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医疗招聘-医学基础知识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卷带答案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25题)1.患者,女,31岁,突发脐周疼痛6小时后,疼痛固定于右下腹,伴恶心,无呕吐,体温38.0摄氏度,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罗夫辛征阳性,可能的诊断是(
)。A.肠梗阻B.急性腹膜炎C.急性阑尾炎D.肠穿孔2.关于血-脑屏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B.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和脊髓的神经组织C.脑和脊髓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封闭D.可阻止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通过3.患者,男,左股骨干中段斜形骨折,在某医院骨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拍片解剖复位、14孔钢板坚强固定。9个月拍片复查仍然解剖对位,骨折端无骨痴形成,但也无骨吸收,骨折线看不到,负重行走无疼痛。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情况是:A.间接愈合B.直接愈合C.延期愈合D.骨不愈合4.下列关于“鼻出血”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烧灼或填塞止血B.取坐位或半卧位C.用冰袋敷前额或后颈D.对反复出血者不可使用镇静剂5.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女大学生小邵初次使用了某品牌的化妆品,参加活动后停用。2周后参加集体表演时再次使用,结果于第3天出现脸部皮肤局部红肿、皮疹和水疱。导致小邵出现以上症状的主要机制是:A.迟发型超敏反应B.速发型超敏反应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D.类Arthus反应6.患者,女,53岁。因左下后牙疼痛2天就诊,检查见:左下第二前磨牙远中邻颌面大面积龋坏,根尖区黏膜肿胀,波动感明显,探及穿髓孔,探(—),冷热(—),叩(++),松动I度,X线显示患牙龋坏穿髓,根尖区可见低密度影像,该患牙的首诊处理应包括:A.开髓引流B.切开排脓C.一次性根管治疗D.消炎止痛7.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测血钾7.2mmol/L,纠正高血钾的措施包括:A.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B.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6~12u缓慢静脉注射C.急诊血液透析D.5%碳酸氢钠100~250ml静滴8.患者,男,50岁,舌根左侧癌,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除需切除舌癌外,需行预防性舌骨上颈廓清术,清扫范围有:A.颏下淋巴结B.锁骨上淋巴结C.颈深上淋巴结D.颌下淋巴结9.有关核酸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DNA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大分子C.t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D.RNA比DNA小得多,但是它的种类和结构却比DNA复杂的多10.阻塞性黄疸的大便性状最可能是:A.粘液脓血便B.白陶土样便C.柏油样便D.鲜血便11.患者,女,48岁,剧烈腹痛不能站立。拟诊断为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首选的检查是:A.腹部仰卧位X线片B.腹部CTC.腹部诊断性穿刺D.腹部立位X线片12.水消毒时,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是:A.加氯量B.有效氯C.需氯量D.余氯13.关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滤泡旁细胞的功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释放出降钙素及生长抑素B.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降钙素及生长抑素;滤泡旁细胞释放出甲状腺激素C.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释放出甲状腺激素D.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甲状腺旁激素;滤泡旁细胞合成降钙素及生长抑素14.实务题:30分(公共卫生管理)2016年6月30日早晨5点左右,A市某医院接诊时发现,有6名均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患者。经了解,患者均为某建筑公司职工,6月29日晚上在工地食堂吃了凉拌海蜇。医院随即向A市卫生应急部门报告。经对剩余食物、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检查,发现副溶血弧菌溶血毒素阳性。截至当日18:00,共接诊类似症状患者62人,经积极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未发生死亡。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市卫生应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2.当地政府是否应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请说明理由。15.当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可以依法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下列关于紧急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取紧急措施的直接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B.需要解除紧急措施的,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C.采取紧急措施的前提条件是“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当及时、独立地决定并采取紧急措施16.案例分析题:30分(公共卫生管理)余某,男,18岁,踢足球时左膝关节损伤。接诊医师让患者做左膝关节MR,申请单却写成右膝关节。放射科技师发现错误后,做了左膝关节MR,却在PACS登记为右膝关节;报告医师发现错误,但写报告时仍写成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入院后主管医师在主诉中写成左膝关节,诊断及手术通知单上写成右膝关节。术前备皮时,患者提到是左膝关节受伤,但护士仍在右膝关节备皮,术前手术医师也检查过患者,第二天手术在右膝关节做关节镜时发现前交叉韧带完整。经再次确认,是左膝关节受伤做错手术部位。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该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并说明理由。