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后附答案_第1页
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后附答案_第2页
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后附答案_第3页
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后附答案_第4页
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后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高二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比例模型: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NO

H2

C.氨气的电子式:D.C;的电子式:[:C::C:]'

H:N:H

2.下列仪器与其对应名称不祖行的是

A.AB.BC.CD.D

3.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Ch),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还原为Fe2+D.亚硝酸盐与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

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易分解是因为H2O2分子间作用力弱

B.碘升华的过程中破坏的是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D.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5.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CL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M

B.7.8g苯中含碳氢单键的数目为0.6M

C.1L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M

D.120g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2M

6.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中和热数值偏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B.两种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其对应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C.核外电子排布为瓜2的原子与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的原子,其对应元素化学性质

一定相似

D.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其对应

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透明溶液中:CM+、Mg2+、SO:、Cl-

22

B.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Ba\Fe\HCO;、N03

C.NaAlCh溶液中:Cu2\AP\Cl>CO;

D.常温下AG=lg[c(H+)/c(OH)]=12的溶液中:Na\K\S2O;、SO;

9.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有很强结合力,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Imol配合物[TiCl(H2O)5]Cb-H2O不能与AgNC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B.hnol配合物Ni(CO)4中共有8moic键

C.配合物[CU(NH3)4]SO#H2O的配体为Nth和S0;

D.配合物[Ag(NH3)2]OH的配位数为6

10.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

(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电蒯CU2O+H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流向:电源负极-石墨电极-CUT电源正极

B.铜电极上的电极方程式为2Cu+H2O-2e=CsO+2H+

C.电解后溶液的pH变大

D.当有(Mmol电子转移时,有O.lmolCiuO生成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SiF4与S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

C.C2H2分子中◎键与兀键的数目比为1:1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很难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12.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

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制取金属Ag;制取

Cb并将CL通入滤液中氧化Br,再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实验操作的装置如下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装置乙在通风橱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过滤液中Br的Ch

D.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换个烧杯继续放出有机层

13.下列各组微粒,中心原子均采用spa杂化方式的

A.NH3,PC13,CO;,CO2B.SO3,NO3,COCI2,BF3

C.SO;',CIO;,Pt):,BF3D.BeCh,NCh,NO;,C1O4

1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池。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

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PbSO4+2LiCl+Ca=CaCL+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硫酸铅电极

污水L1C1-KC1

钙电极

电池壳

A.正极反应式:Ca+2C1-2e=CaCh

B.放电过程中,Li,向钙电极移动

C.外电路中,电子由硫酸铅电极经导线流向钙电极

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

15.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

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HH端

NC

H、N

XNZN

H/XH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A分子中C、N的杂化类型相同

C.A分子中每个N原子上均含有一对孤电子对

D.A分子中C原子上一个sp2杂化轨道与0原子中p轨道“肩并肩’’形成兀键

16.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A.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D.六氟化硫分子是极性分子

17.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有一定的连接方式,某分子可用球棍模型表示如图,A

的原子半径最小,c、D位于同周期,D的常见单质常温下为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素异形体数目最多2种

B.A与C不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C.通过含氧酸酸性可以比较元素B和C的非金属性

D.C与D形成的阴离子C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8.2moi金属钠和I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

2Na(s)+aXg)2NaCl(s)

AH2AH4

2Na(g)+2Cl(g)独,

AH3AH5

2Na'(g)+2Cl-(g)叁幺2NaCl(g)

A.AH尸AH2+AHJ+什AH6+AH7

B.AH4的值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

C.且该过程形成了分子间作用力

D.△”5<0,在相同条件下,2Br(g)的△HS'AAHS

19.常温下向25mL0.1molL」NaOH中逐滴滴加0.2moLLJ的HN3(叠氮酸)溶液,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HN3的Ka=1047)。下列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c(H+):A点大于B点

B.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c(H+)>c(Na+)>c(N;)

C.在C点,滴加的V(HN3)=12.5mL

+

D.在D点,2c(H)-2c(OH-)=c(Nj)-c(HN3)

