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部分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如表,则以下推理肯定错误的是

共价键C-CC=CC=C

键长(nm)0.1540.1340.120

键能(kJ/mol)347612838

A.0.154nm>苯中碳碳键键长>0.134nm

B.C=O键键能>C-O键键能

C.乙烯的沸点高于乙烷

D.烯燃比燃燃更易与滨加成

2、12c与I3C互为()

A.同系物B.同位素C.同素异形体D.同分异构体

3、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装置丁分离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4、常温下,有关O.lmol/LCFhCOONa溶液(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CH’COOH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IF)的值增大

C.加入NaOH固体可抑制CHCOCF的水解

D.同pH的CMCOONa溶液和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

5、近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壳镶嵌一些铅块等可提高科考船的抗腐蚀能力

B.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停靠期间可以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源负极与船体相连接

D.科考船只能采用电化学保护法提高其抗腐蚀能力

6、下列实验现象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J左侧试管比右侧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a股蜉

左侧棉花变为橙色,右侧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

B-C12>Br2>12

1

片0,

耽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NH4NO3溶解吸热

.6q■/一.一—_一

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

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

D噌飞

A.AB.BC.CD.D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U.2LN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ImoPNe和22Ne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ION,、

C.8.4gNaHCO3和MgCCh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O.INA

D.已知某温度下硼酸(H3BO3)饱和溶液的pH=4.6,则溶液中H+的数目为1X1046NA

8、工业上电解MnSO』溶液制备Mn和Mn(h,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极区得到H2sCh

2,

B.阳极反应式为Mn-2e+2H2O=MnO2+4H

C.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D.当电路中有2moie一转移时,生成55gMn

9、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A.等质量的MN2与12c60中的分子数

B.等物质的量的C2H4与C3H6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C.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与(NH4”SO4溶液中的NH4+数

D.等质量的Fe与Cu分别与足量CL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10、如图所示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e、f单质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

B.d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Is22s22P63s23P2

C.b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D.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2个。键,2个几键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LKSCN

「溶液

A.m向FeCb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2,

溶液

B.■冬塞将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却,氯化钾晶体先析出

A冰水浴

Q

W

W

CT

H,光照下振荡后静置,应该为萃取后分层,下层无色,上

L^

有色

t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o

氯气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HTiNazCCh溶液中,含CCV-数目小于NA

B.标准状况下,11.2LO2和03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为NA

C.14g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含C-H键的数目为2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与足量Na2(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13、10mL浓度为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

量的是

A.K2sChB.CHjCOONaC.CuSO4D.Na2cCh

14、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形

B.氨分子常温下能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C.氨分子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氨水呈碱性,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15、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等优点。氢氧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I"»C(h-J

A.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

2

B.负极反应式为H2-2e+CO3'—CO2+H2O

C.电子流向是:电极a-负载-电极b-熔融碳酸盐-电极a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mol电子,消耗3.2gCh

1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氐题的是

A.用地沟油制取的生物柴油和从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烧类物质

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

C.“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

合物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高分子材料尼龙66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韧性、耐燃油性和阻燃、绝缘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气等工

业中。以下是生产尼龙66的一些途径。

-A②H2.r③HBr_cKCN.「CN

①HCHO---------------A£5L:--a

HC=CH----------------►JHfUz催化剂,△△-------④「CN

催化剂,△

<1)A的结构简式为o

(2)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o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反应⑥~⑨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o

(4)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高分子材料尼龙66中含有’结构片段,请写出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

(6)某聚合物K的单体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单体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且能与NaHCCh

溶液反应,则聚合物K的结构简式是

O

(7)聚乳酸(HfO-fH-8±OH)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已知谈基化合物可发生下述

CHj

OOH

R-C-R'耀田R-C-COOH反应:(R,可以是炫基或H原子)。用合成路线图表示用乙醇制备聚乳酸的过程。

18、已知:R-CH=CH-O-R„7R-CHCHO+ROH(炫基烯基酸)

n/nH+2

燃基烯基酸A的分子式为Ci2Hl60。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43、写出A的结构简式»