2.哪些人员对此事件应该承担责任?医疗机构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17.一女性患者进行医学心理学咨询,自述丈夫性格不好,常为小事大发雷霆,因此暗自希望他不回家,但同时又希望他回来。该患者的这种冲突称为: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18.实务题:30分(公共卫生管理)某市疾控中心统计到,近一周内连续发现4例怀疑皮肤炭疽的患者,均来自于几个距离较近的牧区,尚无死亡病例。该市此前并未发现皮肤炭疽病例。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请指出该事件是否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说明理由。2.假如你是该市负责此次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应采取哪些具体的应急措施?19.人体试验研究前,研究者应向受试者提供关于试验的真实、足够、完整信息,使受试者对这些信息有正确的理解,做出理性判断,并且能够自由地加以同意。这种做法遵循的伦理原则是:A.医学目的性原则B.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C.科学性原则D.知情同意原则20.患者,男,40岁,慢性胃炎10余年。胃镜活检可见杯状细胞,提示病理变化是:A.胃粘膜上皮细胞肥大B.胃粘膜上皮细胞萎缩C.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D.胃粘膜上皮细胞化生21.患儿,4岁,平素体健,随父母到云南旅游被蚊虫叮咬,2周后突发高热,寒战明显,继之大汗后热退,精神如常,无其他不适,未进行特殊处理,此后隔日同一时间出现同样症状来院就诊,查体无其他阳性体征,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B.疟疾C.黑热病D.上呼吸道症状22.下列各药,入汤剂用法正确的有:A.车前子布包入汤剂B.钩藤入汤剂先煎C.薄荷入汤剂后下D.麝香入丸散服23.患者,男,59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咽下疼痛1月”主诉入院,考虑为食管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胃镜B.食管钡剂造影C.B超D.胸部CT24.实务题:30分(药剂)王药师按照如下处方制备复方硫黄洗剂(混悬剂):沉降硫黄
30g硫酸锌
30g樟脑醑
250ml甘油
100ml纯化水加至
1000ml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沉降硫黄至乳钵中,加甘油研磨至细腻糊状,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水溶液中,搅匀,在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但按此处方制得的混悬剂沉降速度非常快。为降低沉降速度,王药师在该处方中加入羧甲纤维素钠溶液。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请分析原处方沉降速度快的原因,以及加入羧甲纤维素钠后减慢沉降速度的机制。2.为进一步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和再分散性,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说明理由。25.案例分析题:30分(医学技术)患者,男性,46岁。体检发现: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明显增高,建议进一步胸部CT检查排除肺肿瘤。患者认为自己虽然有15年吸烟史,每天约30支,但体检时胸部X线摄片正常,且担心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会伤害身体,不愿意进行胸部CT检查。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该患者需进行胸部CT检查的原因。2.请就患者“担心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会伤害身体”的顾虑进行沟通。卷I参考答案一.综合检测题1.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罗夫辛征:用右手按压左下腹降结肠区,相当于麦氏点对称部位,再用左手按压其上端使结肠内气体传送至右下腹盲肠和阑尾部位,如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罗夫辛征阳性,提示右下腹炎症。A项错误,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严重者可出现休克。B项错误,急性腹膜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C项正确,该病例初起脐周疼痛,后转移到右下腹,发热,恶心,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罗夫辛征阳性,均提示急性阑尾炎。D项错误,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该病例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可排除肠穿孔。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阑尾疾病2.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血-脑屏障的构成与作用。血-脑屏障是介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阻挡的结构。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功能:阻止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并能选择性地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A项正确,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膜构成。B项正确,血-脑屏障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和脊髓的神经组织,是介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对物质通过有选择性阻挡的结构。C项正确,脑和脊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封闭了细胞之间的间隙,使大分子物质难以通透。D项错误,血-脑屏障并非完全阻隔物质流动,其阻止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并能选择性地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神经系统3.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骨折的愈合类型。直接愈合(一期愈合)是指骨折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后,骨折断端可通过哈弗系统重建直接发生连接,X线平片上无明显外骨痂形成,而骨折线逐渐消失。其特征为愈合过程中无骨皮质区吸收,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的板层骨取代,而达到皮质骨间的直接愈合。