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_第1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2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3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4页
网络综合布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网络综合布线1整理ppt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和传输介质2.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等级及标准2.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2.4综合布线的图纸设计*2.5综合布线的开展趋势本章主要内容2整理ppt2.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1.1综合布线系统的含义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或称开放式布线系统(OCS,OpenCablingSystem)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信局线路上的连线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3整理ppt国外将其分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PDS),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ntelligentBuildingSystem,IBS)和工业布线系统(IndustryDistributionSystem)三种.4整理ppt三种布线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根本相同,差异仅是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DS)以效劳于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智能大楼布线系统(IBS)以大楼的环境控制和管理为主;工业布线系统(IDS)那么以各类苛刻的工业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适用快速多变的工业通信为主.5整理ppt2.1.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与传统的布线系统相比,综合布线系统有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性;2.灵活性;3.模块化;4.兼容性;5.可靠性;6.开放性。6整理ppt

传统布线结构化综合布线

方案设计各个系统独立进行设计,在线路上存在着过多的牵制,需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得到一个妥协的方案,设计周期长。将各个系统综合考虑,设计思路简洁,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方便灵活地变更设计方案,节省时间传输介质不同的系统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1.电话系统采用专用电话线2.电脑系统采用同轴电缆3.电话线,电脑线不能互用

采用统一的传输介质:1.全部采用双绞线传输2.电话线、电脑线可以互用综合布线和传统布线的实施过程的比较7整理ppt

传统布线结构化综合布线灵活性及开放性1.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用户极大的不方便2.设备的改变或移动都会导致整个布线系统的变化3.难于维护和管理,用户无法改变布线系统来适应自己的要求1.用户可以灵活地管理大楼内各个系统2.设备改变、移动后,只需方便地变更跳线即可3.大大减少了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扩展性1.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现在的布线难以满足以后的需求2.很难扩展,需要重新施工,造成时间、材料、资金及人员上的浪费1.在15-20年内充分适应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办公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2.在设计时已经为用户预留了充分的扩展余地,保护了用户的前期投资施工各个系统独立施工,施工周期长,造成人员、材料及时间上的浪费各个系统统一施工,周期短,节省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综合布线和传统布线的实施过程的比较8整理pptPABXIBMAS400LAN监控系统音响系统双绞线同轴电缆多芯电缆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多芯电缆非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9整理ppt

2.1.3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及应用

1.综合布线的经济分析综合布线的性价比是极高的,观察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性能价格比曲线如图2-1所示即可知。综合布线与传统布线性价比10整理ppt2.综合布线的应用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所:

〔1〕商业贸易类型;

〔2〕综合办公类型;

〔3〕交通运输类型;

〔4〕新闻机构类型;

〔5〕其它重要建筑类型。

此外,在军事基地和重要部门的建筑以及高级住宅小区等也可采用综合布线系统。11整理ppt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划分成6个子系统,即工作区〔终端〕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见图2-2。

