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孔祥玲版)_第1页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孔祥玲版)_第2页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孔祥玲版)_第3页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孔祥玲版)_第4页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孔祥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D4.A5.A6.C7.B8.D9.A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ODE3.ABODE4.ABCE5.ABODE6.ABCD

7.ABODE8.ABC9.ABC10.BCDE

三、判断题

1.X2.X3.4.X5.X6.X7.V8.V9.X10.X

四、思考题(略)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A5.B6.C7.A8.C9.C10.B11.A12.B

二、多项选择题

1.AD2.BCD3.ABCD4.ACE5.AC6.ABC

7.ABCDE8.BDE9.ACE10.ABC

三、计算分析题

1v解:

①高低点法分解

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尸a+bx,其中V为电费,x为产量

高、低点分别为(1800,7250)v(900,4250)

b二(7250-4250)/(1800-900)~3.33

将低点数据和b带入尸a+bx得,4250=a+3.33X900

a^1253

模型:y=1253+3.33x

②回归直线法分解设用电费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尸a+bx,其中y为电费,x为产量

由回归直线法原理可知

b二(12X101283750-16800X70325)/(12X24390000-16800X16800)=3.25

a=(70325-3.25X16800)/12七1310.41

可得方程:y=1310.42+3.25x

⑵将2017年1月计划量为I700件代入方程,得,

y=1310.42+3.25X1700=6835.42

即:当产量为1700时,电费y=6835.42(元)

2、解:

(1)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表单位:元

月份—二—合计

销售收入200000200000200000600000

销售成本900009000090000270000

贡献毛益110000110000110000330000

固定成本合计700007000070000210000

制造成本20000200002000060000

销售及行政管理500005000050000150000

费用

税前利润400004000040000120000

(2)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计算表单位:元

月份—二—合计

销售收入200000200000200000600000

销售成本110000106667113333330000

期初存货002133321333

当期产品生产11000012800092000330000

成本

可供销售产品110000128000113333

成本

期末存货0213330

毛利900009333386667270000

销售及行政管理500005000050000150000

费用

税前利润400004333336667120000

(3)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当产量等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利润完

全相同;当产量大于销量,且无期初存货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解:

(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24000+28000)/4000

=26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24000)/4000=19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26X500=13000(元)

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19X500=9500(元)

(2)p=b/(1-cmR)=(19+4)/50%=46

按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如下:

销售收入161000(46X3500)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0

生产成本104000元(26X4000)

可供销售的成本104000

减:期末存货13000(26X500)

销售成本合计91000

销售毛利70000

减:推销及管理费用

变动费用14000(4X3500)

固定费用21000

小计35000

营业利润35000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如下:

销售收入161000元(46X3500)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66500(19X3500)

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14000元(4X3500)

变动成本合计80500

贡献边际80500

减: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28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成本21000

小计49000

营业利润31500

(3)营业利润差额=35000—31500=3500(元)

期末存货增加了500件,在完全成本法中,500件期末存货多吸收走(280004-4000)X500=3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因而当期营业利润就比变动成本法高了3500元。

四'思考题(略)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B4.D5.B6.B7.B8.D9.B1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CD3.ABD4.ABCD5.ABC6.AC7.ABC8.ACD9.AC10.ABCD

三、计算分析题

1.(1)去年的单位变动成本=10X80%=8元/件

去年的销售量=84000/8=10500件

假定去年的固定成本为a0,则(10-8)X10500-a0=11000,因此aO=10000元

因此今年的固定成本a1=10000+2000=12000元

(2)今年的保本销售量=12000/(10-8)=6000件

保本销售额=10义6000=60000元

(3)目标销售额=(12000+20000)/(1-80%)=160000元

(4)销售量=6000/(1-40%)=10000件

(5)利润=(10-8)X(10500X(1+20%))-12000=13200元

因为今年的目标为20000元,因此不能完成今年的利润任务。

2.(1)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0000/(1-0.6)=100000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100000/8=12500件

(2)目标销售额=(15000/(1-25%)+40000)/(1-0.6)=150000元

(3)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0%/(1-0.6)=50%

销售量=12500/50%=25000件

3.(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X50000/(2X50000+10X30000)=2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1-25%=75%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5%X20%+75%X10%=12.5%