间接愈合(二期愈合)是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两种成骨方式的结合,有骨痂形成。临床上骨折愈合过程多为二期愈合。延期愈合是指超过骨折愈合时间。不愈合是指骨折没有愈合,功能没有恢复。A项错误,本患者骨折线已经看不到,达到解剖复位,且功能恢复正常,属于直接愈合,而不是间接愈合。B项正确,本患者已经达到直接愈合:骨折线消失,行走正常,无疼痛。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描述本患者几个月已经愈合,而是在9个月才拍片检查,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属于延期愈合,表述错误。D项错误,本题干描述患者已经正常行走,显然已经愈合,故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骨折概论4.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鼻出血的处理方法。鼻出血属于急症,治疗时应首先维持生命体征,尽可能迅速止血,并对因治疗。若患者意识清醒,取坐位或半坐位,嘱病人吐出、咯出流入口腔、气管内的分泌物。常用止血方式有:①指压法:患者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也可用手指横行按压上唇部位,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此方法适用于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②局部止血药物:适用于较轻的鼻腔前段出血;③烧灼法: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在充分收缩和麻醉鼻黏膜后,出血部位明确可见,可用卷棉子蘸少许30~50%硝酸银或30%三氯醋酸烧灼出血点,压在出血点处片刻直至局部形成白膜;④前鼻孔填塞术:前鼻活动性出血剧烈或出血部位不明确时可应用。对于出血剧烈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填塞时间,在填塞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防鼻腔鼻窦并发感染;⑤后鼻道孔填塞术;⑥经鼻内镜止血法;⑦动脉栓塞;⑧血管结扎术⑨鼻中隔手术⑩其他手术。对反复出血者,可以应用镇静剂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A项正确,烧灼法可用于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填塞止血在出血剧烈或出血部位不明确时可应用。B项正确,若鼻出血患者意识清醒,取坐位或半坐位;若意识丧失,患者取头低侧卧位。C项正确,鼻出血指压法止血时,可用手指横行按压上唇部位,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D项错误,对反复鼻出血者,可以应用镇静剂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口腔及眼耳鼻喉学5.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超敏反应。该女生出现了由化妆品导致的皮炎——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如磺胺和青霉素等引起。这些小分子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使T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IV型超敏反应。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临床常见的疾病有接触性皮炎、慢性哮喘、慢性变应性鼻炎。A项正确,该女生出现了由化妆品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B项错误,I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的疾病有全身过敏性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局部过敏反应,如: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C项错误,Ⅱ型超敏反应又称为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临床常见的疾病有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等。D项错误,Ⅲ型超敏反应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变态反应。类Arthus反应是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医学免疫学6.参考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根尖周病患者需要即刻减轻疼痛,口服镇痛药对根尖周炎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剧烈疼痛的急性根尖周脓肿,只有局麻下开髓引流或切开排脓才能有效的止痛。A项正确,急性根尖周炎的早期在局麻下开通髓腔彻底去除清理根管内的坏死牙髓,穿通根尖孔,使渗出物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从而减轻局部的压力缓解疼痛。
B项正确,根尖区黏膜肿胀,波动感明显,炎症局限在粘膜下,应在局麻下,切开引流以排出脓液。
C项错误,一次性根管治疗适用于活髓牙的根管治疗,对根尖已经感染的患牙不适用。
D项正确,口服镇痛药对根尖周炎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故正确答案为ABD。考点:口腔及眼耳鼻喉学7.参考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肾功能不全时高钾血症的治疗。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的变化时,应予以紧急处理。包括:(1)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2)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100
-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3)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6-12U缓慢地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4)口服聚磺苯乙烯15-30g,每日3次。以上措施无效,或为高分解代谢型ATN的高钾血症患者,血液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A项正确,治疗高钾血症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B项正确,治疗高钾血症可用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6-12U缓慢地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C项正确,高钾血症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血液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D项正确,治疗高钾血症可应用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故正确答案为ABCD。