44、写出C―D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①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光照时与氯气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产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6、设计一条由E合成对甲基苯乙快(H3C—<^^>一C三CE)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BrNaOH溶液

H,C=CH2」1空+CH,CII?Br----/阴》CH3CH,OH

19、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锌)是常用的蒸杀虫剂。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s计)的含量不超过0.050mg:

卜屋时,粮食质量方达标。现设计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含量的实验如下

(资料查阅)磷化锌易水解产生PIGP上沸点为-88℃,有剧毒性、强还原性、易自然。

(用量标准]如图:装置A、B、E中盛有的试剂均足量;C中装有100原粮;D中盛有40.00mL6.0Xl()Tmol•LKMIJO,

溶液(H2SO4酸化)。

(操作流程)安装仪器并枪查气密性-PM的产生与吸收一转移KMnO,吸收溶液一用NazSOs标准溶液滴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仪器B、D中进气管下端设计成多孔球泡形状,目的是。

(2)A装置的作用是;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______»

(3)下列操作中,不利于精确测定出实验结果的是(选填序号)。

a.实验前,将C中原粮预先磨碎成粉末

b.将蒸储水预先煮沸、迅速冷却并注入E中

c.实验过程中,用抽气泵尽可能加快抽气速率

(4)磷化锌发生水解反应时除产生PHs外,还生成(填化学式)。

(5)D中PE被氧化成H3P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把D中吸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250.0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5.OX10"mol•匚’的N&SO3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溶液,消耗岫白03标准溶液10.00疝.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L计)的含量为mg-

kg1,该原粮质量______(填“达标”或“不达标")。

20、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C,沸点:-5.5°C)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反应,生成一种氯化物和两种氧化物。

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h,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下表中缺少的药品是:

装置I

装置II

烧瓶中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C12①②

MnO2

制备纯净NOCu③④

②,③.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制备NOC1,装置如图所示:

XzKCaCI:

浓硫酸

NV

NaOH溶液

VI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r(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W的作用为,若无该装置,IX中NOC1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乙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只能吸收氯气和NOC1,不能吸收NO,所以装置VO不能有效除去有毒气体。为解决这一

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0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4)丁组同学用以下方法测定亚硝酰氯(NOC1)纯度

取IX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O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Ch标准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已知:AgzCrCh为砖红色固体)

①亚硝酰氯(NOC1)的质量分数为(用代数式表示即可)。

②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亚硝酰氯的纯度____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

21、UO2与铀氮化物是重要的核燃料,已知:3(NH4)4[UO2(CO3)3]J^23UO2+10NH3f+9cO2T+N2T+9H20T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o

(2)反应所得气态化合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化学式)。

(3)某种铀氮化物的晶体结构是NaCl型。NaCl的Bom-Haber循环如图所示。已知: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电子成

为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Z—IC小-410.9kJ・mol'

Na(s)+-yClj(g)--------------------------NaCl(s)

U9.6kJ・mol'

-785.6kJ•mol1

108.4kJ•mol1

Na(g)

495.0kJ•mol1

a.Cl-Cl键的键能为U9.6kJ/molb.Na的第一电离能为603.4kJ/mol

c.NaCl的晶格能为785.6kJ/moId.CI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348.3kJ/mol

(4)依据VSEPR理论推测CO3?-的空间构型为.分子中的大兀键可用符号7T:,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

7T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开键可表示为7T:),则CO3?•中的大兀键应表示为

(5)UCh可用于制备UF*2UO2+5NH4HF21502UFr2NH4F+3NH3f+4H2。,其中HF2的结构表示为[F—H…F「,

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有(填标号)。

a.氢键b.极性键c.离子键d.金属键e.非极性键

(6)铀氮化物的某两种晶胞如图所示:

ab

①晶胞a中铀元素的化合价为,与U距离相等且最近的U有______个。

②已知晶胞b的密度为dg/cn?,U原子的半径为门cm,N原子的半径为为rzc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