2.1.4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12整理ppt图2-2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3整理ppt1.工作区子系统〔WorkLocationSubsystem〕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件间的所有设备构成。图2-3为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CablingSubsystem)由同一层配线间到各个工作区之间的信息插接件之间的传输介质组成。图2-4为水平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BackboneSubsystem)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电缆构成。14整理ppt图2-3工作区子系统15整理ppt图2-4水平子系统16整理ppt4.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RoomSubsystem)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出线设备、网络互连设备的场所。5.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Subsystem〕它将垂直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相连,由各层分设的配线间组成。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Subsystem)它是将建筑物之间的信息交换融为一体的布线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典型应用如图2-5所示。17整理ppt图2-5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典型应用示意图18整理ppt2.1.5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1.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的分类〔1〕水平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见图2-6〕〔2〕干线〔垂直〕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见图2-7〕19整理ppt图2.6水平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20整理ppt图2.7干线〔垂直〕布线传输介质的分类21整理ppt2.综合布线系统传输介质的介绍〔1〕双绞线(Twisted–PairCable)双绞线由两根绝缘的导线相互绞合而成,双绞线中的电导体为铜。双绞线分为两类: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和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r〕。屏蔽双绞线由外部保护层、屏蔽层、双绞线及中心加强件组成。非屏蔽双绞线由外部保护层、双绞线及中心加强件组成。22整理ppt图2-8非屏蔽双绞线结构①非屏蔽双绞线②屏蔽双绞线图2-9屏蔽双绞线结构23整理ppt图2-10同轴电缆结构〔2〕同轴电缆(CoaxialCable)用介质使内外导体彼此绝缘且保持轴心重合的电缆。常由内、外导体,绝缘体及护套组成。同轴电缆常用的类型有实芯同轴电缆,藕芯同轴电缆,物理高发泡同轴电缆,竹节电缆等。前三种由于介电常数高,传输损耗较大,现在很少用。24整理ppt〔3〕光缆(Fiber–OpticalCable)由石英玻璃或纤维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光纤通信用光波载频来传输信号,并用光导纤维构成的光缆作为传输线路,光纤具有把光封闭在光缆中并沿轴向传播的波导结构。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输频带宽,传输速率高,传输容量大;〔2〕损耗低;〔3〕抗干扰性很强。25整理ppt单光芯光缆结构图多光芯光缆结构图图2-11光缆结构示意图26整理ppt3.综合布线系统中交连/直连设备的分类在设备间主配线架〔MDF,MainDistributionFrame〕、中间配线架以及楼层配线架〔IDF,IntermediateDistributionFrame〕上应用的交叉连接和直接连接的设备见图2-12。27整理ppt

图2-12交连/直连设备分类28整理ppt2.1.6综合布线系统产品1.综合布线系统局部产品等级综合布线产品根据生产技术和采用材料的不同,可用不同等级的产品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信号的传输。按照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EIA/TIA568标准〔ISO/IEC11801标准〕,综合布线产品等级及应用支持的传输速率详见表2-2。29整理ppt

表2-2综合布线产品等级30整理ppt2.典型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目前,制造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厂商很多。中国市场上的综合布线产品的厂商主要有AVAYA〔Lucent〕、AMP、SIEMON、ORTRONICS、ALCATEL、IBM、KRONE等。每个厂家都有各自完整的产品系列,这些产品大同小异,但也各有其标新立异的卖点、特色。

31整理ppt紧套类单芯室内光缆紧套类多芯室内光缆

32整理ppt紧套类分叉光缆33整理ppt

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满足或优于现行的五类传输标准,适用于设备间的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连接绝缘一致性,提供非常低的传输延时,外径尺寸小,减少安装中的电缆扭曲。

五类4对屏蔽室外双绞线

满足或优于现行的五类传输标准,采用单层铝箔屏蔽,适用于室外屏蔽的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连接绝缘一致性,传输延时低。

五类25对非屏蔽双绞线

满足或优于现行的五类传输标准,适用于主干的水平或垂直子系统,连接绝缘一致性,提供非常低的传输延时,外径尺寸小,减少安装中的电缆扭曲。34整理ppt控制电缆

用途适用于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测量。同轴射频电缆用途适用于无线电通讯、播送和有关电子设备中传输射频信号。

UL2464单层屏蔽电脑线用途适用于广播、视听器具、仪器、电脑、EIAR-232国际电工规范。35整理ppt

超五类RJ45跳线

满足超五类传输标准,用于设备间或水平子系统的端接,为通讯设备、模块化配线架实现快速互连,备有多种长度和颜色。

超五类1对110型跳线

满足超五类传输标准,用于设备间或水平子系统的端接,为110型跳线架实现快速互连,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备有多种长度和颜色。

