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Y注意:

II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X9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I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0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1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0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钝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颌填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r第一周期12种元素

「短周期Y第二周期28种元素

|第三周期

C周期38种元素

(7个横行)<「第四周期418种元素

(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

3周期《第六周期632种元素

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r主族:IA-VHA共7个主族

族副族:UIB〜VDB、IB-II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一

第vm族:三个纵行,位于VDB和IB之间

(16个族)1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

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iiNa12Mg13AlnSi15P16si7ClisAr

(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A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1+2+3+4+5+6+7—

-4-3-2-1

(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冷水热水与与酸反———

难易剧烈酸快应慢

—一

(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HC1

(7)与H?化合的难易—由难」易上—

(8)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性增邵.—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Na20MgOA12O3Si02P2O5SO3C12O7

学式

A1(011)3—

最高价(10)化学式NaOHH2SiO3H3PO4H2soiHClOi

氧化物Mg(0H)2

对应水(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弱酸中强强酸很强——

化物氧化物酸的酸

(12)变化规律碱性减一,酹性增强1一

第IA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VDA族卤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0金属性强(弱)一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

(强制弱)Fe+CuSOi=FeSO,+Cu。

2非金属性强(弱)一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12=2NaCl+Br2。

(I)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i<P<S<C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一难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一易

氢化物稳定性:S1H4<PH3<H2S<HCI

碱性:NaOH>Mg(OH)2>Al(OH)3

酸性(含氧酸):ItSiO3VH3PoiVH2sO,VHCIO,

(II)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f易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一难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氢化物稳定:HE>HCl>HBr>Hl

(III)

金属性:Li<Na<K<Rb<Cs非金属性:F>Cl>Br>I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氧化性:F2>CL>Br2>I2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还原性:F_<cr<Br_<r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

离子键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非金属元素之间

殊:NH£1、NH,NCh等钱盐只由非金属元

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2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E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h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

(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

的结构不能标电荷。

(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中学朝礴唾子式分茅书写

I.C1的电子式为:俺:‘

2..0H:《汨0H电子式:

3.酎陵:'蚪[©:『

1:2::

CaC^Ca+[C::Cj]~Na:O:Na-[Q:O:]-Na*

H

+

4.NH.C1rHi+r••(NH4As[H:N:H][:S:P-

[H:N:H][:CI:]HH+

H[H:N:H]+

H

5.co:有)>=、>o=c=0xw至丁'「二三”定_»0::c::0斗七至:"、:6::c::6:

诺构式

电子式.):

6.MgCl:形成过程:Ms.-•*—*[:苜:]、/[:汨—

3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熊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

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

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co是吸热反应)。

_△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氏、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⑸+H?O(g)CO(g)+H,(g)。

②镂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I=BaC12+2NH3t+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1O3、KMnCU、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

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

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0H)2•8H2。与NH4C1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f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电力)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

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4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一n「=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一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Ch)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鱼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虫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

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

计原电池。④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①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镒电池。

②充电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③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

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负极电极反应式:正极电极反应式:

原电池总反应:

说明: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但没有100%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5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固翅=4(即

XV*Ar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箔液或气体,…若旦为固体或.纯液体丕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2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SD—变化量比亍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一一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

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

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

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Oo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丫正=丫逆中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M(消耗)=明(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

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6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

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烧

1、煌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烧。

2、煌的分类:

r饱和燃f烷烧(如:甲烷)

r脂肪煌(链状),

留I不饱和烧f烯烧(如:乙烯)

〔芳香烧(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烧烯煌苯及其同系物

通式CnH2n+2CnH2n—

代表物甲烷(CH4)乙烯(C2H4)苯(C6H6)

结构简式CHCH=CH或

422◎「0

(官能团)c-c单键,c=c双键,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结构特点链状,饱和烧链状,不饱和燃的独特的键,环状

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

气轻,难溶于水气略轻,难溶于水水轻,难溶于水

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溶剂,化工原料

节剂,催熟剂

7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烷谿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甲烷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I2-CH3C1+HC1CHJCI+C12-fCH2CI2+HCI

CH2CI2+CI2--►CHCh+HClCHCI3+CI2--►CC14+HC1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漠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丕能使酸性KMnCh溶液、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i)燃烧

烯始C2H4+30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乙烯(ii)被酸性KMnCh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Ch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12、HC1、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3cH3

CH2=CH2+HC1--<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0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聚乙烯)

3.加聚反应nCFh=CH2剂一-(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CU溶液、滨水或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

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煌和烯崎,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溟水或澳的四

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烧中的烯烧,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因为会

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1.不能使酸性高锯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澳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

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澳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

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023^412co2+6H2O(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

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溟代:

0+Br2.*Bq,。―Br(g+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①反应条件:液'浪(纯滨);FeBn、FeCb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浪,不能是滨水。(滨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溟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上,难溶于水

④漠苯中溶解了澳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澳,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

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立毒,密度比水

太,窿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

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8

0+3%--Q(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2,生成环己烷)

补充:烷爆

1、烷烧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

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烧,或称烷烧。呈锯齿状。

2、烷烧物理性质: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烧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炫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镒酸钾等都不反应。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燃能燃烧;③

取代反应(烷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分子式相同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

定义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结构式不同的不同单质的互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

CH?原子团的物质化合物的互称同原子的互称

元素符号表示相

分子式不同相同—

同,分子式可不同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

化合物(主要为有

研究对象化合物(主要为有机物)单质原子

机物)

①(H)与2H

①正丁烷与异丁烷①。2与。3

①不同碳原子数烷烧(D)

常考实例②正戊烷、异戊②红磷与白磷

②CH30H与C2H50H②35cl与37cl

烷、新戊烷③金刚石、石墨

③16。与18。

说明:

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物理性质

有所差异。

9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

有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0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

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

⑴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02和03。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3)晶格中分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例如:正交硫和单斜硫(高中不要求此种)。

注意: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H2和D2的结构相同,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3、同系物的对象是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有机物必须结构相似,在有机物的分类中,属于同一类物质,通式相

同,化学性质相似,差异是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W原子团,相对分子质量

相差14的整数倍,如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煌之间就属于同系物。

(1)结构相似指的是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的类别、官能团的数目及连接方式均相同。结构相似不一定是完全相同,如

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但二者仍为同系物。

(2)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例如:乙醇与乙酸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2。,但他们官能团类别不同,不是

同系物。又如:乙烯与环丁烷,它们的通式都是CnH2n,但不是同系物。

(3)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同

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烧,且组成相差一个CH?原子团,但二者不是同系物。

(4)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如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多,同系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如果碳原子个数相同,则有支链的熔、沸点低,且支链越对称,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同系物的密度一般随着碳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

4、同分异构体的对象是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必须化学式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具有“五同一

异”,即同分子式、同最简式、同元素、同相对原子式量、同质量分数、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可以是有机

物,如正丁烷和异丁烷;可以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氟酸钱和尿素;也可以是无机物,如[Pu(H2O)4]Ch和

[Pu(H2O)2Cl2]-2H2O-CI

6、烷烧的命名:

①普通命名法:把烷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烧中碳原子的数目。1一10用甲,乙,丙,丁,戊,

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②系统命名法:(高一不作要求,可跳过不看)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一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一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一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一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CH3-CH-CH-CH3

10

2一甲基丁烷2,3一二甲基丁烷

7、比较同类煌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烧都为气体。

二、烧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醒饱和一元较酸

通式CnH2n+I0HC„H2n+iCOOH

代表物乙醇乙醛乙酸

结构简式CH3cH20HCH3cHOCH3COOH

或C2H50H

官能团羟基:一OH醛基:-CHO竣基:-COOH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

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

(非电解质)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用途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用—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

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质量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

分数为75%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11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1.与Na的反应(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或置换反应)

乙醇2cH3cH2OH+2Na-->2CH3cHzONa+H2T(现象:沉,不熔,表面有气

泡)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①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②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①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②Imol

乙醇与足量Na反应产生0.5molH2,证明乙醛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的

氢原子不同;

③2—HO——Fh,两个羟基对应一个H?;④单纯的一OH可与Na反应,但

不能与NaHCCh发生反应。

2.氧化反应

(1)燃烧(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H3cH2OH+3O2点燃>2co2+3H?。可作燃料,乙醇汽油

(2)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Ch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必舞曳2cH3CHO+2H2O(总反应)

现象:红亮的铜“隹假精灯上加热后变为瞿色,将黑色的氧化铜伸入乙

醇中又变为红色;并且可以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乙醛)

H0

1;;II

①反应断键情况:2cH3—H+°2;-C^u*2cH3—C—H+2H2O

o4_H

②Cu或Ag,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3)乙醇可以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与之相似的物质有4

可以使橙色的重辂酸钾溶液变为绿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酒后驾

驶。

„1iTT

H—C—C—O—H

由京L

总结:燃烧反应时的断键位置:全断

与钠反应时的断键位置:①

在铜催化氧化时的断键位置:①、③

(4)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用无水硫酸铜;除去乙醇中的水得到无水乙

醇,加生石灰,蒸储。

12

乙醛氧化反应:醛基(一CHO)的性质-----强还原性(与银氨溶液,新制Cu(0H)2反应)

CH3CHO+2Ag(NH3)2OH------<H3coONH4+H2O+2AgI+3NH3t

(银氨溶液)

CH3cH0+2CU(OH)2-------►CH3coOH+CsO1+2H2O

(砖红色)

醛基的检验:方法1: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方法2:加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加热至沸有砖红色沉淀

注两个方法均需.在碱性条件下2-

乙酸

1.具有酸的通性:CH3co0H三0CH3coeT+H,(一元弱酸)

①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色是反应生成了有色物质);

②与活泼金属(金属性H之前),碱(Cu(0H)2),弱酸盐反应,如CaCCh、Na2cO3

③酸性比较:CHiCOOH>H2CO3

2cH3coOH+CaCCh-->2(CH3coOhCa+CChT+HzO(强酸制弱酸)

2.酯化反应(实质:酸去羟基,醇去氢——同位素标记法)一

,浓

CH3COOH+HO-C2H52CH3COOC2H5+H2O

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f

反应有一定限度,乙酸乙酯产率不可能达到100%金膏罂。,

⑴试管a中药品加入顺序是:一二

乙醇3mL、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乙酸各2mL

(2)为了防止试管a中的液体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碎瓷片(或沸

石)

⑶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加快反应速率②蒸出乙酸乙酯,提高产率

(4)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不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5)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3点):

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

(6)反应结束后,编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饱和碳酸钠溶

液上面有油状液滴生成,且能闻到香味。

三、基本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种类组成元素代表物代表物分子

单糖CHO葡萄糖C6H]2O6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果糖单糖不能发牛水解反应

糖类双糖CHO蔗糖Cl2H22。11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麦芽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多糖CHO淀粉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

纤维素(C6Hjo05)n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

能发生水解反应

油CHO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油脂肪酸甘油酯能发生水解反应

脂肪CHO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C-C键,

酸甘油酯能发生水解反应

蛋白质CHO酶、肌肉、氨基酸连接成能发生水解反应

NSP等毛发等的高分子

主要化学,性质

葡萄糖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0H(CHOH)4cHO(含有羟基和醛基)

醛基:①使新制的CU(0H)2产春砖红色沉淀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

②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一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

羟基:与段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林业山4.力UAU但:如4:工门PR

蛋白质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