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列出计算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苯中的化学键键长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所以0.154nm>苯中碳碳键键长>0.134nm,故A正确;

B.单键的键能小于双键的键能,则C=O键键能>C-O键键能,故B正确;

C.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烯,则乙烷的沸点高于乙烯,故C错误;

D.双键键能小于三键,更易断裂,所以乙烯更易发生加成反应,则烯煌比焕克更易与溟加成,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D项为易错点,由于燃炫和烯烧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比较反应的难易时,可以根据化学键的强弱来分析,化学键强

度越小,越容易断裂,更容易发生反应。

2、B

【解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间互为同位素,据此分析。

【详解】

12C与I3C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碳原子,故互为同位素。

答案选:Bo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同”概念的辨别,应注意的概念要点的把握。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

物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

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

的化合物。

3、C

【解析】

A.Cu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甲装置中缺少酒精灯,无法完成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比空气密度大,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导管采用长进短出的方式,故B错误;

C.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大量浓硫酸,需要将反应后溶液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图示操作方法

合理,故C正确;

D.固液分离操作是过滤,但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4、B

【解析】

A.O.lmol/LCMCOONa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说明醋酸根离子水解,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说明醋酸为弱酸,

属于弱电解质,故A正确;

B.常温下,加水稀释O.lmol/LCHjCOONa溶液,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但温度不变,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c(H+)・c(OH-)

不变,故B错误;

C.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HaCOO+H2O^CH3COOH+OH,加入NaOH固体,c(OIT)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CH3COO-的水解受到抑制,故C正确;

D.同pH的CHhCOONa溶液和NaOH溶液,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氢氧化钠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

离,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故D正确;

故选B。

5、C

【解析】

A.科考船外壳主要成分为Fe提高抗腐蚀能力,可以镶嵌比Fe活泼的金属如Zn等,Pb金属性比铁弱,会形成原电池,

加速Fe的腐蚀,故A错误;

B.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正极反应式为Oz+4e-+2H20=40后,故B错误;

C.停靠期间可以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源负极与船体相连接,故C正确;

D.除电化学保护法防腐蚀外,还有涂层保护法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防腐蚀有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6,A

【解析】

A.等量同浓度的双氧水中分别滴入相同体积含相同浓度的Fe3+和CM+的溶液,滴入Fe3+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说明Fe3+对H2O2的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故A正确;

B.氯气从左侧通入,先接触到吸有NaBr溶液的棉花,棉花变橙色,说明Ch和NaBr发生了置换反应:

C12+2NaBr=Br2+2NaCl,说明氧化性:Cl2>Br2o右侧的棉花吸有淀粉碘化钾溶液,右侧棉花变蓝,说明有h生成。

L的生成可能是左侧棉花上产生的B"挥发到右侧棉花上置换出了L,也可能是通入的CL和KI反应置换出了12,所

以无法说明Br2和1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B错误;

C.NH4NO3溶解吸热,使试管内空气遇冷体积减小,试管内压强降低,U形管左端液面上升,右端液面下降,故C

错误;

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可以和AgNCh溶液生成AgCl白色沉淀,但未被消耗的氯气也会进入AgNCh

溶液中,和AgNC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根据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B选项中硬质玻璃管中右侧棉花变蓝,不一定是挥发的Bn和KI反应,从左端通入的氯气可能没有完全被NaBr

溶液消耗,也可能氯气已经完全把NaBr氧化,这样氯气就会氧化KL所以本实验只能证明氧化性::Cl2>Br2,不能

确定Brz和h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7、C

【解析】

A.标准状况下,NCh液化且部分转化为N2O4,无法计算含有的氧原子数目,A不正确;

B.ImoPNe和2?Ne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介于10NA~12NA之间,B不正确;

C.8.4gNaHCCh和8.4gMgC(h含有的阴离子数目都为O.INA,则8.4g混合物所含阴离子数目也应为O.INA,C正确;