考点:泌尿系统疾病8.参考答案:ACD解析:择区性颈清扫术或分区性颈清扫术,根据原发癌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分区性颈清扫术。所有分区性颈清扫均常规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这一手术方式尤其适合于N0患者。分区性颈清扫术大致包括:①上颈清扫术(Ⅱ区)切除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多见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者;②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扫术(I~Ⅲ区)切除颏下、下颌下淋巴结及颈内静脉上、中组淋巴结;③颈侧清扫术(I~Ⅳ区)切除颏下、下颌下及颈内静脉上、中、下组淋巴结;④颈前清扫术(Ⅵ区)切除喉前、气管前、气管旁、甲状腺周围淋巴结;⑤颈侧后清扫术(Ⅱ~V区)切除颈内静脉上、中、下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题干中要求行舌骨上颈清扫,需清扫I~Ⅲ区淋巴结,包括颏下、颌下淋巴结、颈深淋巴结群上、中组。故正确答案为ACD。考点:口腔及眼耳鼻喉学9.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A项正确,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项正确,DNA中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C项错误,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D项正确,RNA比DNA
小得多,但是它的种类和结构却比DNA复杂的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黄疸的分类及临床表现。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非溶血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阻塞性黄疸见于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等,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致小胆管与毛细血管破裂,胆红素反流入血,患者出现皮肤呈暗黄色,皮肤瘙痒,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实验室检查结合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实验阳性,因肠肝循环受阻,故尿胆原及粪胆原减少或缺如。A项错误,粘液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等。B项正确,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者。C项错误,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铋剂,进食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D项错误,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临床常见症状11.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急腹症主要病因器官有:空腔脏器、实质性脏器和血管。其中空腔脏器的急腹症多源于:①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闲尾穿孔、胃癌或结直肠癌孔、小肠憩室穿孔等。②梗阻:如幽门梗阻、小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胃肠道肿瘤引起的梗炎性肠病的梗阻。③炎症感染。④出血。胸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是急腹症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它可协助了解横膈的高低,有无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时腹部立位平片可以了解肠道气液平和肠袢分布。卧位片可以了解肠腔扩张程度,借以判断梗阻部位和程度。腹部X线平片也可发现阳性结石,胆囊结石多为阴性结石,泌尿系结石多为阳性结石。A项正确,腹部仰卧位X线片可以判断梗阻部位和程度,从而鉴别诊断消化道穿孔。B项错误,腹部CT不是首选的检查。C项错误,腹部诊断性穿刺不是首选的检查。D项错误,腹部立位X线片不是首选的检查。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急腹症12.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氯化消毒的相关概念。A项错误,加氯量是指饮用水氯化消毒时向水内加入氯的量。加氯量=需氯量+余氯。B项错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C项正确,需氯量是指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水时,氯不仅与水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其需要的氯的总量。D项错误,余氯是指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公共卫生相关13.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滤泡旁细胞的功能。A项正确,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可释放出降钙素及生长抑素。B项错误,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滤泡旁细胞可释放出降钙素及生长抑素。C项错误,滤泡旁细胞可释放出降钙素及生长抑素。D项错误,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内分泌14.参考答案:1.(1)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核实事件的准确性,并接于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和食品监督部门报告。(2)成立现场工作小组,做好现场处置,做好紧急救治病人工作,控制和封存可疑中毒食品,并保护现场。(3)根据中毒情况,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洗胃液、血液、尿液、肛拭子(大便)、可疑餐次的剩余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涂抹物等送检。(4)对引起中毒的工地食堂开展消毒灭菌处理,防治进一步的中毒事件发生。(5)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查明食物中毒原因,判断致病因子、可疑食品和中毒途径、重点关注食品的加工和来源,以及从业人员可能引起的污染。(6)将事故整体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2.