只把重伤者的两

条腿又往肩上拽了拽就继续朝前走。中士赶上前,抬起被拖在地上的人的脑袋,托住了他的

肩膀。翻译转过身看了一眼,示意轻伤者停下,接着走到近前半蹲,让中士把重伤者抬放到

自己背上。

送到滩地的筑火跟前不久,那个被背过来的人就断气了。借着火光,他看到那个人脸上

的瞳孔散得很开,嘴唇张开,保持着临死前呼吸异常艰难的表情。

(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揭示了边境军事斗争的残酷,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成

功地塑造了当代中国军人的形象。

B.小个子兵从前线被抬回以后,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活着;军医捏他的脚指头,他也不知道

被捏的是哪个,是因为他负了伤又被冻得太狠了。

C.小说对于牺牲在河道里的许元屹班长,运用工笔描写,详细展示了英雄牺牲后的惨状,

叫人不忍目睹,也暗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

D.小说在关于外方军人的一些描写上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立场,比如文中翻译者的

行为本身已经表现出对生命的充分的尊重。

8.小说多处体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请结合文本分析是如何表现的。(6分)

9.董夏青青曾言对自己创作的期许:“我想让那些受新时代召唤而产生的英雄们,在纸页上

鲜活起来。”请谈谈作者通过小说中鲜活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霍光,字子孟,骡骑将军去病弟也。会为骡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还,复过有,乃

涉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阔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亲信。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

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

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

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元平元年,昭帝崩,丰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

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

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感称述焉。光遂与烝桐熬斐上奏月垄或

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

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口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他

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

为孝宣皇帝。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

西宫卫尉,昆第、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

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白光,然后奏御天子。

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日:

“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骡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

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己/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

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B.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己/武帝时有诏披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

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C.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己/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俭

/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D.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己/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俭

/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日/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复过焉"中的“焉”字与《阿房宫赋》“盘盘焉,困困焉”中的“焉”字含义不

同。

B.“乃将光西至长安”与《木兰诗》中“出郭相扶将”中的两个“将”字的含义和用法相

同。

C.“甚见亲信”与《荆轲刺秦玉》中“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中的两个“见”字的含义相

同。

D.“昭帝崩,亡嗣”与《陈涉世家》中“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两个“亡”字的含

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光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霍去病去世后,霍光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皇帝出行

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

B.霍光做事细致,谨言慎行。霍光出入禁宫中二十多年,未曾有什么过错,他每次从下殿

门进出,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

C.霍光大权在握,家族显赫。霍光开始辅佐幼主时,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后来,霍光的

儿子、弟弟、女婿等人都在朝中任职。

D.霍光怀念兄长,关心晚辈。霍光临终前上书谢恩,希望把自己的部分封邑交还给朝廷,

以此换取侄孙霍山被封为列侯的机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众庶莫不多光。

(2)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白光,然后奏御天

子。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踏莎行

晏殊

祖席①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注]①饯别的宴席。

1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写作特点和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运用多种意象营造出离别的意境,其中“香尘”写的是离人脚步带起的尘土仿佛还

有芬芳的气息,表现出离别的不舍。

B.“居人”句,通过对马儿在林中嘶鸣,友人划船离去后水波仍然在流转等细节的描写正

面表现出别情之深。

C.尾句直抒胸臆,表现出离愁接天连地、无穷无尽,其中“遍”字的意思是“到处”,更

加突出了离别的哀情无处不在。

D.全词围绕一个“离”字,以细腻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在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无限愁绪,读来

让人无限惋。

15.本词下阕“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与《黄鹤楼迭益浩然之广陵》中“孤

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描写了江边送别的场景,但这两种离情及其表现又有

浙区别,请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用动物暗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物是人非,英雄早已不复存在的诗句

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禽鸟迎接早春的优美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与书相伴,奔赴未来。2022年4月23日,以“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首

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特致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

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

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②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塑造中国人

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

史。”()要开启崭新的生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种阅读方式开始。

首先,可以选择一部经典。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认为,所谓经典著作,指的是一个国家

或几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决定阅读的一本书。基于经典具有的③历久弥新的典范性和

权威性的品质,阅读经典,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提升境界,理应是我们涵养品质、

锻造人格的必选项目。

其次,可以选择一本名人传记。著名阅读推广专家、南京大学徐雁教授认为,人物传记

是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时期的生活镜鉴,具有见贤思齐的砥砺人生及④乏遹旦染的阅读疗愈