盈亏临界点综合销售颠=45000/12.5%=360000元

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60000X25%/2=45000件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60000X75%/10=27000件

综合安全边际额=400000-360000=40000元

预计利润=40000X12.5%=5000元

(2)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X60000/(2X60000+10X20000)=37.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1-37.5%=62.5%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7.5%X20%+62.5%X10%=13.75%

盈亏临界点综合销售额=(45000+5000)/13.75%=363636.36元

预计利润=(2X60000+10X20000)X13.75%-(45000+5000)=-6000元

因此,采用广告措施不合适,因为企业会由盈利转为亏损。

4.(1)边际贡献总额=1400X(600-400)+1000X(900-600)+1200X(800-450)=1000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1400X600+1000X900+1200X800=2700000元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000000/2700000=37.04%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00000+247500+300000)/37.04%=2558045.36元

(2)A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600-400)/2200元

B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900-600)/4=75元

C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800-450)/5=50元

按照单位工时边际贡献大小排序安排生产:生产A产品2000件,B产品1500件,剩余的生产能力

安排生产C产品

C产品的产量=(12800-2000X2-1500X4)/5=560件

A产品的边际贡献=(600-400)X2000=400000元

B产品的边际贡献;(900-600)X1500=450000元

C产品的边际贡献;(800-450)X560=196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400000+450000+196000=1046000元

甲公司税前利润月增加额=1046000-1000000=46000元

5.(1)产品单位变动成本=2+4+1+3=10(元)

盈亏临界点的产品销售量=(400000+600000)/(22-10)=83333(件)

(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000X(单价-10)-400000-600000]X(1-25%)/(100000

X单价)=12%

计算得:单价=24(元)

6.(1)因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所以,上年固定成本=600X(150-120)=18000(元)

又因为上年销售量X(130-120)=18000(元)

因此上年销售量=1800(件)

上年利润=1800X(150-120)-18000=36000(元)

本年利润=36000X(1+20%)=43200(元)

采取的单项措施包括:

①提高单价:

(单价-120)X1800-18000=43200

计算:单价=154(元)

单价提高率=(154-150)/150=2.67%

②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150-单位变动成本)X1800-18000=43200

计算:单位变动成本=116(元)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率=(120-116)/120=-3.33%

③提高销售量:

(150-120)X销售量-18000=43200

计算:销售量=2040(件)

销售量提高率=(2040-1800)/1800=13.33%

④降低固定成本:

(150-120)X1800-固定成本=43200

计算:固定成本=10800元

固定成本降低率=(18000-10800)/18000=-40%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单价的敏感系数=20%/2.67%=7.49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0%/(-3.33%)=-6.01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20%/13.33%=1.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0%/(-40%)=-0.5

(2)计算各因素的临界值:

①单价的可变范围:

(单价-120)X1800-18000=0

单价临界值=130(元)

单价降低的最大幅度=(150-130)/150=13.33%

②单位变动成本的可变范围:

(150-单位变动成本)X1800-18000=0

单位变动成本临界值=140(元)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的最大幅度;(140-120)/150=16.67%

③销售量的可变范围:

(150-120)X销售量-18000=0

销售量的临界值=600(元)

销售量降低的最大幅度=(1800-600)/1800=66.67%

④固定成本的可变范围:

(150-120)X1800-固定成本=0

固定成本的临界值=54000(元)

固定成本提高的最大幅度=(54000-18000)/18000=200%

(3)降价10%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量Q:

42000=(150X(1-10%)-120)XQ-18000

计算Q=4000(件)

能够实现的销售量为4000X55%=2200(件)

42000=(150X(1-10%)-110)X2200-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13000(元),即固定成本降低额=1800073000=5000(元)

综上,为实现42000元的目标利润,在降低单价10%使销售量达到2200件、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110

元的基础上,还需要压缩固定成本5000元方可实现目标利润。

四、思考题(略)

第四章预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04.B5.06.A7.C8.D9.0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2,AC3.CD4.AD5.AD6.AB7.ABC8.ABCD9.ABD