20.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AIQ3、FjO,等杂质)制取CaCl「6Hq,

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I中含有SiO2,固体n中含有Fe(OH)3、Al(OH)3

B.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HI中Al(OH)3,转化为A1O;

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in得到CaCL-6H2。产品的过程中,应控制条件防止其分

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

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的CaCl?-6H2O

二、填空题

21.成都外国语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了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工作原理。

(1)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其中电池工作效率更高的应是实验。实验2

中,盐桥(含KC1饱和溶液的琼胶)中K+流向.(选填“ZnSO4”或“CuSO4")溶液,如

果Zn的消耗速率为IxlO-^mol-s-',则K+的迁移速率为mols-1..

盐桥

实验1

(2)小组同学分析研究甲醇和氧气以强碱(用NaOH表示)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电池。甲

醇在.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电解法把NazCrQi转化为Na2Cr2O7o

-t

1-A电源B

三=

水<-TlL-性

二NaCrO

r-电24

r-<-].三三一溶液

r-口Z—极

Na,交换膜

电解过程中,Na+的移动方向为(填“左至右”或“右至左”)。NazCnCh在阳极区产

生的原理为o

三、结构与性质

22.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相邻且同周

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甲、乙两种化合物,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

其中甲为常见的溶剂。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

元素。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中第一电离能更大的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G在周期表中

属于_______区。

⑵A与B形成的离子的键角比A与B形成的分子的键角(填"大''或"小”)。

(3)B与As同族,AsO:的空间构型为oAS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

物中As的杂化方式是。

(4)G3+与甲、F的简单离子构成配合物,在含有O.OOlmol该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过量

AgNCh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0.002mol白色沉淀。已知该配合物的配位

数为6,则其化学式为。

(5)已知E、F构成的化合物可形成如下图所示的二聚体,其熔点190。<2,沸点

183℃,该二聚体形成的晶体类型为,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有(填序

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配位键E.范德华力F.氢键

(6)白磷(P4)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小圆圈表示白磷分子)。己知晶胞的

边长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该晶胞中含有P原子的个数为

,该晶体的密度为(用含NA、a的代数式表示)g.cm-3。

四、实验题

23.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12(反应主要装置如图一所示,其它装置省

略)。

图一,

当盐酸达到一个临界浓度时,反应就会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临界浓度,

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了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将产生的CL与足量AgNCh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再进行计算

得到余酸的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余酸浓度。

丙方案:余酸与已知量CaCC)3(过量)反应后,称量剩余的CaCCh质量。

丁方案:余酸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具体操作:装配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①往烧瓶中加入足量MnO2粉末

②往烧瓶中加入20mL12mol-L-'浓盐酸

③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1)实验室制Ch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使用甲方案,产生的C12必须先通过盛有的洗气瓶,再通入足量AgNCh

溶液中;已知AgClO易溶于水,写出Ch与AgNC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5倍后作为试样。准确量取试样

25.00mL,用05000mol-LTNaOH标准溶液滴定,选用合适的指示剂,消耗NaOH标

准溶液23.00mL,则由此计算得到盐酸的临界浓度为mol.L';若实验时碱式滴

定管使用前未润洗,会使测得余酸的临界浓度偏。(填“高''或"低''或'‘不变")

(4)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会使测得余酸的临界浓度偏o(填"高”或"低”或“不

变”)[已知:Ksp(CaCO3)=2.8xl0\Ksp(MnCO3>2.3xl0->']

(5)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倾斜Y形管,将中。(填“Zn

倒入余液''或"余液倒入Zn")反应完毕,需要读出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首先要

然后再,最后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五、工业流程题

24.伯是重要的催化剂和吸氢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和化工行业。一种以电解精炼铜

的阳极泥(含Pt、Au、Ag及少量有机物)为原料生产海绵Pl及Au的工艺流程如下:

