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气的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页
3.3大气的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2页
3.3大气的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3页
3.3大气的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4页
3.3大气的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目录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3、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诸葛亮司马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天助我也!

上方谷状入葫芦,故又名葫芦谷,诸葛亮命高翔等诈败泄露藏粮地在上方谷,命魏延将司马懿引入谷中,又命马岱堵住谷口欲要将司马懿父子烧死在这谷中,可惜司马父子命不该绝,一场大雨救了他们。真是天意吗?同学们,在玩篝火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燃烧的灰烬会从火焰中飞上去,向外转一圈就又会飞回来,这是为什么呢?火堆与周围空气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背景知识①气压:任意高度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一般以百帕(hPa)为单位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背景知识②高压、低压:高压: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低压:同一高度上,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P1P2P31100hpa1000hpa900hpa问题:比较P1、P2、P3三个高度的气压值大小?

P1>P2>P3背景知识②高压、低压:高压: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低压:同一高度上,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③水平运动: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ADCB高压低压背景知识学习:2、等压线:

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线。地面高空1000hpa800hpa600hpaABC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背景知识学习:3、等压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ABC地面高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假设某一理想区域,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1100hpa1060hpa1020hpa地面受热均匀的条件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当地面性质不一,受热不均时,大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现实生活中,地面性质均一吗?受热均匀吗?思考:01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02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垂直运动:气流的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大气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热力环流模拟实验海拔/Km气压/hpa地面高空近地面1010500A’B’C’CAB1100hpa1060hpa1020hpa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1.若ABC三地地表性质均一且受热均匀,大气运动如何?大气无运动海拔/Km气压/hpa地面高空近地面1010500热冷冷低压A’B’C’CAB高压低压风风风风低压高压高压冷热不均受热膨胀上升受冷收缩下沉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同一海拔同一海拔2.若三地地表性质均一,对A地加热,对BC冷却太阳辐射地表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升降)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

热力环流能量来源根本原因速记:气流垂直运动是热力因素导致,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动力因素所致。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海拔/Km气压/hpa地面高空近地面1010500热冷冷低压A’B’C’CAB高压低压风风风风低压高压高压同一海拔同一海拔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思考:等压面此时还平直吗?注意:气压高低我们说的是“同一水平面”在地表冷热不均的情况下,平直的等压面发生了弯曲。

地面高空ABCh1h2高高高低低低等压面在高压处向上弯曲(凸),低压处向下弯曲(凹)难点详解:——“凸高凹低”A高压D冷却受热低压高压低压BC高空地面①确定热源和冷源②确定气流的垂直运动④确定气流的水平运动③确定同一水平面的气压状况⑤完成热力环流图注意:热力环流的箭头是首尾相连方法技巧热力环流的画法高空地面一个关键方法技巧冷热判断(根据热容量大小判断)四个步骤①热上升,冷下沉;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③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同一等压面,气压相同;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地面等高线(近地面)等高线(高空)等压面ACA′C′气压值:PC>PA>PA′>PC′气温、气压、气流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高低气压都是在同一水面上的比较。方法技巧①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中PA>PA’,PB>PB’。②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PB>PA,问题1:比较A、B、A’、B’四地的气压与气温的大小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为高压,下凹为低压近地面气压高低与处于同一垂直方面的高空情况相反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值相同气压判断规律同一垂直方向,越向高空气压越低2000米等压面3124地面

AB问题2:把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_______问题3: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1>3=4>2方法技巧下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S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回答1~2题。1.图中E、F、G、H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E

B.F

C.G

D.H2.关于图示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H处的气温最高

B.图中H处的气压最低C.G处的天气一般为阴雨天

D.H处的气温日较差一般大于G处CA下图为某一高空等压面图,该图气压变化是由热力原因导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面水平大气由①点流向③点B.③处比①处气温高C.①点附近上空的空气做上升运动D.②点的气压大于④点的气压CC小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压高压低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热气球是指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的气球。相传热气球的原型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能在空中漂浮的纸灯笼,附上求救信息,后来终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载人热气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球囊下端开口,下悬一只载人吊篮,用火焰加热空气灌入球囊,使球囊膨胀并平稳升空。(1)想一想,载人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是什么?

热气球加热后,气囊内的温度愈高,气囊内气体的密度就愈小,能产生更大的向上浮力,让热气球向上飞行。说明气体受热会膨胀上升有人提供了“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的生活小窍门,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蜡烛和洋葱之间形成热力环流洋葱处气流往下运动所以眼睛不流泪01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02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①海陆风陆地:升温快热冷高压低压低压高压海风海洋:升温慢冷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巧记:海白菜①海陆风陆地:降温快冷热低压高压高压低压陆风海洋:降温慢热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低压热冷高压

《军港之夜》“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②山谷风山坡:增温快山谷:增温慢热冷谷风谷风热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巧记:白骨(谷)精②山谷风山坡:降温快山谷:降温慢冷热山风山风冷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巧记:黑山老妖阅读-山谷风由于白天山坡受热所造成的温差,比夜间辐射冷却所造成的温差要大因此谷风的风速大于山风谷风沿山坡上行时,常可形成山顶积云,有时甚至出现阵雨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山区与平原之间,有时也出现山谷风特征如北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这种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就是北京北部山区与平原地区之间的山谷风效应所造成的阅读-山谷风及其案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请同学们分析巴山为什么多夜雨?活学活用①在夜间,山谷降温慢,山顶乃至山坡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冷气流会随着山坡滑向山谷,山谷的暖气流被迫上升;③在暖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受冷,水蒸气液化,当达到饱和状态就会成云致雨了。③城市风市区人为热源多,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冷却下沉城市郊区郊区热冷冷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④沙漠与林地之间森林沙漠增温快热增温慢冷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④沙漠与林地之间森林沙漠降温快冷降温慢热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思考:甲村庄受到的污染,白天与夜晚相比,何时更严重,为什么?甲村庄白天吹谷风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方法技巧①陆地与海洋②裸地与绿地(类似陆地和海洋)③城市与郊区确定下垫面的性质技巧:以气温高低推测气压高低大气热力环流定理等压线向上弯曲为高压,向下弯曲为低压(上弯高压,下弯低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高空气压)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降水

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晴天(“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有高压流向低压先有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后有水平运动(气压差引起)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小结大气垂直运动太阳辐射大气水平运动地表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热力环流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1、2题。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大气受热过程 B.水循环C.热力环流 D.全球变暖随堂检测BC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图1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2示意正午穿堂风的形成过程。4、“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A.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

C.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D.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B.地球表面高低起伏

C.地面冷热不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