三'计算分析题

1、本市电动车20X9年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量=1000000X(5%-1.4/100)4-(3-1)=18000(辆)

本厂电动车20X9年电动自行车的销售量=(18000+4500-3000)X40%=7800(辆)

2、(1)预测值

=(26X1+24X2+27X3+28X4+22X5+25X6+32X7+30X8+29X9+25X10+36X11+35X12)/[(1+12)

X12/2]=29(吨)

(2)平滑指数为0.3,编制计算表如下:

月份销售量平滑前期实1-平滑前期预预测销

观测值指数际销售指数测销售售量

1260.3———26

2240.3260.72626

3270.3240.72625.4

4280.3270.725.425.88

5220.3280.725.8826.52

6250.3220.726.5225.16

7320.3250.725.1625.11

8300.3320.725.1127.18

9290.3300.727.1828.03

10250.3290.728.0328.32

11310.3250.728.3227.32

12350.3310.727.3228.42

2007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0.3X35+(1-0.3)X28.42=30.39(吨)

3、根据所给资料,列表计算如下表所示:

22

年份居民月收商品销售xyXy

入量

Xy

20X400104000160000100

1

20X360113960129600121

2

20X420125040176400144

3

20X500147000250000196

4

20X450167200202500256

5

20X550189900302500324

6

2

n=6Ex二22y二81Zxy二37ZZy=1

680100X2=1221000141

b=(nZxy-ZxZy)/(nXx2-(Zx)2)

=(6X37100-2680X81)/(6X1221000-2680X2680)=0.04

a=(Zy-bXx)/n=(81-0.04X2680)/6=-4.37

所以销售量预测模型为:y=-4.37+0.04x

20X7年企业甲产品预测销售量=-4.37+0.04X800=27.63(吨)

4、(1)高低法

b=(12.7-10)/(350-200)=0.018

当x=200时,y=10,则a=10-0.018X200=6.4

或者

当x=350时,y=12.7,则a=12.7-0.018X350=6.4

因此得到费用总额方程式:y=6.4+0.018x

当x=400时,y=6.4+0.018X400=13.6(万元)

即企业7月份需要支出的费用总额为13.6万元。

(2)根据资料编制预测数据计算表如下:

2

月份销售额X费用总额yxyX

(万元)(万元)

12609.82548676000

224010.2244857600

320010200040000

423010.8248452900

535012.74445122500

628011.5322078400

n=6Zx=1560Zy=65Zxy=171452X2=419000

b=(nZxy-ZxZy)/(nXx2-(Zx)2)

=(6X17145-1560X65)/(6X419000-1560X1560)=0.02

a=(Xy-b2x)/n=(65-0.02X1560)/6=5.63

所以预测模型为:y=5.63+0.02x

因此,7月份的费用总额=5.63+0.02X400=13.63(万元)

5、目标利润=2000X(550-350)-90000=310000(元)

6、目标利润=(720000/640000)X50000=56250(元)

7、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二620/800=77.5%

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二(36+64)/800=12.5%

销售收入增长率=(1000-800)/800=25%

预计销售净利率=100/800X(1+10%)=13.75%

预计利润留存率=1-60/100=40%

预计留存利益增加额=1000X13.75%X40%=55(万元)

外部融资额=(77.5%-12.5%)X(1000-800)-20-55=55(万元)

四、思考题(略)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B5.A6.A7.D8.A9.C10.D

11.012.D13.B14.D15.D16.D17.C18.A19.C20.D

二、多项选择题

1.CD2.CD3.ACD4.ABC5.ACD6.BC7.BCD

8.ABCD9.AC10.ABCD11.AD12.ACD13.AD

三、判断题

1.V2.X3.X4.X5.V677.V8.X9.X10.V11.X

12.V13.X14.V15.X16.V17.V18.V

四、计算题

1、解:采用贡献毛益法进行分析:

A产品的产量为:10000X3=30000(件)

B产品的产量为:100004-1=10000(件)

用现有生产能力生产A、B产品可产生贡献毛益为:

A产品的贡献毛益二(24-20)X30000=120000(元)

B产品的贡献毛益二(30-21)X10000=90000(元)