王水

FeCl2NH4C1

普卜-矍卜海绵

阳极泥"嚏作滤液if(NHJPtCLPt

I

Au

回答下列问题:

(D“焙烧”的主要目的是,“操作I”为。

(2)已知“滤液I”主要含HAuCL、H2Pte16,且二者均为强酸。HAuCL中金元素化合价为

(3)“沉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沉伯”中生成(NH4)2PtC16,结合“沉钳”过程中的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升高温度,

(NH4)2PtC16沉淀率升高的主要原因_______。

(5)“灼烧”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原理综合题

25.碳中和的含义是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

衡。

(1)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一项是。

A.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

B.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C.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

D.燃煤锅炉改烧天然气

(2)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问题。

已知:⑴CC)2(g)+H2(g)=CO(g)+H2O(g)AHi=+42.3kJ/mol

(n)CH30H(g)=CO(g)+2H2®AH2

(ni)CO2(g)+3H2(g)=CH3OH(g)+H2O(g)AH3=-49.4kJ/mol

①AH2=。

②在26(TC、5MPa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HI),原料气体积组成为V(CC)2):V(H2):

V(N2)=1:3:1,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H2的压强为MPa,反应(III)

的平衡常数:Kp=(MPa)i(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

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3)Ni-CeO2催化COz加H2形成CH4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

用*标注),含碳产物中CH4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及C0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

所示。

0o

8o

%

、6o

求4o

2O

CO(g)

2200240280320360

*co2温度/℃

①下列对CO2甲烷化反应体系的说法不合理的有。

A.存在副反应CO2+H2除?CO+H2O

B.存在反应CO2+4H21fBCH4+2H2O

C.含碳副产物的产率均高于CH4

D.温度高于360。(2后,升高温度,甲烷产率将继续保持不变

②CO2甲烷化的过程中,保持C02与H2的体积比为1:5,反应气的总流量控制在

36mL-min-',260℃时测得C02转化率为40%,则H2反应速率为mLmin-'。

1.D

A.水分子的比例模型:A项错误;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OzN—B项错误:

H

c.氨气的电子式:口.y.口,c项错误;

n・r\•丹

D.C;的电子式:[:C::C:『-,D项正确;

答案选D。

2.C

A.根据仪器的特点,该仪器为干燥管,故A不符合题意;

B.该仪器为分液漏斗,故B不符合题意;

C.该仪器为蒸储烧瓶,故C符合题意;

D.该仪器为用蜗,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3.D

A、亚硝酸盐将Fe2+氧化为Fe3+,所以亚硝酸盐应被还原,故A正确;B、服用维生素C

可解毒,则维C可将Fe3+还原为Fe2+,维生素C作还原剂,故B、C均正确;D、一氧化

碳的毒性主要体现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与亚硝酸

盐中毒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选D。

4.C

A.H2O2易分解破坏的是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只能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碘升华是由固态的碘单质变成气态的碘单质,属于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

力,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是通过离子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共

价化合物通过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

D.SiCh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

故答案:Co

5.B

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4.48LCL通入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

0.2M,故A错误;

B.苯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7.8g苯中含碳氢单键的数目为0.6刈,故B正确;

C.溶液中溶剂是水,水分子中也有氧原子,ILO.lmol/LNa2sCM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多于0.4M,故C错误;

D.NaHSCU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120gNaHSCU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NA,故D错误;

故选B。

6.A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A项错

误;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有体积,故所测体积偏小,B项

正确;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则碱溶液浓度偏小,pH测定值偏小,C项正确;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没有及时密封会造成热量损失,故所

中和热数值偏小,D项正确;

答案选A。

7.D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的元素可以是H、He、Li、Be,H、He是第一周期元

素,Li、Be是第二周期元素,对应的元素不一定属于同一周期,A错误;

B.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可能为主族H原子与副族Cu原子,化学性质不同,B

错误;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是H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是Be,二者化学性质

不同,C错误;

D.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为Si元素,3P能级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为

Al、Ch均为第三周期元素,D正确;