超五类4对110型跳线

满足超五类传输标准,用于设备间或水平子系统的端接,为110型跳线架实现快速互连,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备有多种长度和颜色。36整理ppt

超五类信息模块

满足超五类传输标准,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备有扣锁式端接帽。

电话模块

适用于设备间与工作区的通讯插座连接,6芯打线柱,外壳材料为聚碳酸酯。37整理ppt

24口超五类配线架

满足超五类传输标准,1U高度,符合19英寸机架安装标准,适用于设备间的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以及集中点的互配端接。

机架式110配线架

适用于设备间水平布线或设备端接,集中点的互配端接。

1U理线架

适用于配线架,1U高度,符合19英寸机架安装标准,设计简洁、对于各种线缆提供灵活、有效和安全的管理,使布线系统整洁美观。38整理pptRJ-45模块插座RJ-45跳线双孔86型面板信息模块39整理ppt挂墙式信息盒地毯式综合接线盒多媒体面板40整理ppt落地式机柜开放式设备支架挂墙式机柜41整理ppt固定箱〔MCP〕模块化插座〔MJM〕42整理ppt交叉配线架(挂墙式)48口模块化配线架MT-RJ型光纤接头ST型光纤接头SC型光纤接头43整理ppt挂柜式光缆配线架挂柜式光缆配线架挂墙式光缆配线架MT-RJ——SC跳线MT-RJ到桌面44整理ppt室内光纤耦合器室外光纤ST光纤头SC光纤头光纤配线架45整理ppt2.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等级及标准46整理ppt2.2.1设计等级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型级。根据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可划分为根本型、增强型和综合型三个型级。47整理ppt1.根本型根本型综合布线系统支持语音或综合型语音/数据产品,并能够全面过渡到数据的异步传输或综合布线系统。根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2〕每个工作区配线电缆为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3〕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48整理ppt2.增强型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不仅支持语音和数据的应用,还支持图像、影像、影视、视频会议等。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1〕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2〕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3〕采用夹接式或插接式交接硬件;〔4〕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49整理ppt3.综合型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双绞线和光缆纳入建筑物布线的系统。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1〕在根本型和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根底上增设光缆系统;〔2〕在每个根本型工作区的干线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3〕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50整理ppt2.2.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1〕国际布线标准ISO/IEC11801,适用于FTP(金属箔对绞线)和STP(屏蔽对绞线);〔2〕美国布线标准EIA/TIA568A,适用于UTP(非屏蔽对绞线)和STP;〔3〕欧洲布线标准EN50173,适用于FTP和STP;〔4〕中国布线标准GB/T50311,适用于UTP;〔5〕TIA/EIATSB-72集中式光纤布线标准;〔6〕家居电信布线标准有:ANSI/TIA/EIA570A。51整理ppt2.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分为两个根本的内容:〔1〕子系统设计;〔2〕施工图纸设计。52整理ppt2.3.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相当于配线系统中连接话机的用户线及话机终端局部。终端设备可以是、微机和数据终端,也可以是仪器仪表、传感器的探测器。实例见图2.13。53整理ppt图2.13终端连接系统54整理ppt终端的接驳例如英式面板固定在86底盒55整理ppt1.设计方案〔1〕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信息插座大致可以分为嵌入式安装插座、外表安装插座和多介质信息插座三类。其中嵌入式安装插座和外表安装插座是用来连接3类和5类双绞线的,多介质信息插座是用来连接双绞线与光纤。〔2〕适配器的使用通常选择适当的适配器,应可使综合布线系统的输出与用户的终端设备保持完整的电气兼容性。56整理ppt工作区适配器的选择原那么:〔1〕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效劳时,应用Y型适配器。〔2〕当拓展ISDN业务时,可用网络终端或终端适配器。〔3〕在设备连接时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插座,应加适配器。〔4〕当工作区中所用电缆类别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不一致时,应加适配器。〔5〕对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可采用光/电转换适配器。〔6〕解决不同网络的兼容性时,可用协议转换适配器。57整理ppt2.设计要点从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的连接通常使用两端带连接插头〔RJ-45〕的接插软线,但有些终端设备需要选择适当的适配器或平衡/非平衡转换器才能连接到信息插座上,连接缆线长度一般为3m。为便于有源终端设备的使用,信息插座附近设置单相三孔电源插座。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布局见图2-14。58整理ppt图2-14信息与电源插座的布局59整理ppt2.3.2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由建筑物各层的配线间至各工作区之间的配置线缆所构成。一般多采用3类和5类UTP双绞线。这种双绞线具有支持工作区中的话音、数据、图像传输所要求的物理特性。对于用户有高速率终端要求的场合,可采用“光纤到桌面〞的解决方案。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60整理ppt1.设计方案〔1〕确定导线的类型〔2〕确定电缆的长度〔3〕确定布线方式①吊顶内布线主要有以下四种:a.区域布线法〔见图2-15〕。b.内部布线法〔见图2-16〕。c.电缆管道布线法〔见图2-17〕。d.插通布线法〔见图2-18〕。61整理ppt

