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课堂练习(附带答案)【易错考点精讲】1.分子动理论:(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1)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2)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2021•长沙模拟)有关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使我们直接观察到物体里分子的运动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只有液体和气体才有扩散现象 D.扩散时一定是密度大的物质下沉,密度小的物质上升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很小,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故A错误;B、扩散现象只能间接反映物体间分子的运动。故B正确;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D、不管是密度大的气体还是密度小的气体,都会向彼此扩散,扩散方向与密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答案:B。2.(2021•常州)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 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 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 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解:AB、当分子距离很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C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答案:A。3.(2021•日照模拟)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 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解:A、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分子扩散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所以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故B正确;C、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之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从而使总体积变小。故C正确;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同时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故D错误。答案:D。4.(2021•河北)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的运动快,温度低时,分子的运动慢,故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答案:D。5.(2021•徐州)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把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进入约1mm。这个实验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解:把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把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进入约1mm属于固体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CD不符题意,B符合题意。答案:B。6.(2021•洛阳模拟)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对于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静置后酒精和水的总质量变小 B.静置后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小 C.静置后液面下降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在玻璃管中先注入一半红色的水,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密封后静置,30天后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液体都变红且液面下降了。这种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分子之间存在间隙。A.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因为容器密封,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混合液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混合液体的密度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C.静置后液面下降,分子之间相互渗透到对方,体积减小,表明分子间有空隙,故C符合题意;D.液体都变红表明只有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7.(2021•镇江模拟)如图所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从而出现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B.微粒受撞击后的运动是有规则的 C.温度越高,液体分子对微粒的撞击越频繁 D.微粒越小,受液体分子撞击后运动的变化越明显解:A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错误;C.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液体分子对微粒的撞击越频繁,故C正确;D.微粒越小,同时撞击它的液体分子越少,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撞击后运动的变化越明显,故D正确。答案:B。8.(2021•南京模拟)如图甲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的可能。于是小明先后做了四个实验①②③④(如图所示)。其中能帮助小华验证的是()①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②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③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④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A.只有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③解: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①②挂一个或两个钩码时,改变的是对铅柱的拉力大小,可以探究两铅柱之间的引力大小,故①②错误;③铅柱略错开时,改变了铅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探究引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故③错误;④将两个粘在一起的铅柱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铅柱粘在一起的,故④正确。答案:A。9.(2021•天津模拟)如图为“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图片,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因为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所以戴口罩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C.使用酒精消毒后,可以在附近闻到酒精气味,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D.开窗通风是为了加速分子的热运动解: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错误;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C、可以闻到酒精味,是由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开窗通风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故D错误。答案:C。10.(2021•济南模拟)如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翻转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解:A、图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二氧化氮集气瓶的红棕色逐渐变浅,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的颜色加深,最终二个瓶内的颜色一致,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故A描述正确;B、图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最终水和酒精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比它们原来的体积之和偏小,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故B描述正确;C、图丙中,盛有热水的杯子里的水变红的速度比盛有冷水的杯子里的水变红的速度快,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描述正确;D、图丁说明黄豆与芝麻中间有空隙,是宏观现象,不是表达分子间的间隙,而图乙通过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表达分子间有间隔,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相同,而实验结论不同,故D描述错误。答案:D。二、填空题11.(2021•湘西州)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表现了我们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实际上无风时也能闻到稻花香,这属于物理学中的扩散现象。解:无风时也能闻到稻花香,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答案:扩散。12.(2021•衡水模拟)“黄河故道芳菲天,大套梨花来相见”,2021年中国滨海梨花节如约而至(如图所示)。满园梨花香扑鼻而来,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中午时温度升高,香味更加浓郁,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发现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解:空气中弥漫着梨花的香气,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的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剧;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引力。13.(2021•惠州模拟)常见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选填“大”或“小”);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解:(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2)通常液体分子间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离小;(3)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答案:原子;小;引。14.(2021•常州模拟)为了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小明向玻璃管中先后注入两种液体封闭管口,如图所示。因为酒精的密度(填物理属性)小,应该先注入水(酒精/水):将玻璃管反复翻转,充分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解:(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和酒精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所以在混合前要让两种液体分开存在;因为酒精的目的小,水的密度大,所以应该先注入水然后酒精,酒精就能浮在水上面;(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答案:密度;水;小于;分子间有间隙。15.(2021•大连模拟)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当吸入含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可能会导致感染,此种传播过程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解: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当吸入含新型冠状病毒的空气时可能会导致感染,此种传播过程不是分子运动。答案:不是。16.(2021•浦东模拟)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组成,吸引力对抗拉伸,排斥力对抗压缩。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的距离,r0表示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平衡的距离,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表示合力曲线。当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时,F表现为吸引力,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F表现为排斥力。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分子间的F斥和F引随都r的增大而减小。②有关分子之间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D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排斥力或吸引力B.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排斥力C.当r>r0时,分子之间只有吸引力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解:(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的距离有关,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分子间同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A、当r=r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故A错误;B、当r<r0时分子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C、当r>r0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故D正确。故选D。答案:(1)分子的距离;斥力;减小;(2)D。三、实验探究题17.(2021•晋中模拟)请你在下列提供的器材中,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提供器材:温度计、两个相同烧杯、热水、冷水、停表、红墨水、胶头滴管、刻度尺。(1)选用器材:两个相同烧杯、冷水、热水、胶头滴管、红墨水;(2)实验步骤:①两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适量的热水和凉水;②取两只胶头滴管分别吸入红墨水;③两只胶头滴管同时向两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④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分子运动越剧烈;设计实验验证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需要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分子运动的快慢需通过宏观现象来反映。(1)需要选用的器材为:两个相同烧杯、冷水、热水、胶头滴管、红墨水;(2)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两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适量的热水和凉水;②取两只胶头滴管分别吸入红墨水;③两只胶头滴管同时向两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④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答案:(1)两个相同烧杯、冷水、热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