答案选D。

8.A

A.在透明溶液中:CF+、Mg2+、SO;,C1-,可以共存,A项正确;

B.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有可能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碱溶液,如果是酸溶液,HCO;

与H+、Fe2+与NO3与H+不能共存,如果是碱溶液,0H-与HCO;、Fe?+与0田不能大量共

存,B项错误;

C.NaAlCh溶液中,AP+与CO;、AF+与A/O: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

D.常温下AG=lg[c(H+)/c(OHR=I2的溶液中,c(H+)>c(OH),故溶液为酸溶液,S2O;会

与H+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S2O;+2H+=S1+SC)2T+H2O,D项错误;

答案选Ao

9.B

A.加入足量的AgNCh溶液,外界离子与Ag+反应形成AgCl沉淀,内界配位离子C1-与

Ag+不能反应,A说法错误;

B.一个CO中有一个。犍,配合物Ni(CO)4中有四个配位键,则Imol配合物Ni(CO)4中

共有8moic键,B说法正确;

C.配合物[Cu(NH3)4]SOrH2O的配体为NH3,C说法错误:

D.配合物[Ag(NH3)2]OH的的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10.C

A、“石墨电极-Cu”是通过溶液中的离子导电,A错;

B、强碱条件下方程式书写错误,B错;

C、反应消耗水,溶液体积变小,pH变大,C正确;

、由总反应可知:故当有电子转移时,有生成,错。

DCu2O~2e-,O.lmol0.05molCsOD

故选C。

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子只能在导线中流动,溶液中是离子定向移动。在书写电

极反应时注意溶液的酸碱性。

11.B

A.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S2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gx(4-2x2)=2,为

sp杂化,为直线形,CS2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SiF4中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gx(4-4x1)=4,为sp3杂化,SCh?一中S原子的价层

电子对数=3+gx(6+2-3x2)=4,为sp3杂化,B正确;

C.C2H2分子的结构式是H—C三C—H,0键与兀键的数目比为3:2,C错误;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内的0—H键的键能较大,与分子之间是否存

在氢键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12.C

A.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避免滤纸破损,故A错误;

B.灼烧固体应在堵烟中进行,不能用蒸发皿,故B错误;

C.高镒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钛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故C正确;

D.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D错误;

故选C。

13.B

A.NH3,PCb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A错误;

B.S03,N03,COCH,BF3价层电子对均为3,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中心原子均采用

sp2杂化方式,故B正确;

C.SO:,CIO;,P0:.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C错误;

D.NCb,C10,价层电子对均为4,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D

根据总反应方程式,Ca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Ca作负极,硫酸铅中Pb的

化合价降低,硫酸铅作正极,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A.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池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放电过程属于原电池,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Li+向硫酸铅一极

移动,故B错误;

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钙电极经导线流向硫

酸铅电极,故c错误:

D.根据题中信息,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

能,常温下是没有电子通过的,故D正确;

答案为D。

15.C

A.分子中N有3条b键,存在一对孤对电子,则N均为sp3杂化,以N为中心存在多个

三角锥结构,故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A项错误;

B.A分子中C为sp2杂化、N为sp3杂化,杂化类型不同,B项错误;

C.A分子中每个N原子有3条。键,且均含有一对孤电子对,C项正确;

D.A分子中C为sp?杂化,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0原子中p轨道“肩并肩”形成兀键,D

项错误;

答案选C。

16.C

A.与02燃烧可燃物要发生氧化反应,六氟化硫中S化合价应升高,不能降价生成SO?,

而且六氟化硫中S已经为最高价+6,故不会燃烧,A项错误;

B.六氟化硫中S原子周围有12个电子,B项错误;

C.六氟化硫分子是一个正八面体结构,S—F键都是◎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C项正

确;

D.六氟化硫分子空间对称,正负电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

答案选C。

17.D

A的原子半径最小,为氢原子,C、D位于同周期,C形成三个共价键,B形成4个共价

键,C为N,B为C,D的常见单质常温下为气态,D形成两个共价键,D为0,然后分

析;

