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_第1页
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_第2页
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_第3页
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_第4页
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医生凭什么做出诊断?人一辈子没有不生病的。一旦有病,谁都希望早日康复,自然免不了要与医生打交道。

如何看病,虽然听起来很简单,其实,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俗话说“有病乱求医”,的确不假。笔者就遇到一位孝顺的女儿为了减少其父到医院检查的痛苦,在父感到胃不舒服时,去求一个喝“信息水”的“医生”。喝了半年“信息水”,父病越来越重,此时再想治疗已难以收效了。当这位女儿送走了父亲,悲痛中说出了刻骨铭心的话:“我犯的错误就是用人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去冒了一次险。”其实,这种事在我所接触到的病人及其家属中并不少见,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由于人们并不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

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课程有生物、解剖、组织、胚胎、生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内、外、妇、儿等近40门,还有相应的实验课,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那么,大众不可能都了解这些知识怎么办?我自己的体会是:掌握基本的医学原理并指导看病,是可以尽量避免走弯路的,是十分有益的。基本的医学原理中首先要知道的是: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是如何做出来的?

所谓诊断,就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辨认鉴定的过程。古今中外千百年来,医生在诊断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大致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

1、倾听病者的叙述,从中得到病痛的原本的真实情况。

2、询问病者一些问题,通过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叫病史采集(historytaking),通过病史采集可以获得大致的方向和初步的判断。

3、对病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即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计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得出病者身体正常和异常的表现,为初步诊断寻找依据。

4、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examination)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

5、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assistantexamination)如×光照片、彩超、CT、核磁、心功能、肺功能等。

当这些检查结果得到后,医生要解决的问题是:

1、病者身体正常不正常(有无疾病);

2、不正常的地方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定位);

3、此部位的不正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定性)

4、如何治疗。

话是这样说,医生化了一番功夫,做了100个诊断,但到底有多少正确多少错误呢?国内外大量的统计研究得出的结果会让人大吃一惊:误诊率一般都在50%左右!就是说,三个看病的就有一个看错了!为什么?

我在处理众多会诊的病案中感到,求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诊断过于草率,其害深远。

例如一年轻妇女出现不明原因腹泻,有的医生不问细由就用止泻药,不见疗效反而发起烧来;遂到大医院看病,大医院医生就赶快用抗菌素(一发烧就是抗菌素),半月过去了,病人不但没好反而死亡了。最后解剖证实是阿米巴病。对于寄生虫病,如果及时做个肠镜或大便检查就能确诊,一旦确诊,抗阿米巴药一用上,疾病就会治愈。

由此可见,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诊断上,任何人求医必先求确诊。那么,怎样才能最大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呢?

在诊断疾病的千百种方法手段及检查仪器中,如果分析一下可以看到有三个层次:

1、症状、体征、查体、病史等第一层次,即通过医生了解病情,询问症状,再进行身体检查等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其正确率在50%左右;

2、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第二层次,即通过x线、B超、核素、CT、MRI等及化验检查,较容易地进行病变的定位,这样使诊断的准确率达75%左右;

3、组织细胞学的第三层次,即病理诊断。由于病理学是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观察病变的形成、变化,故重复性好、客观、直接,因而准确率要求在99%以上。言下之意是不能有误差的。不管怎样,无论国内外,目前对疾病的诊断仍是以病理诊断为最可信赖的。

医学走到了今天,大众总认为,科学都那么发达了,医学也应该很先进了吧。其实不然。医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经验医学为主的,也就是说,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做疾病的诊断。这种实践的后果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医院得出不同的诊断,3个医生可以作出5种结果。

但从1992年,诞生了一种新的医学临床实践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decine,EBM),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日趋成熟,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循证医学又称求证医学、有据医学、实证医学,循证医学的概念为:“谨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资料),对个体患者诊断治疗作出决策。”近年来,循证医学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并成为广大临床医师在看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在医生看病,如果没有循证医学的知识,诊断正确率是无法提高的。而作为大众,我的建议是,在医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循证医学的当前情况下,起码要对第一个医生做出的诊断再去找第二个医生核实一次,以减少错误诊断的发生。

医院的一切工作是围绕着医疗展开的,所以说:医院工作的中心是医疗。医疗工作则是由诊断和治疗两个环节组成的。这两个环节的关系又是:任何有效的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即“治病先确诊”。我感到,50年前,大众求医只是找个医生看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