功能。人物传记摄录作者真实的心灵轨迹,对于启迪人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青

壮年时期,需多读中外人物传记,去⑤设身处地地体会职业、事业与志业的不易,让自己脚

踏实地地为人、处世和做事,把自己的⑥一家之长做实、做好、做强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何丕妨学习聋迅先生直接“拿卷”这些书具,带上一本自己感

兴趣的,踏上人生旅途。

17.文中有6处画横线的词语,其中有4处词语使用不当,请填写误用序号并加以修改,注

意不要变更语境含义。(4分)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个体对于社会来说,他的人生全过程被阅读贯穿。

B.对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来说,阅读贯穿于他的人生全过程。

C.每一个个体对于社会来说,阅读横穿于他的人生全过程。

D.对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来说,阅读横穿于他的人生全过程。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雷雨》通过展现周家这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所暗藏的污浊和腐朽,暴露了

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王青生导读《雷雨•精读速解》)

B.1964年的3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

头。(《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一焦裕禄》)

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

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

D.做好疫情的“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

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一2020中国抗疫记》)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近期,广东多地频现七彩祥云,很多人停下匆匆脚步,拍照记录这美好瞬间,朋友圈也

被祥云“刷屏”。为什么祥云会有吉祥的寓意呢?古时,交通信息闭塞,罕闻寡见,出现这

种绚烂夺目的七色云彩必定会立即引起轰动。古代皇帝也多利用这种现象自我神化,以表示

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吏记•鸿门宴》中刘邦之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之

气也”,此“五采”便是七彩祥云。后世百姓看着身披祥云的刘邦,化险为夷,终成一代帝

王,①»

看仅神秘的七彩祥云,②。七彩祥云是指太阳光线与云彩中的冰晶结构产生

的自然现象,是典型的“日华”现象。太阳光必须要与方构成二个会道的逸度,电上笠云彩

内的水汽将其光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云彩产生折射和反射作用,最终才能散射出七色光芒。

出现七彩祥云,需同时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大气洁净,透明度高。褪去神秘面纱的七彩

祥云,虽然无法预示未来发生何种祥端,③。

当我们邂逅七彩祥云,驻足慢慢欣赏,就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这些自然美景的

出现,也是在提醒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为以“七色光芒”为主语的单句。(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自4月28日启动以来燃爆网络,截至6月30日,共征

集到参赛作品超过3.5万件,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0亿次。广大网民结合自身感受,发出

了很多响亮的中国好声音,一大批优秀评论作品脱颖而出。主办方为充分响应社会各界参与

热情,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更好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尤其是宣传贯彻党的

二十大,于近日发布公告呼吁广大网民积极参与。

高三毕业班的李明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决定参加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

他将自己参赛想法及作品构思写信告诉在北京读大学的表哥,请表哥给予指导。请你以李明

的身份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

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A【解析】B项,“只需”错误.C项,"且具备了充分的,人文思考二使得文本

充满了哲思之妙''这一句的因果关系反了。D项,“刘慈欣的男权思维给作品带来的疤痕”

只是少部分人的观点。

2.(3分)D【解析】反了,应是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关系正如伞骨和伞柄。

3.(3分)C【解析】林教头是较为典型的“圆形人物”。

4.(3分)B【解析】以偏概全。根据原文第五段内容,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同时”“另处”

等多种原因。

5.(3分)C【解析】关系络误,“与此同时”表示并列关系,原文是“从而“,表示因果关

系。

6.(6分)①本文是就《科普法》修订的重要意义进行的专题报道,围绕特定问题问答,突

出专题性;②本篇专访针对《科普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明确了《科普法》

修订的必要和紧迫,内容具有针对性;③受访者张秀华是熟悉该领域工作的代表性人物,

回应了社会关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每点2分)

