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介绍_第1页
世界三大宗教介绍_第2页
世界三大宗教介绍_第3页
世界三大宗教介绍_第4页
世界三大宗教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圣经》《金刚经》

《古兰经》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究竟什么是佛教?它是不是宗教?如果是一种宗教,它与一般宗教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它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教义是什么?它的历史发展如何?一、佛教1.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雅利安人实行了严格的种姓制度,把全体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种姓:第一种姓,僧侣或祭司,称为“婆罗门”,是当时社会知识的垄断者和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被誉为“人间之神”;第二种姓,武士和军事贵族,称为“刹帝利”,是当时世俗王权的主要支柱;第三种姓,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称为“吠舍”,是当时社会的生产者阶级;第四种姓,雇佣劳动者和奴隶,称为“首陀罗”,主要从事奴仆、差役等低贱的工作。婆罗门是从梵天(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神)的口中生出的刹帝利是从梵天的肩上生出的吠舍是从梵天的膝上出生的首陀罗是从梵天的脚上出生的这样不仅第三、第四种姓的吠舍和首陀罗经常起来反抗压迫,同时,婆罗门,刹帝利内部也争权夺利、明争暗斗。2.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习惯称他为乔达摩佛陀(佛陀是觉悟了真理之人)悉达多降生人间图佛教的产生有一次,王子驾车到城外郊游,出东门时,见一老人,驼着背,头发白,脸上全是皱纹,行动十分困难,王子便想,光阴似流水,人难免都要老的,届时耳聋眼花,精力衰竭,欲听不能,欲行不便,真不知有多少痛苦;再有一次,王子出南门游玩,看见一个病人,面黄肌瘦,形容枯槁,气喘呻吟,倒在路旁,便大为感伤,说:“这个身体,真是苦恼的根本”。又有一次,王子在西门外看见一个死人,淤血流溢,恶臭难闻,这使王子更动伤感,感叹道:人死之后,竟是这般模样,生前所有的东西,一样也带不去,连恩爱的父母、兄弟、夫妻、儿女,都永远地抛去了,自己的身体只剩白骨一堆。我虽贵为太子,也难免要死,现在应该趁早寻求摆脱老、病、死等痛苦的方法才是。一次去北门游玩的时候,王子遇到一个梵行沙门,圆顶法服:威仪有度,托钵持杖、神情怡然自得,王子一见十分羡慕,一问方知是一个为摆脱生老病死等烦恼痛苦而出家修道的比丘,大为赞叹,道:“善哉善哉,这才是使人向往的生活啊。”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菩提树佛教的产生佛陀说法佛陀坐像佛教的产生佛陀涅槃像释迦的最后旅程雕刻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产生佛陀嘎亚大塔菩提伽耶大觉寺2.佛教的教义(1)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根本的义理。所谓“缘起”是指世上万事万物皆是因缘而生。

佛教认为任何事情都依因缘而起,因缘不备则不生。因缘变灭,事物变灭。(2)般若(bore)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与博爱,而佛教更重视理性、智慧。

佛经说:般若为诸佛之母。“般若”是智慧的音译般若智慧则是纯善的,真实无漏的。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3)业力佛教的业力是说明缘起的道理,认为万事万法的因缘合和皆有一定的原因与结果.业力是指世界的因果规律。(4)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亦称“四圣谛”、“四真谛”,“谛”是真实不虚之义,亦即佛教中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苦谛。在佛教看来,人来到这世间之后,时时处处充满痛苦集谛。集谛主要是探讨苦的原因。灭谛。“灭”亦称寂灭、人灭、灭度、圆寂、涅槃等,意思是灭烦恼得解脱。道谛。佛教中指灭烦恼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但总体来说,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公元前325年,阿育王的祖父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阿育王即位后,就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优波毯多阿育王不久又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下令在王宫和印度各地树立石柱,开凿石壁,将他的诏令刊刻在上面。这根沙柱岩是公元前3世纪在信奉佛教的阿育王命令下建造的,阿育王将他的命令和法规刻在上面。阿育王以武力征伐基本上统一印度半岛后,即定佛教为国教。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想想一4.佛教的传播的路径一是南传路线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斯里兰卡传播4—5世纪,由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以后缅甸奉佛教为国教5—6世纪,佛教传播到柬埔寨。12世纪佛教由斯里兰卡传人到泰国,13世纪奉佛教为国教。二是北传路线大约在两汉之际,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境内获得普传,先后传播到西藏、青海、蒙古和俄罗斯的蒙古族居住地。2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到越南,4世纪传到朝鲜,以后又传播到日本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到北美、欧洲,以后又传到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目前。佛教虽然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是仍然以南亚、东南亚为主要集中地。佛教的传播印度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中亚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5.佛教对我国的影响:佛教正式传入我国是在东汉年间公元67年,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佛教对我国的影响(1)文学:《西游记》(2)建筑:寺院建筑、石窟艺术(3)体育:少林武术(4)思想:因果报应龙门石窟少林寺建筑群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恩格斯曾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1.基督教的产生产生背景: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由于起义的失败,犹太人转而期盼上帝派遣“救世主”降临,拯救他们的苦难。所以,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境内的下层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绝望,而向宗教寻求出路的结果。