图2-15区域布线法62整理ppt图2-16内部布线法63整理ppt图2-17电缆管道布线法64整理ppt图2-18插通布线法65整理ppt布线方式优点缺点区域布线法维护方便线路杂乱内部布线法成本低,灵活性好防火性能差电缆管道布线法防火性好造价高插通布线法易于检修电缆间易产生干扰表2-366整理ppt②新铺设的地板的布线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a.地板下线槽布线法〔见图2-19〕。b.蜂窝状地板布线法〔见图2-20〕。c.高架地板布线法〔见图2-21〕。d.地板下管道布线法〔见图2-22〕。

67整理ppt图2-19地板下线槽布线法68整理ppt

图2-20蜂窝状地板布线法69整理ppt图2-21高架地板布线法70整理ppt

图2-22地板下管道布线法71整理ppt布线方式优点缺点地板下线槽布线法强弱电可以同路由和适用于大开间场合不适合石质地面,造价昂贵,不适合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蜂窝状地板布线法机械保护性好,电气干扰少,外观好,容量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对地板的承重要求高高架地板布线法布线灵活,方便,宜于维护,能容纳电缆数量多,且美观影响工作环境地板下管道布线法机械保护性好,电气干扰少成本较高,少用表2-472整理ppt③旧建筑物或翻新的建筑物的布线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a.护壁板电缆管线布线法〔见图2-23〕。b.地板导管布线法〔图2-24〕。c.模压电缆管道布线法〔见图2-25〕。d.另外有时还会用到通信线槽敷设法,见图2-26。73整理ppt

图2-23护壁板电缆管线布线法74整理ppt图2-24地板导线管布线法75整理ppt图2-25模压电缆管道布线法76整理ppt图2-26通信线槽敷设法77整理ppt布线方式优点缺点护壁板电缆管线布线法容易检修不适合大楼层区域布线地板导管布线容易快速安装仅适用于通行量不大的区域(如办公室)模制电缆管道布线法保持外观完好布线灵活性差通信线槽敷设法容易检修花费高,破坏外观表2-578整理ppt2.设计要点水平配线一般宜采用非屏蔽八芯线缆,在有些需要高速率应用的场合采用光缆。水平线缆的长度不得超过90米,具体例如见图2-27。工作区、跳线及设备电缆总和不超过10米,即A+B+E≤10米。

图2-27水平配线规格79整理ppt当需要有转换接点的情况,布线距离见图2-28。设计者要合理安排好弱电竖井的位置,如水平线缆长度超过90M,那么要增加IDF〔楼层配线架〕或弱电竖井的数量。