A.根据分析,B为C,它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等,数目不是最多2种,故

A错误;

B.N和H可以形成氢化铉,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通过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元素C和N的非金属性,不能比较含氧酸酸

性,故C错误;

D.N与O形成的阴离子N0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升高,也

可以降低,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答案选D。

判断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是关键,需要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球棍模型判断出分子

的结构。

18.C

A.由盖斯定律可得,AH尸AH2+AH3+AH4+AH5+AH6+AH7,A正确;

B.△出为破坏ImolCl-Cl共价键所需的能量,与形成ImolCl-Cl共价键的键能在数值上相

等,B正确;

C.物质由气态转化为固态,放热,则且该过程形成了离子键,C不正确;

D.C1转化为cr,获得电子而放热,则A”5<0,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漠的非金属性比氯

弱,得电子放出的能量比氯少,所以2Br(g)的D正确;

故选Co

19.D

A.A点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B点为氢氧化钠和

NaN3的混合液,叫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c(H+)A点小于B点,故A错

误;

B.B点呈碱性,则c(OH)>c(H+),由于pH=8,混合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较

小,则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N;)>c(OH)>c(H+),故B错误;

C.滴加的V(HN3)=12.5mL时,恰好反应生成NaN3,溶液呈碱性,而C点溶液的pH=7,

所以C点V(HN3)>12.5mL,故C错误;

D.在D点,V(HN3)=25mL,相当于NaN3和HN3的1:1混合溶液,由质子守恒可得:

+

2c(H+)+C(HN3)=2C(OH-)+C(N;),移项得:2c(H)-2c(OH)=c(N;)-c(HN3),故D正确;

答案选D。

20.D

向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AI2O3、Feq,等杂质)中加足量的盐酸,得到二氧化硅沉淀

和氯化钙、氯化铝、氯化铁混合溶液,所以固体I中含有SiCh,滤液中加石灰水,控制

pH,可以得至UAI(OH)3、Fe(OH)3沉淀,即为固体H,过滤,得滤液,再加入盐酸中和过量

的氢氧化钙,得氯化钙溶液,CaCb-6H2O易分解,所以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钙晶体时,要防

止其分解。

A.由分析可知,固体I中含有Si。?,固体H中含有Fe(OH)3、A1(OH)3,A项正确;

B.々(OH]具有两性,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A1O;,故加入石灰水时,要控制pH,

防止固体ni中AI(OH)3,转化为AIO;,B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试剂a为盐酸,CaC12-6H2O易分解,所以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钙晶体时,

要防止其分解,c项正确:

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中含有氯化

钱,引入杂质,D项错误;

答案选D。

21.(1)2CuSO42x10-3

(2)负CH3OH-6e+8OH-CO+6H2O

(3)右至左阳极电极反应产生H+,使2CrOf+2H+=CnO;+H2O平衡正向移动

(1)

双液原电池Zn没有接触CuSCM,电压更稳定,故放电效率更高的为实验2;琼脂中K+流

向原电池正极,故流入CuSCh溶液;负极反应为Zn2++2e=Zn,正极反应为:Cu2++2e-

=Cu,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每消耗1倍的Zn就会有2倍的K+迁移至CuSCU溶液,故K+迁

移速率为2xlxl0-3mol-s-'=2xIO^mol-s-1;

(2)

通燃料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故甲醇在负极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H3OH-6e+8OH=

CO^+6H2O;

(3)

+

Na2CrO4转化为NazCnCh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2H=Cr2O^'+H2O,故电解时右侧发生

反应为:4OH-4e-=O2t+2H2O,故右侧电极为阳极,左侧电极为阴极,Na+移动方向为从右

到左。

22.(1)2s22P3d

⑵大

⑶正四面体Sp3

(4)[CrCl(H2O)5]C12

⑸分子晶体BDE

124

⑹4西°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E为Al;A、C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