生产A产品比生产B产品的贡献毛益大,所以,应生产A产品。

2、解:采用单位资源贡献毛益法进行分析:

甲产品单位台时贡献毛益二(15—8)/4=1.75(元)

乙产品单位台时贡献毛益=(21—13)/5=1.60(元)

丙产品单位台时贡献毛益二(13—7)/3=2(元)

因为丙产品单位台时创造的贡献毛益最高,所以应选择生产丙产品。

3、解:采用剩余贡献毛益法进行分析:

若开发乙产品,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只能生产5000台(30000/6=5000),其余1000台则要压缩丙产品

200台的生产,被压缩的丙产品200台所带来的贡献毛益就构成了开发丙产品1000台的机会成本。具

体分析见下表:

剩余贡献毛益分析表单位:元

项目新产品甲新产品乙

产销量(台)30000/10=30006000

相关收入200X3000=600000100X6000=600000

减:增量成本160X3000=48000070X6000=420000

贡献毛益总额120000180000

减:专属成本5000090000

机会成本02000X10%(400-250)

=30000

剩余贡献毛益7000060000

由上可知,开发甲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大,因此该企业应选择生产甲产品的开发。

4、解:(1)因为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且A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为40000大于零,所以不应停产亏损

产品。

(2)根据以上条件可采用贡献毛益法进行分析(也可采用差量分析法),具体分析见下表:

单位:元

项目继续生产A产品停产A产品(生产B产品)

相关收入100000300000X(1/3)=100000

相关变动成本60000210000X(1/3)=70000

贡献毛益总额4000030000

通过分析可知,继续生产亏损A产品所带来的贡献毛益总额大,所以在第二种情况下应继续生产A产

品。

(3)“继续生产A产品”和“停产A产品(转产D产品)”形成了两个互斥方案,可用差量分析法进

行分析。

差量分析表单位:元

项目继续生产A产停产A产品(转产差量

品D产品)

相关收入10000045X2000=9000010000

相关成本600004400016000

其中:增量成6000012X2000=24000

本20000

专属成

差-M-重B损4-g加-LZ.—6000

通过分析可知,差别损益小于零,所以在第三种情况下应转产D产品。这是因为停产A产品用于转产

D产品能为企业多带来6000元的利润。

5、解:(1)剩余生产能力=1200-1000=200(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25=55(元)

因为追加订货量等于剩余生产能力,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并且特殊定价70元大于单位变动成本

55元,所以可以接受此追加订货。

(2)差别分析法

项目接受追加订拒绝差量

相关收入200X70=14014000

相关成本000012000

其中:增量成120000

本200X55=110

专属成本000

1000

差别损益2000

因为接受追加订货比拒绝可多获利润2000元,所以应接受追加订货。

(3)差量分析法

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差异额

相关收入200X70/p>

相关成本:16016000

其中:增量0000

成本200X55=110000

机会成本5

000

差别损益-2000

由于接受追加订货使利润减少2000元,所以不应追加订货。

(4)差别分析法

项目接受追加订货拒绝差异额

相关收入300X70=21021000

相关成本000021900

增量成本219000

机会成本200X55=110

专属成本000

100X100=10

000

900

差别损益-900

因为差别损益为一900元,意味着接受追加订货使利润减少900元,所以应拒绝接受追加订货。

6、解: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

单位变动成本b=9+5+3+2=19(元)

(1)自制成本=增量成本+机会成本=19X40000+4000X12=808000(元)

外购成本=20X40000=800000(元)

由此看,外购比自制成本小,应选择外购。

(2)自制成本=19X40000+35000=795000(元)

外购成本=800000(元)

由此看,自制成本比外购小,应选择自制。

7、解:设X1为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的成本重合点

X2为数控车床和万能车床的成本重合点

X3为普通车床和万能车床的成本重合点

则:2500+50X1=5000+25X1

5000+25X2=15000+5X2

2500+50X3=15000+5X3

X1=100件X2=500件X3=278件

当甲产品的产量小于100件时,宜采用普通车床;当甲产品的产量在100〜500时,宜采用数控车床;