D.硼酸饱和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H+的数目,D不正确;

故选C。

8、C

【解析】

根据图示,不锈钢电极为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为:Mn>+2e-=Mn;钛

2

土电极为阳极,镒离子失去电子转化为二氧化镒,电极反应为:Mn*-2e+2H2O=MnO2+4H\据此解题。

【详解】

2r+

A.根据分析,阴极电极反应为:Mn+2e=Mn,阳极电极反应为:Mn-2e+2H2O=MnO2+4H,阴极区的SO42-通过

交换膜进入阳极区,因此阳极上有MnCh析出,阳极区得到H2s04,故A正确;

B.根据分析,阳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1故B正确;

C.由A项分析,阴极区的SO式通过交换膜进入阳极区,则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

D.阴极电极反应为:Mn2++2e-=Mn,当电路中有2moie一转移时,阴极生成ImolMn,其质量为ImolX55g/mol=55g,

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易错点是C选项判断硫酸根离子的移动方向,阴极阳离子减少导致错误判断会认为阴极需要补充阳离子,阳极产

生的氢离子数目多,硫酸根离子应向阳极移动。

9、A

【解析】

ALN2与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故等质量的“N?与12cl6。分子数相同,A正确;

B.等物质的量的C2H4与C3H6,碳原子数之比为2:3,B错误;

C.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与(NHJ2SO4溶液,NHJ数之比接近1:2,C错误;

D.铁和氯气生成氯化铁,即56g铁转移3moi电子,铜和氯气生成氯化铜,即64g铜转移2moi电子,故等质量的铁和

铜转移电子数不同,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等体积等浓度的NH4cl与(NHJ2SO4溶液中,根据水解原理,越稀越水解,故NH4cl中钱根离子水解程度更大,

故NH「数之比小于1:2。

10、B

【解析】

Na、Cu、Si、H、C、N等元素单质中,Na、Cu为金属晶体,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C、Si的单质为原子晶体,且C

单质的熔沸点大于Si原子晶体的熔点,H、N对应的单质为分子晶体,其中氢气的熔点最低,由图熔点的高低顺序可

知a为H,b为N,c为Na,d为Cu,e为Si,f为C。

【详解】

A选项,e为Si,f为C,对应的单质为原子晶体,存在共价键,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A正确;

B选项,d为Cu,铜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Is22s22P63s23P23d")4si,故B错误;

C选项,b为N,N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氨气,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故C正确;

D选项,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为HCN,结构式为H-8N,分子中含2个。键,2

个n键,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B

【解析】

A、FeCb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据此可检验铁离子,选项A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变化较大,将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却,硝酸钾晶体先析出,

选项B错误;

C、正己烷密度小于水,与水不互溶且与滨水不反应,向装有10mL溟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mL正己烷,光照下振

荡后静置,应该为萃取后分层,下层无色,上层有色,选项C正确;

D、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氯化铜,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及制备。易错点为选项B,注意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降低变化较大,将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却,硝酸钾晶体先析出。

12、C

【解析】

A.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溶液中含CO3?-数目,A错误;

B.标准状况下,U.2L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若0.5mol气体完全是O2,则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是NA,若气体

完全是03,其中含有的O原子数目为L5NA,故标准状况下,11.2LCh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大于NA,B

错误;

C.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实验式都是CH2,其式量是14,则14g该混合物中含有lmolCH2,ImolCHh中含有2moicH键,

因此14g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含C-H键的数目为2NA,C正确;

D.在常温常压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ImoL因此该CO2与足量NazCh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3、C

【解析】

A.加入K2sCh溶液相当于稀释稀盐酸,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A

项错误;

B.加入CMCOONa溶液,溶液被稀释,且醋酸根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为醋酸分子,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但提供

的氢离子总量不变,故能减慢反应速率且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B项错误;

C.Zn可以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因锌过量,故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C项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氢离子总量较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少,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反应的实质为Zn+2H+=Zn2++H2T,本题要注意的是Zn过量,加入硫酸铜后形成的原电池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

