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寿阳曲】_第1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寿阳曲】_第2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寿阳曲】_第3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寿阳曲】_第4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21马致远散曲二首【双调·寿阳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散曲马致远(约1250—1321),字致远,号东篱。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凌波仙]吊曲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作者简介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号小山。一生坎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数9),朱权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李开先:“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杜乎!”【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开句切人题目中的“山市”。“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即“市”的象征)。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更具体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艳迷人。此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见出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主旨)【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理解内容本曲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在“山”上吗?前五句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之险,从而为最后一句(“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最后一句则是卒章显志的点睛之笔。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归纳主旨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奇妙景物描写“险”前两句写实,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恶。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的天台山渲染更为惊心恐怖的氛围。层层深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得意味无穷。奇特的艺术构思作者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飞,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双调]拨不断·叹世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注释】①布衣:指平民百姓。②楸梧二句:借用许浑《金陵怀古》:“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六代: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讨论探究问题一、这首小令表现了曲家怎样的思想观点?

问题二、咏史讽今史马致远散曲的一大特色,说说这支曲子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叹世情怀的。

“布衣中,问英雄”:曲的开头即以布衣中人向称王称霸的“英雄”发问。“王图霸业成何用”:称王称霸、建功立业有什么用处?如果单从这一句看,显然有虚无甚至消极的情调,不过,从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心态看,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现实的否定。“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许浑《金陵怀古》。意谓:昔日繁华的六代宫殿,如今满目禾黍,且千官的坟墓都长满了楸梧。“一场恶梦”:这是对“王图霸业”的彻底否定,说那不过是一场噩梦。这首小令以前朝历史为见证,否定功名霸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主旨)

在作者眼中,功名之大无过王图霸业,而王霸之业、青五地位又有何用呢?不也落得个残官禾黍、荒冢楸梧的结局?这种从感叹功名难遂,到否定功名霸业'应该是作者看破红尘、官场失望后的意识提升。从诗歌艺术角度看,用远近高低的楸梧荒冢,作功业无凭的证据,既形象具体,又寄意深远。其中化用唐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贴切,颇具艺术功力。【正宫·醉太平】无题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麦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胡芦提倒稳。这首曲描绘了哪些的社会现象?“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讽刺黑白颠倒的现象。“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关于主旨和主要表现手法张可久的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之作。这首曲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

本曲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和“鼎足对”。马致远的散曲和他杂剧的曲文一样,充满强烈的抒情性,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他兼有关汉卿的豪放和王实甫的文采,文辞典雅清丽,洒脱激扬,其作品雅俗皆宜,俗不失之粗,雅不失之趣,真可谓“文而不文,俗而不俗”,随心所欲,无不适意。《太和正音谱》称“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可见马致远散曲艺术风格之一斑。张可久散曲特点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