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人教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人教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人教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人教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人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导

言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

相同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什么叫明治维新?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从性质来看,明治维新是一次以农民为主力、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结成联盟、以资产阶级化下级武士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

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

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德川将军(一)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幕府统治(内忧)天 皇(傀儡)将

军大

名武

士农

商等级森严士幕府统治下

的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武士阶级是

统治阶级。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

能逾越。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在经济上,土地归将军、藩主等领主所有,

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据《世事见闻录》,都住迫民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甚至告诫((18161816年)记载,贫苦的农民连年)记载,贫

苦的农民连““吃杂粮度日都成为不可能成为不可能””,他们,他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住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的地方更是墙塌壁倒,破陋不堪””,甚至被出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卖自己的亲生骨肉。统治者公开声称:““让不死不活地活着,是政治的秘诀。”甚至告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jiāng)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结论一:日本的等出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手工工厂的富裕农民和商人。结论二:幕府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闭关锁国在对外政策

上,幕府实行闭关许地点幕锁国锁国策,禁止人出海,只允荷兰荷兰等少数国商船在指定的

从事有限的贸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结论三:幕府的日本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家的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易。趋势。请结合课本内容从原因、内容、影响三方面比较一下日本的闭关锁国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相同:内容影响 落后于世界潮流不同:原因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日本:为了防止外部侵略天皇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将军

幕府有些从事工商业大名经济状况恶化武士不满情绪增强农民、城市农民、城市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平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二)黑船事件(外患)(1)原因(内因,外因)概况:1853年美国,佩里、浦贺港(外交、贸易)结局: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内容:开放(下田/箱馆)、领事(下田)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地位:日本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影响: 被迫开国,英、俄、荷、法接踵而至领事裁判权、租界、议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美、英、法、俄、荷等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欧美国家经济掠夺,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激化社会矛盾,使得农民和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1根 源:2直接原因:3开始标志:5参与者:6活动手段:7结 果:8局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1860刺杀井伊直弼“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为4口号(任务):“攘夷”而尊王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争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1863年失败(3)、“尊王攘夷”运动(4)、倒幕运动1原 因: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2倒幕派5结高杉晋作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领袖:西乡隆盛(称为维新三杰)3根据地:西南强藩(长州、萨摩等)开始:长州、萨摩、土左、肥前等西南诸藩联合4过程发展:大政奉还(原因?)高潮:戊辰战争果: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绘画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挟天皇以倒幕阅读课文回答:戊辰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的、主要战役及结果。1、根本原因:幕府虽然“大政奉还”,但仍控制国家政权2、直接原因: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命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3、目的:彻底打倒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4、主要战役:

鸟羽战役、伏见战役5、结果:倒幕派胜利。推翻幕府统治,迁都东京,成立明治政府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内忧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经济上:幕府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外患1853黑船事件,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稳定大名、公卿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便于建立以天心皇不倦;为首的中央集四权、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国家义政治、经济发展资本五主、废求知除识等于级世身界,大力振兴皇基。份制放弃攘夷口号,与外国交往学习西方科《五条誓文》体现明治政府怎样技的文改化革决心?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2、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统一,为推行其它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破旧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形成创造了条件适1、应政资治本主领义域经:核心词-立宪央政集体权国家,为国内市场的的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

废藩置县动力三、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土地改革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确立,促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2、经济领域:核心词-殖产兴业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破旧殖

产兴业私本2、经济领域:核心词-破旧近代资本主义土地土地改革

有制确立,促进资主义农业发展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殖产兴业

出访欧美,学习经验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的大型使节团殖产兴业奠定了工:第一认识到致富是治国的根业化

的基础;掀起致富的可靠途径。第二感到要出国企引导

了工业革命的热潮,实行专制的集权主义统治。第仅用30年时间,就民间资本使节团主要成员,右起为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岩仓具视和木户孝允等此次游历开阔了考察团的视野立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乃是新

发展民用企业,突想富国强兵,必须建立法制,廉价出售国企1872年明治政府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三文化教育方面与西方各国的给差距很大,有由必农要业国进变行为改工革业。第四找到从小国走聘向请大专国家,之派路遣留,学确,设立立了“内国治优先”的方针。第五赞赏德国军事东制京度大,学主张学习德国的军事经验。3.军事领域:近代军队建立常备军实行义务兵役制增强国防力量,提升了国家地位,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培养人才设立军事院校武士道教育忠君 尚武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想的开制成思主教育介绍重视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核心词-文明改革

国民皆学,推行四年制义务教

打破等级育;兴办学校;重视自然科学

取得显著传播启蒙思想,抨击封建等级西学

制度和道德观念吸收西方化和习俗,改传媒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落后愚昧;推了本国民习俗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

展立新1870年Mary

E.Kidder在日度果本创立的第一所面向女子教育的学校文变动发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社会

1876年建的一所日本新式小学明治时代建立的东京上野公园4、

化供改革西化,仿照西方鹿鸣馆一后的达官国家的生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

,贵人们聚会风雅的地方活方式进行活动1881年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冲击推动下,政府被迫宣布制定宪法,

10年内召开国会1872年的《立国宪议》《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1、政治领域:核心词-立宪政体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改革政治体制(相对滞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民族国家统一,为推行其它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制定宪法,召开国会,给予人民权利破旧立新试用最简洁的名词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经济: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化: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军事改革,富国强兵君主立宪日本: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高了日本国力.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促进了日本政治的进步社会文化上:打破了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形成了日本的近代文化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外交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解除不平等条约,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其他国家:为亚洲邻国的变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四、明治维新的评价进步性经济方面: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地主对农民的沉重剥削,造成农民的日渐贫困,制约和阻碍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 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思想文化:推行思想专制,实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对外政策: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局限性导致日本大肆侵略邻国和成为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之一。四、明治维新的评价局限性【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

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力量对比

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政策措施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历史潮流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

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2011·江苏高考历史单科卷)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材料,造船等之只需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011·江苏高考历史单科卷)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开拓材料,造船等矿之只需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材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能销售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2011·江苏高考历史单科卷)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府之制 保护之——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