影响产生氢气的量。

14、C

【解析】

A.N%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5-3X1)=4,属于sd型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选项A错误;

B.氨氧化法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伯铐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此时

温度很高,选项B错误;

C.N%中有N、H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选项C正确;

D.氨气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5、B

【解析】

原电池工作时,出失电子在负极反应,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正极上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tV,则正

极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详解】

A.分析可知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起到导电的作用,和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正极生成碳酸根离

子循环使用,故A错误;

B.原电池工作时,出失电子在负极反应,负极反应为H2+CO32--2e-=H2O+CCh,故B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电极a-负载-电极b,电子不能通过熔融碳酸盐重新回到电极a,故C错误;

D.电极反应中电子守恒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z+2CO2+4e-=2CO32-,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mol电子,反应氧

气0.05mol,消耗Ch质量=0.05molX32g/mol=1.6g,故D错误;

故选:B.

16、A

【解析】

A.用地沟油制取的生物柴油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烧类物质,故A错误;

B.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OH

17、HOCH2c三CCH20H羟基①②⑦⑧

+3%

COOH

ooOO

傕化.II•ECHL住

nECHMCI♦nH2N(CH2^NH2ct-^c

C-HN(CH:kNH4-H•

出CH,

OHo

O2/Cu①HCNI催化剂

CH3CHQH一入一,》CH3CHO---aCH—CH-COOH

s”△②H+/H2O3H-fp-CH-C^OH

CHJ

【解析】

结合A的分子式和C后的产物,可知1分子乙焕与2分子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故A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CCH2OH;A与氢气发生力口成反应生成B,B为HOCH2cH2cH2cH2OH,B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

C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H2cH2Br,C与K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CCH2cH2cH2cH2CN,然后

NCCH2cH2cH2cH2CN水解生成HOOCCH2cH2cH2cH2coOH,苯酚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醇,环己醇发生

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环己酮发生氧化反应HOOCCH2cH2cH2cH2coOH,HOOCCH2cH2cH2cH2coOH与SOCI2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1C0(CHZ)4C0C1,C1CO(CH2)£OC1与HHlClUeNHz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材料尼龙66。

【详解】

(1)结合A的分子式和C后的产物,可知1分子乙块与2分子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故A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CCH2OH;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HOCH2cH2cH2cH2OH,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3)反应①、②是加成反应,反应③、④为取代反应;

0H

OH

(4)反应⑥是苯酚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醇,反应方程式为J.N«♦6

(5)高分子材料尼龙66中含有结构片段,C1CO(CH)COC1与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材料尼

—(一Mi—24

oOoO

龙66,反应方程式为.nH2N(CH^NH}催化((CH谓-JH.CMJHCI;

(6)某聚合物K的单体与A(HOCH2c三CCFhOH)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单体能与NaHCCh溶液反应,故该单体中含有

竣基,该单体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所以该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该聚合物

COOH

K的结构简式为土(电一;土;

O

(7)由HOCH(CH3)COO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HfO-CH-Cj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与

CH5

HCN发生反应后在水解条件下生成HOCH(CH3)COOH,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0H0

/Cu①HCNI催化剂(一II-1

CH3cH20HCH3CHOJCH3-CH-COOHH-fo-CH-Cq-OHo

4②H/H)0」I-*n

CH3

18、H3CYD1CHYH-O-CH2cH2cH3

CH3CH2CHO+2Ag(NH3)2OH____JCH3CH2COONH4+

:)H

2Agl+3NH3+H2OHjC-O-或

H»C-Q-CH^HOHH,C-O-CH=CH

J催化剂;?