产生地点:巴勒斯坦地区耶稣自幼聪颖,12岁时就能与犹太律法师们坐而论道。30岁,受“施洗约翰”吸引而洗礼。在传道过程中,他还施行种种神迹:使聋人复聪,盲人复明,死人复活,跛者复健,从而增加了传道的权威性.为了传播福音,他不顾个人安危,到耶路撒冷圣殿传道少年耶稣与犹太经师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耶酥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基督教135年,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中叶,天主教又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陆续派生出一些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统称“新教”。也可以说,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

《旧约全书》: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历史书和杂集四类,共39卷。《新约全书》包括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27卷。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圣经》基督教的教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所说一切道理的总纲。”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人们常把基督比喻为迷途羔羊的拯救者装饰图案:上帝的羔羊3.基督教的建筑

在教徒们看来,教堂是建立在现实的世界之上的神圣空间,是神在人间的宅第,应该像天国一样尽善尽美,尽可能地神圣和富于超灵验性。它是是基督教建筑的精华。它体现了人们对上帝的理解与感受,以及人们对心灵的追求。正是由于人们的理解及追求的不同,所以形成了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三种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1)拜占庭式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色彩灿烂夺目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

(2)罗马式教堂建筑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

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

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3)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造型上,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

大量采用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雕塑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

科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米兰大教堂为哥特式知名建筑巴黎圣母院

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4.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多数教会皆举行。西方教会规定于每年12月25日举行。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与基督教有关吗?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三、伊斯兰教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2.伊斯兰教的创立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伊斯兰教的传播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伊斯兰,意为“顺从安拉”,“顺服安拉”,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以求得两世(生与死)的和平与安宁。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安拉的人”,称在我国西部安拉为真主,其神职人员称作阿訇。安拉①阿拉伯各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各有自己信仰的神。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2.伊斯兰教的创立创始人:穆罕默德产生时间:7世纪初穆罕默德,生于公元570年麦加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2岁时,他随伯父去叙利亚等地经商,了解到基督宗教和波斯宗教的一些情况。25岁是穆罕默德一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他按照伯父的意思,为富商赫蒂彻工作。公元596年,25岁的穆罕默德与40岁赫蒂彻结婚,生活富裕安定,这为他日后从事社会活动和创立伊斯兰教提供了便利条件。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享年63岁。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

◆麦加时期

◆麦地那时期612年,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公开传教。他向人们描述末日审判的情景,对比火狱的恐怖和天国的幸福,告诫人们要止恶扬善,停止争斗和仇杀,主张限制高利贷,振贫扶弱,释放奴隶,受到下层人民的拥护,但由于直接损害了麦加古莱什贵族特权和多神教的利益,受到种种责难和攻击。尤其是619年其妻和伯父相继去世后,麦加贵族对他的迫害日益加剧,直接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传教陷入困境。穆罕默德意识到出走麦地那是使伊斯兰教发展的唯一选择。◆麦加时期622年,受麦地那穆斯林的邀请,穆罕穆德躲过麦加多神教徒的搜捕,辗转到雅兹里布城(后改名“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并经过充分准备和部署,组织200多名穆斯林分期分批迁徙麦地那,受到了麦地那人欢迎。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希吉拉”(意为迁徙)事件,使穆罕穆德传教事业的重大转折点。伊斯兰教历将公元622年定为纪元年,作为伊斯兰教新纪年的起点。◆麦地那时期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穆罕穆德在传教途中先知寺,穆罕默德陵墓在此,可容纳100万人礼拜3.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教义伊斯兰教的创立在这本《古兰经》首页,围绕阿拉伯经文四周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图案。经典:《古兰经》