(1)当地政府应当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2)理由:根据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响应原则,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病人数达到30例及以上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本案中食物中毒人数达62人,发病人数在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属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的食物中毒事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响应。解析:第1题主要考察应试人员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的基本能力。第2题主要考察应试人员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分级响应的认知。考点:2018年上15.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的有关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A项正确,采取紧急措施的直接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B项正确,需要解除紧急措施的,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C项正确,采取紧急措施的前提条件是“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D项错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依法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选项中的“独立地决定”是错误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后采取紧急措施。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医学法律法规16.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事件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材料中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接诊医师将申请单写错,放射科技师发现错误却并未在登记时更正,报告医师发现错误也并未在报告中更正,主管医师的主诉与诊断手术通知单不一致,手术护士并未对患者提及的病情引起重视、与主管医生进行核对,术前手术医师检查患者并未发现错误诊断,从而过失造成患者做错手术部位。2.接诊医师、放射科技师、放射科报告医师、主管医师、备皮护士、手术医师均应对此事件承担责任。医疗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1)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工作中应互帮互助,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避免“错误雪球”越滚越大。(2)加强医患沟通,注意沟通技巧,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表达的疾病信息,给予相应解答的同时,要及时更新病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科室会诊。(3)严格落实临床“三查七对”制度,对于手术患者,要严格核对姓名、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层层把关,杜绝上述错误发生。解析:略考点:2018年下17.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机冲突的各种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四种基本形势:双趋冲突、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A项错误,双趋冲突是指两者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题目中动机相反,故不符。B项错误,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与题意不符。C项正确,趋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符合题意。D项错误,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人们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有利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医学心理18.参考答案:1.材料中的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对于皮肤炭疽的基本报告标准是: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材料中1周内,几个距离较近的牧区发生4例皮肤炭疽病例,符合上报标准。2.作为此次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应采取以下具体的应急措施:(1)疫情确认①样本采集②菌种确定(2)建立炭疽疫情控制组:疫情控制组、消杀组、物资保障组。疫情一旦确认,迅速成立炭疽疫情控制领导组:①疫情控制组:以疫情控制组为核心,负责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对病人、病畜以及污染物采样,细菌分离鉴定,对病人的职业和发病前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查清病原污染的物品和区域,确定疫点的范围和大小;
②消杀组:负责疫点消杀的实施和技术指导,并提出消杀计划和消杀效果评价结果;③物质保障组:负责资金的筹措,疫情控制和消杀药械的采购供应等工作。(3)查清病人感染途径,消除疫情传播链
(4)正规治疗病人和对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采集标本,同时,对其所有接触者进行调查登记,对病人的密切生活接触者全部进行医学观察,并给予口服药物预防。对确诊患者进行正规治疗。(5)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分别使用相适应的消毒剂①对病死羊和病羊全部进行焚毁,对被病死家畜污染地土壤,使用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处理;②对病人家的墙面、地面、家具、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擦洗消毒;③病人分泌物污染的废弃物全部焚毁,病人家庭的房间、衣物、床上用品和其它不能焚毁的污染物用5%的甲醛溶液进行充分的熏蒸消毒;④被病死家畜污染的水坑进行封闭,停止使用,加入含氯消毒剂;⑤对发生病人的牧区饮用水使用漂白粉精片进行灭菌消毒。(6)加强畜间检疫,淘汰传染源,对健康动物进行保护
病畜涉及到的县、乡畜牧部门对疫点及周围附近牧区家畜、家禽进行登记检疫,密切注视畜间炭疽疫情。在没有对家畜、家禽进行检疫前,严格禁止宰杀、出售。检疫后宰杀、出售的要做好登记,包括家畜家禽的户主、种类、数量、宰杀人员、宰杀位置、出售于何人、何地等有关信息,以备查验。(7)炭疽应急控制的宜传教育和疫情监视①召开相关牧区党员、组长会议,对疫点群众开展炭疽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发生的疫情,不要惊慌,应积极配合防疫人员进行个案调查、消毒、预防性服药等各项工作;自觉做到对感染发病的牲畜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提高牧民的自我防护意识。②各医疗卫生单位,对接诊病人中发现的可疑病例要及时向防疫部门报告,做好采样、记录和消毒工作;同时对病人要隔离治疗。(8)及时进行检验监测,评估消毒效果