图2-28有转换接点的布线规格80整理ppt2.3.3干线子系统设计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线缆组成,它是建筑物内的主要电缆,是垂直和水平干线电缆的统称。在进行干线子系统设计时,应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平安和最经济的路由。根据信息共享原那么和每个工作区的业务量的繁忙程度来决定通往每个工作区的电缆数量。干线电缆应敷设在带门的封闭型通道。81整理ppt1.设计方案〔1〕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电缆要求〔2〕确定干线电缆长度〔3〕确定干线电缆路由和敷设方法①垂直干线通道主要有两种方法电缆孔法〔见图2-29〕。电缆井法〔见图2-30〕。②水平干线通道主要有两种方法管道法〔见图2-31〕。托架法〔见图2-32〕。82整理ppt

图2-29电缆孔法83整理ppt

图2-30电缆井法84整理ppt图2-32托架法85整理ppt(4)确定接合方法。常用的接合方法有三种,在设计时首先考虑点到点端接法,如果不适宜再用分支接合法,究竟哪种方法最正确,应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①点到点端接布线〔见图2-33〕。②分支接合布线〔见图2-34〕。a.单楼层接合方法。b.多楼层接合方法。③端接与连接电缆布线〔见图2-35〕。86整理ppt

图2-33点到点端接布线图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87整理ppt图2-34分支接合布线图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至二级交接间88整理ppt图2-35端接与连接电缆布线图至二级交接间89整理ppt2.设计要点〔1〕语音网宜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网宜采用光缆。当全程传输距离在100米以内宜采用3类或5类八芯线缆〔含语音、数据〕。〔2〕根据水平配线子系统的所有语音、数据等信息插座的需求数量来确定每层楼的干线类型和数量。〔3〕按照EIA/TIA568标准和ISO/IEC11801国际布线标准,干线子系统布线最大距离见图2-36。90整理ppt

图2-36干线子系统布线标准91整理ppt2.3.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是一个装有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组成。设备间至少三个功能:〔1〕提供网络管理的场所;〔2〕提供设备进线的场所;〔3〕提供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采用色标表示。典型的设备间子系统见图2-37。92整理ppt