当甲产品的产量超过500件时,则应采用万能车床。

8、解:(1)单价降低5%,可使销量提高5X4%=20%

拟调单价二250X(1—5%)=237.5(元)

预计销量=500X(1+20%)=600(件)

调价前利润=(250-130)X500-40000=20000(元)

固定财+调价前利润

利润平衡点=

拟调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40000+20000)/(237.5-130)

比558(件)

因为预计销量600件大于利润平衡点558件,又不超过最大生产能力600件,所以该调价方案可行。

(2)单价降低10%,可是销量提高10X4%=40%

拟调单价二250X(1-10%)=225(元)

预计销量=500X(1+40%)=700(件)

700件超过了企业最大生产能力600件,如果要生产,将使固定成本达到40000X(1+20%)=48000

(元)

利润平衡点=(48000+20000)/(225-130)

=716(件)

因为预计销量小于利润平衡点,该调价方案不可行。

9、解:最优采购数量(3=偌

最低相关总成本:TCa=j2KDKc

=^2x50x2000x5=1000(元)

10、解:(1)经济批量。=偌

=1*3。;600。=200(公斤)

(2)TCa=J2KDKC

=72x30x6000x9=1800(元)

(3)平均资金占用2u=1/2X200X15=500(元)

2

(4)最佳进货次数N=D/Q=6000/200=30(次)

11、解:

(1)经济批量为:

与经济批量相关的总成本为:

=J2X30X6000X^^=734.85(兀)

V40

(2)交货时间与材料需要量及概率对应关系如下表:

交换天数1314151617

材料需用13X1014X10=14015X10=15016X10=16017X10=170

量=30

概率10%15%50%15%10%

第一、不设保险储备时,即B=0

再订货点R=130X10%+140X15%+150X50%+160X15%+170X10%=150(元)

缺货的期望值S°=(160-150)X15%+(170-150)X10%=3.5(件)

TC(S,B)=5X3.5(60004-490)+0X2=214.29(元)

第二、当B=10件时

R=150+10=160(件)

S,o=(170-160)X10%=1(件)

TC(S,B)=5X1X(60004-490)+10X2=81.22(元)

第三、当B=20件时

R=150+20=170(件)

S?o=O

TC(S,B)=20X2=40(元)

由上可知,保险储备为20件时,总成本最低,相应的订货点为170件。

五、思考题(略)

第六章长期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D4.B5.C6.A7.C8.A9.B10.A11.012.D

二、多项选择题

1.CD2.AB3.ACD4.ABCD5.CD6.ABC7.AB8.AC9,AC10.AB

三'判断题

1.V2.V3.X4.V5.X677.X8.X9.X10.X11.X

四、计算题

1,解:(1)项目计算期=10+1=11(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0+100=110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1100-10)/10=109(万元)

(2)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NCFo=-1000(万元)

NCF,=-200(万元)

(3)经营期净现金流量

NCFF50+109+110=269(万元)

NCF3=100+109+110=319(万元)

NCF4=150+109+110=369(万元)

NCFs=200+109+110=419(万元)

NCF6=250+109=359(万元)

NCF产300+109=409(万元)

NCF8=350+109=459(万元)

NCF,=400+109=509(万元)

NCF,。=450+109=559(万元)

NCFn=500+109+(10+200)=819(万元)

2、解:(1)项目计算期=2+10=12(年)

(2)固定资产原值=100+(1+10%X2)=120(万元)

年折旧=(120-20)/10=10(万元)

(3)建设期每年现金净流量为:

NCFo=-100(万元)

NCFi2=0

(4)经营期每年现金净流量为:

NCF3-6=6.9+10+12.1=29(万元)

NCF7~II=19+10=29(万元)

NCFI2=19+10+21=50(万元)

3、设备投资额=40+0.3=40.3(万元)

年折旧=(40.3—0.3)4-5=8(万元)

年净利=36-30=6(万元)

年现金净流量=6+8=14(万元)

净现值=14(P/A,10%,5)+0.3(P/F,10%,5)-40.3

=14X3.7908+0.3X0.6209-40.3

=53.0712+0.18627-40.3

=12.9575

因为净现值大于0,所以应购置该设备。

4,解:年折旧=(250000-22000)/6=38000(元)