在对病原追踪时,凡发现病原有可能污染的地方,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确定消毒的重点部位,在对环境普遍消毒的基础上实施病原污染地重点消毒,病人全部治愈后,对病人及病死家畜污染地实施终末消毒。对监测出病菌的地点在完成终末消毒时及1周后、2周后连续取样三次,直至检不出炭疽芽胞杆菌为止。解析:略考点:2018年下19.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试验的道德原则。包括:(1)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是指在人体实验中要保障受试者的身心安全。无论人体实验程序有多复杂,技术操作难度有多大,要始终把人类健康和维护受试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科学性原则。实验设计必须严谨,人体实验必须以动物实验为基础,人体实验的过程要适当。(3)实验对照原则。设置对照组,进行科学对照,是消除偏见、正确判断实验结果客观效应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采取“随机化”分组,注意使用安慰剂对照,正确使用双盲法。(4)医学目的原则。人体实验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疾病的原因、机制,改进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致力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造福人类。(5)知情同意的原则。知情同意是指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各种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其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文件证明。同意是以知情为前提,以自愿为条件的。知情同意是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受试者自主权和人的尊严不可侵犯性,是人体实验的基本伦理原则。(6)伦理审查原则。医学伦理审查是保护受试者利益、维护科研秩序的必要程序。凡进行人体实验时,必须在实验前报请伦理委员会审査批准后才能进行。在实验中还要接受伦理委员会的检查和监督,实验结束后发表论文也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以保证人体实验符合伦理原则。A项错误,医学目的性原则是指人体实验的目的必须是为了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疾病的原因、机制,改进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致力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造福人类。与题干不符。B项错误,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是指在人体实验中要保障受试者的身心安全,无论人体实验程序有多复杂,技术操作难度有多大,要始终把人类健康和维护受试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设计必须严谨,人体实验必须以动物实验为基础,人体实验的过程要适当。与题干不符。D项正确,知情同意原则是指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各种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其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与题干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医学伦理20.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慢性胃炎组织学变化相关知识。不同病因所致胃黏膜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产生的慢性胃炎组织学变化主要有炎症、萎缩、化生、异型增生。其中化生是长期慢性炎症使胃黏膜表层上皮和腺体为杯状细胞和幽门腺细胞所取代。此患者胃镜活检可见杯状细胞,提示病理变化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化生。A项错误,胃镜活检可见杯状细胞,提示病理变化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化生。B项错误,胃粘膜上皮细胞萎缩病理变化提示慢性炎症胃黏膜表层萎缩。C项错误,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在再生过程中过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细胞拥挤、有分层现象,核增大失去极性,有丝分裂象增多,腺体结构紊乱。D项正确,化生是指长期慢性炎症使胃黏膜表层上皮和腺体为杯状细胞和幽门腺细胞所取代。其分布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越高。胃腺化生分为2种:①肠上皮化生:以杯状细胞为特征的肠腺替代了胃固有腺体;②假幽门腺化生:泌酸腺的颈黏液细胞增生,形成幽门腺样腺体,它与幽门腺在组织学上一般难以区别,需根据活检部位作出判断。故正确答案为D。考点:消化系统疾病21.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疟疾的诊断。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A项错误,败血症会出现高热、寒战,但不会有周期性。B项正确,患者高热、寒战、出汗,隔日同一时间出现同样症状,是间日疟的表现,且患者有蚊虫叮咬史,潜伏期2周。符合疟疾的临床特点。C项错误,黑热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发病多缓慢,不规则发热,呈双峰热,中毒症状轻,初起可有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D项错误,上呼吸道感染不会出现周期性的高热、寒战、出汗。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传染病22.参考答案:ACD解析:本题考察中药的煎煮方法。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归纳起来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A项正确,车前子宜包煎,主要是由于其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直接入水煎煮,则易使锅底焦糊。包煎:指入汤剂时有的药要另用纱布包好,适用于粘性强、粉末状、带有绒毛的药物。适用于包煎的药物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灶心土、车前子、青黛、辛夷等。B项错误,钩藤宜后下,主要是由于久煎会破坏其有效成分。C项正确,薄荷宜后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