“古兰”阿拉伯语为“诵读”。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神圣的经典,在我国称为“天经”和“主命真经”等,共分30卷,32万3千多字。据说,它是通过天使长哲布勒伊来向穆罕默德启示的经典,因而是真主的语言,享有崇高的地位。实际上,它主要是穆罕默德在22年(610-632)传教过程中,根据临时发生的事情和宗教活动的需要,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发表的言论汇编。伊斯兰教的教义: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恩养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无形象、无所在又无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无始无终、永生自存、独一无二的。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人眼无法看见。天使只受阿拉的驱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们各司其职,但无神性,只可承信它们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数目很多,最著名的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阿拉的语言,是通过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来,穆罕默德是由阿拉派遣的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伟大的先知。第五,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经历今生和后世,终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会停止,进行总清算,即世界末日的来临。届时所有的人都将复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下火狱。五功(也有人称其为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一为念功:念诵:“我作证:除阿拉外,再没有其他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

二为礼功:即作礼拜。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

礼拜是穆斯林重要的“五功”之一,在伊斯兰教产生初期,穆罕默德每日都进行五次礼拜。在旅行途中按时做礼拜三为斋功,即斋戒。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为斋月,在斋月期间,教徒要斋戒一月,每天从日出前到日落要止饮禁食,以清心寡欲,专事真主。穆斯林斋月节第一天从黎明到黄昏实行斋戒四为课功,又称天谭制度:穆斯林个人财产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应交纳天课。教义认为,穷人是真主的眷属,把资产施舍给穷人,就等于入真主之库,故名为天课。五为朝功,就是到麦加朝拜。

耶路撒冷圣城麦加朝觐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伊斯兰教徒朝圣盛况

穆罕默德在世时,曾一再告诫其追随者要保持统一,不要分裂。而穆罕默德归真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政治斗争,伊斯兰教内部出现了分裂,各种派别相继出现。其中历史最具影响的教派有:哈瓦利吉派、什叶派、逊尼派、苏菲派。

伊斯兰教的教派①饮食禁忌

伊斯兰教对饮食有严格的规定。不食猪和不反刍的猫、狗、马、驴、骡、鸟类、没有鳞的水生动物等。不食自死的动物、非穆斯林宰杀的动物、动物的血。不食生葱、生蒜等异味的东西。伊斯兰教禁止饮酒。

允食牛、羊肉和鸡鸭等家禽,但是穆斯林杀牲,必须按照教法规定宰杀,要念经祈祷,采用断喉见血的方式,不用绳勒棒打、破腹等屠宰法,标以“清真”方可食用。4.伊斯兰教的习俗②衣着规矩

伊斯兰教讲究衣着规矩,提倡衣着要符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男子禁止穿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色彩鲜艳的衣服,禁止戴金银饰物。到清真寺做礼拜,参加葬礼等,则必须戴弁。弁是上小而尖、下大而圆的帽子。穆斯林妇女有戴面纱、盖头的习惯。回族男子的无檐小帽就是典型的代表。伊斯兰教要求礼拜者的头部不能暴露,必须遮严,磕头时前额和鼻尖还要着地。根据此要求,不戴帽子礼拜不符合教义,戴有檐的帽子前额和鼻尖又无法着地,只有无檐小帽才能兼顾两要求。缠头巾也具有此功能。回族服饰以白、黑、绿为主的色彩崇尚。认为白色素雅、纯净、圣洁;黑色深沉、庄重、神秘;“绿乃天授,山原草木之原色”,代表着生命、和平与神圣。男子喜欢穿白色衣裤,妇女喜欢用黑衣装扮,什叶派穆斯林喜欢绿色衣装。据说穆罕默德喜欢穿白衣服,多次对信徒说:“你们宜常穿白衣,因为白衣最洁最美。”服饰纹样以花草植物或阿拉伯文字为主

,忌用人物和动物图案的艺术风格。为了肃清多神崇拜,树立一神信仰,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偶像崇拜,不仅禁止为安拉刻画或塑像,而且禁止穆斯林家中摆设任何人物画像和雕塑像,同时,伊斯兰教禁止在衣服、布料、地毯、枕头、墙壁上绘制动物图案。主张保持人的自然状态,反对随意改变身体生理特征的一切行为,如文身、拔眉、锉牙、续发、带假发、剃胡须等矫饰行为。穆罕默德曾说:“为了求美而使牙齿稀疏的妇女改变了安拉的造化,这种妇女该受诅咒!”他告诫男穆斯林们:你们必须与异教徒有所区别,应该剪髭留须。伊斯兰图案③清洁

穆斯林参加礼拜活动时,严格遵守教的规定。主要是指清洁,礼拜者不仅灵魂纯洁,也要求外表清洁。清真寺都建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