比分别为2:1和1:1,甲为常见的溶剂,则A为H元素;C为O元素;B、C相邻且同

周期,则B为N元素;A、D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D为Na;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

性最大的元素,F是Cl;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应为

3d54s',G为Cr。

(1)

B、C中第一电离能更大的元素为N,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Cr在周期表

中属于d区;

(2)

A与B形成的离子为N”;,为正四面体构型,A与B形成的分子为NH3,为三角锥构

型,故A与B形成的离子的键角比A与B形成的分子的键角大;

(3)

AsO:孤对电子数为“3;(4?2)=o,价层电子对数为明为正四面体构型;根据结构图

所示,分子中每个As存在3条。键和1对孤电子对,故价层电子对数为4,sp3杂化;

(4)

根据题干信息,配合物与外界的C1-之比为1:2,甲是HzO,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中心离

子是CN+,故还有1个Ck在内界,则其化学式为[CrCl(H2O)5]C12;

(5)

根据熔沸点可知该二聚体形成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结合结构图和A1价电子数可知,A1

周围四条化学键其中一条是配位键,晶体中含有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共价键、配位键;

(6)

11124…

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含有P原子的个数为8、三+6、7=4;该晶体的密度为芯「XI。」

o2a

g-cm-3。

A

23.⑴MnO2+4HCl=MnC12+CbT+2H2O

(2)饱和食盐水C12+H20+AgN03=AgCU+HC10+HN03

(3)6.9000mol/L高

(4)低

(5)Zn倒入余液使气体冷却到室温调整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

实验要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临界浓度,甲方案要注意HC1易挥发,Ch中会混有HC1,

要先用饱和食盐水除杂;丁方案用到了量气管,量气管要预先调整液面相平,反应后也要

调整液面相平,保证管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防止影响气体体积造成误差。

(1)

实验室制CL反应为:MnO2+4HCl:MnC12+C12T+2H2。

(2)

氯气中的杂质气体氯化氢,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可将反应分成两步,第一步:CI2+H2O

UHC1+HC10,第二步:AgNO3+HCl=AgCl|+HNO3,由于AgClO易溶于水,所以AgNC)3

与HC1O不反应,两步相加可得:C12+H2O+AgNO3=AgCU+HClO+HNO3;

(3)

临界浓度为:*1*1*5=6.9000morL」;若实验时碱式滴定管使用前

25.00xlO-3L

未润洗,则所测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根据公式:%测,弋力准,会使测得余酸的临界浓度

v待测

偏।曷;

(4)

制取Cb反应后溶液存在Mn2+,Ksp(MnCO3)<Ksp(CaCO3),M11CO3更易沉淀,余酸与已

知量CaCCh(过量)反应后,会有部分CaCCh转化为MnCCh,M(Mn)>M(Ca),故称量的剩

余的CaCCh质量偏大,计算的参加反应的CaCCh质量偏小,测得余酸的临界浓度偏低;

(5)

防止酸液附着试管壁导致误差,故应将Zn倒入余液;该反应放热,温度高会使气体体积

膨胀造成误差,故要先使气体冷却到室温;读数前要调整量气管使两端液面相平。

24.(1)将有机物燃烧去除过滤

⑵+3

(3)HAuCl4+3FeC12=Au1+3FeCh+HCl

(4)存在反应H?PtC16+2NH4cl海力(NH4)2PtCl6+2HCl,升高温度有利于HC1挥发,促使平

衡正向移动,使(NH4)2PtC16,沉淀率升高

高温

(5)3(NH4)2PtCk^3Pt+2N2T+18HC1<+2NH3T

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含Pt、Au、Ag及少量有机物),通过焙烧,可以除去里面的少量有机

物;然后再加入王水,Ag+会沉淀,生成氯化银沉淀,金和的会转化为HAuCL、H2Pte16,

通过过滤,由题可知“滤液I”主要含HAUC14、H2Pte16;滤液I中加入氯化亚铁,HAuCk

被还原为AU,通过过滤分离;滤液中加入氯化钱,会与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