7.(3分)A【解析】无典型的环境描写。

8.(6分)①细节描写。小说先写排长随着“年轻的兵”来到河道,看到一具漂浮的尸体。当

排长认出漂浮在河道上的是班长许元屹后,“喉咙里不受控制地发出一声呻吟”这一细节描

写揭示了深厚的战发情谊。②动作描写。“士兵们一面冻得抽噎,一面手挽着手,慢慢地

朝这具尸体靠拢……动作谨慎却用力地向外拖拽。”即使“冻得抽噎”也要分组艰难地打捞

尸体的动作描写,体现了我军战士的战友情谊。③鲜明对比。“重伤者的两条腿被使劲拽

住,垂下来的脑袋和胳膊都在地上拖着”,敌方战俘的冷漠无情、无视生命与我方战士互

帮互助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军战士的战友情深。④神态描写,“那些人紧盯着河道,不

动声色的表情如此一致地惊愕和悲恸”的神态描写表现我军战士的悲痛和深情。(每点2

分,任答三点)

9.(6分)①作者通过典型人物许元屹的惨烈牺牲讴歌了如许元屹般为国牺牲的千千万万战

士身上的光辉伟大的奉献精神。②作者通过一个排的战士即使“冻得抽噎”也要分组艰难

地打捞尸体,歌颂我军战士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良好传统,表达出对我国边防战士仁义

友善的崇高礼赞。③作者通过边防战士群像的塑造,表现了戍边官兵保家卫国的崇高品格

与英雄情怀,以及对新时代投身家国、戍守边疆的英雄战士的召唤。(每点2分)

10.(3分)C【解析】原文标点为: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

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

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11.(3分)B【解析】B项中两个“将”字的含义不同。本文“乃将光西至长安”中,“将”

解释为“带着、带领”;《木兰诗》”出郭相扶将"中,"将''为助词,不翻译.

12.(3分)D【解析】霍光“希望把自己的部分封邑交还给朝廷,以此换取侄孙霍山被

封为列侯的机会”错误,原文意为:“希望从我国中之邑分出三千户,封给我侄孙奉车都

尉霍山为列侯

13.(10分)翻译:

(1)(5分)霍光想夺过玉玺,郎官手按着剑把说:“我的头,你可以得到,国玺你不能得

到!”霍光很赞赏他的忠义,每二天,(霍光)就下令提升这位郎官两级官阶。老百姓没有

不称颂霍光的。(得分点“谊、明日、众庶、多”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5分)霍光从后元年间起掌握国事,等到宣帝登基,才归还政权。宣帝谦让不肯接

受,凡事都先禀告给霍光,然后才奏报给天子。(得分点:“万机、及、白”各1分,句意

通顺2分)

14.(3分)B【解析】“正面表现”错,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侧面烘托了离别的愁

绪。

15.(6分)①情感不同,《踏莎行》用了“画阁”“高楼"“平波''等意象渲染了凄凉萧瑟的送别

氛围,表达了离别的苦痛哀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利用“孤帆”“远影”“碧空”“水天

交接的江水”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开阔辽远的江边送别图,虽是送别友人,但诗人心情阔

爽朗。②抒情方式不同,《踏莎行》直抒胸臆,“魂消”写出自己在高楼目送友人离去的极

度哀伤。《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通过辽远的江景展现爽朗开阔的心境。(每

点3分)

16.(6分)

(1)于嗟鸠兮无食桑甚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7.(4分)

z1X②

(I

'/滔滔不绝改为生生不息(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z2\③

(

\7历久弥新改为经久不衰。

z3\④

(J

\Z耳濡目染改为潜移默化。

z4⑥

(

\一家之长改为一技之长。

(4客

1分)

【解析】②“滔滔不绝”的意思是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语境

是想说明中华文明流传悠久、不停息,用“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均可。

③“历久弥新''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

新的还要好。“经久不衰”是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也指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语境主要是强调“经典的典范性和权威性”,重在其保

持不变的特质上,用“经久不衰"更合适。

④“耳濡目染''是形容一个人的耳朵经常听到,眼前经常看到,不和知不觉地受到影

响。强调看和听的频率高。“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

而发生变化,强调不知不觉。"耳濡目染”使用时主语是人,而语境是说明阅读对人不知不

觉的影响,用“潜移默化''更合适。

⑥“一家之长”是指家庭的当家人,近义词是“一家之主”。“一技之长”是指有某种技

能或特长。语境是指我们需要锻炼好自己的技能、特长,用“一技之长”更合适。

18.(3分)B【解析】上文语境是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强调

阅读与人的精神变化、人生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主语是“一个人",排除A、Co且A选项

有中途易辙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