单位贡献毛益=10-6=4(元)

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表

年限123456

预计销量(件)1500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0

单位贡献毛益444444

(元)

贡献毛益总额600008000080000800008000080000

(元)

固定成本(万元)45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

净利(万元)150003000030000300003000030000

年折旧(元)380003800038000380003800038000

年NCF530006800068000680006800068000

(1)计算静态回收期

年限每年现金净流量未回收额(元)

(元)

0250000

153000197000

268000129000

36800061000

468000

568000

668000+22000=90

000

静态回收期=3+61000/68000=3.9(年)

计算年均报酬率:

平均年利润=(15000+30000X5)/6=27500(元)

平均投资额=(250000+22000)/2=136000(元)

平均报酬率=27500/136000X100%=20.22%

(2)计算净现值法

净现值=53000X(P/F,10%,1)+68000X[(P/A,10%,6)-(P/A,10%,1)]+22000X(P/F,10%,6)-250000

=53000X0.9091+68000X[4.3553-0.9091]+22000X0.5645-250000

=44942.9(元)

净现值大于零,因此该方案可行。

5、解:⑴年折旧=100/10=10(万元)

年净现金流量NCF=10+15=25(万元)

(1)计算现值回收期

(P/A,10%,n)=100/25=4

查表知:

年金现值系数3.79144.355

年限5n6

采用内插法计算回收期:

现值回收期=5+"55-4-63(年)

4.355-3.791

计算内含报酬率:

(P/A,i,10)=100/25=4

查表知:

年金现值系数4.10043.993

折现率7%i8%

采用内插法:

内含报酬率=7%+4-4*(8%-7%)=7.93%

4.1-3.993

(2)计算现值指数

净现值NPV=25X(P/A,10%,10)-100

=25X6.14457-100=53.61(万元)

现值指数=25X6.14457/100七1.54

现值指数大于1,所以该方案可行。

五、思考题(略)

第七章全面预算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D5.B6.A7.D8.D9.C10.B

11.D12.B13.D14.B15.016.C17.B18.A19.C2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C3.CD4.ABC5.ABD6.ABCD7.CD8.ABC9.ABC10,ABD

三'计算分析题

1.(1)销售收回的现金=220X60%+200X38%=208(万元)

进货支付的现金=(220X75%)X80%+(200X75%)X20%=162(万元)

现金余缺=22+208762-60-26.5=-18.5(万元)

最低筹资额=18.5+120X(1+10%)+5=155.5(万元)

由于借款为10000的整数倍,所以本月新借入的银行存款156万元。

(2)现金期末余额=78.5-120X(1+10%)+156=5.5万元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20义38%=83.6(万元)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30X75%)X80%+(220X75%)X20%=171(万元)

12月进货成本=(230X75%)X80%+(220X75%)X20%=171(万元)

12月销货成本=220X75%=165万元

存货期末余额=132+171-165=138(万元)

(3)税前利润=220-220X75%-(216/12+26.5)-220X2%-(120+156)X10%/12=3.8(万元)

2.

季度—二—四全年

产品生产数量(件)120130150140540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千1010101010

克/件)

生产耗用数量(千克)12001300150014005400

力口:期末存量(千克)100120130150150

合计13001420163015505550

减:期初存量(千克)8010012013080

材料采购总量(千克)12201320151014205470

材料采购单价(元/千2020202020

克)

材料采购金额24400264003020028400109

400

预计现金流出

上期应付账款4000600010000

第一季度付款14640976024400

第二季度付款158401056026400

第三季度付款1812018120

第四季度付款1704017040

合计1864021840278802760095960

3.(1)销货现金收入=当月销售收入X60%+上月销售收入X30%+上上月销售X10%

(2)直接材料采购支出

=本月采购本月支付的货款+本月支付上月采购货款

=本月采购额X50%+上月采购额X50%

=下月销售收入X60%X50%+本月销售收入X60%X50%

=下月销售收入X30%+本月销售收入X30%

=(下月销售收入+本月销售收入)X30%

2017年4-5月现金预算金额单位:元

月份4月5月

期初现金余额63006220

销售现金收入45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