图2-37典型的设备间子系统图到建筑物布线区93整理ppt1.设计方案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选择和确定主布线场交连硬件〔跳线架、引线架〕的规模;②第二阶段是选择和确定中继线/辅助场的交连硬件的规模;③第三阶段确定设备间各硬件的安置地点。94整理ppt2.设计要点设备间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关键局部,因为它是外界引入和楼内布线的交汇点。位置选择考虑因素:〔1〕应尽量建在建筑物平面和综合布线系统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2〕应尽量靠近效劳电梯,以便于搬运笨重设备;〔3〕防止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及用水设备的下层;〔4〕尽量远离强噪声、强振动和强电磁场;〔5〕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和腐蚀、易燃易爆场所。95整理ppt2.3.5管理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包括中间交接间、二级交接间〕的配线硬件、I/O设备组成。在管理子系统中,改变各种交接可以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按综合布线系统的原那么,只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就可以管理每个用户终端。每个综合布线系统中至少要有一个管理子系统。96整理ppt1.管理子系统的交连方式管理子系统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交接方式,如单点管理双交连方式和双点管理双交连方式。〔1〕单点管理双交连方式见图2-38。〔2〕双点管理双交连见图2-39。对于规模更大的系统,还可以采用双点管理三交连〔增加设备间与计算机主机房线缆的交连〕;甚至采用双点管理四交连〔在三交连的根底上,再增加一级主配线间与二级交连间线缆的交连〕。97整理ppt交连:(Cross-connection)用两头带连接器的光纤引线实现连接,经过两个接点的光损更大,但灵活.互连:(Interconnection)将不同光缆用引线直接连接,经过一个连接点,光损小,但灵活性差,后者更适于光损要求小而线路固定的场合.98整理ppt单点管理单交接较少,管理点位于设备间的交接设备或互连设备附近.通常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专用小交换机水平电缆紫蓝99整理ppt图2-38单点管理双交连方式2.管理点位于设备间的交接设备或互连设备附近.线路连接到配线间交接区.如果没有配线间,第二个交接区可放在用户指定的墙壁上.BackbonecableHorizontalcable100整理ppt图2-39双点管理双交连方式3.大规模综合布线系统,在管理子系统中可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综合布线中使用的电缆,一般不超过4次连接.EquipmentRoom101整理ppt2.设计步骤〔1〕确定各场的规模。〔2〕确定主布线场。〔3〕确定设备间管理子系统。102整理ppt3.管理标记方案〔1〕色场管理在每个交连区实现线路管理的方法是在各色标场之间接上跨接线或插入线,这种色标用来标明该场是干线电缆、水平电缆或设备端接点等。103整理ppt图2-40典型的配线间电缆连接及其色标104整理ppt图2-41典型的配线方案105整理ppt在设备间:1.白色----干线电缆和建筑群电缆;2.蓝色----设备间至工作区或用户终端的线路;3.绿色----网线接口的进线侧,即局线路;4.绿色----网线接口的设备侧,即中继/辅助场的总机中继线;5.黄色----交换机和其他各种引出线;6.橙色----网络接口,多路复用器的线路;7.灰色----端接与连接干线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间的电缆;106整理ppt8.红色----关键线;9.紫色----系统共用设备端接点;10.棕色----建筑群干线电缆.在配线间:1.白色----返回设备间的干线电缆端接点;2.蓝色----到干线接线间TO效劳的工作区线路;3.灰色----至二级交接间的连接电缆;4.橙色----来自配线间各区的连接电缆;5.紫色----来自系统共用设备的线路;107整理ppt在二级交接间:1.白色----来自设备间的干线电缆的点对点端接;2.灰色----来自干线接线间的连接电缆端接;3.蓝色----到干线接线间110效劳的站线路;4.橙色/紫色----与配线间所述线路相同.108整理ppt

图2-40是典型的配线间电缆连接及其色标。图2-41是典型的配线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每个管理点上:①各色标场通常分配在指定的配线模块即配线架上,相关色区应相邻放置;②连接块与相关色区的对应关系;③相关色区与接插线的对应关系。109整理ppt〔2〕管理标记综合布线标记是管理综合布线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完整的标记应提供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完整的标记应提供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能等信息。综合布线使用了三种标记:电缆标记、场标记和插入标记,其中插入标记最常用,量大面广,由施工人员安装。110整理ppt1.布线方法采用架空布线法、巷道布线法、直埋布线法或管道内布线法,或者这四种的组合。〔1〕架空布线法〔见图2-42〕。〔2〕巷道布线法〔见图2-43〕。〔3〕直埋布线法〔见图2-44〕。〔4〕管道内布线法〔见图2-45)。2.3.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111整理ppt图2-42架空布线法112整理ppt图2-43巷道布线法113整理ppt

图2-44直埋布线法114整理ppt

图2-45管道内布线法115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1穿焊接钢管敷设SCRuninweldedsteelconduit2穿电线管敷设MTRuninelectricalmetallictubing3穿硬塑料管敷设PCRunin

rigidPVCconduit

4穿阻燃半硬聚氯乙Runinflameretardant烯管敷设SCsemiflexiblePVCconduit5电缆桥架敷设CTInstalledincabletray6金属线槽敷设MRInstalledinmetalraceway7塑料线槽敷设PRInstalledinPVCraceway8用钢索敷设MSupportedbymessengerwire线路敷设方式的文字标注116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9

穿氯乙烯管敷设KPCRunincorrugatedPVC波纹塑料电线管敷设

conduit

10穿金属软管敷设CPRuninflexiblemetalconduit11直接埋地DBDirectedburying12电缆沟敷设TCInstalledincabletrough13混凝土排管敷设CEInstalledinconcreteencasement117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1沿或跨梁敷设ABAlongoracrossbeam2暗敷在梁内BCConcealedinbeam3沿或跨柱敷设AC