H)C-^-CH—CH2静溶液》H>C—C=CH

BrBrA-

【解析】

由信息可知,A反应生成B为醇,E为醛,由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B为CH3cH2cH2OH,B-C发生催化氧化

反应,所以C为CH3cH2CHO,CTD为银镜反应,则D为CH3cH2COONH4;由B、E及A的分子式可知,烧基烯

基建A结构简式为HJC-O^CHXH-O-CH2cH2cH3;有机物E为:H3c<^-CH2cHO;由E转化为对甲基

苯乙快(HscY=^—C三CH),先发生-CHO的加成,再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然后与滇发生加成引入两个澳原子,

最后发生卤代烧在NaOH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生成OC,然后结合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来解答。

【详解】

4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C-0-CH=CHOCH3CH;CU,;

1.C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i+3NM+H2O;

故答案为:CH3cH2cHe+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

2.分子式和有机物F相同,①光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属于酚类;②光照时与氯气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产物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C1直接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上没有H原子,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要

求结构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满足这三个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有:H}C-Q-OH或

re/

46.由HjC:/可以将醛基先与周加成得到醇,再进行醇的消去引进碳碳双

键,再与B。进行加成,最后再进行一次卤代克的消去就可以得到目标产物了。具体流程为:

H,

H£HO-HjCa<2CH30H

催化剂加热

Br:

-»C»:NaOH.溶液,

BrBr△

%C^yCH?CHO总H,C<^CH=CH2

故答案为:Br?

H3C^G>-C=CHH,cYy^H-fHz

BrBr

19、分液漏斗增大接触面积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PH3被氧化cZn(OH)2

5PHs+8MnOJ+24H+=5H3Po4+8向2++12400.085不达标

【解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的流程为安装吸收装置fPH3的产生与吸收一转移KMr。吸收溶液一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C中盛有100g原粮,E中盛有20.00mLL13X107moi・LTKMn04溶液(H2s0“酸化),吸收生成的PH3,B中盛装焦性

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氧化装置C中生成的PILA中盛装KMnO,溶液的作用除去空气

中的还原性气体。

【详解】

(1)仪器E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仪器B、D中进气管下端设计成多孔球泡形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故答案为分液

漏斗;增大接触面积;

(2)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PK被氧化,故答案为吸收空

气中的还原性气体;PL被氧化;

(3)实验前,将C中原粮预先磨碎成粉末及将蒸播水预先煮沸、迅速冷却并注入E中,均可准确测定含量,只有实验

过程中,用抽气泵尽可能加快抽气速率,导致气体来不及反应,测定不准确,故答案为c;

(4)磷化锌易水解产生PHs,还生成Zn(OH)2,故答案为Zn(OH)2;

(5)D中PR被氧化成H3P0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PH3+8M11OJ+241r=5H3Po4+8拈2++12&0,故答案为

2t

5PH3+8Mn04+24H=5H3P04+8Mn+12H20:

(6)由2KMra+5Na2S03+3H2soEMnSOi+K2so*NazSOMHzO,剩余高镒酸钾为5.OX10"ol•

f'XO.OlLXfX^=2XlO^mol,由5PH3+8KMn()4+12H2sodHjPOMMnSO,+dK2so,+1240可知,PH3的物质的量为

(0.04LX6.0X10-6mol-L-1-2XlO^mol)X-=2.5X10-7mol,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计)的含量为

8

2.5x1。、/*:,-弧Xi。。。"*3=o.08mg/kg>0.050mg/kg,则不达标,故答案为0.085;不达标。

V.iKg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含量测定实验,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把握物质的性质、测

定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

20、饱和食盐水稀硝酸e—f(或f—e)—c一b—d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IX2NOC1+H2O=2HC1+NO+NO2

10bcxlx655

。2(或NO2)HNO3(浓)+3HCl(浓尸NOC1T+CLT+2H2。°-xl00%偏高

m

【解析】

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NOC1。根据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钵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

蒸气;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制得的NO中可能混有其他氮氧化合物,结合NOCI的性质,制得气体中的杂质

需要除去,尾气中氯气、NO以及NOC1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实验室制备氯气,一般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铳加热制备,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故装置H用饱和食盐水

吸收氯化氢气体;

实验室制备NO,一般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制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