Alongoracrosscolumn

4暗敷设在柱内CLCConcealedincolumn

5沿墙面敷设WSOnwallsurface6暗敷设在墙内WCConcealedinwall7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Alongceilingorslabsurface8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Concealedinceilingorslab9吊顶内敷设SCERecessedinceiling10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Infloororground导线敷设部位的文字标注118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1暗敷CConcealed2明敷EExposed3铝皮线卡ALAluminumclip4电缆桥架CTCabletray5金属软管F(FMC)Flexiblemetallicconduit6水煤气管RCGastube7瓷绝缘子KPorcelaininsulator8钢索敷设MSupportedbymessengerwire线路敷设方式的文字标注119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9金属线槽MRMetallicraceway

10电线管T(MT)Electricalmetaltubing11塑料管PCPlasticconduit12塑料线卡PCLPlasticclip13塑料线槽PRPlasticraceway14钢管SCSteelconduit

15半硬塑料管FPCRuninflame-retardSemiflexiblePVCconduit16直接埋没DBDirectburial120整理ppt序号名称标注文字英文1沿墙面敷设WEWallExposed2暗敷设在柱内BCBeamConcealed3墙内暗敷设WCWallConcealed4暗敷设在地板或地面内PCFloor

Concealed

5吊顶内敷设ACCSuspendedceilingConcealed6沿或跨梁敷设CLEColumnExposed7暗敷在梁内CLCColumnConcealed8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CeilingExposed9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CeilingConcealed10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BERackExposed11沿钢索敷设SRSupportedbymessengerwire12吊顶内敷设ACESuspendedceilingExposed导线敷设部位的文字标注121整理ppt标注方式:ab–c(dxe+fxg)I–jha--线缆编号b--型号c–线缆根数d--电缆线芯数e--线芯截面f–PE,N线芯数g--线芯截面I--线缆敷设方式j--线缆敷设部位h--线缆敷设安装高度

122整理ppt2.设计步骤〔1〕了解敷设现场;〔2〕确定线缆系统的一般参数;〔3〕确定建筑物的线缆入口;〔4〕确定明显障碍物的位置;〔5〕确定主线缆路由和备用线缆路由;〔6〕选择所需线缆类型和线规;〔7〕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劳务费;〔8〕确定每种选择方案所需的材料本钱;〔9〕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123整理ppt2.3.7可靠性与平安性分析1.综合布线系统的抗干扰标准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选择布线抗干扰标准等级。

A类—指设备连续运转,不允许低于制造业特定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

B类—在测试期间允许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但在测试之后,不允许低于制造业特有的规定。另外,幅射场强的频率范围为27-500MHz。124整理ppt防电击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流使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局部带电而导致电击,将设备的外露导电局部接地,称为防电击接地.当产生电器故障时,有利于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而切断电源.这种接地又称“保护接地〞.125整理ppt防雷接地:

将雷电导入大地,防止雷电流使人受到电击或财产受到破坏.防静电接地:

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特别是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用得很多,而集成电路容易受到静电作用产生故障,接地后可防止集成电路的损坏.126整理ppt2.综合布线的平安接地综合布线的接地处理是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抑制噪声,保障平安的重要手段,有两种接地方式:联合接地:将交,直流工作接地,平安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欧。独立接地:接地电阻<4欧。联合接地方式见图2-46。单独接地方式见图2-47。

127整理ppt图2-46联合接地方式128整理ppt图2-47单独接地方式129整理ppt*2.4综合布线的图纸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图;平面图;设备材料表。130整理ppt2.4.1综合布线系统图设计1.综合布线系统图包括的主要内容①工作区子系统:各层的插座型号和数量。②水平子系统:各层水平电缆型号和根数。③干线子系统:从主跳线连接配线架到各水平跳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